我国各省古风建筑代表作品,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制结构?
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制为主,西方古代建筑以石制为主。诚然,木材有其作为建筑材料独特的优点,比如其他回答中说到的取材方便易加工,建造速度快等。可难道西方就没有合适的木材,数千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发现木质建筑的优势?这显然不是的,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差距,绝不是仅仅是某一种材料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背后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黄鹤楼
木制建筑和石制建制的差异石材是一种密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承压能力强的优点,利于建筑的长期保存和向高空发展,例如现存在欧洲古建,大多高大雄伟,且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但石材不利于搬运切割,建筑施工期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比较典型的西方建筑有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345年,整个工期历时182年之久,但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即便在今年不幸发生了火灾,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
△法国巴黎圣母院
又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而其高耸入云的双塔高大157.3米,而中国现存最高古建为定州开元寺塔,采用砖木结构,高83.7米,仅有科隆大教堂的一半。
△德国科隆大教堂
与石材相反,木材是一种密度较小、质量较轻的建筑材料,使用寿命短,但利于建筑的快速建造,且非常容易加工,从而制作较大跨度的门窗和飞檐,利于建筑的横向发展。
△明清故宫
皇宫是最典型的中国古建,例如著名的北京故宫,南北周长四五十里的北京城,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便建造完成。虽然假造的快,但也特别容易毁坏。例如秦朝的阿房宫,东汉的洛阳城,唐朝的长安城,大都毁于战乱而没能保留下来。即便没有战乱破坏,也会因为木材腐坏,地震,火灾等其他因素而毁坏。到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古来的木质建筑,只有唐代的佛光寺和辽代的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建筑材料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东西方古建表现在材料选择上的差异,并非因为西方石材多而东方木材多,更多的是因东西方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结果。
在西方,绝大多数经典建筑都是教堂等宗教建筑,这是信徒们建造起来用来供奉神灵和宣传信仰的场所,并非人们生活起居的住所。
△帕特农神庙
在宗教高于一切的古代西方,人们将教堂建造成世上最宏大最美丽的建筑,这与普通人居住的屋舍有着天壤之别。对于相信上帝的西方人来说,建造教堂并不是为了给有限的肉体提供一个舒适的住所,而是为了给无限的灵魂寻找一个栖息的圣地。因此,他们选择石材作为宗教建筑的主要材料,一方面有利于建筑的长久保存,另一方面也能使建筑建的更加高耸,营造出神圣的宗教仪式感。
△英国约克大教堂
同时,宗教建筑并不是给某个人使用的,所以并不在意因为选择石材而导致完工遥遥无期,相反这种长时间的建造活动,反而能彰显自己对上帝的虔诚和坚定,且因为神权高于王权,宗教建筑在漫长的修建过程中,并不会因为世俗权力的变化而被打断,更不会被刻意毁坏,因此得以保留至今。
△法国卢浮宫
而在更加世俗,君权高于宗教的古代中国,建筑的核心始终是居住在里面的人。相比阴暗潮湿的石制建制,宽敞明亮的木制建筑更加适宜人的居住。
△山西悬空寺
以古代皇宫为例,每当改朝换代之时,或因为旧王朝的都城被毁,又或是处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往往会形成一个新的国都,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诞生建筑的新旧更替,且建造新建筑的工期并不会太长,毕竟皇宫的宫殿是给皇帝使用的,工期太长以至于超过了皇帝的寿命,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故宫太和殿
回到现在,不管是西方是指建筑还是中国木制建筑,都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建筑。但目前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是西方的舶来品,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做好古今传承和创新,做好东西文化融合,后续会为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建筑成就。
平遥古城有哪些重量级古建筑?
19年初的时候,有幸去了一直想去的平遥古城,正好可以解答。平遥古城属于山西省,最开始建立的时期是在西周,每年许多游客都会来这里游玩,而且这里的古代建筑物也保存得比较好,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游客游览。
在清代的时候,平遥这个地方当时是它的金融中心,这个地方在当时非常的繁华,主要做的就是金融票号。我们知道清朝那个时候市面上流通的都是真金白银,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币才开始使用并逐渐流行起来,当时来平遥这个地方的客商也是络绎不绝,十分的热闹。
来到这个地方之后,就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票号镖局。进入古城的时候都可以见到许多商贩在步行街两侧摆摊,来这个地方,无论是购物还是住宿都是非常的方便,但是如果要在这里住宿的话可能价钱不太便宜,因为它总体来说是景区,可能要比景区外要稍微贵一些。
如下还有一些重量级的现存古建筑。
1、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2、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3、平遥古城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古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公元1840年至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与隆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19世纪前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次工业革命代表性建筑?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材料和新技术
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初期生铁结构
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Rouhault),而最著名的则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钢铁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再担负承重的使命,从而使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1858--1868年建造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架形式的代表。此外还有: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米兰埃曼尔美术馆、利物浦议院、伦敦老天鹅院、耶鲁大学法尔南厅等。美国1850-1880年间“生铁时代”建造的大量商店、仓库和政府大厦多应用生铁构件门面或框架,如圣路易斯市的河岸上就聚集有500座以上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代替了古典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绊。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建筑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突破,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1883-1885,William Le Baron Jenney),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马德里郊区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两个原有的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弧状的带形城市,离马德里市中心约5公里。1901年铁路建成,1909年改为电车。经过多年经营,到1912年约有居民4000人。虽然索里亚规划建设的带形城市,实质上只是一个城郊的居住区,后来由于土地使用等原因,这座带形城市向横向发展,面貌失真。但是,带形城市理论影响却深远。
苏联在20年代建设斯大林格勒时,采用了带形城市规划方案。城市的主要用地布置于铁路两侧,靠近铁路的是工业区。工业区的另一侧是绿地,然后是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外侧则为农业地带。带形城市理论可以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城市人口高速度增加。1851年,英国居住在各大城市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5%。美国在1790~1890年的100年中,城镇数目由24个激增至1348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1%上升到35.1%。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800年的3%上升到1900年的13.6%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 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中央是一个面积约 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 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19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在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1861~1874),它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1885~1911) ,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巴黎的圣心教堂(1875~1877),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1893),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的反映。
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杂乱拥挤、贫民窟滋生、环境恶化等恶果。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他们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用它来和古典艺术相抗衡。
浪漫主义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早期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如艾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0-1790)、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中期浪漫主义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所以又称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它不仅用于教堂,也出现在一般市俗性建筑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Sir Charles Barry)和德国新天鹅堡此外,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1841-1846,A.W.N.Pugin)与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1842-1844,Scott and Moffatt),以及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Alfred Waterhouse)也都是哥特复兴式建筑较有代表的例子。
古典复兴建筑
又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没一些国家。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各国始终存在着对古代文化的钟爱,到18世纪中叶,罗马古城一个个被发掘,人们发现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教条与真正的古典作品大不相同。稍晚一些时候对古希腊遗迹的研究发现,古希腊建筑同古罗马建筑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个时期的建筑理论突破了教条主义一百年的统治,把真正科学的理性精神带进了建筑领域。这理性已不是古典主义者所标榜的先验的几何学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确性等,而是公能真实与自然,建筑物的一切都要表明它存在的理由。古典主义与理性主义发生了联系,于是产生了各种新古典主义,即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主要代表作品有万神庙(1755-1792)、雄师凯旋门(1808-1836)、马德兰教堂(1806-1842)等,都是罗马复兴的作品。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代表作品有英格兰银行(1788-1835);19世纪又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代表作品有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1823-1829) 、爱丁堡大学校舍(1825-1829)等。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代表作品有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和阿尓塔斯博物馆(1824-1828)。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 仿巴黎万神庙,为罗马复兴风格;而林肯纪念堂(1911-1922) 则是希腊复兴建筑的实例。
古代的墓长什么样子?
中国古代墓葬形制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历史过程。在我国,距今三万多年前的母係氏族社会早期的山顶洞人已经埋葬死者并放置适当的随葬物品,这实际上已经具有成熟而寓意明显的丧葬。从此,丧葬形制和习俗,成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汉族的文化组成部分,直到今天。
一,古墓是中国古代遗址的绝对多数
我国第三次地下文物考察结果是,中国古墓葬共有十三万九千四百五十八处,佔全部地下古遗址的72%。
多吗?实在太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古代中国经历了几乎百亿次的战争、灾荒、瘟疫、饥饿,每一个逝去的灵魂都如秋叶投向最后的归宿一一大地!而留下的十几万处墓葬遗址,几乎都是帝王将相的坟墓,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几乎都被盗掘!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诗人和史家,几乎没有留下祥细的诗文,现在录一首无名氏的诗于下: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
但见丘与坆!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以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远故闾里,
欲归道无因。一一古墟墓诗
虽然这首伤感的诗并不一定是指帝王陵墓,但是,所有前人的痕迹应该是化为了一抔黄土。
二,古代的墓葬是从原始到高级的过程
1· 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
这个时期的墓葬就是挖个坑“软埋”。有的是两具男性成年合葬和四具女性合葬的墓;甚至男女分片合葬(如宝鸡百首岭氏族墓)。由于当时是母係氏族社会,男女双方只能埋在各自的氏族墓地。
(广西南宁地区贝丘遗址墓葬,上图为剖面图,下图为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骨架的形态有踡曲状、侧身屈肢,随葬品就是几块有颜色的石头,头骨下垫有白色的胶泥,原始社会就是如此,只有天上安好;地下安息了!
2· 《易经》解释“葬”字,注家蜂起
说句实话,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能够发现,死者大都是当时部落有身份的人,其余的死者大都弃于山野,一任鹰鹫啄食,虎狼吞噬。后来才晓得用树枝草叶略加遮盖,细心的网友可以从“葬”字的结构看出其中变化。所以《易经》又说:“古者葬厚衣之以薪”,这就是用最早的文字记载了更进一步的土葬了。
当时的社会舆情以墨子为首是不主张厚莽的,他记叙了尧、舜、禹的葬礼,都是衣衾三领,桐棺三寸,不过埋得较深而已。
权威典籍如《刘向传》也记载:“黄帝葬于桥山,尧舜于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尧葬于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嵇、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陕西咸阳的城北),今天可能只有一大土堆(丘垄)供人凭吊。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武库,皆无丘垄之处。(无坆头)虽然当时已经是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墨子的主张无疑的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十分正确。
二,封建社会陵墓的贪大求固,始自秦始皇
(秦始皇陵)
秦始皇统一宇內,雄心大略,贪大求全,从阿房宫到万里长城到秦始皇陵,几乎耗尽国本。据巜长安县志》:“始皇葬于骊山,陵丘甚为雄伟,史载陵高1240尺虽然是“虚高”,但是,高25丈是有的。
始皇陵我去过几次,秋冬之交,柿子红了,一片苍茫大地。站在“山”上,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慨。它呈方形,东西约一千六百尺,南北一千七百尺。
到了汉代,墓葬的记载和实物已经超过周秦。巜后汉书》记载:“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常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宫巨柏,黄杨、题湊。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
我的理解,汉武帝的茂陵就是挖深方穴,正中安放梓官,周围用四方的柏木断节累积紧湊梓宫,并用柏木断节堆积若干房间,互通的门道可以并行六匹马。这样豪华的葬制,足以消耗尽国库五铢钱。
(汉武大帝茂陵)
二,唐陵集团
它们都在西安市的周边各县,太宗的昭陵在礼泉县(以产苹果著名),乾陵在乾州西北五里之梁山,共十八个陵墓。
昭陵位于礼泉县之九嵕山,形势险峻,挖山为穴,三面皆山壁,龙口用三千巨石封住,考虑可谓周密,却仍然被想钱想疯了的朱温挖了坟。
(唐太宗的昭陵)
唯一幸存的是位于陕西省乾县的乾陵!
它位于乾县的梁山上,形势之雄伟,气魄之宏大,根本不逊于其父的昭陵,甚至过之无不及,由于梁山山石顽固,用炸药亦束手无策。乾陵内的珠宝,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完全正确!
(乾陵)
三,盛唐的落幕,至宋元日落西山!
宋代的陵墓集团在河南巩县约六里之地称八陵,在洛水与罗水之间的平原上,有太祖、太宗、神宗、哲宗等八位皇帝,可惜被野蛮的金人大肆破坏而仅余形骸而己。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陵墓前的石兽艺术,可惜已经残肢断脚,湮没在岁月的荒草中,与夕阳无语!
三,大明的崛起
元朝只有八十多年历史。对外征伐不息,内斗不己,特殊的时期,特殊的风俗,元代的陵墓泛善可陈,不说也罢!
当朱元璋南京称帝后,由于他恨元代统治者,所以在文化包括墓葬形制上坚决恢复汉制,厚葬之风重新刮起,轻松超越大宋,直攀汉唐。今天昌平的十三陵,足可傲视天下!
当然,朱元璋是葬在南京的钟山,是为孝陵,规模极其雄伟。陵前的神道两侧,有浓郁明代风格的卧狮、立狮、立獬豸、卧驼、立驼、卧象、立象,其独特风格,毫不逊色唐代,南北朝时期的石刻艺术。
大明最可怜的建文帝逊国,至今失联,所以没有陵墓。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永乐五年,由于仁孝皇后崩于南京,永乐七年择定黄土山(以后改为天寿山)于十一年葬于此,十二年七月,朱棣北伐,崩于榆木川,葬于赤赤赫有名的长陵。从此以后,明代历代帝陵,率设于其左右,除景宗外,直到末代皇帝之思宗(崇祯)共计十三陵。
(长陵)
四,落日余晖
大清自滿洲崛起,一切典章俱仿汉制,除了衣冠头发而外,在帝王陵墓方面,当然它比不过大明十三陵,但是,在当时堪称全国之最,包括它的建筑艺术!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在奉天(沈阳)附近的福陵。太宗葬于昭陵(又称北陵)。
以后各帝葬于北京附近的遵化,是为东陵,易县是为西陵。
(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大清帝国虽然在后期不堪回首,但是,他们仍然把中华帝陵文化保留到夕阳西下。
再上几张特殊的墓葬形式图片:
(大名鼎鼎的三国时期张辽墓)
(宜宾地区的悬棺葬)
(西北地区的石头葬)
后记
同样都是死,但是“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民曰死。”时代的列车运行到今天,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求助各位朋友,请你留言商榷!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涉侵权,我立马删了。
汕头古代的建筑是怎样的?
汕头古称“海滨邹鲁”、“岭海名邦”
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称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称潮州,“以潮水往复而名”。以后又经过多次变动,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汕头没有什么古代遗迹。150年前,汕头绝大部分地方还在海底。也是这100多年来才浮出海面的。所以汕头没有什么缘故的历史。反而是潮州那边有
我只知道汕头南澳的古迹有旧八景和新八景 之前去玩过的是宋井 总兵府 青澳湾 雄镇关 一个叫什么炮台的忘了 还有据说有一些是要特殊的天气才能看到 由于时间紧急 就只去这些地方玩了
大型建筑比方说水渠怎么修建呢?
(具有水平仪功能的的汉景帝德阳宫“罗经石”)
“古代没有水平仪”?
千万别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我说的,是中国古人。
更早的不说,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的龙山文化埋层中,即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石质“水平仪”——“罗经石”,距今约4500年。
在距今约43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迄今所见最早的木质“水平仪”。
鹿台岗遗址发现的“水平仪”,又有西汉景帝阳陵的“罗经石”作为佐证,同样为在圆形巨石上刻出“十”形凹槽,堵住四面端口然后在凹槽中注水,调整石盘四方高低,便可寻得四个方向的“水平”。
(陶寺遗址出土“水平仪”复原图)
陶寺遗址所发现的木质“水平仪”,则明显高级并简便了很多。下面是呈“十”形的木质高足,上面架以盛水的直壁圆筒形仪具,器表朱绘,器中尚放有挹水木觚。
学者们认为,比如社科院冯时教授,中国先民类似的“测量仪器”及技术认知,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八千纪的新石器时代。
不过,古人不称此为“水平仪”,而叫“水臬(槷)”。
《文选·何平叔(晏)·景福殿赋》云:“制无细而不协于规景,作无微而不建于水臬。”
“景”,是“影”的本字。“规景”,是说“景福殿”之设计,是经过“规矩”仔细测量的。
后面一句是说,此殿的建设,“无微不至”都符合“水平”。
古时,“水平仪”之所以称为“水臬”,是因为其最早起于中国上古先民的“观象授时”“立表测影”,而“立表测影”的重要工具,就是“圭臬”。
“圭臬”,分两部分——表杆和臬尺。
杆长“八尺”, 指立于地面之上部分,相当于人的身高,“七尺男儿”是后来的说法。陶寺遗址亦出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表杆”,长1.72米。
(陶寺遗址出土圭表、臬尺和底座)
“臬尺”,是测量日影长度的工具,一般以“地中”谓之夏至日影的“尺五”为长度。这也是后来朝臣所用“圭版”之原型。
古人认识到,侧日影,首先“表杆”必须垂直于地面。而这又提出了“地面”必须平整的课题。对此,古人早有理论上的总结概括。
绝不晚于战国之前的《考工记·匠人》曰——
匠人建国,水地以懸(悬),置槷(臬)以悬,眡(视)以景(影)。
“水地以懸”,就是“求地平”。此句后,郑玄《注》云:“于四角立植而悬,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这是说,在中间所立之“杆”的四角相等距离,立相同的四支杆子,再用“水臬”一类的“水平仪”找寻高低,就可以确定是“平地”了。
贾公彦《疏》,又做了进一步解说。其曰:“植即柱也。于造城之处四角立四柱,而悬谓于柱四畔悬绳以正柱,柱正,然后去柱,远以水平之法遥望,柱高下定,即知地之高下。”
上述所说,是这些人对周初或更早的古人如何测“水平”的考证,而非所在时代的“现状”。
(陶寺遗址出土“水平仪”俯视图和侧剖面图)
江永又觉贾公彦说得还不明确,于是在《周礼疑义举要》中说:“此谓测景之地须先平之,盖地不平,测景有差,故下注云‘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非谓通国域之地皆须平也。”
关于“平地”之法,他又说:“今工人作室即成,有平水之法:各柱任意量定若干尺,画墨,四面依墨用横线,线下以竹盛水,悬直物于线,进退量之,如柱平,则直物至水皆均;如不均,则知柱有高下,而更定之。”
《淮南子·齐俗》中,说到一种“浣准”的“仪器”,大约是与“水臬”这样的“水平仪”相配合,来测定远方之柱“高下”的。
总之,中国先民的测“水平”或曰测“水准”,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其所体现的,是由“观象授时”所达成的“时空统一”。
陶寺遗址的年代,大约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同时,你想,那个时候的先民能够破堵以疏,因势利导地治水,如此重大的社会实践,能不极大促进早早地解决“水往低流”和“地平”问题么!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良渚遗址、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石卯遗址等等,古人在城池、宫殿、祭坛包括水利方面的恢弘成就,已经越来越多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