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我国最早的代表作品是

反切字的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相同和声调相同,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始自于400年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后来陆续又出过一些汉字注音方案”近代曾经盛行欲以拼音文字取代传统汉字的风气“建国以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以前的基础上也想自创字母解决给汉字注音问题。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建立在古文字读音的基础上。在诗歌里如果平仄协调就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我国最早的代表作品是,比如唐诗宋词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但是很早就有了注音法。汉代就有了“反切”法,也算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吧。所谓“反切”,就是用另外的两个字把需要注音的这个字的音拼合出来。反切字的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字的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相同和声调相同。如“练,郎甸切”,取“郎”字的声母“l”,取“甸”字的韵母“ian”以及声调。

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始自于400年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后来陆续又出过一些汉字注音方案。比如法国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清末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威妥玛式”等等。

近代曾经盛行欲以拼音文字取代传统汉字的风气。1892年卢戆章仿拉丁字母创“切音新字”。1926年钱玄同、赵元任、黎锦熙等制订“国语罗马字”。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这些都算是汉语拼音诞生的前奏。

建国以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以前的基础上也想自创字母解决给汉字注音问题。后来又改而采用拉丁字母。1956年发布了“汉语拼音草案”,后来又多次讨论修改。1957年批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建立在古文字读音的基础上。诗歌所富含的韵律以“平仄”为基调。简单说,“平”指平滑音,“仄”指转折音。在诗歌里如果平仄协调就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样整体语句的音调抑扬顿挫,以舒缓和急促相结合,很有韵律之美。

明代和尚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中写道,“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可见想见符合古音平仄规律的诗读起来声情并茂的感觉。同样,“词”和“诗”一样,也讲究平仄、用韵,只是“词”的形式更多样。词,又叫“长短句”,本来就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从晚唐时附和声韵成“歌”,到宋代融合情感和技法成“诗”。

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比如“忆江南”、“如梦令”。一个“词牌”指的就是一种格式的节奏和旋律,也就是一种文字和音韵结合的定式,即一首词的词调。由此可见,“词”这种文学形式也和诗一样,是声音韵律的精致组合。

中国都有哪些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非常多。我想说说粤绣中已经逐渐式微的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每一套龙凤褂上得图案都是用手工艺人一针一线一点一点绣上去的,最简单的图案也要绣三个月,最复杂的起码要一年才能完成。

钉金绣裙褂

钉金绣始于唐朝,在公元805年开始就已经有这个绣种出现了,到清朝时期开始出现钉金绣裙褂。裙褂,亦称龙凤褂,上褂下裙,源自满族服饰,所以满清时期尤为鼎盛。每一套均是纯手工一针一针缝制的衣服,用的是钉金绣法,一套只能由一位手艺人完成,是极其个人的传统工艺。

裙褂种类和所需制作时间

根据刺绣密度来分,裙褂可分为小五福、中五福、大五福、褂后和褂皇。小五福刺绣密度约60%,绣一件至少三个月;中五福刺绣密度为70%~75%,绣一件要半年;大五福刺绣密度为85%~90%,手艺纯熟的师傅可以半年绣好;褂后刺绣密度要求必须90%以上,至少得花8个月时间;褂皇是用金银线把红丝绸底料绣至完全看不到红色,刺绣密度100%,至少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黄金褂皇,用的是K金和纯银拉丝成“线”,必须要三年以上才能完成。

裙褂图案及其寓意

裙褂上的图案基本上是固定的,有其寓意,为保传统,一般不作随意变更。

如今的裙褂图案,以龙凤为主,配以花鸟虫鱼作衬。

龙凤既有高贵感,但更有深意的是它代表龙凤呈祥;通常绣五个蝙蝠代表五福临门,牡丹寓意花开富贵,祥云则寄望一家人和和气气,石榴图案是祝福百子千孙。

其实在旧时,一整套裙褂是传家宝来的,意思是要把家族的福气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分布地区

现在广东、香港和澳门一带仍旧保留这一传统,结婚的时候可以没有婚纱,但一定要有龙凤褂,它已经成为岭南婚嫁文化中的重要载体。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名医层出不穷。下面简单列举几个比较有名的吧。

始祖医王——三皇

医王,亦称三皇,即古代传说人物伏羲氏、神农氏以及轩辕黄帝。伏羲大帝疗民疾,神农大帝尝百草,轩辕黄帝著医书。民间感恩先祖并祭祀之,元代,下令郡国通祀三皇。道教将其纳入神系后,奉为“医王”。明清时,全国各地建有许多医王庙,或称三皇庙,祀伏羲大帝、神农大帝和轩辕黄帝,并配祀岐伯、伯高、鬼臾区少师少俞等神医。医学代表作:《皇帝内经》

华夏医祖——扁鹊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医祖”。 扁鹊开创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善于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中医手法治疗疾病。扁鹊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医学代表作:《难经》,据记载另著有《内经》、《外经》已佚。

中医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建安三神医”之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亦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名医。开创六经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临床基本原则),方剂方面亦颇有建树 ,对于推动中国医学发展起来巨大的作用。医学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医术全面,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各科,其中外科尤为擅长。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传说他曾对“武圣”关羽“刮骨疗伤”过。成语“华佗再世”里的华佗就是他。医学代表作:《华佗针灸经》,《青囊书》已佚。

医药双圣——李时珍

李时珍,明朝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被当代人称其为“大明医圣”,被后世人尊称为“药圣”,名符其实的“医药双圣”。李时珍不但医术高明,对药物更是深有研究,他翻越历代医药典籍结合自身经验,历时三十年著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医学代表作:《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五脏图论》等。

医神药王——孙思邈

隋唐年间著名的医药大师与道士,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打小聪明伶俐,被当世人称为“圣童”,后来因病而立志从医,从医后医德高尚、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被后世之人尊称为“药王”,亦被奉之为“医神”,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主张医学分类:脏病类、腑病类、妇科类等类别。医学代表作:《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杏林春暖——董奉

董奉,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杏林春暖”。 董奉少年学医,医术高明,信封道教,隐居山林。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病人看病只需在山中栽种杏树即可,经年累月,山中杏树万株,郁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便用杏换谷,再将谷赈济贫民。其乐善好施之举,被后世传为千古佳话。“杏林”医学界的代名词,自董奉之后,后世从医者多以“杏林中人”自居。医学代表作:暂无记载。

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被后世尊称为“针灸鼻祖”。在文学上博览儒家诸多典籍,人称“书淫”,在医学上着重与针灸学,著成我国第一部针灸学著作,将中医针灸学发扬光大并推向世界的历史名人。医学代表作:《皇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儿科之圣——钱乙

钱乙,宋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太医,被后世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鼻祖”,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钱乙仙逝后,其学生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医学代表作:《伤寒论指微》、《婴孩论》(《小儿药证直决》虽不是他所著,却是他所做)

清末医仙——马希麟,

马希麟,清朝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誉为“医仙”。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擅长疑难杂症,在噎嗝、反胃、辩癫、狂上颇有建树,重医德,颇为同情穷人。医学代表作:《诸病奇方》、《奇方医论》

瘟疫学家——吴有性

吴有性,明末清初的传染病学家。 他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开创了中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其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医学代表作:《瘟疫论》

温病学家——叶天士

叶天士,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温病学派创始人。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位贡献非常卓越的医学家,他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学代表作:《温病论》

妇科鼻祖——黎翼辰

黎翼辰,清末民国时期伟大的医学家、著名医史伟人,被尊称为“近代医学妇科鼻祖”。黎翼辰出身“杏林世家”,擅长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癌症、针灸等各科,尤其擅长妇科,并广泛收集医方、草药物等内容,对中国妇科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医学代表作:《妇科学》、《妇科药学》、《医学杂病论》、《妇科医学病文》

小仙翁——葛洪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医学代表作:《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法医之父——宋慈

宋慈,宋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 医学代表作:《洗冤录》

还有很多没有介绍到的,请诸君补充!不到之处请谅解!(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最早的词典是什么?

《尔雅》

《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猊(suān ní,即龙九子之一,形如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

《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扩展资料

《尔雅》乃由汉初学者缀辑诸书旧文,递增而成,原为训解经书所作,故经书以外之字,不作训解。《汉书·艺文志》列入“孝经类”,著录为三卷二十篇;唐代以后列入“十三经”;后列入“小学类”,存十九篇。

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后十六篇根据事物的类别解释其名称,类似今天的百科辞典。因其所训释的是先秦经书中的文字名物,故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本来它是解释文字名物之书,用作古人阅读经书的工具。

可是由于年代更迭,世事变迁,今天连我们读起那些解释性的词语也觉得古奥难懂了。历史的烟尘掩盖了这些曾经令人感动的名物,但是却永远也掩盖不了它的价值。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

“最早的中国”出自洛阳地区,这里除了是何尊铭文中“中国”一词的最早指代地,也历史记载的夏商周三代建都之地和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所在地。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尊铭文中: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五年,在洛阳地区营建成周洛邑,对其下属“宗小子”进行训诰之事,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即“宅兹中国”,铭文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逸周书·度邑》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同时,“中国”两字首次出现在何尊铭文中意义重大,何尊铭文不仅是“中国”一词出土最早的见证,也表明了洛阳地区在早期便是“中国”的所在地,即天下之中。

从武王到成王(周公)营建成周的过程:《史记·周本纪》武王灭商后与周公“度邑”之言:“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

之后,成王继承了父亲武王的事业: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在《尚书》的《梓材》一篇中,也记载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话与“何尊铭文”对照: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在早期,最初的“中国”,实为“国中”,乃都城(京师)之意。周成王时,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主持扩建了洛邑,称成周,将商的遗民迁来集中居住于此;又在附近筑王城,用以控制东方。

除了上面的内容,在没有“何尊”出土前,洛阳被称为“中国”、“地中(土中)”或“天下之中”的史书记载还有很多。

如《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春秋繁露》亦云:“三统五端,化四方之本也。天始废始施,地必待中,是故三代必居中国。”这里的“中国”就是“河洛”地区的代称。

《史记·周本纪》:“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

《汉书》:“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番屏四方,故立京师。”

《逸周书·作雒》:周公敬念于后曰:“予畏周室不延,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雒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因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郡有四鄙,大县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立城,方王城九之一,都鄙不过百室,以便野事。

《尚书·召告》:“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周札·大司徒》:“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合也,四时之交也,风雨之合也,阴阳之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线方千里,而封树之。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適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说的是周公营建洛邑,在登封测影定“地中”之事。

《钦定古今图书·坤舆典第一百十二卷》: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郑元曰:土圭,所以致四时日月之景也。臣按:洛诰所谓自服于土中,盖以洛邑在周时为中国之中,四方道里适均,故于此宅中图治以定四海之民也。作周礼者,见其中于中国,故为天地所合,四时所交,风雨所会,阴阳所和之说。盖盛称华夏之地,居地势之中,得天气之正,时序正而寒暑不过甚,风雨时而收穫有定期。非若偏方僻壤,节候不正,而时气之大寒大暑,物生不常,而收穫之或早或晚也。中国皆然,而洛邑乃其要会焉,故为此说耳。

《帝王世纪》:“周公相成王,以丰、镐偏处西方,职贡不均,乃使召公卜居洛水之阳,以既土中。”

《竹书纪年》:“无事则都洛师,宅土中,以号令天下;有事别居关内,阻四塞以守,竭尝不据形胜以临制天下哉。”

另《左传》中,也有关于周人“四土”范围的描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按照周人的描述,关中地区为西土,泰山淄博附近为东土,南阳襄樊附近为南土,辽,燕至陕北,为北土;所以周境四裔之内,地理中心的“中国”就在今天的洛阳地区。

关于先秦时的“中国”范围,古人早有论述,如宋《容斋随笔·周世中国地》:

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地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京东有菜、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另《战国策》所载:“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也大致符合。

关中地区在早期历史上的定位:先秦时,关中所在关中所在为雍州“西土”,不属于“中国(中原)”范围,

如《史记·秦本纪》载: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另商周之际,周人同样以“西土”之人自居,先秦及后世典籍中这类记载有很多,

如《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 孔 传:“武王在西,故称西土。”《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於晋曰:‘我自夏 以后稷,魏、駘、芮、岐、毕,吾西土也。’” 杜预 注:“在夏世以后稷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文选·班固〈西都赋〉序》:“西土耆老,咸怀怨思。” 李善 注:“长安在西,故曰西土。”

周朝典籍《尚书》、《逸周书》中也时常提及“西土”,如:

《牧誓》:“逖矣,西土之人!”

《大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

《康诰》:“以修我西土。”

《酒诰》:“封!我西土荣徂邦君御事小子。”

《康王之诰》:“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

《商誓解》:“肆商先誓王维厥故,斯用显我西土。”、“西土疾勤,其斯有何重?”

《度邑解》:“日夜劳来定我于西土。”

孔传解释为“武王在西,故称西土”,这里的“西土”不仅是一个方位词,还带有一种地域群体意识;天下肇分九州之时,“关中”为雍州之地,雍州又为西土,故以“西土”代指周部族所居的故地。

如:周部族在古公直父时为戎狄所逼,自豳迁至岐下,到达“周原”,周人以邑为名,号为周。即《穆天子传》卷二:“大王直父之始作西土”之说。

周人力量不断增强,周人领袖开始被商王朝所倚重。“赐(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文王被封为“西伯”,取得了专征伐的大权。周向外扩张,北伐犬戎,西征密须,东攻黎、邗、崇,取得辉煌的战绩,使这些小邦国“再驾而降为臣”,成为周的与国。所谓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即是指多数诸侯国归顺于周,由此之后周人在西方继续壮大,即周公称赞文王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可见,“西土”在此时仍然是周人故国自称。

武王十一年率周师东征商纣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武王病逝后,三监叛乱,“肆朕诞以尔东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巩固了周王朝,“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此亦为周人潜意识里的西土概念。

及周公成王东征以后,周人正式成为天下共主。为了将所得的天下延续下去,“周公敬念于后日:‘予畏同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决定在中原地区营建洛邑。《尚书·梓材》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里的“中国”应指洛邑一带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周人的地理认识中,洛邑即是天下的中心,而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的先王治理则表明周王受命于天,已是中国之主,此后的周人已很少提到西土。由此可知,随着周王朝的建立,周人原有的西土意识逐渐衰落,有德之君受命于天的中国之主的意识逐渐兴起。

周人“中国之主”观念具有地域中心认识和政治统治理念两层意义。武王新胜之后,希望在“中国”治理殷商遗民。周人认为洛邑“无远天室,其名兹日度邑。”决定在天下的中部营建新都洛邑,“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由此可知,周人把中国与天命相提并论,表现了周人的正统意识。

而历史上,夏商周三代都曾在洛阳建都,位于伊洛河流域的“有夏之居”,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地带,也是洛阳地区在早期被称为“中国”的决定性因素。

夏朝都邑变迁:

商朝都邑变迁:

周朝都邑变迁:

世界上最早的史书是哪一本?

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纸质书籍,毕竟几千年过去了,想要保存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最初古人是用竹简或者将文字刻在石头、泥巴中,独立成册就成为了书籍。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介绍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五本书。在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中,中国就独占2部,一部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一部古籍甚至记载了“宇宙之谜”,对宇宙的诞生、发展做了一个诠释。

《死海古卷》

1956年,死海西北基伯昆兰旷野的山洞发现一一部距今2300多年的古籍,这部古籍被称为《死海古卷》。这次偶然发现,被认为是世界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古卷的内容记载了早期犹太教,基督教的经文。或许有人疑问了,纸张是中国汉代时期才发明改良的,2300多年前死海一带怎么会有纸张呢?事实上,这古卷并非纸张,而是古代的一种皮革、纸草以及金属做成的。

《三坟》

这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部古籍,一般认为“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也就是三皇时代以及记载三皇事件的古籍。不过《三坟》这一部古籍早已失传,只见于史书中的粗略记载,事实上这一部古籍记载的到底是啥,连古人都不知道,不要说现代人了。记载三皇只是其中一个流行的说法,还有人认为三坟就是三易,也就是《连山》《归藏》《周易》。

《死亡之书》

考古人员在尼罗河畔考古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距今3000多年的古墓,不过,这座古墓并非法老墓,而是一座普通的贵族墓。令人意外的是古墓中出土的一部古籍,这部古籍被命名为《死亡之书》,目前还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部古籍除了咒语之外还有着非常多的图案,随死者丧葬,以求死者逢凶化吉,安然到达极乐世界“芦苇之野”。

《伊塔那史诗》

这部古籍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出土自苏美尔文明的一遗址中,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的泥板文书。很多人会对古籍的内容感兴趣,想知道在500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考古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古籍记载的到底是什么,因为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在当时是世界未解之谜。如今,考古家解读出来后发现古籍中记述了一位神秘的苏美尔国王和家人一起度过了毁灭性的大洪水,并记载了其奉行的法律准则规范之事。

《河图洛书》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中国伏羲时代就存在的图案,极为的神秘。后世将这图案汇编解读后,逐步形成了一部古老的书籍。有人认为这两幅神秘的图案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易经》等古籍的精华也是来源于这图案。也有不少外国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数字的崇拜和时空观念,古图案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现代人几乎很难参透,而历史上能真正参透的也只有伏羲、周文王等圣人。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人探索宇宙的结晶。特别是由河图洛书演化出来的《易经》更是诠释了宇宙诞生及其发展,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则把世间万物全都包含了进去,极为的神秘。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