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人物简介及代表作品,陶渊明记原文完整版?
【原文】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
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人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釐而谒帝, 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 《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
【注释】
[1]夸耀卖弄。
[2]媒,谋也。谋合二姓。(《说文》)
[3]士女,旧指男女或未婚男女。《诗·小雅·甫田》:“以榖我士女”。《荀子·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
[4]不妒忌,不贪求。出 处 《诗经·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郑玄笺:“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备于一人,其行何用为不善”。
[5]韬光,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6]含德,怀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7]百龄,犹百年。指长久的岁月。亦指人的一生。
[8]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9]逆:古语中为“迎接”。旅:旅人、行者;“逆旅”引申即为旅店的意思。
[10]大块,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11]戚戚,心动的样子。
[12]汲的本义是从井里打水,取水。而“汲汲”则专门形容急切的样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
[13]张衡《南都赋》:“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齐、赵,二国名也。
[14]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15]《周礼》,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16]袂,衣袖。
[17]圭,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18]倚伏,《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吊,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20]尾闾,《文选·嵇康(养生论)》注引司马彪云:“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闾也
[21]县,远,悬殊,音xuán。
[22]牲,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周礼·庖人》注)
[23]伦,辈也。(《说文》)
[24]匹,同类。
[25]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26]王孙满,春秋时周大夫。楚庄王八年(前606),楚攻陆浑之戎,至洛,陈兵于周效。他奉周定王命前往劳军。楚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代周,他答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终使楚军退去。
[27]霍光年轻时曾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
[28]子晋,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29]怀釐:怀着求福的愿望。釐,通“禧”,福。谒帝:谒见皇。帝
【翻译】
炫耀卖弄自己,想娶自嫁,是没有教养的男女的丑陋行为;不嫉妒不贪求的人,他们的心光明通达。所以说圣人隐藏声名才华,贤人躲避俗世。什么原因?怀藏道德的很高境界,是不要超越“道”的规范;爱惜自己,最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身体。所以说“道”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不在自己一边,自身就要受到伤害。在一百年之内,一辈子当中,时间快得就像白驹过隙,寄居遭遇就像住旅店。应该和大气一样散散合合,随着时间任意放纵,怎么能总是为担心的事情操劳,庸庸碌碌的在人间生活!即使有善于歌舞白齐僮赵女供怡乐,有各种珍稀的美食,豪华气派的车马,锦衣玉器的贵重,快乐倒是快乐了,忧愁也随之而来。祸福相互转化难以预料,庆贺与哀悼相互依存。智慧贤能的人,生活就像如履薄冰;愚昧贪婪的人,争相追逐利益就像大水流淌。玉石产在山中,因为珍贵被发现最终被开采;兰草生在山谷,就算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所以庄周在濠水边上垂钓,伯成在田野耕种,有人贩卖大海东边的药草,有人纺织江南鸟类的落毛。就像那鸳鸯的雏鸟,怎么能和鸢鸱的肉相比;就像那小小的州县,怎能获得文仲的祭品!至于子常、宁喜之辈,苏秦、卫鞅这类人,为自己的信仰就算死了也不犹豫,沉迷于它从不后悔。主父偃说:“活着享用不到五只鼎规格的食物,死了也要被五只鼎烹死。”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岂不痛快!又楚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被王孙满羞辱;霍光官虽是汉武帝亲信,因为锋芒太露而导致身后灾祸。贪婪的人,非常的多。
唐尧,是天下的主人,却有隐居在汾阳的意愿;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国君接班人),却有隐居洛滨的志向。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不在乎,看待君王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高明的人,总是隐藏自己的才能。有人怀揣治国安邦之策拜见皇帝。也有人穿着粗布衣服背柴生活,有人在清静的湖上悠闲地摇动船桨,他们放弃钻营的心计去汉水幽深之处。他的本性不在从政,把别人干公事的心寄托在情趣之中了。
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他本意却不在酒,而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卓尔不群,言辞精彩,跌宕豪迈,超过众多的文章,抑扬爽朗,没有能跟他比大气的。如宽广的白色的波浪顺流东去,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而又引人深思;论抱负则旷达而率真。加上贞洁的志向从不放弃,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亲自耕耘为耻,不因穷困而苦恼。如果不是圣贤,一心一意磨砺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大家爱不释手的原因。所以搜集校正他的作品,粗略地分类编目(结了一个集子)。白色的璧也存在瑕疵,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扬雄所说的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在他的《闲情赋》里却始终没有讽谏的意思,哪里值得写出来呢?可惜啊!陶渊明不写这篇就更好了。我简陋的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小集子里。
我曾说有能理解陶渊明的文章的人,追名得逐利的欲念就会消除,粗鄙吝啬的想法就会去掉,贪婪的人就能清廉,懦弱的人就能自立,岂只仁义之道可以遵循,连官爵俸禄也能舍弃,也不必远游西岳华山,去像老子一样成仙成道。那么,这个小集子也有助于教化世人。
陶渊明被世人尊称叫什么?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该称呼是陶渊明的亲戚、朋友在他死后给他的谥号。“靖节”这个词朴实无华,清高,有正直的意思,也正是陶渊明的风格。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其文学成就被后人推崇的是他独到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开创了什么诗派?
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古往今来,陶渊明的诗作及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田园诗,它自成流派、一直影响后世诗人创作的发展,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
陶渊明具有怎样的性格?
陶渊明是一个独立率真的人,其性情清高耿直、质朴淳厚。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无不透露着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由此可见陶渊明的性情中有清高孤傲、与世不合之处,也有淳朴宁静的乡村自然相合的地方。全诗描绘了美好的田园风光以及淳朴的农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在归隐后的愉悦心情。全诗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古代十大职业排名?
对于这个排名我的看法
NO1. 宫廷音乐家:
代表人物 李延年 李龟年
劳动人民不懂高雅音乐,但宫廷懂,士大夫们懂。汉代和唐代,代表了高雅音乐最高成就的李延年和李龟年们,他们的作品一问世,总是有不少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NO2.图书馆长:寂寞中的智者
代表人物 老子
再繁华的大都市,图书馆也总是相对寂寞的。古代的图书馆自然更寂寞。我们的第一位皇家图书馆馆长,他的名字叫李耳,也就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老子寂寞玄思的结果是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但令人吃惊的是,这部重要的著作居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竟然将天地间的道理都阐述得一清二楚,可见大师的确不同凡响。
NO3.侠客:一柄痛与快的双刃剑
代表人物 荆轲 聂政
侠客们活在世上好像仅仅为了一件事,那就是逢人便问——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像是弱势群体的人——“你们遇到了不平之事吗?我可以为你打抱不平。”快意恩仇。
NO4.教书先生:孩子们,上课啦

代表人物 孔子
孔子在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的时代,首创私塾,并且用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吸引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入学,这使得他从教书先生一跃而成为教育家。
NO5.探险家:脚下有灵魂和远方

代表人物 徐霞客
徐霞客是中国探险家中的佼佼者,他凭着双脚和毛驴的辅助走了大半生,大半个中国土地上都能够找到他的足印。
NO6.幕僚:出谋划策,靠头脑吃饭~

代表人物 杨修 绍兴师爷
古代之幕僚类似于今天的总经理助理。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主人出谋划策,以自己的智慧独当一面。
古代比较着名的幕僚当数杨修,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其人才思敏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成为他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算得上一位重臣。古代多数幕僚的生活还是十分滋润的,他们大多属于锦上添花型的好好先生,既有社会地位,又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好不惬意。
NO7.隐者:让我离人间更远些

代表人物 陶渊明 许由
要想当隐士,得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做后盾,不然只能饿死于草莽之间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广为后人传诵,但人们很少去思考一个问题,即陶渊明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五斗米,他家的产业足够他过着诗酒花草的风雅生活。
NO8.名医:望、闻、问、切,针灸,推拿。

代表人物 张仲景 孙思邈
治病救人的职业在古代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可能很少有人不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种投资。历史上有多少名医是目睹家人生病二无能为力,后发奋成为一代名医的。再这个看证的时代,甚少了~
NO9.太守:你们知道我的快乐吗

代表人物 杜牧 欧阳修
古代的各种官职中,太守一职是很“给力”的。它在历朝历代的称呼有些不一样,比如又叫刺史,又叫知州,又叫知府。它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市长,构成了统治的主体骨架。
苏轼《江城子》诗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在那些歌舞升平的年代,太守往往成为风花雪月的代名词,看看中国的文人,有如此多的人都做过太守,你就会明白这一点:王昌龄、韩愈、柳宗元、杜牧、欧阳修、苏轼、陆游……
NO 10.采诗官:飞翔在民间的蜜蜂

代表人物 面目模糊,不知姓字名谁
中国古代十大最给力职业排行榜,太令现代人羡慕了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文化品位的一种。在遥远的周代,他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中原的大地上了。
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诗官走到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他诸侯了解。采诗官在其他时代,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可惜,我们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的内容主要是抒情言志和说理论事,并没有什么学术上的思想论述,但却拥有后世思想家们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
就艺术特色而言,陶渊明他本身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符号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既具有儒家的安平之德,又具有道家的全身之智,并能够抵达佛家的澄明之境。陶渊明代表着六朝之后千古文人普遍的价值取向,昭示着一种人生自我安顿与自我超越的方式。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的是什么?一、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人生该如何安顿?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9岁时父亲去世,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了较长时间。孟嘉是当时名士。
陶渊明在其母孟氏去世之时为外祖父孟嘉作传:
“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显然,陶渊明的性情是深受外祖父影响的。
司马氏衣冠南渡后,偏安一隅的东晋注定是一个难以有所作为的朝代。因此,陶渊明对于远大宏图的向往不是那么强烈,他29岁时才第一次出来做官。《宋书》本传说陶渊明“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这次出仕,也许有“猛志逸四海”的因素,他自述是出于生计考虑。只是,生计问题不大,又没有什么宏图可展,加之他的心性不能够适应琐屑的公务,所以就辞职回家了。后来江州召他为主簿,他也不去就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陶渊明本来只是为了酒食无忧而在县令一职上混日,由于上面派遣督邮前来检查工作。上级教陶渊明穿戴好官府去迎接,陶渊明不愿束带去见一个小小的督邮。
欲有所为者,能屈能伸,胸怀大志者,可受跨下之辱,这是因为预想的成功可以洗刷前耻。然而,陶渊明知道自己不再会有什么前程,他的尊严也不会有新的光荣来补偿,只能小心维护,不让它受到损伤,破坏内心的安宁。因此。解绶辞职是他维护自尊的唯一选择。
“不为五斗米折腰”固然显出了诗人的气节,维护了诗人的形象,为后世不绝称颂,其中寓含的几多无奈,几许辛酸,也是不难体会的。因此,陶渊明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合为官和不愿为官的心性后,否决了寄于仕途的一切幻想,决定从此安顿生命和精神于故乡田园。
二、如何面对“白衣苍狗,沧海桑田”?——化悲为美酒,纵心于诗情,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公元417年,刘裕受封宋公,次年六月为相国,受九锡,十二月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
在古代,文士是传统、正统、主流观念的载体,当陶渊明明显预感到曹氏家族颠覆汉室,司马家族颠覆曹室的悲剧就要在晋朝重演,就产生了信念崩溃后的虚无感。同时,越是如此,他就越对于自己当年主动脱离政坛,真正地开始予以肯定。
一年间,陶渊明连作《饮酒》诗二十首,正如为他编文集的梁太子萧统所说: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陶渊明集序》
陶渊明一生向来好酒,我们可以说,别人大隐于市,他是大隐于酒。无论从思想还是心态上来说,陶渊明的《饮酒》诗都体现出了他的复杂性,也表明他的人生认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饮酒》诗中最有名的要数那一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千年以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令无数文人墨客心折。它勾勒出一幅绝对的静穆,绝对的安恬的生活画面,随意采菊,无心见山,一个“见”(通假字,同现读xian)字,尽藏“云无心而出岫”的意境。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的这首诗说:“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北宋之前,流传的很多陶渊明诗本都是“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是有意瞻观寻觅,全然失却了诗人的无心自然从容之妙。诗人所见何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在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那边,夕阳西下,山色瑰丽,飞鸟们结伴归来。他有的心中产生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触。
老子说:“天地有大道而不言。”庄子也说过:“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人有着丰富、多层面、混沌多变的心灵感受,时常不能对其截然区分。然而,人类标注的概念,都是经过严密的、单一的、固定的界定,有的时候语言不能穷尽其意,真意往往可感而不可言,言之则必损其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些没有填词的纯音乐听起来比有歌词时更加深入我们的内心。因为,音乐往往是超越语言的。
如果非要将那不可言说的真意用语言描绘出来,那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句的意境,我们可以这样领会:无意中见到了鸟儿飞入南山之瑰丽夕景的“境”,诗人的脑海中升腾出了他隐居的行为也如鸟儿回到安乐窝巢一般的“意”。意与境结合,将诗人怡悦的神思巧妙地幻化到了鸟儿身上,使人在夕景中感到无限的欣慰与安宁。这是诗人用他一生的体验来感悟的景观,包含的人生真谛不是区区“倦鸟知还”、“倦鸟归林”之类字句可以表达的。再有,诗人是无心见景,心与景自然地交融,产生朦胧的意境,所以,这是无需也无暇付诸语言的。
当人无心悟境,心境合一,物我两忘,他还哪有余心去辨此真意?当人回过神来,逐渐意识到其间有真意时,则意已与境离,神与物分,早就不能以言辨之了。“欲辨已忘言”正是“物我同一”、“神与物游”的最高审美境界,非其人、其生、其境、其心,不得其意,其语。
也难怪神笔圣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都对陶渊明推崇备至。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既为自己违时而无奈,更为世事违己而愤懑;既以古代隐者贫士自慰自励,更对命运本身产生怀疑;既不断地自我排遣,更因为无从排遣而以酒自醉。他虽醉犹醒,不仅看到了生不逢时、悲守穷庐的现实,也直面这种现实,努力为自己寻找生存的理由和意义;他不仅认识到生不逢时的客观处境,也为自己在嘈杂纷乱的人间寻觅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不仅从一生的经历中窥见了自己的命运,也从不幸的命运中发现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因此,陶渊明那焦灼不安的灵魂是不可能被酒精麻醉的,由《饮酒》组诗可以看出,陶渊明安顿生命于微醺后的深刻思考之中,而不是刻意寻求刘伶那醉生梦死的境界。
而陶渊明“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的及时行乐思想,并不是感性的放纵,而是无奈于现实的理性选择,为的是冲淡现实的苦痛。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素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 陶渊明《挽歌》其一
《挽歌》三首诗是陶渊明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近,设想自己死后人们送葬的整个过程,给自己写的三首诗,表现了他的豁达的生死观,因为将生看得很透彻,所以他将死也看得很平淡。
三、真的能让自己不因闲而无为感到不安吗?如何真正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听天由命,顺其自然魏晋时代是比春秋战国还要“礼崩乐坏”的乱世,当时的一些名士,为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内心,不敢正视自己的失意的人生处境,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寞、凄苦的生活现实,只有让自己寄情于玄理,耽溺于清淡,才能暂时忘身忘心于名士的虚名。然而,一旦当权者相招,他们马上就受宠若惊,也不问是为何人之所役,反自认“天生我才必有用”,迫不及待地卑躬屈节,哪里还顾得上人格的尊严?
无论是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或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周续之,都是着意标榜着高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安贫乐道的隐者情怀。刘伶醉于酒中,醉生梦死,至死都在逃避现实。
虽然陶渊明与他们共同被列于隐逸之林,却与之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陶渊明始终在审视着内心,感悟人在世间、在生死之间的哲理,化落寞、悲苦、忧愤为平淡,渺生死、荣辱、成败而从容。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心态及思想认识,隐藏在形影神诗三首并序里集中: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形赠影》《形赠影》是形对影的赠言,也是注重人之肉体存在的处世态度:天地、山川可以永存,草木枯悴可以再生,唯有人的形体必然死亡无存,既然这样,不如及时饮酒行乐。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形答影》
人的生命不能永存于世,神仙的境界又不是凡人可以企及的,人一但死亡就会形神俱灭;但是,如果一个人生前行善,还可以给后代留下仁爱,这总比饮酒消愁要强得多。
《形答影》通过影对形的回答,陶渊明表现了自己处世态度的另一方面:形和影本来没有分别,它们是人的意识对肉体的思辨,幻化出来的两种独立个体。陶渊明将佛理范畴转化为鲜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借用这两个范畴,分别表现了行善扬名和自得其乐两种人生观。
“积极有为”和“消极无为”,这两种思想在陶渊明的心中是始终并存、斗争着的,其实,这两方面的对抗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在激进时让人厌倦,在安静时又让人不安。
陶渊明也时不时地为自己的闲静无为而感到不安,他是如何遣除精神之困窘,来消释这种不安的呢?
“大均私无力,万物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神释》
《神释》针对形和影赠答中所诉苦衷及不同观点进行调和、排解。饮酒可以使人忘记死的来临,但人终有一死,整日沉醉消沉或许短寿;行善却没人称誉,也只能在醉饮中忘生乐死;多虑则徒然自伤,不如将自己放任于自然。
陶渊明表示,不是他不想立善,而是立善也没有意义,人死之后什么都没了。这观点听起来似乎过于消沉。只顾生前自在,不计身后毁誉,这种态度也是我们的价值观不能苟同的。
然而,陶渊明这是有他的苦衷的:他曾经想有所作为,可是生不逢时,运道不济。如今,世道沦丧,再也不可能有什么立善扬名的机会了。非他不为,而是不能。面对客观现实的这种无情,他只有听其自然。
陶渊明的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可以说是:能立善则立善,不能立善则自乐,不必过于强求。能立善固然可喜,不能立善亦无所憾,因此也无所不安。这就是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古代文人奉行的人生哲学,它融含了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清静无为、听天由命,佛教万事皆空的思想。因欲有所为,所以以努力始;因万事皆空,所以不强求结果。既尽力而为,又听天由命,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本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纵心任情,不管怎样都心情平静,自安自乐。
陶渊明这种思想与后世文人天然相通,奠定并强化了中国文人处世心态的基调,也建构起中国独特的生命美学。
陶渊明能够不以宗教信仰来安顿精神,是因为他找到了审美的道路,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桃花源”
《桃花源》,为千古文人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说起陶渊明,就不得不说他的《桃花源记》。自古以来,“桃花源”就是千古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家园。
《桃花源记》是一篇将生活的基础、人生的态度和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可以说是陶渊明将心境与实境的巧妙结合。《桃花源诗》则是依托这部貌似纪实的小说,不仅抒情言志,也表达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认识和设想。
《桃花源记》以纪实式的笔调叙述一个捕鱼人的奇遇:晋太元年间,武陵渔人无意间进入了桃花源,武陵实有其地,即今湖南常德。武陵渔人也就给读者以实有其人的感觉。从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看,诗人创作带有自慰自娱的成分,愈能托事于真的年代真的人,愈能自欺而自信。
桃花源来历分明,避数朝动乱,古风依然,令人浮想联翩,心向神往,作者忘记这只是虚构,而相信在动乱人间真有类似的地方存在,读者忘记这只是在欣赏一个传奇,而认定人间果有桃源。
然而,武陵渔人不守信用,将桃花源到处与人说,让人为桃花源人担忧。最终,桃花源这个美好的幻境,也因人心不古而从世上消失了。由这忽逢而终杳的心情,虽然让人们无限怅惘,但是桃花源的消失,却同时又给了人们永远保全它的希望。正因不能发现,它才更让人深信它的存在,而永远怀持重寻它的幻想。
陶渊明在桃花源中表达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也包含了一种情感倾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虽然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不一定能够直接诉诸于实践,但是对真实世界的实践有一种导向作用,它诉诸了文学艺术的想象与虚构,以“乌托邦”的形式存在,能够满足乱世中人们的心理需要,抚慰和寄托人们的精神。
桃花源所谓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在经历过现实的苦难后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是精神寄托之所。政治理想或乌托邦是一种完美的形式,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但是人们可以不断地努力抵达其各个层面。人们之所以能够从中获得安慰,也正是因为它并非完全是虚幻的,而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努力成为现实的。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陶渊明的田园诗仍像是一个童话,是那么清新、美好而浪漫。毛主席的那一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既表达了对千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之人间乐土的无限向往,更表达了自己将它变为现实的幸福家园的信念。
为何说陶渊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美学符号?陶渊明的人生,既有一般人平淡、曲折的共性,他审美化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又可谓是艺术的人生。
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是一种心情、态度、感受和体悟,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田园都是他理性的抉择,同时也包含了对现实无奈的成分。因此,他归隐后在心态上无论是“冲淡平和”还是“慷慨任气”,都没有明显的体现。
无论是对社会现实,还是他自己的人生,陶渊明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他并不想让这种认识在思辨性文字中清晰起来,而是以艺术的方式来超越现实,给自己营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陶渊明的心中也有社会理想,然而他并不想言说这种理想,而是直接在诗文创作中实现和享受这种理想。大概这就是陶渊明没有理论著述而只是体现出某种美学思想倾向的原因。
陶渊明本人未必完全实现了个人灵魂上的自由和超越,但是,他的现实困境与无奈却被历史的天空给遮蔽了,他的审美理想则继续漂浮在历史的天空中,成为后世文人仰望的一颗恒星。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陶渊明并不是“原装”的,而是历代文人学士不断地将自己的现实观念和审美理想加诸其上,进而使得他的美学倾向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演变为一种生命的安顿与超越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