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作品,18世纪文学的文学常识?
18世纪,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以法国为中心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启蒙”原义为“用光去照亮”,因而18世纪又称为“光明世纪”。启蒙学者宣扬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特别是宣扬理性,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证明自己符合理性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力。启蒙运动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启蒙学者利用文学宣扬自己的主张,由此造就了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揭露和批判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启蒙文学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描写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悲欢离合,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
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
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甚至“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17—18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的专制国家。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打开了俄罗斯的国门,西欧的启蒙思潮陆续传入俄国,带动俄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梦想,启蒙文学由此诞生。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它的开创者,拉季谢夫(1749—1802)是最杰出的代表。拉季谢夫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是一部游记体的作品,通过作者途中的见闻,表现了鲜明的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的立场,并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淘气包马小跳作者介绍和内容?
《淘气包马小跳》是作家杨红樱创作的儿童文学系列小说,首次开始出版于2003年7月,截止到2021年已有29种。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马小跳等孩子的成长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朋友的故事,并由此映射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呼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探析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误区,倡导理解沟通。
2019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总销量突破6000万册,并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动画片、舞台剧等艺术形式。
杨红樱,1962年5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笔名芦笛,中国当代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参加工作,历任成都人民北路小学语文教师,成都出版社编辑,成都《青年作家》杂志副编审。1984年,开始发表童话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出版长篇校园小说《女生日记》。2001年,出版长篇校园小说《五·三班的坏小子》。2002年,出版长篇校园小说《男生日记》。2003年7月起,推出儿童文学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 。2004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2006年5月起,推出系列文学小说《笑猫日记》 。2012年,出版散文集《爱仔仔的理由》 。2019年11月,推出启蒙图画书《熊猫日记》
简单评价一下她的作品?
关于残雪作品分析,我曾写了一篇特点概述,但既然是概述,细节之处难免有疏漏;这篇文章我将以“灵魂的突围与复仇”为主题,从她小说中的人物入手,谈谈她的小说特性。
01在残雪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在荒诞的世界里进行着非理性的表演,这种表演是灵魂存在的证明。
灵魂不能够说话,就只好借助身体来表达,这种不相称的表达或许就是一场表演。
对外部世界来说,这种运动是一种表演;对于内部世界,就是灵魂的突围与复仇,最后到达纯净的灵魂世界。
面对死亡,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在人生舞台上的这种表演就显得更加韵味无穷。
残雪在接受访谈时谈到:
“刚完成的长篇《突围表演》,所有的人都在突围,包括我自己,写这二十三万字也是突围,老要和铜墙铁壁较量一下,老突不出去,每个人都要表演一番。现在我愈搞愈陉,内心更走极端,很少有人能进去。”
作为艺术工作者,残雪在艺术中寻找突围的契机;作为读者,我们需要跟随残雪的脚步一起突围。
而作为残雪小说中的人物,则是调动自己全身的力量,进行突围的表演,向灵魂的深处突进。
所以说《突围表演》不仅是这篇长篇小说的名字,也是她所有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种概括。
在这过程中,人,作为善恶美丑的综合体,要想摆脱世俗进入灵魂世界,就要不断地向自身复仇。
所以个体表面上是在进行表演,实质是在布置精密的复仇计划。
02残雪小说中的人物,都被赋予了人的个体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的艺术,表演作为艺术成了人物最重要的活动形式。
在一般意义上,灵魂在世俗世界里,本就是是非逻辑的、荒谬的,但却是灵魂内面真实的表演。
内心真实的灵魂被束缚在世俗的肉体内,强烈的欲望想要冲出身体的桎梏,但是灵魂离不开肉体,否则就会落入虚空,个体就只有戴着世俗的面具进行表演。
当有着“敏锐的自我意识”的人从事这种表演的时候,他们就在一步一步地摆脱世俗,剥开每一层面具,下面都有一个更真实的灵魂,逐渐向灵魂的内面的结构靠近。
比如在《世外桃源》中,荠四爷、茅娘和苔相继表演着关于世外桃源的传说,村里的人也都是这种表演的参与者。
刚刚进入这篇小说的读者,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在进行无意义的表演。其实三个人已经将世外桃源封存在深层记忆里,但是还一直继承着这个“事业”,根据想象演绎着关于世外桃源的传说。
荠四爷关于世外桃源的传播只是“遮人耳目的花招”。茅娘和荠四爷关于世外桃源的描述并不一致,表面上看只是在编故事,但这却是村里所有人的灵魂寄托,他们在这种表演中乐得其所。
他们不停地杜撰关于世外桃源的传说,是因为个体的灵魂在体内呼之欲出,这是灵魂的真实表演。
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地展露内心的欲望,而三个表演者又不是重复的,而是不断地深入更深的层次。远蒲老师、荠四爷和苔的父亲都是这件事情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们都“三缄其口”,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将秘密隐藏在心底。
苔觉得“茅娘同荠四爷相比真是各有千秋啊”,而当苔成了这方面的权威的时候,他也将这件事埋藏心底。
荠四爷——茅娘——苔,他们之间是一个一层一层逐渐深入,并不断地进入更深的层次。
也正是如此,残雪的艺术,就是一场场理性要求下的非理性表演,这个表演就是她搅动起自己人于峰巅状态而让身体说话,就是她把全部真话和谎言一次说出。
她把美与丑、爱与恨、人与兽,把不再和未曾、将死和已死、希翼和绝情,于一句话一个字中一次发音,她为了凌驾于实际的自我之上而承担起眼下被抛的自身,为先行自觉地向死亡去、自由地面对死而实现同时有终的又是本真的命运,运用起她的蛮力,粉碎自己并且凭空建造起她的天堂来给自己在里面过活。
世外桃源是他们凭空制造出来的寄托灵魂的天堂。
再者,世俗世界作为灵魂得以生存的载体,当个体进入到灵魂的内化世界,他的灵魂分裂就已经开始了。
这场灵魂分裂,就是一场灵魂的舞蹈盛宴,为了触动读者的原始记忆,使得读者有可能撞开自身的地狱之门,加人到由她导演的那场好戏中去充当角色。
你必须跟随小说中的人一起表演,才有可能成为残雪真正的读者。
所以作为读者,要深入到作品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会作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文学思想;作为作家,残雪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作家带领我们一起突出重重阻碍。
脱离世俗又回归世俗的灵魂以黑暗的布景作为舞台,每表演一番,就到达了更深的层次,演绎着灵魂世界的故事。
所以看似荒谬的表演,其实是灵魂内部最真实的人生表演,而表演的媒介就是世俗世界,这个和灵魂世界既斗争又统一的载体。
在《最后的情人》里,乔是文中的主人公,也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作者,他“将这一生里头读过的小说故事重新再读一遍,让所有的故事全部贯通起来”。
这就是乔一生的事业,他建构了自己的故事之网,慢慢地他发现马丽亚、文森特、埃达等所有人都在他的故事里,“乔经营的是一个幽灵的城堡”。
故事中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地表演着,即使明知道没有意义。如果不站出来表演,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肉体变成的盔甲有多么的坚固,自由的运动又是多么的不可能。”
表演是通向灵魂世界的通道。
在《山乡之夜》中,湖区的人们一直在做关于死亡的表演,每隔两三年,村子就会被洪水吞没,“我们”就要进行一次逃亡,在逃亡中使灵魂得以救赎。
在名叫“猴七仙”的山里,“我”遇到了麻婆,她明明长得很丑,大家却说她漂亮。她带我来到袁伯的阁楼上,我听见了几个人压抑的哭声,看见了人们在阁楼上的厮杀,袁伯告诉我他们在“召唤地底的亡灵”。
这些对“我”这个局外人来说都是一种没有办法理解的表演,“我长到十七岁,从未到过这种奇怪的地方。
这里的人和我说着相同的语言,但要弄懂他们的意思几乎不可能,他们内心的痛苦也会令我害怕,令我觉得世界快要大难临头了似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受到一种说不清的吸引。
虽然“我”把他们的生活看成是一种表演,但这种表演却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有探探究竟的想法。
作家笔下的所有人都在表演,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扮演着某种角色,读者只有进入残雪的世界里扮演那个被启蒙的角色,才能够真正领悟作家在作品中寄予的灵魂。
再如,在《犬叔》中,犬叔是一个外来人,游说村里人上山种果树,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益,因为我们并不缺少水果,而且种树的结果是所有的苹果树都死掉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村里人并不觉得意外,水永公公说大家种树只是在为自己壮胆,因为他们害怕夜里出现的鬼魂。每个人心里都有鬼,而黑暗是鬼魂舞蹈的布景。
大家在山上种树只是做出干活的样子,种果树只是一种灵魂的表演,是种果树这种表演使内心的欲望和外在的世界之间达到平衡。
当“我”来到山上的时候,大家都已经不在山上了,所以说大家的表演又都是“我”自导自演的,这整篇小说都是主人公“我”的内心的一出戏。
慢慢地“我”也到山上栽果树,在和水永公公、犬叔接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无数的游魂、理解了以前看不懂的东西,“我”也参加了表演的队伍。
于是,“一瞬间,我完完全全地进入了犬叔生活的那个世界”。
水村的人们只有通过这样的表演才能够平息内心的鬼魂,不断揭开生活的面具,进入灵魂世界。
03当灵魂外化为一种表演的时候,灵魂内部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突围冒险运动,这种突围是在向外部世界复仇,也是在向自己复仇,是对所有现存的一种颠覆。
这正如,人将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和许多层次,自己站在中间一次又一次的突围,每一次的突围都会更接近真正的灵魂。
阻碍越多,突围越困难,复仇之火燃烧得就越旺盛彻底。人就是在这种绝望中突围与复仇,重新点燃灵魂之火。
每突破一层围墙,看到一层欲望,又激起下一次突围的勇气。
《最后的情人》中,所有的人都在突围,每一对情人都踏上一段突围的历程,文森特和丽莎、里根和埃达、乔和马丽亚,每一对情人都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他们是统一的又是互相为敌的,在蜕变的路上一路向前。
小说最后一章第十六章的题目是“丽莎和马丽亚两人的长征”,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是为了马丽亚和丽莎最后的沟通,他们在梦里带领所有人一起长征。
丽莎的房间晚上像一座牢房,她带领着一大群和马丽亚一样的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进行长征。
文森特走了之后,“这栋大房子就成了一座欲望的空城”,里面装载了疯狂的欲望。马丽亚看到了文森特和丽莎荒芜的内心世界,在梦里开始了和丽莎的沟通。
在这篇小说里,所有的人都在突围,长征本身就是突围的象征,到达蜕变的路是漫长而艰难的。
在长征的过程中,要面临重重突围,但是长征最后的结果是胜利的,最后所有的灵魂在丽莎和马丽亚的梦里狂欢。
残雪的许多小说都采用了一种出走模式,这篇小说同样如此。
作家用前七章交代了所有人的生活,剩下的部分写了每一个人的出走,“马丽亚去旅行”,“埃达的逃亡生活”,“文森特去赌城”,“乔决心出走”,“丽莎和马丽亚两人的长征”。
表面上的出走,其实是灵魂的旅行,灵魂开始和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分裂开来,在自己的体内进行突围,以期达到灵魂的内面世界。
比如说“埃达的逃亡生活”要逃离的竟然是里根先生,她要逃出“里根先生的魔掌”,来到了“诉苦”酒吧,来这里的人“相互倾诉心里郁积的那些噩梦”。
她要倾诉的痛苦是,她和里根先生合为一体,却又是她的仇人。里根也觉得“没有埃达的日子既像一场噩梦,又像一次解放”。
最后在离开酒吧的时候,她好像看明白了一些事情,在酒吧这个地牢里,埃达的灵魂进行了重重突围,是她走向蜕变的一段路程。
人物个体在突围,同时也是在复仇。个体突破的是自身的重重阻碍,它是在和另外的我或者许多的我进行斗争。
残雪在《艺术复仇》里写道:
“复仇是什么?复仇是重演那个古老的、永恒的矛盾,即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表演生命。而真实的表演又不是一步可以达到的东西,它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惨痛的过程。”
复仇的最高的方式是施向己身,人的世俗的身体犯下沉重的罪孽,世界充满了仇恨,而仇恨的最初原因是因为被身体囚禁的欲望,所谓的监狱也就是身体。
所以人要复仇的对象正是自己,组成一个人的完整的部分对灵魂的突围进行阻挠,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和血腥的厮杀,在这厮杀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的统一体。
在《海的诱惑》中,痕问自己:“也许还有复仇的愿望?是向大海复仇,还是向自己复仇呢?”
其实大海在他的心里,向大海复仇,其实就是在向自身复仇。
残雪的文章里到处充满仇恨,仇恨成为她笔下人物蜕变的原动力。
报仇的方法很多,对于身体的报仇,个体会将自己的肉体赤裸裸的暴露出来,有时甚至是嗜血的谋杀。
只有对肉体的残忍的复仇才能够提升灵魂的境界;只有对自我的彻底的复仇才能够达到彻底的蜕变,这就在自我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张力。
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张力中,人不断加强自我意识,在自我分裂、自我审视和突围自我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力,推动着自我向灵魂世界迈进。
残雪将自己的访谈录称为《为了报仇写小说》,她的小说是向世俗社会的复仇,向传统的复仇,也是向自身的复仇。
她的小说在进行着灵魂的复仇,也是艺术的复仇。
残雪的小说又可称之为‘灵魂的小说’或者‘潜意识’小说,即主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更准确地说是表现人的内心不可捉摸、不可言说的但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世界。”
残雪的小说在不断地变换叙述的角度,但是都是在写一件事情:
人的灵魂要经历怎样的历程达到真正的蜕变?在蜕变的紧张的张力作用下,个体终于获得了新生。残雪写阴暗、写丑陋,只是为了实现她的艺术理想,通过灵魂的蜕变,到达纯净的灵魂世界。
所以残雪的小说并不黑暗,她只是通过写黑暗来衬托自己的理想,期待更美好更纯净的灵魂。
她写丑和恶、分裂和痛苦,只是战斗中的真实体验,表面上阴郁的小说,内部流动的是快乐。
残雪在文学史上带来的是艺术上的震撼,也是灵魂的洗涤,她带领我们一起参加到灵魂的表演当中,完成了自身的突围与复仇。
启蒙运动在什么时期开始?
启蒙运动大约开始于18世纪初期(约为1715年),并持续到18世纪末期(约为1790年)。它起源于欧洲,由一些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等人士发起,旨在倡导理性、科学、自由和人文主义等思想,反对迷信、封建压迫、教权主义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启蒙运动的影响不仅限于欧洲,它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政治、哲学、文化和科学领域,带来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启蒙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基础,影响至今。
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有什么美誉?
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作者: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为构架。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作于1719年。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英国感伤主义作家有谁?
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发源地在英国,因英国作家劳伦斯·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
中文名感伤主义文学起源时间18世纪后期代表人物劳伦斯·斯泰恩詹姆斯汤姆生卢梭歌德。
感伤主义文学: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的旅行》 “墓园诗派”。启蒙文学的支流或是其继续和发展。它产生于英国,是当时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的反映。面对大变动的社会现实,痛感自己生活的失败,既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感伤的情绪。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
感伤主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浪漫主义的形成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