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的代表作品,北宋文塔坛四大家?
【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在北宋初期的时候,文学作品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随后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其中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北宋文坛四大家”;两杠四星是什么军衔
北宋文坛四大家
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品:《欧阳文忠公集》
在宋代文学史上欧阳修是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1.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2.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北宋文坛四大家——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探花是第几名
北宋文坛四大家——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
如何评价黄庭坚的行书松风阁诗?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以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的地方。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叫松涛而成韵,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风神洒荡,意蕴十足,堪称行书典范。
其结体有两个特点:
一是内紧外放,结构端紧不拘,运笔劲逸不纵。字的结构中宫紧密,撇捺四面开张,左荡右决,痛快淋漓。
二是欹侧多姿,力求险绝。其字如风枝雨叶,偃蹇横斜。欹侧本是王羲之行书的特点,黄山谷把这一特点进一步夸张,横画斜度以及撇捺向外伸展的幅度更大。
此帖布局十分精到,擒纵自如,浓纤刚柔,长笔遒劲,短画紧结,抑扬顿挫,呼应对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苏轼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赠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今苏州),时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苏轼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姓苏的除了苏轼?
苏姓来源有三:1、出自己姓,昆吾之后。据 《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至周武王,其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故城在今河南温县东南),子孙遂以国为氏。2、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中有改汉姓苏的;又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改鲜卑族代北复姓跋略氏单姓苏。3、其他少数民族改苏姓而来。清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改苏姓,锡伯族苏木尔氏,汉姓为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汉姓为苏,土族苏卜氏,汉姓为苏,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
姓苏的除了苏轼,还有哪个名人?1、苏迈
苏迈(1059年—1119年),字维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苏轼长子,生母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
1113年(政和三年),55岁苏迈在苏家湖,常携孙到岳父吕陶隐居处萧县居住,至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萧县皇藏峪龙岗泉。
2、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3、苏秦
苏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
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4、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早年的作品《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写得洒脱自然,颇见个性特点。
5、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总结:最后隆重介绍一位老革命家,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实是苏姓人,他就是华国锋。华国锋(1921-2008),山西交城人。原名苏铸,字成九,因为革命工作需要改名华国锋,并以此知名。但是他的后代继续苏姓。他1938年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锤炼。1949年南下湖南工作,直至1971年调到中央工作,为湖南建设做出了贡献。他又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四大词人排名?
这四大词人的排名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比较。
分别是作品 、影响(知名度)、 个人喜好。
一、首先我们来比作品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他一生共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4500篇。其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总共有69首词。代表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他的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
辛弃疾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其诗集《稼轩集》已佚。清人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诗》录有其诗。其代表作《永遇乐·京城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综合作品数量四人排名辛弃疾>苏轼>李煜>李清照
二、影响(知名度)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的词豪迈奔放,展现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辛词以豪放为主,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综合:我觉得影响(知名度)的排名分别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李煜
这个排名首先我们从上过的语文课就知道,学习苏轼的作品最多,民间也有很多关于苏轼的传说故事,可见苏轼不但在文坛独领风骚,在民间也是颇有地位。论文学我觉得能跟苏轼一较高下的也就李白杜甫了。
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的身份给她加分不少,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突破世俗界限,习文字,工音律,十分的难得。
辛弃疾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词人,虽然与苏轼并称苏辛,但他并没有苏轼那么高的知名度,之所以并称,跟他们同为豪放派额杰出代表有关。
李煜在四人中的地位最高,当过皇帝,但很可惜他是一个亡国之君,可是他的词也是在亡国后才大放异彩的,很难说清楚亡国到底是成就了他还是毁灭了他。
三、个人爱好
论个人爱好,我最喜欢苏轼,然后是李清照,然后是辛弃疾,最后是李煜。
初高中我学过最多的就是苏轼的作品了。多少耳熟能详的诗句在眼前划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在我心里的地位在所有诗人词人中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喜欢李清照是因为他的那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凭着这一句,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地位就无人撼动,因为这首词,我就去了解李清照,知道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为这样的女词人点赞。
辛弃疾的词都有一种强烈爱国主义情怀,读他的词我就感觉辛弃疾好压抑,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李煜说实话就喜欢他那一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综合上面三个维度去比较。他们四人的排名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
苏辛指的是?
苏是指苏轼,辛是指辛弃疾。
1、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