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各期有何艺术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品?
青铜艺术,为我国铜器艺术中的精典。铜器艺术,包括红铜、青铜、黄铜、铜鎏金等。上古至隋唐前以青铜为主,隋唐后以黄铜及铜鎏艺术为主。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常识艺术篇。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中国商代典型作品青铜器的体现的观念形式特征?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商代早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经测定:含铜量在67.01~91.99%之间,含锡量在3.48~13.64%之间,含铅量在 0.1~24.76%之间,成分不甚稳定。
商代中期青铜器一般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个别器上发现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但是没有发现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称。
商代晚期青铜器,器形方面,鼎的变化较大,除通常样式外还出现了分档鼎。方鼎都是槽形长方,柱足粗而偏短。簋仍为无耳,腹变浅,最大腹径上移。觚的造型向细长发展,喇叭口扩展,大十字架镂孔退化为十字孔,或穿透或不透。
夏朝青铜器的特点?
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商朝。
夏朝的青铜文化和商比较相似但是没有商那么发达.
总体特点如下:
主要是兵器和礼器,还有少数食具,几乎没有青铜农具;青铜器被视作沟通天地自然的渠道,所以很多青铜器上有动物和神灵样子的花纹;青铜器代表了当时手工艺的最高水平,是身份的象征.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可以说是甲骨文的进化形式吧.
常见的形式有:鼎、钟、酒爵(那个字我找不到了.是一种酒杯).阔刀、长戟
简述中国古代陶器青铜器图形与图案特点?
1)图形和图案的题材丰富。
题材的内容有回纹、云雷纹、花瓣纹等植物纹样,以及人字纹、饕餮纹、蝌蚪纹、龙纹、花鸟纹等动物纹样,还有几何纹样和带有故事情节的图案。
(2)图形和图案的装饰手法多样。
装饰手法包括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变异、抽象和具象等手法,不论是连续重复性构成,还是独立单个构成,装饰的纹样都被刻画在最醒目的位置,意在突出器物的装饰效果。
(3)图形和图案的装饰内涵深刻。
装饰图形和图案在注重节奏感和层次感的同时,力求使其具有明显的、独特的识别作用,具有相当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例如具有民俗民风的象征吉祥的图案,它十分强调"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青铜和铜的区别?
青铜和铜区别有性质不同、特点不同、熔点不同。
1、性质不同。铜:就是紫铜又名红铜,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各种性质见铜。紫铜是工业纯铜,无同素异构转变,相对密度为8·9,为镁的五倍。同体积的质量比普通钢重约15%。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
2、特点不同。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蚀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紫铜是比较纯净的一种铜,一般可近似认为是纯铜,导电性、塑性都较好,但强度、硬度较差一些。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3、熔点不同。铜:纯铜(紫铜)的熔点为1083℃与纯铜(紫铜)。青铜:与纯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