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什么进行解释,2、古代文学史试题与答案3、庾信辞赋代表作是什么?试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其特点骈文代表作是什么呢?《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庾信晚年赋作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骈文代表作是什么呢?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全赋内容丰富而深厚,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如实记录了历史的真相,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故有“赋史”之称。

作品赏析:

《哀江南赋》在文本形式上大量采用四六文写成,使事用典繁多而精到、结构宏伟壮阔、语词华丽优美、文辞情感浓厚、富有深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史诗”气魄,是“骈俪之文”的典范。

可以说,这是一篇极其优秀的赋,虽然不只是这篇赋成就了庾信,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庾信晚年赋作的最高成就。

古代文学史试题与答案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 》。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 的《 》。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 ,[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 ”。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 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 》,后期的代表诗作是《 》。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他的代表诗作是《 》。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 ,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 》。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 和 。

8、阮籍,字 。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 。他的代表作是《 》。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 “二陆”即 和 ,“两潘”即 和 ,“一左”即 。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 》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 的《 》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 。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 。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 》。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 》。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 。他的代表作是《 》。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 和 ,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 和 。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 —— —— ”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 》。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 》。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 。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 。

26、诸葛亮的散文名作是《 》。

27、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 》。

28、《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

29、曹植的《 》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30、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二、选择

1、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

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B、[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C、[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D、[西晋]陆机的《文赋》

2、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

A、[南朝梁]萧统的《文选》 B、[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3、曹操诗歌创作的风格是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文采气骨兼备 D、以上都对

4、中国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D、阮籍

5、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

A、五言诗 B、七言诗 C、四言诗 D、杂言诗

6、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是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7、开创中国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

A、左思 B、陆机 C、潘岳 D、刘琨

8、现存南北朝民歌的大部分保存在

A、[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B、[南朝梁]沈约的《宋书乐志》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9、中国诗歌史上,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诗人是

A、谢灵运 B、曹操 C、陶渊明 D、谢朓

10、在世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

A、鲍照 B、谢灵运 C、颜延之 D、\

11、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是

A、鲍照 B、谢灵运 C、谢朓 D、庾信

12、南朝创作新体诗最有成就的诗人是

A、谢朓 B、沈约 C、王融 D、何逊

13、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理论的是

A、萧纲 B、萧子良 C、萧衍 D、萧统

14、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是

A、庾信 B、王褒 C、张皋 D、徐陵

15、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A、陶渊明 B、支遁 C、慧远 D、谢灵运

16、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

A、田园诗 B、咏怀诗 C、咏史诗 D、行役诗

17、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改革文章的祖师”是指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孔融

18、《与吴质书》的作者是

A、曹丕 B、曹操 C、曹植 D、孔融

19、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

A、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B、描绘洛神的追求与幻灭的过程

C、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 D、讽喻君王不可贪恋美色

20、王粲《登楼赋

A、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 B、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

C、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恨 D、以上都对

21、南北朝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庾信 B、鲍照 C、孔稚珪 D、江淹

22、鲍照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的骈赋是

A、《芜城赋》 B、《哀江南赋》 C、《恨赋》 D、《别赋》

2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

A、发明神道之不诬 B、意在自神其教

C、人鬼乃皆实有 D、以上都对

2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一部是

A、干宝的《搜神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25、《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

A、干宝的《搜神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26、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志人小说是

A、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C、东晋裴启的《语林》 D、南朝宋沈约的《俗说》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曹操 短歌行 2、曹丕 燕歌行

3、曹植 建安之英

4、曹操死 白马篇 赠白马王彪

5、王粲 七哀诗 6、蔡琰 悲愤诗

7、阮籍 嵇康 8、嗣宗 阮部兵 咏怀诗

9、陆机 陆云 潘岳 潘尼 左思

10、古诗十九首 11、潘岳 悼亡诗

12、郭璞 抒怀 13、孙绰 许询

14、情歌 15、木兰词

16、敕勒歌 17、谢灵运 登池上楼

18、谢灵运 颜延年 谢灵运 谢眺

19、记游 写景 说理

20、拟行路难 21、羁留北方

22、拟咏怀 23、陶渊明

24、骈赋 25、山涛

26、出师表 27、兰亭集序

28、颜之推 29、高唐赋

30、哀江南赋

二、选择题

1~5、AAADA 6~10、AAAAB 11~15、AAAAA

16~20、AAAAD 21~26、AADAAA

庾信辞赋代表作是什么?试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其特点

庾信辞赋代表作是《拟咏怀二十七首》。反映了他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

这些诗并非一时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深刻。在第一首里,他自叙了作诗的心情:“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诗中涸鲋思水,惊鸟失林,风云变色,松竹悲吟,说明他失去了故国的处境以及悲凉沉痛的心情。在第二十首里,他更以无比沉痛的诗笔解剖了自己的痛苦: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常自寒……这种因为屈身事故而感到面热心寒的心情,经常折磨着他,在他的《拟咏怀》及其他感慨身世的诗里经常流露出来。他诗里还反复地倾诉了对故国的深沉怀念。除了表现身世遭遇的痛苦外,诗中还有北方边塞的风沙气息。像“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以上均见《拟咏怀》),都是南朝诗中罕见的。

庾信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

庾信的诗,初步融合南北诗风,是南北朝最后一个优秀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对唐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深受唐代诗人的重视。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对他的后期作品的正确评价。

拟咏怀二十七首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既无六国印。飜思二顷田。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娉。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羗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北临玄菟郡。南戍朱鸢城。共此无期别。俱知万里情。昔尝游令尹。今时事客卿。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

悲歌度燕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

十一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十二

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

十三

横流遘屯慝。上墋结重氛。哭市闻妖兽。颓山起怪云。绿林多散卒。清波有败军。智士今安用。思臣且未闻。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

十四

吉士长为吉。善人终日善。大道忽云乖。生民随事蹇。有情何可豁。忘怀固难遣。麟穷季氏罝。虎振周王圈。平生几种意。一旦冲风卷。

十五

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欲竞连城玉。翻征缩酒茅。折骸犹换子。登爨已悬巢。壮冰初开地。盲风正折胶。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楚师正围巩。秦兵未下崤。始知千载内。无复有申包。

十六

横石三五片。长松一两株。对君俗人眼。真兴理当无。野老披荷叶。家童扫栗跗。竹林千户封。甘橘万头奴。君见愚公谷。真言此谷愚。

十七

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都护楼兰返。将军疎勒归。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闻道楼船战。今年不解围。

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十九

愦愦天公晓。精神殊乏少。一郡催曙鸡。数处惊眠鸟。其觉乃于于。其忧惟悄悄。张仪称行薄。管仲称器小。天下有情人。居然性灵夭。

二十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代郡蓬初转。辽阳桑欲干。秋云粉絮结。白露水银团。一思探禹穴。无用鏖皋兰。

二十一

倐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避谗应采葛。忘情遂食薇。怀愁正摇落。中心怆有违。独怜生意尽。空惊槐树衰。

二十二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二十三

鬬麟能食日。战水定惊龙。鼓鞞喧七萃。风尘乱九重。鼎湖去无返。苍梧悲不从。徒劳铜雀妓。遥望西陵松。

二十四

无闷无不闷。有待何可待。昏昏如坐雾。漫漫疑行海。千年水未清。一代人先改。昔日东陵侯。唯见瓜园在。

二十五

怀抱独惛惛。平生何所论。由来千种意。并是桃花源。榖皮两书帙。壸卢一酒樽。自知费天下。也复何足言。

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二十七

被甲阳云台。重云久未开。鸡鸣楚地尽。鹤唳秦军来。罗梁犹下礌。杨排久飞灰。出门车轴折。吾王不复回。

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什么、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