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写作的代表作品是,平凡的世界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平凡的世界》主要表现的是1975年至1985年间当代中国新旧交替时期的历史变迁,与在此时期城乡交叉地带各种人物的命运沉浮。在这一核心主题中又充满着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冲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
小说的这一主题是通过复线式的结构艺术而展开表现的。第一条线索也是整部作品的主线,以孙少安与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奋斗之路为中心,此外还抒写了金波、金秀等农村青年,他们虽然身处较为偏僻的农村,但仍然渴望着外面的城镇文明,这不仅包括物质方面更包括精神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拼命挣扎,往前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周围社会环境乃至与他人以及自身都表现出了复杂的矛盾。
小说中,孙少安、孙少平等人在面对人生转折沉浮过程中,在面对爱情、挫折、痛苦以及欢乐时的不屈和矛盾,读来让人深受感动与震撼。很多读者肯定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或多或少的影子。特别是孙少平的人生之路不知感召了多少当代青年。与少平一向向往外面的世界相比,哥哥少安身上更多地展现出面对黄土地的生命韧劲。面对贫穷,他寻思着各种方法改善生活。当然,让人感动的是,少安干啥事从来都不是只考虑自己,他还始终考虑着全村人。所以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被推选为生产队长。他年轻,精明能干,是双水村的一个能人。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以说,在孙少安身上,不仅有着对命运不屈的抗争与坚韧,也有着难得的仁厚与宽恕,是一个很有生活质感与深度的典型人物。
第二条线索则以田福军的仕途沉浮为中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领导干部队伍的风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态的极大变化。田福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的代表,虽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但仍不忘底层百姓,在赶赴山区走访民情时看到饿晕的村民,便不惜违背上级规定为群众搬来储备粮。即使后来一路升迁,他仍是心系百姓。第三条线索以双水村为中心,表现乡村百姓的生存状态与其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在这里存在着父与子、邻里乡亲、干部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生活观念、文化心理等的冲突,为我们展现了当代社会基层的丰富画面,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认识价值。
总之,路遥以《平凡的世界》这部史诗巨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极具历史意味的艺术世界,将宏大的社会历史主题与让人唏嘘慨叹的人生命运主题交融一体,是当代中国一部具有很高社会认识价值与审美文化价值的长篇巨著。
废都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贾平凹的《废都》通过一个男人同时和几个女人的纠葛,讲述了什么是人性。
1993年贾平凹先生发表一部名为《废都》的长篇小说,但由于被外界认定为性描写较多,而导致《废都》被"禁"。
但正是这部被禁的小说,却誉满海外,更是在1997年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当然,在2009年的时候,这部被"禁"了16年的经典巨作再度出版,不过再版的废都"已被略去了很多字"。
文艺批评家钟良明说:"《废都》的主要情节,就是以庄之蝶为线索的现代中国人出于'坏的信仰'和自我欺骗不断做出错误的选择,然后在它们造成的恶劣环境中承受煎熬。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他们的痛苦、思索和忏悔,是作品道德力量的源泉。"
我认为,《废都》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小黄文",贾平凹描写的不是性,而是人性。可以说,书中通过文化名人庄之蝶与唐宛儿、柳月等女人的纠葛,将人性写的通通透透。
庄之蝶和他的几个女人庄之蝶何许人也,他是西京文化圈之中的一号人物,更是圈内的头号笔杆子。但这个"头号笔杆子",却有一个不能与外人分享的"痛"。
他"痛"什么呢?作为盛名在外的他,除了平时写写应酬性的文字外,他却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虽然生活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说是锦衣玉食,但庄之蝶并不满足于现状。
他想拥有一个"传世巨作",无奈写作这种事,特别是想写出真正能感动人的好作品,靠憋是憋不出来,需要灵感和经历。他也曾尝试着想要去突破自己,但始终不能"破冰",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厮混着度日。
直到他遇到了唐婉儿,唐婉儿本就是有夫之妇,但她不满足于乡下老家的日子,于是来到了大城市,她本与周敏做着一对"露水夫妻"。
但庄之蝶的出现,让他们两个人同时陷入了疯狂,他们为了聊慰相思,甚至用到了信鸽这种古老的传情方式,两人时不时就飞鸽传书。
但没过多久,庄之蝶的举动被家的的保姆发现了。庄之蝶为了继续隐瞒他与唐婉儿的感情,我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便是把家里的保姆也变成了自己的女人。
好景不长,幸福总是从指缝中溜走,一年之后,唐婉儿在老家的丈夫来到了城市,并强行将她带回了老家。而这个时候的庄之蝶也惹上了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他甚至将他的另一个女人,他家保姆柳月嫁给了市长的瘸腿儿子。
繁盛过后的萧索就算是这样,他的官司还是输了。他从西京文化圈之中的头号笔杆子位置上,"掉落"了下来,曾经风光无限的他,瞬间变得门庭冷落车马稀。
说到这不得不提他生命中另一个女儿,那便是她的老婆,他做的这些事,他老婆其实都是知道的。但因为他的老婆不能生育,所以一直忍受着庄之蝶的这些行为。
但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随着庄之蝶的名誉扫地,她的妻子也开始不能忍他。唐婉儿回老家,柳月出嫁,老婆也摊牌了,加上官司败北名誉扫地,昔日的地位也没了,可以说这便是嫉妒繁盛过后的萧索。
都说生活中由苦到甜人们都能适应,但是由甜到苦能适应的人就很少了。庄之蝶便是如此,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他选择了离开。但命运总是这样,越是落魄越是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庄之蝶因为中风,倒在了候车室的椅子上。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吧,当然别说下雨,不管是下什么,庄之蝶也不知道了,哪怕是下刀子。
《废都》中庄之蝶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就像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又像一面"风月宝镜"。它照出了许许多多的庄之蝶。可以说贾平凹笔下的庄之蝶,戳到了许多人的灵魂深处。
当然"镜子"中不仅有庄之蝶,还有柳月、唐婉儿、景处长等等。可以说,这面镜子照出了人性。
鸿雁说现在何尝又不是如此呢?现在庄之蝶那样的男人会少吗?而唐婉儿、柳月、景处长这样的女人又会少吗?
而一个叫阿灿的贫穷女子,在与庄之蝶好上了之后,这样对庄之蝶的表白:
"我太激动,我要谢你的,真的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让我满足了,不光是身体满足,我整个心灵也满足了。你是不知道我多么悲观、灰心,我只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而你这么喜欢我,我不求你什么,不求要你钱,不求你办事,有你这么一个名人能喜欢我,我活着的自信心就又产生了!"
而现在又有多少阿灿呢?所以说,《废都》的好与坏,都与那些性描写无关。因为,贾平凹的《废都》写的根本就不是性,而是人性。丑陋的人性。当然,这也不是说人性都是丑陋的,贾平凹只是揭露了人性丑陋的一面,而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字,唤醒那些迷失的"庄之蝶"、"唐婉儿"、"阿灿"、"柳月"。
余华的暴力三部曲是哪三个?
余华的暴力三部曲”——《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开始,这三部作品也是余华走向文坛巅峰的鼎力之作。余华早期80年代的作品多以“暴力美学”、“绝对客观的冷静叙述”为特色,人和世界的黑暗在余华的笔下变得直接且犀利,血腥、死亡、暴力充斥了其早期的作品。
但到了90年代的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写作风格开始温和起来,肉体暴力逐步转变为更为深刻的精神暴力,在人性之恶的大环境与人性之善的小人物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到了2000年以后的作品《兄弟》、《第七天》,余华将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进行了交织杂糅,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融入了很多奇幻夸张的元素。
童年是谁的作品?
《童年》是高尔基的作品。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高尔基介绍:
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到底有几部?
的确是有两部的,一部是长篇,一部是中篇,内容完全不同
提到《废都》,人们通常认为,是贾平凹199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西京”文化圈中几大名人的形象:作家庄之蝶、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戏剧人阮知非。其中的主角是庄之蝶。作者以生动而拙朴的笔触,写他与唐宛儿、柳月等年轻女性的纠缠;与老伴牛月清的隔膜、怨恨;与编辑、官员、企业家、闲汉们的交往。隐约贯穿全篇的一场风月官司,将城市生活的某些层面铺展开来,构成一幅现代社会文人阶层的“浮世绘”。贾平凹对这部作品颇为看重。他说,这些年里,灾难接踵而至,先是我患乙肝不愈;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父亲得癌症亡故;再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地纠缠我,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而来……这个时候,贾平凹开始写作这部作品,他远离尘嚣,独自面对笔下的庄之蝶和其他人物,常常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境界。他称,《废都》是“在生命的苦难中惟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一本书”。《废都》之问世,在当时,确乎颇为“轰动”。褒之者,说它是于文化传统和时代风云的冲撞下,写文化心态的第一部。是作家多年来对民族文化心态探索、揭示的结果,将在当代小说创作中站一席之地。贬之者,说《废都》太“废”。作品悖逆生活逻辑,格调不高。然而,无论如何,其40万册的发行量,和作者收集到的20余种盗版本,及众说纷纭的评论文章,都在表示着《废都》值得重视的存在。《废都》使贾平凹声名日隆,同时,遮掩了他的另一个文学成果。
其实,作者还写作了一部《废都》,这是一部中篇小说,首发于《人民文学》1991年第10期。其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渐呈式微,作为“寻根派”中有代表性的一员,贾平凹开始转而从人性、民族文化的剖示和解析中寻求突破。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与长篇小说迥然不同的故事:少女匡子与爷爷邱老康一起,在“土城”卖水为生,小城古老、破败,新任市长要进行改建。邱老康托匡子的男朋友程顺,写上告材料阻止。邱老康的理由是,某朝在此建都,连传了三代江山。天下还有这么老的城墙吗?砖是秦代的,西街是龙行穴,甜水井是龙珠。要振兴古城,就应该复原古城墙,修复镇河楼,把慈禧辇止的焖鸡店重建。程顺去城里送材料,却因一心找专家鉴定古化石不归。养细狗撵野兔的强子与邱老康争论:什么古都?纯粹是废都!匡子却为其野性所吸引,两人偷食了禁果。篇中穿插了天现四日的奇景,林青云苦究《邵子神数》致盲一目的玄虚,使作品平添了一层迷蒙、深沉的色彩。
两部《废都》,同样的表皮,包藏了不同的内核。也许是长篇小说《废都》影响至巨的原因吧,前者,如今已几乎无人提及了。那么,这种同题异文,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纯属偶然,还是具有某些必然性的联系呢?我认为,对于探索意识很强的贾平凹来讲,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从来不会是相互孤立、封闭的,其连续性的脉络,或隐或显,皆如草蛇灰线,有迹可寻。而具体到这两部《废都》,前者,即中篇小说,是否可以看做贾平凹走出旨在“寻根”的“商州系列”,而涉笔更深层次人性和民族文化思考的一个标志呢?后面的长篇,则在此基础上,更贴近了身边现实,内涵更加厚重、深广。如果将前者比做其涉水过河时踩踏的一块青石,那么,他只有踏石腾跃,跳上岸去,才具有了寻得面前更广阔艺术景观的可能。
窦娥冤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说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毫无疑问,元曲便是元朝的“一代之文学”,在中国古今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元曲的代表作——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正是元曲文学中的瑰宝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中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在中国文学史有着颇高的群众基础与文学价值。《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未局限于原故事中东海孝妇沉冤得雪、正义重申的主题,而是更多地折射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演进中的必然规律。
(明·《元曲选·窦娥冤》)
《窦娥冤》讲述的是穷苦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原名端云,三岁丧母,命运悲戚)卖给了蔡婆婆当童养媳。十年后十七岁的窦娥与蔡婆婆的儿子成了亲。只是好景不长,两年后蔡婆婆的儿子去世,十九岁的窦娥不幸守寡。之后窦娥被张驴儿看上,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婆以强娶了窦娥,只是阴差阳错地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这张驴儿还诬陷窦娥,声称只要窦娥答应与其成婚便不告官,窦娥不从。于是张驴儿将窦娥告上了衙门,衙门的州官收了张驴儿的贿赂,便直接判了窦娥有罪,窦娥拒不认罪,之后州官拿蔡婆婆相要挟,窦娥只好认罪。窦娥在被行刑前发下诅咒:“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些一一应验。之后如愿做官的窦天章收到女儿的托梦,最终为其平反昭雪。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窦娥的故事在民间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正是因为窦娥之死影射的是当时元朝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说到大环境下元朝的政治现实,我国著名学者王学泰在其著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有说到元朝与成吉思汗所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有着先天的联系,其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的发展与宋代相比都出现了大倒退。由于长期的征战,致使社会割裂、百姓苦不堪言。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也有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朝的社会局势已然是极端动荡的,底层百姓生如浮萍。窦天章作为一介穷苦书生,债台高筑,只得卖掉女儿去抵债,以铺就自己的仕途之路。这是元代底层百姓的悲剧,也是下层人民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如若生活幸福,谁会愿意用舐犊亲情去换取一纸功名?
而这样的抉择,在当时的政治现实下,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常听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在当时动乱的时代之下,人们何尝不是在负重前行呢,背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苦难与血泪。底层的人,活着,本已艰难,偏偏还要去实现宏图抱负,那只能有所牺牲了。而窦娥,便是那个时代之下的牺牲品了。窦娥不仅仅是窦娥,她更是广大悲惨民众的缩影,是时代悲剧的具体凝结。我们看到的是窦娥个人的悲剧,其实影射的也正是万千底层民众的挣扎与苦难。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窦娥得以沉冤昭雪,是关汉卿个人性格的体现,也是当下文人反叛世俗秩序的寄托。通常,文人作品写作的出发点一方面是反应社会现实、升华主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寄托作者个人心志、聊以自慰。这样的说法在《窦娥冤》作者关汉卿身上也是适用的。元代社会动荡,很多文士为了生活,在江湖上奔波,沉入社会底层。王学泰的书中也有介绍,号称“杂剧班头”的关汉卿便寄居在城市里,与江湖艺人打成一片,特别是与当时的杂剧表演艺术家们甚是交好,《元曲选》的编者也评价关汉卿“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也正是在戏曲的创作中,关汉卿更感受到自己与时代与生活的关联,也正是在这戏曲的创作中,其个性、其思想才得以显露张扬。
关汉卿向来玩世不恭、天性风流、放浪不羁,不拘于世俗束缚,追求公理之心。他对仕途绝望,寄身于江湖之中,这是他个人于时代大潮下的自主选择,却也是当时世俗秩序下的被迫选择,因为元朝阶级等级森严,难以逾越,元朝的统治者也故意将文人儒生推向被社会所贱视的艺人地位上去,对知识阶层一贯轻视,个人之力根本无力撼动社会既存之秩序。关汉卿只得在以自己的方式顺应当朝秩序的同时,亦以所作之戏曲对当朝作出了反抗。而《窦娥冤》中窦娥临死前下的诅咒“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些离奇超现实现象的一一实现,也正是关汉卿内心不羁心性的体现。
在写作手法上,《窦娥冤》融合了高超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作品在具备文学价值的同时,也显现了超高的艺术价值。《窦娥冤》虽是悲剧,结局却也是让人欣慰的。所以,《窦娥冤》这部作品也正是一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情怀,这也使得其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考证,约有八十六个剧种改编、演出过此剧。这个剧现存的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等。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虽然时代变化,但优秀的作品代代相传。《窦娥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是独一无二、不可动摇的,如今,在当下这个新时代,这部作品依然有着深刻的社会价值。循着《窦娥冤》的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获取更多的智慧与思考,也正是在元朝这“一代之文学”里,我们可以不断去发掘、品味它所独特的魅力。
欢迎关注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