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有什么代表作品,游江郑燮译文?
《游江》译文:
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和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
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俱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
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鱼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和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坐谨慎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
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往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那里只是画呢?
《游江》为郑燮先生作品,此作品讲述郑燮先生在江边游玩,感受美丽风景,人文的感受
根枝结叶总青葱郑板桥?
根枝结叶总青葱指的是竹子,郑板桥作品。
郑板桥山居古诗的意思?
郑板桥《山居》诗
一间茅屋在深山 白云半闲僧半闲
白云有时行雨去 回头却羡老僧闲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在郑板桥传世墨宝中多处可见。在《板桥手书七绝十五首长卷》中排第十一。板桥喜欢与僧道交游,以僧道入诗,与僧道唱和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思想上,板桥确实根深蒂固的受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虽然板桥常用佛教题材创作,但却与佛教思想靠不上边。从整组诗中不难看出,板桥在效仿陶渊明所塑造的五柳先生。诗中的“老僧”就是板桥为自己塑造的形象,用的是极其夸张的泼墨、大写意手笔。
老僧怎么会到深山盖间茅屋独居呢?我们不难从组诗中的另一首诗中找到答案。
一池荷叶衣无尽 满地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往处 却移茅屋向深居
板桥向往回归自然,向往道家无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满池的荷叶,是他穿不完的衣服;开满花儿的松树,自然会结松果,他有吃不完的松仁。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他比五柳先生更有条件、更幸福,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悠哉!闲哉!的过生活。为什么他又要躲进深山老林去盖一间茅屋独居呢?那是因为“刚被世人知往处,却移茅屋向深居”。
深山里的一间茅屋,就住着“五柳先生”化身的“老僧”。这“老僧”和天上的白云合起来,堪称一个“闲”字。(坊间有些重排版的《板桥文集》将这句“白云半闲僧半闲”误植为“白云半间僧半间”,这是不可宽恕的错误。)这个“闲”字,充份的体现了道家“无为”的精神。白云的“闲”不如老僧的“闲”,白云有它的天职要执行 ,就是去“行云布雨”,这称不上“闲”;因此,白云在执行任务的途中,时不时都要回头瞄一瞄老僧,打从心里羡慕老僧真正的“闲”。
这是一段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板桥的内心深处,写出板桥向往陶渊明的生活,更向往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在郑板桥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为“老僧”,这一位“老僧”正在替板桥生活,正在替板桥过着“无为”的生活。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请问哪里有收藏刘田依先生的书法作品?
请问哪里可以收藏到刘田依先生的书法作品?关于这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即然提出收藏刘田依先生书法作品,那他的书法作品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去了解刘田依是何人也!
刘田依,曾用名‘刘天一’,‘刘添翼’号陶唐后人等。出生于1933.3.7。中国上海。
父亲,刘觉民(革命党人,同盟会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9逝世于河南巩县。生前与于右任是好友。
母亲,何平秋。也是一位专业中国书法家,中国画家,文史学家,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江苏淮安西门大街受到迫害致死。
刘田依先生是本世纪具有相当高学术成造与造诣的一代书法大家。是当代书圣,草圣于右任先生唯一活着的养子与弟子。他七十三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中国经典的传统书法艺术,这种刻苦无畏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推崇和敬佩的。
他五岁着墨,十四岁拜师。1949年又拜于右任好友著名国画大师钱瘦铁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国画及艺术理论。
刘田依的书法特点具有真草,隶,篆体格风貌全面,且能博采众长而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还编著新的《中国汉字书法草体字常用标准大字典》。
多年来刘田依先生的书法作品被联合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深圳发展银行,于右任纪念馆,洛阳白马寺,淮安慈云寺,新四军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恩纪念馆,江苏省等地艺术机构收藏。
如果普通民众向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讨论学习。
郑燮首创了什么书法?
郑燮(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拓展资料: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中国古代还有哪些画竹名家?
【文藏来答】中国古代的画竹名家数不胜数,每个朝代皆有之,下面小编就以元代为例,着重介绍几位吧~
公元一二七九年,元军消灭南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更迭,异族的统治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冲击。一方面,元代统治者推行森严的等级制度,将民众分为四等,汉人大多沦为社会底层,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取消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因而很多饱读儒学之士,或因为故国情怀,或取仕无门,从『在朝』转向了『在野』,也导致了庶民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元代在宗教文化上较为宽松多元的政策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绘画来说,元代不像五代及两宋那样设立宫廷画院,院体画派得不到皇室发自兴趣的关注,此消彼长的是,文人画理念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并推崇,开始出现文人画家(利家画)取代职业画家(行家画)而占据画坛主流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树石类绘画成为文人墨客抒情达意的良好媒介。
元 李衎 双钩竹图 102.5cm×163.5cm 故宫博物院藏
树石类绘画可分为竹石与树石两种题材,纵观元代的树石类绘画,有很大一部分是竹石题材。早在唐宋时期,竹就与梅、兰、松、菊等植物作为绘画题材被人们赋予了风雅高洁这样人性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元代得到突出与强调并成为文人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元初画家李衎就以画竹石题材绘画而著称。
元 李衎 双钩竹图 29.5cm×75.5cm 天津博物馆藏
李衎(一二四五—一三二○),字仲宾,号息斋道人、醉车先生。他尤为擅长枯木树石类的绘画,同时其以画竹著称,他还编撰《竹谱详录》七卷,详尽地论述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作画的法度。李衎笔下的竹石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采用了勾染法,即双钩外形并渲染色彩,如画作《双钩竹图》,画中主体是四杆枝叶繁盛的翠竹,枝、干及叶片皆以双钩法绘就,画者的观察及表现深入到竹枝的末梢,其墨线勾勒的起止形态都合乎客观物象的生长规律,叶片层层叠叠,与小枝相互穿插掩映,再通过淡墨及色彩的渲染,使其富有层次感。下方的秀石则以淡墨以类似没骨的方式渲染而出,与墨线勾勒的丛竹形成对比;此类画作还有《双钩竹子图》《竹石图》等。
元 李衎 枯木竹石图
除了双钩法,李衎也擅长作落笔写形的意笔竹石图,如作于一二八二年的《枯木竹石图》,画中修竹以墨色写就,通过墨色浓淡区分出层次,使之枝叶密而不乱。画者落笔成形,从叶片的偃仰、枝干的交搭可以感受到画者生动入微地摹写了竹的原貌,使之独立画中却能够带来勃勃生机。
元 李衎 修篁树石图 100cm×152cm 南京博物馆藏
与之相对比,李衎的另一幅竹石画作《修篁树石图》中的丛竹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它的竹叶都呈现出『个』字或『介』字型的组合,由这些小的组合又构成了大的团块,而竹竿的形貌也明显可觉察出用笔的规范性动作。由此可见其笔墨程式的构建正在逐渐形成,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单向的递进的过程,写真描摹与规范程式一直是一个相互交融并进的关系,这在后世的绘画中得以体现。
元 高克恭 墨竹坡石图 42.1cm×121.6cm
与李衎同一时期的高克恭擅长作墨竹,他曾评价李衎的竹石图『似而不神』,高克恭的《墨竹坡石图》中,对于竹的刻画更多糅合进笔墨的因素,墨色浓淡相间,用笔浑然厚重,墨韵沉稳且温润,画中秀石重重皴擦,附以苔点,与修竹相搭,如挺立于烟雨之中。赵孟頫评曰:『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高克恭与李衎笔下的竹石同样名重一时,画法本无高下之分,但从上述的评价中可以察觉到当时文人画家的审美取向。
元 赵孟頫 枯木竹石图 37cm×80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孟頫 竹石图 44.7cm×11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元代画坛巨擘,赵孟頫在画竹方面与李衎、高克恭齐名,他多作枯木竹石图,如今可考的有《枯木竹石图》轴(绢本)、《竹石图》轴(绢本)、《窠木竹石图》(纸本)、《枯木竹石图》卷(纸本)等竹石类的绘画,赵孟頫之竹法度森严却又轻松自如,看似素淡的画面实则蕴含不尽的深意,不仅营造出清雅的画境,也蕴含了笔墨的趣味。事实上这正是赵孟頫『托古改制』『援书入画』最好的实例。同时赵孟頫的家人也擅竹石画,其妻管道昇有《竹石图》立轴,其子赵雍亦有《兰竹石图》等画作传世。
元 管道昇 竹石图 28.7cm×8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竹画的兴起使元代众多画竹名家笔下不乏竹石题材的作品。如顾安有《幽篁秀石图》《墨竹图》《平安磐石》《竹石图》《拳石新篁》等画作;柯九思有《閟阁墨竹图》《晚香高节图》等,其中柯九思在论画时提到的『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更是肯定了书法在文人画中的重要作用。
元 顾安 幽篁秀石图 102cm×184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 柯九思 閟阁墨竹图 58.5cm×132.8cm 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则善于用墨,以雄厚淋漓的面膜色写竹石,如《多福图》《墨竹坡石图》等,生动表现出晴、雨、风等自然环境下的不同姿态。此外,刘秉谦的《竹石图》、张彦辅的《棘竹幽禽图》、王蒙的《竹石图》、谢庭芝《竹石图》等也都流传于世,反映出当时树石类绘画的兴盛。
元 吴镇 多福图 28.5cm×96cm 天津博物馆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下载【文藏】APP或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