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创作阶段及代表作品,有的书刊文学作品标榜自已为纯文学?
纯文学的说法盛行在近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所谓纯文学作者的互相吹捧,以和通俗文学区分开来。纯文学的呼声最强烈的时间有两个。其一是新文化运动要求文学革命,主要是在小说领域。其二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又燃起一波余烬,至今仍在残喘。
先来说说第一个阶段。这是一个被动选择,因为当时通俗文学代表,像张恨水、张爱玲等人,主要是在小说领域。新文化倡导者们,如鲁迅等人要想宣扬自己的观点,自然会挑选前人没有涉及到并且在广大民众里又很受欢迎的文体,所以这个时候的纯文学就出现在了小说中,明枪立马地和通俗小说划清界限。
虽然我们现在说那个时候的小说很受欢迎,但也是圈子里的东西而已。即使鲁迅这种小说造诣很高的作家在受众上也很惨淡。最明显的,鲁迅的母亲不看他的小说,但很喜欢张恨水的言情作品。鲁迅也办杂志,但很短时间就停刊了。这种纯文学的小说只是在新文学的圈子里比较流行,但通过对小说的改革,也确实起到了震醒国人的作用,还是积极影响更大一些。
第二个阶段就比较扯了,诗歌、小说等领域都受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故事情节不是很清晰让读者看了一头雾水不知道在讲什么的,九成是这些纯文学,还有一成可能是作者文笔不太好。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一批标榜纯文学的作家转向市场,已经意识到了这条路的不通。所以涌现了很多被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屏的现象。而现在还有残雪、马原等人坚持着纯文学的写作,虽然不赞成这种文学,但也尊重他们的选择。
其实总是说纯文学要表现的是现代人精神上的苦郁、困顿,人格上的扭曲等等负面因素,并且强调是深层次的,普通人发现不了。但从结果上来看,这种文学基本是没有市场的,有点像皇帝的新衣。通俗文学从来不去争文坛地位,因为它不缺市场。纯文学或者说严肃文学、正统文学总会去强调自己的权威,正是市场缺乏的表现,希望通过地位来弥补。看看各种近现代文学史就能发现,占绝大多篇幅的永远都是这些纯文学,说什么能代表这个时代如何如何的,其实都是扯淡。缺少读者说明不能与大众产生共鸣,而不能被大众的认可的文学,那又凭什么来代表这个时代?
现当代诗歌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般可以分为古诗和现代诗歌。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读国学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吗?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读国学经典提高个人修养和写作能力,实证如下:
新教学课题:据悉,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将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国学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据了解,至2015年5月末,国家以及教育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组已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人教育(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汉文化教育近700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研发工作。其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又根据全国各省/直辖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样貌,分别编写了全国26个省/市的“国学与地区文化”相融合的地区版专用教材,并首次提出了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目前,北京的通州区和大兴区也在使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教材试点工作将于今年完成,之后该套教材将申报国家级教材,通过验收后将向全国推广。
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各学校纷纷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学”课程,全国的“国学教师”缺口很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个部分。
后赤壁赋以什么形式特征?
赤壁赋》写作手法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源头,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赤壁赋》写作特点
1、写景抒情,质朴清新,语淡意丰。此赋的写景一向为文学家所推崇,状景写情,字字如画,句句冬景,凄凉感人。如:“江流有声…水落石出”,“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山鸣谷应”这些文字全用白描,却给人清新之感,无华而传神,简洁而意足,给人峄清朗透辟之感。全文散文化浓郁,写景的同时自然抒情,景语皆情语,水乳交融。
2、此赋散文味更重,却依然有韵文的铿锵。文中多“藏韵”,有如书法笔画中藏锋。如“酒”与“久”,“尺、出”与“识”,“茸、龙、宫”与“从、动、涌、恐”,“留、舟、流”和“休”。
3、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
记得有个很尴尬的事儿。有一个外国人问一个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人想了想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人不解,忙问如何博大,可中国人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中国人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因如此,我们无法一时间回答出到底哪里博大,哪里精深。
但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一只手工打造的银饰品,一朵绣在精美服饰上的牡丹,一件活灵活现的剪纸,不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吗?
我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喜欢的方式,就是一点点去发现,去探知她的历史,去参与她的现在,去展望她的未来。
我会在冬节之时,邀暖阳入室,于窗前几台,铺就素纸一张。画墨梅九朵,朵朵九瓣,着朱笔点染。日日一瓣,九九消寒。让冬日的时光在九九消寒图里满满积淀,璀璨星河。
我会于露珠盈盈的清晨,采摘木兰,在夜色阑珊的小洲里邂逅香草,将散发着氤氲香气的江离草、白芷和秋兰带在身上,把散发着桂花与牡丹花之香的香囊外面分别绣上两个女儿的名字,在新年到来之际,挂在她们艳丽的裙裾之上,感受平安的喜悦。
还有刺绣、盘扣、衣袂飘飘的汉服,还有很多很多我未曾发现的精彩文化,等着我去发现,等着我去体验。
我们何其有幸,拥有如此瑰丽如此厚重的文化,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她继续发光,继续绽放精彩!
赋的写作要求及范文?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像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其中汉赋最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