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五四代表作品,鲁迅小说彷徨中弟兄一篇?
《弟兄》
忏悔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鲁迅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主人公张沛君在其兄弟“病危”之际睡梦里的种种想法,是他丑恶灵魂的暴露;而平日现实中对其兄弟的温良敦厚,则是其假仁假义的表现.由此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露了在私有财产制度长期统治下的旧知识分子的虚伪面目”.
为什么中小学课本上会有那么多鲁迅的文章?
谢谢邀请。
我想,先生的作品,能够成为一个疑惑的问题,出现在悟空平台,恐怕是随着零零后,逐渐开始中学学习,先生的作品,渐渐进入各位小伙伴的视线里,可很多的小朋友,都觉得鲁迅的作品,言语晦涩,多是隐语,很难读懂。所以才出现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并不奇怪,鲁迅先生的时代,刚刚普及白话文,那时的语言,还有些许文言文的痕迹,就如同现在你看八股文、文言文,叫你读的懂也是不容易的。
当然,除去文体的不适,最主要的,还是先生作品文字里的晦涩难懂的语境,那可是涉及非常复杂的人文环境,还有许多的历史典故。
先生一生行文狂放而又阴郁,犹如蒙蒙雾气中,根根钢针刺骨般的扎人心肺。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军阀混战,百姓罹难,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可是,在星星之火尚未点燃之前,大多数老百姓,选择的只是逆来顺受。
不讲别的例子,单从先生笔下所描写的人物来说——孔乙己、阿Q、祥林嫂、范爱农、先生的父辈、老夫子、地主老爷等等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而他们面对当时的社会状态,或是忍受忍耐,或是投机倒把,或是悲天悯人,或是唯唯诺诺,这就是当时的环境。
在这样的一种危机意识形态下,鲁迅先生在用笔勾勒着真实的社会状态,希望寄此来唤醒一批有志之士,改变国人的腐朽观念。
所以,先生的作品,是非常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批判主义精神的,建议,若是想要读懂先生的作品,多了解民国的历史,甚至可以读一读民国的老报纸,当你了解了,你现在站着的那块土地,曾经还发生过,那些令人唏嘘的悲情往事的时候,或许,你就会理解一些,先生笔下的那些人物的前生今世。
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拖入烂泥的深渊?
鲁迅与刘半农都是《新青年》重要的撰稿人。
刘半农是江苏江阴人,在常州府学堂读书,未毕业。后到上海谋生,做过编辑,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撰写过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派文学作品。曾用刘半侬的名字。在陈独秀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参预,是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之一,当时影响极大。
在陈独秀推荐下,蔡元培聘请刘半农到北京大学预科教书,与陈独秀、胡适之 、周作人、钱玄同为同事。与鲁迅结识于北京大学。一度时间同为北京大学的同事。
刘半农因为当时学历较低,为胡适等英美留学的教授们看不起,于是经过考试,赴欧洲留学,在法国苦读五年多,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大学教书,是研究音韵学,语言学的名教授。
刘半农是五四白话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是早期创作白话诗的著名诗人。写有诗歌“”教我如何不想他”。脍炙人口,由赵元任谱曲,传唱华人世界。
刘半农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北京大学期间,成为学界名流,渐渐有了名士气,可能与一直在与正人君子论战的鲁迅疏远了。刘半农不是淹死的,被水淹死的是鲁迅的朋友,留日回国后不合于时的同乡范爱农。
刘半农1934年春天到内蒙古西部考察方言,染病,回北京被庸医误诊 ,英年早逝,只有四十几岁吧。
刘半农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是成就卓著的,因去世太早,以致后人了解不够。
鲁迅于刘半农逝世后,撰文回忆刘半农。至于所谓的“陷沙鬼”应是指那些鲁迅厌恶的正人君子们之流吧。
鲁迅在五四时期与封建遗老遗少们战斗,在1926年前后,与一些北洋军阀时代的学界名流、留学欧美的名教授们如梁实秋、陈西滢等论战过。所以,他回忆刘半农,对那些“”陷沙鬼”们也顺带的一刺吧。
第二幅照片为刘半农。
鲁迅先生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巜呐喊?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呐喊》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时,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呐喊》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折叠写作背景
呐喊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
据解说,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回国后,与几个人创立了《新生》,然在无鼓励甚至没有指责的境地下,先生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来。之后有人卷款逃走,也就趁这个时候回到家乡抄起了古碑。专心致志的研究,逃避着现实世界。一天,金心异(钱玄同)来了,看到他们抱着自己以前的希望与抱负,也就慨然奋战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祥林嫂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阅读指导
在阅读小说之前,不妨先读一下鲁迅的《〈呐喊〉自序》和《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一文。在这两篇文章里,鲁迅介绍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历程、进行文学创作的缘由以及对文学功用的独特思考,这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虽然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的,虽然在序文中也讲到:他呐喊几声,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他的作品并非一味迎合运动的需要,鲁迅并不简单地“听将令”。所以相比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那种充满感伤或者凌厉的反抗格调的作品而言,他的小说更加深刻,更加别具一格。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对比阅读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创作,我们就能更深刻体会这方面的特色。
折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1.陈独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2.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3.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4.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子民,乳名阿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
野草背景资料?
野草》的写作背景
《野草》是鲁迅写的最薄的一部作品,是一本短小精悍的散文集。其中有23篇散文和一篇序言,最早的一篇《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发表于1924年12月;最后一篇《一觉》发表于1926年4月19日,中途历经一年多的时间。
在1927年4月,鲁迅为《野草》写了一篇代序言,也就是《野草》的《题词》,最后于当年7月出版。
从1924年到1927年,正是中国最黑暗的时候。整个社会处于白色恐怖主义的笼罩之下,鲁迅在奋战时的孤独、寂寞可想而知。
鲁迅曾说 :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在鲁迅这么多代表作中,《野草》的地位始终位列前茅。
《野草》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公认为鲁迅作品中最美的一部。最薄的书,拥有最大的分量,不只是因为它文字的优美,更是因为它内容的深刻。
一个人在思想层面走得太远了,便找不到回到现实的路了。
鲁迅在思想上走得太远,他把这个世界看得太透彻,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鲁迅。他站在高高的云端俯视着这个世界,把一切都看得很清。
他就像是一盏灯,指引着人们,但巨人和凡人总是有距离的。他的理论很正确,却不能为普通人所接近和接受,即使理解也很难产生共鸣。所以很多人总感觉鲁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