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埃克的代表作品,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你最欣赏的画派和代表作有哪些?
希特勒在掀起世界大战的同时也不忘掠夺艺术品,其中就有一件非常著名的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木板祭坛画,因其位于根特市圣巴夫大教堂而得名《根特祭坛画》。《根特祭坛画》,约创作于1425-1432年间,根据题记一般认为是休伯特和扬·凡·艾克(约1390-1441)两兄弟绘制的,委托人是尤斯·维伊德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布柳特。祭坛画总长3.75×4.5米,由12块嵌板构成,嵌板之间用合叶联接,平时闭合,只能看到外部,节日庆典时打开,才能看到内部画面,里外共由24个画面构成。 展开后分上下两层;上层中央三幅绘了上帝和位于其左右的圣母与施洗约翰;圣母与施洗约翰的两侧分别是吟唱和弹奏的天使;再向外侧分别是亚当和夏娃;下层的中央是整组祭坛画的核心——《羔羊的礼赞》,这既是一个取自圣经的题材,也是在根特市有着悠久历史且具有象征意义的题材,因为根特市之繁荣昌盛正建立在羊毛产业之上;《羔羊的礼赞》的左右是朝圣图。合闭之后 外面分三层:上层是预告耶稣降生的男女先知共4人;外面中间层是《受胎告知》,包括报知喜讯的天使、圣母玛丽亚和两人之间空阔的房间;外面下层4 个人物,分别是施洗约翰、使徒约翰和赞助人尤斯·维伊德与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布柳特。 那么,这幅画到底有多么重要,引来人们顶礼膜拜,以致于希特勒在战争期间急于把它抢到手呢?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摒弃旧有的视觉经验(先验的对于“美”的认知)、抛开艺术作品表面的宗教主题,把这件作品置于广阔的艺术史长河之中! 《根特祭坛画》是目前公认的第一件成熟的大型油画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扬·凡·艾克熟练地使用亚麻油调和矿物质颜料,不仅保持了颜料的粘稠,更易于用细腻的笔触深入绘制精美绝伦的细节,而且历经数百年,色彩依旧鲜明、艳丽。令人叹为观止!
对细节的专注源自尼德兰地区绘画的基础——手抄本插图。为了在木板绘画上获得手抄本那种明亮鲜艳的色彩,15世纪时尼德兰画家发明了油画!15世纪时尼德兰画家发明了油画!15世纪时尼德兰画家发明了油画! 后来,油画技法自尼德兰地区传入意大利,带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在材料方面的转型——从蛋彩画变为油画,也因此出现了像达芬奇《蒙娜丽莎》(约1501-1507)那样细腻精美的作品。 同样的,我们常常忽略的另一个事实是:在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对尼德兰地区的影响甚微;相反,尼德兰艺术家们严谨的写实风格却对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实际上,早在16世纪之初《蒙娜丽莎》诞生之前,在15世纪的尼德兰地区,精美细腻的人物肖像画已经广为流行。 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再现的真实性上看,尼德兰地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肖像画不仅毫不逊色,甚至领先于意大利同期的人物肖像创作。上面这组作品如照相机般真实再现出每个人物的相貌特征,连同其性格秉性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物背景不做细节处理,以求更加鲜明地突出主体,再通过手中的物品暗示委托人的身份信息。 最后是关于透视法的问题。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是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发展起来的所谓的“科学的”绘画方法(近大远小),这种方法经由意大利学院派、法国古典主义,传入我国,加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向知识分子阶层的靠拢,有大量文献记载了尚古的趣味和科学研究的态度,因此人们从心理上愿意将透视法的研究归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名下。
与之相反的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虽然在实践领域广泛使用线性透视法和空所透视法,但并没有太多相关记载,这无疑限制了后世对他们的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艺术家们还停留在工匠层面,并且为了追求高度逼真,在他们的艺术中并没有采用“近实远虚”的方法。加之尼德兰地区的绘画在中国的认知度非常有限,许多观众在视觉上会有不适感,也阻碍了人们的深入了解与认知。 因此,《根特祭坛画》不仅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志性作品,也是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视为开创了整个欧洲绘画的新纪元,这也难怪希特勒在世界大战之时还心心念念着它。当然,扬·凡·艾克的艺术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在15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还有一批这样的艺术家,他们通过细致逼真地描绘人物与景物,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与赞美。 以上是对15世纪尼德兰文艺复兴的简要介绍,尼德兰在16世纪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被称为农民的画家的勃鲁盖尔,被超现实主义视为鼻祖的博斯。之后,尼德兰革命的爆发,南北分裂,北尼德兰即今天的尼德兰王国(荷兰)、南尼德兰当时称为佛兰德斯,相当于今天的比利时,因此也有书上将《根特祭坛画》归于佛兰德斯。
接下来,在17世纪的荷兰,诞生了最伟大的油画大师伦勃朗和最早表现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艺术流派“荷兰小画派”;在17世纪的佛兰德斯,诞生了最重要的巴洛克艺术家鲁本斯。而这些都离不开15世纪尼德兰地区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
扬凡埃克作为画家的成就?
杨凡埃克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市民美术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