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利益法学派代表作品

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行使自由、追求利益和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的权力。权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由、平等、公正、私有财产以及言论、信仰、合法集会等方面的权力。你的路走的会顺很多朴槿惠与李明博的狱中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利益法学派代表作品,权利是什么意思?

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行使自由、追求利益和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的权力。它是由法律、规章和社会习惯等构成的一种集体共识,使得社会组织变得更加有序和公正。权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由、平等、公正、私有财产以及言论、信仰、合法集会等方面的权力。同时,权利不仅存在于个人层面,也存在于团体和组织层面。比如企业所享有的财产权、知识产权等就是一种重要的权利形态。不同的权利也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关系,需要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框架的范围内得到平衡和协调。总的来说,权利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个体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多元化的利益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每个人都有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和保护。

2020浙江高考615分报考法学专业?

浙江615分,想读法学专业就读外省的高校选择比较多,如本省就读选择就比较少了,本人觉得能进四系五院还是去四系五院,你是浙江考生,我建议你第一所填华东政法大学,原因你自己想。

如这些四系五院怕分数不够,你保底最后两所学校志愿,浙江工商大学和宁波大学。

如你是宁波人或者台州人,建议宁波,如杭州嘉兴温州这边人填浙江工商大学比较合适。

应该这两所保底分数足够了。

记住读书人脉很重要,什么学校排名都是没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法学圈子很小的,等你上班了单位里很多校友学长,你的路走的会顺很多

朴槿惠与李明博的狱中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有一个段子:

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是什么?

韩国总统。

韩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总统都不得善终。

在这些韩国总统中,离我们最近的要数朴槿惠和李明博。

李明博因为贪污受贿罪被捕入狱,在今年10月29日被大法院判处17年有期徒刑,11月2日开始服刑。

朴槿惠于2017年被弹劾去总统职务,在著名的“亲信干政案”中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

两个人同样都是阶下囚经受着的牢狱之灾,但是在监狱中的待遇却大不相同。

生活条件方面,两个人的差异并不是很很大。

毕竟都是作为曾经的韩国前总统,及时沦为“阶下囚”,还是要高人一等的。

据悉,李明博在狱中的日子,可谓是“滋润”至极。

因为李明博在被判监禁之前,可以依法享受总统待遇。

12楼的单人间作为牢房。

牢房内书桌、洗脸池、电视机等一应俱全,不与其他狱友一同食宿。

堪称“精装监狱”。

除此之外,一日三餐也不同于其它犯人,可谓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朴槿惠也是如此:

10平米的单人间牢房,内置各种家具,朴槿惠的监狱内甚至现任韩国总统文再演赠送的书桌。

所以两个人的监狱生活只是类似于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被限制了自由。

生活待遇方面两个相似,相差不大。

要说差别最大的就是两个人的服刑时间了。

朴槿惠被判监禁33年;

李明博被判监禁15年。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这就和两个人的总统生涯有关了。

李明博在踏入政治圈以前,曾经在现代集团工作长达27年之久,甚至一度爬到了现代集团总裁的位置。

在资本圈长达27年的追名逐利,这让平民出身的李明博发生了质的改变。

当他以总统的身份入住青瓦台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化身成为资本的代言人。

在他认知韩国总统的期间,他所做的一切改革都是为了韩国财阀服务,为资本服务。

李明博这样举措,导致了韩国的两极分化。

为了获取韩国大财阀们的好感而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引起了平民阶层的强烈不满。

这种矛盾在平民中不断激化,这就导致当李明博卸任,离开青瓦台时,没有人“欢笑着”送他离开。

民心尽失成了李明博总统生涯的句号。

与李明博不同,朴槿惠的经历可谓更加波澜起伏。

“从青瓦台离开,再从青瓦台回来”。

朴槿惠的父亲是朴正熙,韩国的第3任总统。

朴槿惠从小背负着“第一女儿”的名誉在青瓦台长大。

1974年母亲被刺杀,1979年父亲遇刺身亡。

父亲的离世,朴槿惠只好带着妹妹和弟弟离开青瓦台。

父母的相继离世,彻底改变了朴槿惠的志向。

她在日记中写到:

“我决定,完全割舍下拥有洒脱生活、为个人而活的梦想。”

自此,她正式踏入政坛。

从小生活在青瓦台的她培养了敏锐的政治嗅觉,经常与父亲朴正熙相伴培养了她的领袖气质。

青瓦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朴正熙还在世时,曾经表示过:

“长女已经具备了领导人的资质。”

踏入政坛的朴槿惠就像一只破茧成蝶的蝴蝶,再次归来。

在2013年2月25日,从童年的离开后再次重归青瓦台,正式宣布就职。

在朴槿惠的就职还伴随着诸多的荣誉:

第一位东亚民选的女国家元首;韩国唯一票数过半就当选的总统;韩国唯一一家两个总统。

朴槿惠早年的传奇经历,命运多舛的青年时期。

这让朴槿惠在民众间圈粉无数,收获了一大批拥趸,获得不少民心。

除此之外,作为东亚国家作为民选的第一位女总统,极具象征意义。

证明了女性的地位和权利,是男女平等的代表。

朴槿惠也因此在韩国国内和国外,得到了一大批女权团体的支持。

当朴槿惠被弹劾,她依旧在民间依旧有着不少的呼声。

而这一切对于韩国现任掌权者来说,比起民心尽失的李明博,在不少民众心目中依旧地位高涨的朴槿惠更加具有威胁力。

如果朴槿惠出狱,必然会动摇韩国权力中心。

毕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就是通过政变而坐上的总统的位置。

如果在朴槿惠的“当打之年”放她出来,对于韩国政坛而言又将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而李明博出来之后,只是一个一无所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唯一的选择便是安度晚年。

学法学专业的大学生?

法学专业对于现代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利益诉求有效实现来说必不可少,但近年来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不佳,就业率上不去就让很多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不敢下定决心选择,司法考试过不了关,能有什么出路?

一、公务员

职业状况: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的火爆已经清楚地反映了这个职业的吸引力:稳定、收入较高、工作压力小、福利保障完善。

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在教学科研机构的好处是稳定,生活有规律。但是王律师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步入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老师大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生活了解不够多,科研和实际脱节,因此想成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在教学科研机构工作可能不是太好的选择。

三、做法律的“边缘人”

法律“边缘人”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媒体、公司企业。就媒体而言,目前招收法律人才进入法律板块进行工作,如法制节目主持人,法制编辑等等,做这行时要考虑以 下问题:要具备文字功底和法学基础相结合的能力,即综合驾御法律知识的能力;性格方面能动能静;流动性强,要认真考虑自己在四五年后的方向和出路。相对于 媒体来说,不少律师都表示公司企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企业招聘法律人才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多,通过在企业工作,如担任法律顾问等,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方 式,然后努力通过司法考试,并一直跟律师、法官等法律界的从业者保持密切的联系,等具备一定条件时,再转入律师行业。另一方面则可以逐步向企业管理层人才转型,走从“官”之路。

四、转行

从事其他职位,也就是转行。抛弃专业背景,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不得已所为,也是变通之法,我们能做的是尽量选择能用上法律背景的行业和职业。

1、销售类工作

法学专业学生的特长在于对合同法、证券法等经济法律的熟悉,求职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岗位的联系。当然,在学校期间,必须掌握一些销售工作的知识,例如业务流程、行业职业现状,还有沟通技巧——能说服面试官放弃那些毕业于营销专业的学生而签下你就是对你的沟通技巧的最好肯定。

2、外贸类工作

对于有法律基础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利用在校期间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商业法律,这对谋取该类职位以及在外贸行业有所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一般公司对新人的要求,可以参加由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老师所开办的培训班和课程:外贸流程,包括单据操作、业务拓展、货物质量控制等等。当然,做外贸最基础的还是外语水平,起码要有用英语沟通的能力。

法硕法学与法硕非法学有什么区别?

先说两句,分享量和收藏量那么高,点赞怎么这么可怜呢,呜~~大家点个赞然后顺便关注一下我呗,嘿嘿。

————————————————————————————————

很多人面对招生目录的时候,却对一些概念傻傻分不清: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有什么区别?全日制?非全日制?哪个适合我?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事情。

首先,我必须要说明的是,法学硕士是学术型硕士,法律硕士是专业型硕士,按照教育部的设计是这样的: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他们两个在就业上,只在极其细微方面有差别,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所以,你只考虑报名条件、上课方式等等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神马的,本着务实的精神,都是浮云。当然,如果你非要那个高大上的学术字眼,我也不拦着。

接下来,我们看一张特别能唬人的表格:

看了上面的表格,我想你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接下来,要怎么选择呢?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法学硕士or法律硕士?

这个问题对于本科是法学专业的同学是比较纠结的。本科非法学的同学一般不会跨专业选择法学硕士和专业的人去竞争,当然,极个别的除外。而本科是法学专业的同学有两个选择:法学硕士or法律硕士(法学)。

法律硕士(法学)是一种新生事物,在08年的时候才出现。当年报考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序列,考完试以后,忽然间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调剂选项。所以,当年都是考法学硕士没有考上的同学,然后调剂到了法律硕士(法学)。现在当然在报考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啦。

本科是法学专业的同学,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我建议你选择法律硕士(法学)而放弃法学硕士:

第一,你的本科院校非名校而研究生想读名校。

我在说一个特别特别残酷的事实:你在法学硕士的复试中,可能会遭遇歧视。请你不要愤世嫉俗,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当一个老师并不了解一个学生的时候,毕业院校是他判断这个学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请不要怨恨老师,这是人之常情。

由于法学硕士报考的时候会分专业,所以你复试的时候,面试你的老师都是你报考专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比如,你报考的民商法专业,你面试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是民商法专业的。因为法学硕士是按照学术型人才来培养的,因此老师的问题会特别专业,同时也会特别注重你的科研能力,会特别挑剔你的出身。而如果你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因为不区分专业,所以面试的老师可能有民法的、刑法的、诉讼法的,况且对于一个专业型硕士,老师一般不会寄予太多的学术希望,自然对于你的专业水平、毕业院校等,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第二,你在乎时间成本,这一点,对女生尤其重要。

很多学校的法学硕士是三年学制,而法律硕士(法学)是两年,这样就可以为你节约一年时间成本。请不要小看这一年,有时候一年的时间足够让就业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某银行2010年在某市进行招聘,只要是某985高校毕业,有当地户口的,照单全收;而2011年,这家银行再次在该校进行招聘的时候,却只挑选了几位极其优秀的学生。这是因为前一年大面积的招聘已经使得银行里面不再有太多的岗位留给应届生了。找工作,先占有时候是最好的机遇。

另外,完全没有歧视的意思,而是我自己的经历。我在硕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经历了一段非常灰暗的岁月,以致于我开始怀疑人生,我觉得我被所有人都欺骗了。很多不错的单位,都是在面试的时候问我同样的问题“你结婚了吗?”“你有男朋友吗?”他们说,丝毫不怀疑我的专业水平,但是硕士毕业的年龄很尴尬,很怕我会一工作就结婚生子,然后重心完全在家庭。我当时很气愤,但是我也很无奈。其实,很多女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可以对他们不满,可以说他们是赤裸裸的歧视,但是,这不能改变他们不接受你的现实。你永远不要寄希望于改变别人,而是要想办法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为自己赢取一年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你对学术并不是真爱

因为法律硕士(法学)是不区分专业的,老师倾注的精力也会少一些,如果你要立志在学术界发展的话,那真的要谨慎考虑。但是,绝大多数人对学术都不是真爱。有人自己都不能区分是不是喜欢学术,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为了做学术而做学术,还是为了通过做学术而获得名声和利益,改变自己的生活呢?如果这个问题还不够直白,那我问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给你,一个是名校博士,前途未知,一个是年薪50万的工作,你要哪个?如果在这个问题面前,你稍微有一点犹豫,那我都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对学术不是真爱,请你务实地进行选择,你会过得更轻松一点,不用太纠结。

法学硕士的优势就是专业,这一点不必赘述。相对于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有以下两点优势:第一,法律硕士全国统考,复习的时候比较容易找资料。由于法律硕士是全国统一命题,因此试题的科学度、信度、效度都是比较高的,而法学硕士是各学校自己命题,你必须要找到本校的人才能拿到复习材料,或者报高价的辅导班(5万起步,20万不算贵)。而法律硕士因为有一定的市场,所以各培训机构都开展这种业务,有的全程班的价格不过几百元,而且质量非常不错,省钱又省心。第二,法律硕士调剂的空间大,可以满足你的名校梦。由于全国统一命题,所以调剂空间大,你可以先报考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如果考不上的话,再调剂到其他学校。二、全日制vs.非全日制

这个问题我在《青年律师有没有必要提升学历?》那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此处不在赘述,其他行业同理。简单一句话:有一份好的工作的话,还是读个非全吧,现在上学容易,工作难找。

三、目标学校的选择:五院四系概说

总的来说,你要选择你自己能力适合的学校,不要冒进,也不要浪费了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英语在考试中至关重要,专业课有时候拉不开成绩,而考生之间的英语成绩却相差很多,木桶原理,在这里不多解释了。

传统的法学强势院校——五院四系,江湖人称“四大金刚、五虎上将”。具体情况见下表:

这就是法学生人人向往的武林绝学圣地,但是这些学校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要好好考虑:

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长期占据法学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是,北京大学学校牌子硬,是不能忽视的。而由于政法大学不是985院校,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可能会与一些单位擦肩而过。

第二,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是两所传统的强势院校。特别是西南政法大学,现如今知名法学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这所学校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地域问题,这两所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已经不如当年,不过,这也给很了很多考生机会,可以以相对低的分数进入五院四系,学习至高武功秘籍,类似情况的还有吉林大学,因为,太冷了~~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也是值得考虑的:

第一,虽然全国排名不高,但是在当地是屈指可数的学校,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在当地认可度很高,特别适合当地考生报考,比如郑州大学法学院、安徽大学法学院。

第二,法学专业偏弱,但学校整体实力强,毕业后认社会认可度很高:清华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等,都属于这种。

第三,一些正在快速发展的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等。

第四,性价比很高的学校,这些学校法学专业不强,录取分数不高,但是学校是985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此外,经常有学生会问我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老师,是该考好考的学校,还是该考好学校。我每次都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谁都想考好学校,关键是,能考上吗?

关于如何准备考研,我将会另行写文介绍给大家,欢迎各位持续关注。

有哪些历史小说可以推荐?

孙皓晖(1949---):陕西三原人。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1997年,完成136集《大秦帝国》文学剧本的创作,同期开始《大秦帝国》的案头准备。1998年后,辞职专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2008年4月,历时16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全套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万字。这是目前唯一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

王曾瑜(1939—):上海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便分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宋史研究,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其主要著作有《鄂国金佗(左禾右卒)编、续编校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兵制初探》、《宋朝阶级结构》,论文集《锱铢编》,历史小说《靖康奇耻》、《河洛悲歌》等唐浩明(1946--):又名邓云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先后任过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现任副总编辑。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 编辑出版的图书有:《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商用二十五史》,长篇历史小说《清宫艳》系列,《彭玉麟集》等。

二月河(1946--):原名凌解放,山西昔阳人。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优秀专家。 1967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o 1978年转业, 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他的突出成就是创作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从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1990年至1992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余万字;1994至1996年,他又向读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3卷:《风华初露》、《夕照空山》、《长河落日》共130余万字。

凌力(1942---):本名曾黎力,籍贯江西,1965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十二年后,于197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开始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至今。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6届全委。主要作品《少年天子》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其它作品有《星星草》、《倾城倾国》、《北方佳人》等,有300多万字《凌力文集》。

黎汝清 (1928----):山东博兴人。196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并从事专业创作。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歌集《战斗集》、《青风岩》,中篇小说《海岛女民兵》,电影文学剧本《海霞》,长篇小说《万山红遍》。1987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引起反响。近年有《湘江之战》等作品。

颜廷瑞(1931----):陕西省华县人,沈阳军区政治部离休干部,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大型话剧《太后不嫁》、大型歌剧《菊花岛》、长篇历史小说《庄妃》、长篇纪实文学《威震台海》、长篇传记文学《范仲淹》。

刘斯奋(1944--):广东中山人。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后,长期担任广东省宣传文化行政领导工作,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荣获全国长篇小说得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唯一获得奖的作家。

吴因易:四川射洪人。1968年毕业于绵阳水电职校。历任印刷工人,文教局干事,绵阳市文联专业作家、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吴因易曾成功创作《唐明皇》《谁主沉浮》《日月凌空》等多部历史大剧。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州人。青年时参加学生运动,1935年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43年初至重庆,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私立大夏大学副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长。在此期间出版有多部小说,并研究明代历史,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他的小说多写农民在战乱中的变化和反抗斗争,为新文学人物画廊塑造了一批具有强悍豪爽性格的人物形象。作品朴素自然,语言生动,采用北方农村口语,为实践文艺大众化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武汉从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定为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他的代表作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76年出版的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二十多年之后,这部五卷本小说才全部完成。

徐兴业 (1917-1990):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中学教师、公司职员,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局部,上海市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市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4卷)获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上海市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小说奖。

王汝涛:(1921--):临沂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曾出版长篇历史及传记小说多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偏安恨》、《翠谷义踪》、《巾帼藩王》、《书圣王羲之世家》、《观世音传奇》等。王汝涛对书圣王羲之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组织了王羲之书法艺术暨琅琊王氏国际研讨会,推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王羲之研究的最高水平。

蒋和森(1928年—1996):江苏省海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红楼梦》的研究。但蒋和森同时还是一位历史小说作家。他计划创作的表现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的三部曲已出版两部《风箫箫》与《黄梅雨》。不幸的是,蒋和森因病于1996年在北京逝世。

杨书案(1935.9— ):湖南宜章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他从1976年开始探索写作历史小说。已出版描写黄巢起义的《九月菊》和《秦娥忆》、《长安恨》、等10多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特别是1990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受到孔子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还创作有儿童文学《智慧老人和记忆口袋》、《侯小密和小猕猴》、《剑仇》等。

任光椿(1928-2005):湖北当阳人。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历任《芙蓉》杂志编辑部主任,《湖南文学》主编,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生命之恋》、《东瀛纪事》,长篇传记《谭嗣同》、《黄兴》、《蔡锷》,长篇纪实小说《火城》,译著有诗集《迷鸟集》、《当代英美诗选译》等。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喋血记》获湖南文艺大奖,《辛亥风云录》获孙中山基金会文艺创作优秀成果奖,《五四洪波曲》获东北三省优秀文艺图书编辑奖,诗集《蔷薇集》获《诗刊》优秀诗集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