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书法界最具代表作的作品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以现代书家的名来命名一种书体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不再像姚孟起等清代书法家临摹的欧体书法那样惟妙惟肖,田英章的楷书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都是工稳有家,全篇书法并不取整齐划一,我觉得这是二者书法风格最不相同的地方了。...

书法界最具代表作的作品,卢中南和田英章的作品风格?

田英章和卢中南两位老师,确实都是当代书法界的两座高峰,在当代书法界也常常拿他们二人做对比。

不知道两位老师私下有没有交往,但是广大书友却喜欢把他们二人放在一起作比较,也当然是比较他们的书法。从实际情况来看,田英章的名声恐怕比卢中南要大,田英章的字体传播要比卢中南广,田英章的弟子要比卢中南多,田英章出版的各类书法字帖要比卢中南多。

我们常听到“田楷”的说法,并且已经习以为常了,却几乎没有听到过“卢楷”这一说法,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以现代书家的名来命名一种书体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姑且不讨论是“田楷”好还是“卢楷”好吧!二人的书法,如今看来面貌大相径庭,但是他们的书法却有着共同的渊源,那就是他们都学欧体,一辈子都主学欧体。

说实话,如今二人的书法看起来都不像欧阳询的楷书了,都有各自的面貌,不再像姚孟起等清代书法家临摹的欧体书法那样惟妙惟肖,这或许可以用“笔墨当随时代”来解释了。

简单来说,这二人的书法面貌或者说风格是一眼便能看出来的,田英章的楷书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都是工稳有家,极度美观整齐的,而卢中南的楷书则显得活泼,灵巧,全篇书法并不取整齐划一,而是在工整中取一些斜势,我觉得这是二者书法风格最不相同的地方了。当然了,对于两位老师的书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拥护他们的书法的人不在少数,但不得不说田英章引起的争议更大一些,卢中南则显得低调一些。

在我看来,二人学欧却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我觉得也是一件好事,至于他们各自书法的优劣,自有时间来证明。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的书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不喜欢,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付出,因为任何成绩,不管是优秀的,还是不及格的,对一些看客来说就是一句话,但对于努力做出成绩的人来说,却是艰辛的付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感谢关注!

为什么有人说是最能体现功力的书体?

自古文人皆善写小楷,从三国钟繇的《宣示表》和东晋王献之残损的《洛神赋十三行》,以及王羲之以书换白鹅的《黄庭经》和《乐毅论》等,都是后人们学习小楷的经典范帖。

从隋朝兴起科举取士开始,文人学子更甚,把写好小楷以便参加数年一度的科考视为生命,以至于延续到明清,广为流行的专为科考而书的"黑.光.亮.范"的固定模式,千篇雷同的"台阁体″和"馆阁体",均磨灭了文人士大夫的个性。

如果作为艺术,那一定得要遵从苏东坡的楷书审美,即"真书难于飘扬″和"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不可将小楷写死写僵写俗,变成印刷体。

小楷需要积累,是大楷的缩写与提炼。精到而又一丝不苟的用笔,是治学严谨的态度。控制手的稳定,又是气定神闲的状态。

奉劝爱写小楷的朋友们,写一会儿歇一会儿或者在躺椅上平躺一会儿,注意保护你的颈椎,别写时间大长了,以至于落下颈椎病。。。

(我写小楷,请批)

目前书法作品最贵的书法家都有谁?

书法作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价格高的作品,字不一定就很好;字很好的作品,价格也不一定就很高。很多收藏家都是不懂的,只看是不是名人,头衔有多高。很多时候买的不是书法的本事价值

所以写错了也没关系?

什么是书法线条

“一波三折”,日常指事情发生中的曲折多端,这一成语最早却源于论书法,见于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中国书法的第一推动力是汉字。深藏在汉字中的中国书法的基因是线条。比之绘画,书法中的线条具有纯粹抽象、独立的性质,由一画、二画、三画以至万画。线在运动中发展、丰富,实现完美的篇章。从宏观到微观的反覆,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线条的多样丰富性不但在“万画”,恰好就在“一画”之内。中国书法的线,是无数“点”的集合体。单独的“点”是线的浓缩,我们在书写时要把它当作“线”,当作一个生命体,有凝聚力、张力。白墙上的一个黑点,我们凝视着,会感到它似乎在移动。书写中的“点”有独立性,又同其他笔画一样附着于完整的字。“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的原理和审美特性同样适用于“点”。我们把中国书法的线条看作是在矛盾中运行的,任何一笔运行中都有无数“力”的折冲,中国书法线条的基本特点可以表达为“一波三折”。中国书法历史的博大精深,实以精深为本。“精深”是我们继承的法眼所在,“博大”给我们的继承开拓了广阔的道路。“精深”蕴藏在“一画”深处,“博大”由“一画”而亿万画。

“一波三折”的概念扩大到传统艺术的许多领域,实际上是传统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书法创作中,从一“点”、一画、一字、一行到篇章,都贯穿着“一波三折”的原理。大的波折中潜伏着小的波折,小的波折呼应汇集到大的波折之中。每一竖行,在作下垂的势态时,也随时有着向上回复与向整篇凝聚的意向。在一行之中,一波三折特别表现为波浪形的曲折,左右摇曳,在不断打破前面设置的“阻碍”中寻求对立的因素,以求和谐,到下一行,又与前一行寻求折冲协调,直到全篇完成,都贯穿着“波”与“折”的矛盾过程。“一波三折”的美学意义在于自觉追求统一物的对立面在矛盾中转化,达到艺术上的深厚、隽永,回味无穷。从“一波三折”的一点画到一篇章,都体现为一个封闭世界内部的循环往复,造成活泼的生命。

书法的线条训练

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书法线条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现力,是因为线条具有极为复杂的属性,诸如质感、力感、动感、立体感、节奏感等等。在小学书法课中,由于时间短,学生数多,教师往往偏重于纪律、气氛、数量(即一堂课写几个或几张)而忽视了书法线条的训练。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认为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水平,就要加强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节奏感的教学。

质 感

质感或质量感,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造型物表面质地(如坚硬、细软、光滑、粗糙、细腻、柔润)和量度的感受和联想所达到的真实程度。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一定的质感。《书谱》中所谓“重如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

那么,怎样去训练学生呢?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

一、由于书写工具性能不同,笔法不同,墨色不同,会造成不同质感的线条效果。在平时教学之中一般要求浓墨(但浓而不滞)正锋,重按涩行,则笔实墨沉,线条圆浑刚劲,骨肉相称,“藏骨抱筋,含义包质”(“文”指形,“质”指神)线条力度大,质感强,因而会给人以浑厚含蓄,丰盈充实的感觉,如金文、魏碑、颜楷线条即是,而墨乏、墨淡、笔飘墨浮,墨不入纸,其线条或抛筋露骨,或肉丰肥涨,会给人轻薄笨弱之感,线条力度小,质感弱,质量感与落笔力量及用墨浓淡直接有关。有份量、有力度,即有质感,一般来说有质感的线条能唤起审美联想,所以选择一种特定形质的线条,去表现特定文字内容,加之巧妙的章法,就可能是一幅内容、形式相统一的佳作。例如浓重粗涩的细线,宜于表现“钢铁长城”的意境,柔软细韧的线条,宜于表现“细雨春风”的意境,枯燥凝涩的线条,宜于表现“寒林渐肃,虎啸猿啼”的意境,否则,难以创造出书法作品特殊的神采和韵味来,更不会酿造出浑朴或高逸或妍丽或霸悍的风格。总之,落笔着实用力,濡墨浓重充盈,行笔稳健劲涩,所造成的线条效果,无论粗壮或细柔,都会给人以明显的质量感觉。

力 感

我国书法艺术的显著特点,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非常重视点画的笔力,因此作书时需凝神静思,将一身之力达于笔端,倾注于点画之中,使之呈现出有力度的线条,字体显得筋骨遒健。所以书法教学中力感训练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创造有力度的线条呢?它与执笔、运笔、用墨、用线有关,概括起来有三大方面:

(一)取势。得势则生力,无势则力弱。势指的是形势、姿势、态势、气势等。从线条分析有点势、撇势、横势、竖势、钩势、挑势、执势等,从用笔看有正势(中锋)、侧势(侧锋)等。书法艺术之类,从根本上说是“势”的综合体现,没有线条的力度就没有书法的神采,然而求力必先识势。

(1)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书写实际出发,视字型篇幅大小采取相应的姿势。如坐势小书,指、腕力量即可满足,中字腕、肘力量即可,但大楷则以站势为宜。

(2)灵活运笔。“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古人极重执笔,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以为能将“指实掌虚”、“腕平掌竖”、“笔直心圆”、“虚悬直紧”、“腕活指死”等融会相通,灵活理解就算达到要求。所谓用笔不外“执”、“运”二字,“指”主“执”,“腕”主“运”,二者结合得当,即可达到用笔之目的,小学生要学会五指执笔法,最好悬腕。

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有力感呢?一般来说锐线、刚线、粗厚浑圆线、细韧柔劲线,则易产生力感;而泡线、涨线、浮滑轻飘和粗墨瘫软的线则难以产生力感。

总之,具有力感的线条,都是具有生命律动感的线条。

立 体 感

在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中,除布白结构外,最重要的是线条。除力感外,线条的立体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历来评论书法都推重圆劲。劲,指的是力感,而圆指的就是立体感,中国书法用纸虽然有生熟不同,但使用完全不渗化的纸是很少的,所谓力透纸背,实际就是以书写时的渗化深度来表现线条的厚度。力透纸背的线条能够通过纸的半透明性在线条边缘显得立体的厚度感觉;而纸面一扫而过,墨色未及纸张深层的线条则完全没有这种厚度感。单靠“力透纸背”还只是造成厚度上的立体感。要达到圆的境界,则必须通过高度的用笔技巧才能表现出来。

书法教学要学生做到:

一、巧用中锋

中锋用笔之所以容易形成圆劲的线条,是由于笔毫着纸时的压力分布。沿笔锋中心线压力最大,向两边副毫压力逐渐减少,造成深化程度及燥润不同,出现中间厚边缘薄或中间润边丝燥的细微差异,表现出线条“圆”形的立体感。

二、善于换笔

换笔也称换向,指行笔过程中,遇笔画转折处,须提笔换锋转向(即把笔毫轻提,重复顿下,换向运行)。

动 性

动性,是线条的本质属性之一。

“动”者,即指线条的流动韵律。一幅书法作品如具有生命力的流动线条构成,则具有生机盎然的动态美。

一、从用墨、行笔和驭笔能力去训练

墨浓笔滞,动感弱;墨润流畅,动感强。笔缓则动感弱,笔捷动感强。但墨过淡则线条肿涨,缺乏神采;运笔过速,则线条易浮滑轻薄。所以要告诉学生执笔需灵活虚宽,圆转自由,用墨要浓淡相宜,渗化自然,行笔要流中有留,“快而不燥”,沉着果断,运笔不能一味缓慢,也不能一味快捷,只有交替运行,才易形成具有律动美的线条。

二、点画间的断连关系是按一定结构规律进行的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这种线条间的衔接关系实际是气脉相连的线条流动过程。

节 奏 感

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无不具有一定的节奏,书法艺术也如此,历代书法家都很重视这一点。书法艺术节奏离不开发生的时间、空间和笔、墨、纸以及笔法、用墨、章法、间架结构等问题。

在小学写字课的楷书教学之中,八种基本笔画的起、行、收笔,都有一个简单的动作节奏。要完成转折或改变用笔方向时,也有一定的节奏,主要靠手腕的灵活。藏锋和露锋也有动作节奏;藏锋落笔,先要有逆着行笔方向的空中动作,而露锋则是落笔便行。用笔时要努力找准这些动作的节奏规律。在书法训练中,对节奏的认识是判断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笔顺也是节奏,并有一定的规律。行、草书的笔顺是楷书笔顺加以发展变化而来的,汉字的结构是通过书写时协调的动作完成的。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应力求:(1)把笔画写得成功;(2)进一步把笔画写到恰到好处的位置。如果把结构理解为基本笔画的简单堆砌,是浮浅的,表现的,是“做字”,而不是学书,这种工匠式的制造工艺,正是书法教学之大忌。章法(或称布局,分行布白)是节奏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在楷书章法中,首先要求字与字之间要贯气,这才成行,行与行之间要协调,才能成篇,其中还有疏密、落款、钤印等问题都要考虑。行、楷书中,章法的节奏感更加强烈、复杂。

中国书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是中国诸般传统艺术中最为普通,最为典雅而最富有内涵的艺术。既是具体的造型艺术,又是抽象的表意艺术;既是实用艺术,又是超实用艺术,历来,它被认为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而造成这种一个个错落有致的美的局面,正是千化万变的线条,因而我们在书法教学中要重视线条的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节奏感的教学。

书法笔法中锋介绍

笔法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也把笔法称为用笔或运笔,即笔毫在纸上的运行方式。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毛笔字技法的关键,也是笔画写得好坏的最基本的法则规律。

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yong)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古代文人将笔法当作秘诀,他们都很保守,绝不轻意告诉人。据传有位叫韦诞的书法家,是蔡邕的学生,藏有蔡邕的《笔诀》,另一位书家钟繇想借《笔诀》看一下,但遭到拒绝。钟繇为了表示诚意,竟用力捶胸到吐血昏死过去,然而终究没能看到《笔诀》。韦诞死时,把《笔诀》作陪葬品埋入墓中。钟繇派兵丁挖墓得到了蔡邕的《笔诀》,书艺大进。传说虽不足信,但足以证明笔法理论的重要性。

那么蔡邕的《笔诀》究竟有什么奥秘呢?涉及到书法技法、书家的情怀以及与外在物象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圆笔底纸,命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就是历来被书家一再引用,并视为毛笔字技法的重要法宝: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的“笔心”指笔锋、笔尖。“常在点画中行”,是指经常在笔画的中间运行。由于毛笔是圆锥状态的,因此中间的笔毫要比两边的厚一些,墨汁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这就叫“中锋运笔”。但有时候虽然笔锋在笔画的中间,但是毛笔不是处于圆锥状态,而是像油画笔那样呈扁平状态,这时候写出来的笔画质感会显得扁平薄怯,因此蔡邕要在前面冠上“圆笔属纸”四个字。

如果书写过程中出现‘扁笔”,一种方法可以将毛笔在砚池边上掭一下,使它回复到圆锥状态;另一种方法以执笔的手指将笔杆转动一下,使落笔时扁笔交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书写过程中用调节笔锋的方法使其变圆。不过,“今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种解释中锋运笔的方法,仍然令人觉得难以领会,因为具体书写时,笔锋已分布在笔画的中间和两侧,是很难找到所谓的笔心来的。因此应该用另一种更精确、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诠释。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另一类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或称之谓“金石气”。前者书写速度略快,用力平均,显示出刚健挺拔、富有朝气的美。后者书写速度略慢,比较用力,手指路有震颤。显示出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前一种干净利索的线条。待熟练了再追求“屋漏痕”。实际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的,决不是做作而成的,刻意用颤抖或扭动去做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形容笔画线条。所谓“力透纸背”,是指书写时笔力雄厚,墨能透过纸背。老师检验学生毛笔字写得是否认真,往往将元书纸反过来看笔画中间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笔画的两头与中间一样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认真,不马虎。如果发现笔画的头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草率,一带而过。“入木三分”,典出自王羲之。他写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写新的祝词,叫木匠将字削掉,结果削去三分才不见墨迹。说明王羲之笔力浑厚,墨能进入到木板三分那么深。“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不虚浮。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篆书纯用中锋;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运行过程中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这就是笔法。

书法线条质感刍议

人们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最终所注重的东西就是线条及其质感。所谓质感,笔者认为应有三层涵义,一是指书法线条本体的形式属性,即符合传统法度线条的多种表现形式的组合诉诸人们的视觉感觉;二是指线条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三是指线条各种技术要素的优度高。书法欣赏经验和创作实践证明,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由非常具有质感的线条组成的;否则作品将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也就会失去其生存的价值。

质感是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向欣赏者传递信息的呢?笔者认为其须依赖于十种基本的外在视觉表现形式,即刚健、柔韧、朴厚、丰润、工稳、灵动、华滋、涩劲、稚拙、精到。这些表现形式(或称质感要素)都能从经典作品中找到答案。《散氏盘》、《张迁碑》、《石门颂》朴厚、稚拙;《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朴厚、刚健、稚拙;柳、欧、褚楷书和李阳冰、杨沂孙小篆工稳、精到、刚健;赵孟 、苏东坡丰润、华滋;《兰亭序》、《十七贴》灵动、精到;《祭侄文稿》、《书谱》及米芾行书柔韧、精到、涩劲……也正是由于线条质感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相互杂糅,使这些作品各具千秋,风格迥异,光彩照人,历久不衰。

当我们细究不同的作者是如何用具有不同质感的线条来构筑自己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感到问题的复杂化和动因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要想深入到作者意识领域更让人对这些遥远的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作品都是书者借助于笔墨和宣纸来传达书意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到书写工具的性质和运笔、用墨方法上来。一个有经验的书者从长期的书法创作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发现和掌握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用墨较浓、较渴,行笔速度较慢,用按笔、挫笔易产生涩劲的线条;蘸墨饱满,且墨较淡,多有渗、涨墨迹,易产生丰润的线条;用墨较浓,行笔多按,多中锋,墨色坚实,易产生朴厚、沉稳的线条;用墨浓、淡、枯、润适中,下笔沉着,用笔法度严谨,多产生工稳、刚健的线条;用墨适中,用笔参有偏、侧,行笔轻快多产生华滋、灵动的线条;放笔直书,不加修饰,不经意之中易产生稚拙的线条。至于柔韧、精到、稚拙的线条的产生除了用笔的原因之外,多是书者长期进行技法修炼和意识提升的结果。

由于毛笔的大小、笔锋的长短,笔毫的软硬以及宣纸的厚薄、渗水性的强弱也对线条的质感形成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线条的质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往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质感形式之间相互统一,亦或相互对立。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线条之间同时处在一件作品甚至一个字体之中相宜得彰,使作品变得丰富而生动。比如,朴厚、丰润与稚拙之间,刚健与工稳之间,灵动与华滋之间,柔韧与涩劲之间往往是密切相连或者是相互包涵的。在一条墨线中有时同时包容多重质感要素,使线条富有内涵而耐人寻味。又比如,刚健与柔韧,工稳与灵动,华滋与涩劲又是性质相反甚至隔隔不入的。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这些相互对立的质感要素同时处在一件作品中而并不感到抵牾;反而正是由于它们之间随意、合理的组合,使作品的容量增大,时空拉长,变幻莫测,新意叠出。

线条质感的表现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创作实践的拓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吐故纳新和潜移墨化。书法的创作取向也趋向开放型、丰富性、多元化的态势。中锋用笔的沉闷与单调,对于善于探索的书法创新者来讲是基础,也是牢笼。他们因此而渴望清新、鲜活、稚趣、生动的东西。由侧锋、偏锋笔法所产生的灵动、跳荡、飘逸的感觉,以及破笔、散锋和其他外露笔法形成的张力、活力和自然的肌理效果不也是十分绝妙的么!二爨、龙门二十品、墓志、造像、晋人残纸、敦煌书法诸如此类更是倍受宠爱。于是,流行书风形成阵阵浪潮,现代书法登堂入室……

书法创作的空前活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丰富着形式美的内涵。不可否认,古往今来这些曾经在不同时期先后时髦起来的东西,不管它们在书艺的舞台上兴盛多久,每类或每件作品中都不容置凝地包涵着十分诱人的线条。相对传统而言,我们说这些线条都是具有新的质感要素的。这些要素中,有的历久不衰而凝固成为经典的东西。这就是说,诸多创作者灵机一动,偶然挥洒出来而又经受了历史的冲洗被保留下来的、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线条,经过意识上的强化和技法上的磨练,就会变成必然的、可控的线条,使书法之外原本野逸的、粗率的东西转化到书法本体中来,从而不断地丰厚着线条质感的内容。而那些不再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质感形式也会象历尽千载而永固的岩石一般,也难免被阳光和风雨所剥蚀、风化而成为粉齑与泥土。

书法和绘画有什么区别?

书画是对中国艺术的通称,里面包含的不仅仅只有书法和绘画,还包括篆刻和画面题诗等。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幅画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画完要题诗落款、钤印,最后一般情况下还要装裱。

其中主要包括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

书法:故名思义,主要指的是以毛笔为主,蘸墨水在纸张或其它材料上书写,书法的核心是线条的质量,好的书法线条优美,韵味浓郁,但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书法由象形文字构成,基本是画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书画同源。

绘画: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东方的中国画体系,一个是西方的油画体系。

1、东方体系:

中国画讲究神韵,也就是画家的主管感受,“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

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要求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南朝谢赫的“六法”

何为六法?

一、气韵,生动是也;

二、骨法,用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

五、经营,位置是也;

六、传移,模写是也”

2、西方体系:

西方的油画体系讲究场景再现和理性表达。注重形体的表达和高效率的作画方法。就是说画的很像。

后期的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和印象派创始人莫奈加强了作画的主管感受,注重画家的第一感受,用光和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是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古典的趣味注重写实,就是要画的像,追求庄严、静穆高雅、和谐的古典意蕴,以及强调自由、人文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时代的油画绘画艺术达到了顶峰。

西方传统绘画是强调描述和叙述,长期以来,画家们通过表现圣经故事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描绘故事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

绘画有分为文人画和行画,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你最喜欢颜真卿书法的哪些作品?

喜欢艺术,热爱书法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继王羲之的第二个高峰,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仅次于“二王”的。颜真卿出生于盛唐时期,颜氏家族又是一个世代为官、以儒学传家的名门大族,因此颜真卿从小就接触儒学,接触书法,为他的书法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颜真卿对“二王”的书法体系加以研究,依据他们的书法特色,灵活通变,推陈出新,创造了符合盛唐审美追求的刚健雄浑的颜体。

颜真卿诸书体传世最多,被称为中国书苑的一大宝库、百代楷模。启功先生曾说:“鲁公书,非独为有唐八法之宗,亦古今书苑不之祖。其铭石之作,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莫不衣钵相沿。”

在诸体书中,楷书是唐朝书法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而颜真卿的楷书又是文人楷书的卓越代表。颜体的楷书一改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的圣教书风,融合了许多秦汉时期的郁勃、两晋的古朴、北朝的雄浑、唐初的秀逸和中唐的肥劲,常被称为集诸家之大成。

颜体的楷书技巧多用外拓笔法,巧妙地运用了藏锋和中锋,着力于点划的起止,使点划更具有节奏感。笔画的重量感和力量感较强,横轻竖重、横细竖粗,且轻时笔画园劲,重时筋骨内含,会给人一种浮雕感,这是“二王”的书法所没有的。并且颜体更注重对称方正,外紧内松,给人一种庄重雄浑的气度感。

除楷书之外,颜真卿的行草书也堪称一代书法典范。

他的行草书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唐代书风“尚法”和“尚情”的两大倾向,在注重法度的同时,融入了个性的创造和性灵的表现。颜真卿的行草书中常常可以见到篆、隶、楷、籀的痕迹,线条多运用中锋、藏锋和转锋,从而显得笔画苍劲有力,字形灵活多变,墨色浓淡枯润,有驰骋挥戈、拔剑起舞的叱咤气概。

历代书家评论颜体的行草书有如下三大特点:一、笔法奇特,用笔中含有篆籀气韵,改方为圆,前锋外拓,富有弹性,与王羲之用笔迥异;二、结构自然,无雕琢痕迹,舒和遒劲,自然朴实;三、字体英爽,一点一画顾盼有情,丰丽超动,神采焕发。此等评价是极高的。这种笔法的特点和颜真卿的为官经历以及他个人的品性是分不开,所谓字如其人,这一点在颜真卿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颜真卿

除了诸体兼备之外,颜真卿的书法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50岁之前是颜真卿书法成就的初期。

在这一时期,颜真卿师从张旭,从艰苦地自我摸索期中脱离出来,在张旭的指导和自我的创新中,颜体初步形成。这时的颜真卿主要追求用笔的沉着、雄毅,以劲健立骨体,敷以较厚的血肉;结构上整密、端庄、沉稳,由瘦长变为方正。颜真卿在初期时虽然在书法造诣上已经有了一些成绩,但是显然还不成熟,一味地追求“雄媚”,所以留世的并不多,其中属《多宝塔碑》和《东方朔画赞碑》最为著名。同是在前几篇我们对颜真卿的生平经历介绍中可以看到,在他46岁时(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由于安禄山造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之中,与叛军作战,也无暇顾及笔砚艺事,因此他的书法造诣稍显停滞。

东方朔画赞碑

在他五十岁到六十五之间,是其书法创作的中期。这一时期颜体逐渐趋向成熟。此时的颜真卿大胆变法,自出新意,使颜体形神兼备。他加强了腕力,圆转藏锋,中锋涩进,如印印泥。笔画多为横细竖组,钩捺的末尾尖锋明显,捺笔有明显的一波三折之节奏,折笔中提笔暗转,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钗股”拟之。结构趋向方正端庄,外紧内松,不因字本身结构的重心欹侧和松紧度而有所偏倚,而是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保留了不少篆隶的面貌。

其实这一转变,与颜真卿在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正值安史之乱,唐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作为忠臣的颜真卿自然受到不少奸臣的恶意排挤。在这十几年中,颜真卿虽一心投入到报效朝廷当中,但也正是由于其太过中正刚直的品性得罪了不少当政的奸臣,屡遭贬谪,在他58岁之时更是一路被贬到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几同流放。不但如此,在他遭受着官场上的种种贬谪打击的同时,其次兄允南和弟弟允臧也在这几年相继离世,使本就饱经风霜的他更添白发。正是这些生活境况的频繁转换和人生酸甜苦辣的体验,让颜真卿对艺术的体味也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这一时期颜真卿留世的作品是最多的,有《颜允南碑》《麻姑仙坛记》《郭氏家庙碑》《鲜于氏离堆记》《颜乔卿碑》《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逍遥楼刻石》《颜含大宗碑》《臧怀恪碑》《殷践猷碑》等,著名的《祭侄文稿》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麻姑仙坛记

六十五岁以后,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进入后期。这一时期,颜真卿步入自己人生的晚年。历经四朝的政治风云,六十多年来的人事沧桑,基于对儒、释、道各家的深刻认识,颜真卿对生命与书艺有了进一步的领悟。此时他的书法技艺,老辣中富有鲜活的生机,疏淡中不乏质朴的风神,笔锋得意处更显功力的炉火纯青。书风更趋于豪迈奔放。可谓“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的进境,一碑存一碑的异彩。”

著名的《颜氏家庙碑》和《颜勤礼碑》便是颜真卿晚期的作品,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干禄字书》《妙喜寺碑》《李玄靖碑》《颜氏告身》《奉命帖》《移蔡帖》等。

移蔡帖

中国书法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广、使后世书家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王羲之与颜真卿。颜真卿一生忠烈,在完善他刚介守正的人格同时,也完善了他刚健雄浑、超凡脱俗的书法艺术品格,这种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与评论家的推崇。他的出现以及颜体的创造,对后世的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被历代文人学子推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即使是到了现代,颜体书也是各家学习书法的入门字体,可见其书法艺术成就之崇高,深得后人的敬仰。

颜真卿楷书欣赏《多宝塔碑》,台北故宫博物院拓本,书法图片42张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