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书法代表作品,齐白石的字是书法吗?
齐白石的字不但是书法,而且都是是上乘之作,并不亚于他的画作。
上图为齐白石的篆书书法作品。
齐白石善篆。他的书法用笔老辣,遒劲沧桑,有极浓的金石味,线条丰富质感极强,且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上图为齐白石的篆书中堂作品。
齐白石的书法,有吴昌硕临的《石鼓文》的影子,可见他是受吴昌硕书法影响是比较深的。可惜是,齐白石不应该师法吴昌硕的书法,而且应取法乎上,学学《毛公鼎》和李斯的《峄山刻石》。
上图为齐白石的篆书书法作品。
但是,无论怎么说,齐白石毕竟是绘画大家,书法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书画同源,自古以来如此。
上图为齐白石的篆书书法作品。
当下的书法人中,能比上齐白石书法的人不多,只有李刚田的篆书可与齐白石的篆书有一拼。实际上,齐白石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心情是非常放松的,书写也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没有半点做作之嫌,这是很可贵的。齐白石的书法值得今人学习。我所说的值得今人学习,主要是学齐白石的用笔和结字布局规律,和他的书法精神。
上图为齐白石的篆书书法作品。
书法,无论是谁书的,只要有传统的元素,只要有文化内涵,就是有极强生命力的!我认为齐白石的书法均具备以上特点。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朋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你还有激情吗?
1:做事才亲,不做事不亲,而且是他自己亲上来,我没回应。
2:嘴皮子碰嘴皮子还是有的,你要说交换唾液那种,想想就尴尬了。
3:他们说接吻时间越长,女人的皮肤越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4:为什么有些女人生完孩子就会不想让老公碰?听到过好几个这样说的
5:只想让他安安静静抱抱,不想让他动真格。最烦他抱抱就要,服了。
6:接吻和亲吻可不一样。
7:生完孩子好像就是没有欲望了,不知道有没有科学解释 。
8:睡前和老公离家之前都会亲一下,但也仅限于此了。
9:轻轻一吻有 ,热吻是啥感觉已经没印象了。
10:会呀!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爱情,感情基础都还是很好的。
11:睡一张床上都开始膈应了,更别说亲一口,简直能做噩梦。
12:不想接吻,各种丑的模样都见过了,没有接吻的感觉,最主要是我本来就不喜欢吃别人的口水。
13:一般结婚很多年都还会接吻拥抱的这种夫妻,肯定是老公很好的,疼爱老婆,事业有成,在家又勤快,至少是不会让老婆生气的。
14:接吻已经没感觉了,牵手就像自己的左手牵右手。
15:敷衍地接吻,我敷衍地嘟嘟嘴,他敷衍地亲一亲。
16:轻吻一下行,入口的不行,对方嘴庞臭,我有点洁癖,接受不了。
17:感情很好,可是真的很少亲嘴嘴,哈哈,都是亲脸颊啦。
18:一年以后就不了,太能吃蒜!
19:会,但只是表达家人的那种亲密。不会真的有后续。
20:当然接吻啊,比以前刚恋爱的时候更有感觉,因为以前没经验啊。
21:老公还是算了吧,想和别人亲
22:别说接吻,靠过来都烦,早就不在一个床睡了。
23:像有些家庭,老公懒得要死,回到家什么也不做,不做家务也不陪孩子,天天气你,为钱吵架,过着这种生活你还会跟老公亲吻拥抱吗?
24:结婚七年了,已经不知道接吻是先伸嘴啊还是先闭眼了。
25:接吻真的是葬送了我们的友谊
26:有结婚十年…会当着孩子们的面亲亲抱抱,出门也会手拉手。
27:有了孩子后,特别讨厌被老公亲,亲脸都觉得嫌弃。
28:生完孩子就没有了,感觉男人之前做的一切只想要个孩子。
29:相看两厌,满嘴酒气,躲远点
30:夫妻之间应该先有浓厚的感情才对,其他方面还真需要调教,不信你慢慢体会,你会发现我是对的。
31:兄弟之间接什么吻, 他是大哥 ,我是二弟。
32:自从干了口腔这个行业,就再也没接过吻了,只能轻轻的亲一口。
33:自从有了孩子就没有了 ,提不起兴趣。
34:都分房睡,不要太爽。
35:天天看肖战黄子韬,转头看到那张肥头大耳的脸怎么亲的下去。
36:接吻就算了,亲亲脸可以。
37:全被生活琐碎磨灭完了,哪里还有那些激情,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8:几乎不了,基本都是吃快餐了
39:时不时趁着没人捏他一把。
40:时间长了除非男人特别有仪式感懂浪费,不然就是爱情变亲情了
41:老公抽烟,所以每次都准备一颗糖🍬
42:就是啵一下,点到为止,意思一下。因为已经没有激情了。
43:亲亲抱抱今天还叫他给我吹头发,来个摸头杀,哈哈哈哈。
44:他更像我兄弟,反正下不去嘴。
45:自己带娃,天天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时间二人世界 ?
恳请列举古今书法大家国画大师对应的成名作?
感谢邀请!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书法和绘画的杰出人物,也不敢贸然列举。只能排列大家公认的这二十位书画家:
书法,就以行书为例,列举天下十大行书以及作者:
1.王羲之《兰亭序》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此文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时的得意之作,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王羲之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2.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
本帖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被元人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3.苏轼《寒食帖 》
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4.王珣《伯远帖》
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书写的一封信。《伯远帖》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伯远帖》被称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第四。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5 .杨凝式《 韭花帖》
清内府藏本 现藏于无锡博物馆
帖文共53字,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
《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当代书法家崔学路盛赞:杨凝式《韭花帖》乃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及至而下千年逸清经典之作。
6.柳公权《蒙诏帖》
柳公权《蒙诏帖》,821年,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据文意推测该帖应写于文宗时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而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种种迹象表明,此帖可能并非柳书,乃是宋人仿本。
《蒙诏帖》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用笔雄健,气势豪宕,又气脉贯通,豪气流荡至于终篇。
7.欧阳询《张翰帖》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张翰思鲈帖》,唐欧阳询书,属于原《史事帖》的一部分,是欧阳询仅存的四件墨迹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
8.米芾《蜀素帖》
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今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 亦称《拟古诗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米芾时年三十八岁,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天下十大行书排第八。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一种质地精良丝绸织品,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此卷蜀素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应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9.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
10 .李建中《土母帖》
深牙色纸本墨迹卷 帖共十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土母帖》为北宋李建中行书法帖, 又称《宋李建中书谘册》,是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
此帖结字紧密而修长,用笔沉著而丰腴。虽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有唐人书法遗风,可见欧阳询严谨的楷法笔意。
北宋初期的书法,承袭唐人的传统,以丰肥为美。李建中是北宋初期的书法名家,他的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黄庭坚曾以“肥而不剩肉” 的世间美女赞誉他的字。《宋史》本传中,也称赞他“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
还有部分代表真草隶篆的名家:
楷书:钟繇;草书:张芝、张旭;隶书:石门颂、张迁碑;魏碑:龙门二十品;元:赵孟頫等等。
中国绘画部分,也是用十大传世名画来介绍:
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二:《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三:《唐宫仕女图》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
四:唐·韩滉《五牛图》
五: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六: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七: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八: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九: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十:清·郎世宁《百骏图》
绘画众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以画说人,如以人聊画,那就太多了!
齐白石的一生?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篆刻家。他通过自学成为著名的中国画大师,尤以画虾闻名。齐白石出生在湘江之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齐白石幼年一直体弱多病,给这个靠种田织布为生的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8岁时,齐白石到外祖父开的私塾读书。在这里,他刻苦攻读,勤学好问,同时非常喜欢画画。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他就用旧账本、废书的纸来画画。齐白石具有绘画的天赋,画什么像什么,被同学们称为“小画家”。但可惜的是,不久因为祖父有病,家中又添了个小弟弟,家庭需要劳动力,齐白石入学未满一年就被迫辍学了。
回家后,齐白石开始了艰苦的劳动生活,这使他养成了俭朴、勤劳的生活习惯。劳动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读书。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悟性,他硬是通过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后来,由于齐白石的体力不适合干重活,家里人就让他学木工。齐白石在学徒的过程中逐渐对雕花木作产生了兴趣。从小热爱画画的齐白石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他从简单的图案开始,到复杂精美的构图;从表面的刻削到内部的镂镌,刀法逐渐灵活自由,技巧逐步提高。这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他以后的绘画生涯积累了一个坚实的民间艺术根底。
自1877年到1888年,齐白石走乡串户做了11年的雕花木匠。在为一户人家做活时,齐白石发现一套《芥子园画谱》。他非常高兴,借回家后如饥似渴地临摹。他花了半年时间,硬是把全册全部临摹下来,并装订成册。从此他执著地画画,终于以雕花匠和画匠的身份闻名乡里。
27岁那年,齐白石结识了私塾先生胡自倬和陈少蕃,他们教齐白石读书、作画,并为他取了字“璜”,号“白石山人”。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他的绘画基础有了很大提高,从此开始了卖画为生的生活。
齐白石一边为人画肖像维持生计,一边悉心揣摩历史上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技法。同时,他不但注意临摹,还十分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此后,他广泛涉猎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创作。也就在这一时期,齐白石还学习了篆刻。由于他有雕花木作的基础,因此篆刻技艺进步很快。
1902年,齐白石40岁了。从这年开始至1909年47岁止,他多次出游南北各地,前后达五次之多,足迹遍及西安、燕京、天津、上海、武汉、南昌、桂林、广州、香港、苏州、南京等六七个省区的主要城市。每到一处,他都要游览当地名山大川,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并画了为数众多的速写素材。同时,他也鉴赏、临摹了许多秘籍、名画、书法、碑林等艺术珍品,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他的胸怀,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回到故乡后,齐白石又苦练了10年,于1919年后来到北京定居。他与著名画师陈师曾结为莫逆,互相切磋,终于名声渐著。1927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请齐白石任教授。后来艺专改为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也十分敬重齐白石,请他担任中国画教授。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齐白石闭门谢客,充分体现了民族艺术家的气节,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恢复了卖画生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虽年近90岁高龄,他仍每天作画不辍。他创作的数量惊人,仅1953年一年的绘画作品,大小就有600多幅。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社会活动,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齐白石,努力使他过着宁静、幸福的晚年生活。政府为他专门修缮了住所,并派专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1957年,齐白石结束了他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安然仙逝。
冯义兵是齐白石第三代弟子吗?
冯义兵不是齐白石第三代弟子,冯义兵先生是中国书画大师董寿平老师再传弟子,他继承了董老的艺术精髓并加以创新,把中国书法和绘画融入一体,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冯义兵先生是一位书画双修艺术家,在国画花鸟及书法领域造诣颇深,由书入画,相辅相成,兼得二者精华,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优秀传承者”。
他的国画作品意境深远,笔墨点线协调,书法作品遒劲大气,行云流水,彰显出中国书法的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曾多次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齐白石的癖好?
齐白石有一“怪癖”,那就是作画给钱,不讲交情。
齐老写过许多字,曾经经典的莫过于:“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午秋七月直白。”
有意思的是,齐白石在“不论交情”“耻”“润格出钱”旁边用圆圈划重点,可见,当时白石老人对攀交情索画、讨价还价者定是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