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山网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新疆又添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瑰宝,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俄罗斯族巴扬艺术
申报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巴扬是手风琴家族的一员
它的音域宽广、气息悠长、和声表现力丰富
演奏出的乐曲热情、有力、节奏感足
巴扬键盘由一粒粒纽扣键呈蛇行紧密排列
因为紧密,所以右手可以在两个八度内轻松演奏
音域更宽,音色更有质感
独奏、重奏是巴扬最传统的形式
由它演奏的《喀秋莎》《山楂树》《红莓花开》等歌曲在国际音乐界久负盛名
巴扬艺术在新疆吸纳了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俄罗斯族踢踏舞
申报地区:塔城地区塔城市
踢踏舞因皮鞋踏地发出“踢踏”声得名
在各种节庆聚会场合
男女老少穿盛装踊跃起舞
它是俄罗斯族群众最喜欢的娱乐形式
反映了群众热情豪放性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它融合了民间踢踏舞、宫廷交谊舞等
分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
舞蹈伴奏以欢快、热烈、多变的乐曲为主
手风琴、三角琴、小提琴、吉他都可以作为伴奏乐器
它反映了俄罗斯族群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丰富了中国民间舞蹈的形式
曲棍球(维吾尔族曲棍球)
申报地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这是农民在农闲和节日时热衷的体育运动
维吾尔族曲棍球的球很有特点
一种是白天比赛用球
用棉花或羊毛做球心
外面包上布缝制成球形
一种是夜间比赛用球
取自柳树或杨树上的菌体
晒干后锉磨成球形
比赛中点燃球,击打时火星飞溅
在夜晚场面十分震撼
这项运动为研究新疆乃至中国体育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样本
姑娘追
申报地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传统马术表演
马背上长大的儿女个个都是策马扬鞭的高手
赛马、叼羊、姑娘追、马上技巧……
是他们自小就掌握的竞技游戏
姑娘追一般在各类节庆、阿依特斯大会上进行
男女青年交错组合分成两队
小伙子策马疾驰,姑娘奋起直追
这是比赛也是“相亲”
如果男女青年一见倾心
那么姑娘追上小伙后
就要把他的帽子挑下来或在头上轻拍
姑娘追对研究传统体育有较高价值
哈萨克族刺绣
申报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刺绣是哈萨克族群众美化生活的手段
服饰、头饰、家居品上都可见到刺绣
哈萨克族刺绣分毡绣和布绣两种
绣料多选用布、毛毡、皮革
构图饱满,突出四边,注重对称性
图案纹样粗犷简洁
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自然纹样
羊角、鹿角、驼掌、树枝、花草都在其中
绣法包括鼠印绣、勾针绣、锁边绣等十余种
绣品的颜色都有相应的寓意
蓝色代表天空和自由
白色代表纯洁和喜庆
绿色象征春天和青春
红色象征太阳和光明
哈萨克族刺绣技法以家族为单位世代相传
它凝结着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谚语(哈萨克族谚语)
申报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
它是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文学样式
短小精炼,被称为“金子的语言”
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艺术化总结
有时代谚语:天山青松根连根,哈萨克族群众和中国共产党心连心
有劳动谚语:只要卷起袖子来干,困难就会躲在一边
有道德谚语:偷吃了别人的家畜,也是吃了自己的良心
还有科学谚语:天下雨,地受益;草茂盛,畜得利
它的语言精练、生动,句式整齐、压韵和谐
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经验
蒙古族民歌(新疆温泉县蒙古族短调民歌)
申报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新疆蒙古族短调民歌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
有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叙事歌、摇篮歌等
它节奏鲜明、节拍明确、曲调易唱
有固定的曲调,可以即兴填词唱,节奏明快
演唱时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歌曲
伴奏多使用托布秀尔、笛子、四弦琴等
这些歌曲都是群众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
抒发了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情怀
它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思想情感、道德风尚
传统箭术(锡伯族射箭)
申报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归
射箭是锡伯族群众最爱的体育项目
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射箭使用传统复合弓及竹木箭
强调弓、箭、手三者的配合
锡伯族孩子幼儿时便通过游戏训练眼力、臂力和胆量
到七岁开始用小弓箭启蒙训练
豆蔻之年便可以参与集中正规训练
包括步射、跑射、跪射和骑射
农闲时节射箭比赛频繁举行
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
让锡伯族射箭闻名全国
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射箭运动员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馕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
馕是新疆美食中的明星
油馕、洋葱馕、糖馕、肉馕、芝麻馕……
种类花样繁多,味道各有千秋
但都要经历和面、醒面、揪面团、制坯、戳花、烤制
油、糖、蛋、羊肉、牛奶、洋葱、芝麻、盐等辅料的加入
更是让馕中蕴含的美食特色妙不可言
馕既是新疆人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疆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
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情感、文化内涵
是新疆各族群众之间的文化纽带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是丝绸之路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主要有包馅类、蛋糕、酥皮点心、饼干、面包
共需要近20种营养丰富的原料来制作
而且糕点造型千变万化
有用牛奶鸡蛋和面炸成的“图耶鲍尔莎克”
有用蛋清和白糖做的“米林格”
有用果酱作馅包成饺子形的“皮洛克”
有似千层酥的“卡特拉玛皮洛克”
这项技艺群众基础深厚
塔塔尔族妇女在节日里都会制作糕点
并在聚会上拿出来展示
这让此技艺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传承
铜器制作技艺(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喀什地区喀什市
铜器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洗手壶、茶壶、锅、碗、勺、瓶都是铜器
铜器制作工艺复杂
对铜匠的技艺要求很高
制作要经过切割、焊接、造型、雕刻花纹、抛光等
铜匠常用的工具多为钢制模具
有榔头、剪刀、铁尺、卡尺、刻刀、锉刀等近百种
正是这些保证了铜匠能够为铜器造出优美的身姿
在表面雕刻出纹样繁复的图案
体现出铜匠的审美理念和创造力
铜器制作技艺凝结着历代工匠的智慧和创新力
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对研究新疆民间手工艺发展有重要价值
维吾尔医药(和田药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和田地区策勒县
为适应和田干旱的气候
当地群众通过经验的累积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田药茶制作技艺
药茶以丁香、枸杞、生姜、陈皮、玫瑰花、藿香等为
原料泡制
它的配方有20余种
季节不同,配方不同
具有健脾胃、消食、驱风、散寒、通经等作用
和田药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为药师
经院校培训和师徒传承
和田药茶经医学专家系统整理、总结
科学性、可靠性得到了论证
民间社火(新疆社火)
申报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社火是新疆各地重要的民间文艺活动
逢春节、元宵节等节庆
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秧歌、跑旱船、高跷便精彩登场
现在的新疆社火已成为融汇各民族表演艺术的舞台
回族宴席舞、哈萨克族黑走马、维吾尔族麦西热甫
陆续出现在社火表演中
新疆社火以鼓、钹、铙、锣为伴奏乐器
它传承了鲁、甘、陕、湘、鄂等的社火
又吸纳了新疆各民族舞蹈、民间故事的内容
成为持续时间长、参与率高、影响力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文/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银璐
图/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提供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