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左为“女”,右为“生”,由女字旁开头的这个字代表了最初的母系氏族的烙印。在最初的采集渔猎为主的原始社会,男人需要外出打猎,因为基本很少出现在居住地,所以导致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首先需要区分自己是谁生的,也就是谁是自己的母亲,所以古时最初的八姓都是以“女”为偏旁部首,说是文字的组成的一部分,如: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随着从采集渔猎转变为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男人不再需要长时间的外出打猎,取而代之的是下田耕种,这时候男性的体力优势得以凸显,在氏族生活的重要性也逐渐高于女性,所以父系氏族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
虽然氏族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姓”的作用依然被沿用了下来。此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部落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单纯以“姓”区分的部落整体的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了,所以人们又发明了“氏”来区分部落中的氏族。所以在词典中“姓”和“氏”释义有相同的意思,而这同意不同形的两个字,代表着的是我们祖先历史的变迁和烙印。
随着生产力和制度的进步,人们开始以受封赐的土地为单位聚居生活,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百家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祖先受封的土地为姓氏。除此之外,一些名臣贤士的家族逐渐繁盛起来,便有后世子孙直接用祖先的名字为姓氏的情况出现。
因为周朝有着800年的国祚,又恰逢分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所以周朝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姓名大爆发时期,为后来的百家姓奠定了基础。秦朝一统六国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姓氏的组成也基本定型。
直到后来的汉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不断融入到中原文化的当中,在此期间,很多少数民族出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选择使用华夏民族的姓氏。
所谓改姓,也并不确切,因为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其实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社会结构很多也有着母系氏族的特点。通过改性,这部分少数民族便逐渐融入到了华夏文明当中,成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而那些如慕容、完颜以及耶律等少数民族姓氏,现如今已经极为罕见了。
说道满族的改姓,其实并非先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最大的一次要数北魏孝文帝的变风改俗。
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带头将拓跋姓改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其为元宏,在元宏以国家为单位的大力推动下,汉服、汉语和汉字成为了鲜卑族人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鲜卑贵族与华夏民族联姻,更深层的融入到了华夏文化当中,后来的李唐王朝,便是这部分融入华夏文明的鲜卑人的后裔。
与鲜卑族的统一改姓不同,大部分满族改姓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当然,这里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想当初八旗入关,满族建立清朝以后,旗人的优待导致很多满族人以身为旗人为自豪,因为能有一个满族姓氏,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情。
不过因为满语与满族文字在使用上的便捷性远远不如汉语,彼此间相互翻译的成本也很大,所以在清朝中期,便已经出现淡化满族姓氏,效仿中原姓氏使用简短汉字称呼自己的情况出现。比如我们熟悉的大奸臣和珅,其实他的全称应为钮钴禄·和珅。钮钴禄便是和大人的姓,但念起来确实很不方便,同样的还有清朝著名的词人纳兰明珠,其全称应为叶赫那拉氏·纳兰明珠,足足九个字!
这一情况在辛亥革命后发生逆转,伴随清王朝的灭亡,旗人的优待制度彻底瓦解,此时满族人不但不为自己的身份骄傲,反而时刻担心激进分子的过激行为,所以这一时期,很多满族遗老遗少便将自己的满族姓氏改为华夏民族的姓氏,以便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当中。
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滚动,人类迟早会摆脱单纯的以血缘(基因)关系区分民族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姓名则是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