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可以索取的各种物质中,孔子为何用“玉”而不是采用其他材质的物品来形容?
在当时,黄金已经被人类所认可,不仅仅是其珍惜度,也是因为人为获取的难度,除此之外,白银、青铜、包括后来的漆制木器等等,都应该属于极其贵重的物质。
但是孔老夫子偏偏选择了玉石,来彰显自己注重修身,讲究仁德呢?
这不仅仅是因为孔子的玉德学说,更重要的是玉的发展史和儒家思想的发展史本身就一直是休戚相关的。
其实在孔子以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君子如玉,君子佩玉”的习惯,君子的概念初步呈现。
给玉石注入神性的开始时是“巫”,而儒的前身也是巫。
原始社会中,巫族部落里面的尚武精英初步呈现。
在部落之间的械斗征服过程中,其地位及影响力相对于其他巫覡逆向发展,一方强大的势头不可阻挡,在这种环境烘托下,仅次于王一个级别的部落成为王必须团结和依靠的力量,这时,王公贵族出现了。
王权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一定会团结拉拢部分群体,而打压其他的巫覡,如我们曾经读过的课文,那个大家熟悉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实际就是王权打压巫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早期的社会形态下,巫觋队伍脱离于繁重劳动和狩猎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当时社会科学文化的真正掌握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殊工种”不被炒掉,他们一定会认真专研有关天文和星象等自然常识,为部落祈神降福,他们的身份相当于当今的知识分子。
凭借着强大的影响力及生存能力,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巫觋的队伍中很块也就发生了转变。
他们有的以医疗为主,如现代医界的祖先创始人被公认为是巫彭,他应该是医疗的最早从业人员;有的则以研究星象和易经规律占卜为职,名曰“贞人”;还有许多没有特殊才能和智慧者,就回到“巫”最早从事的一项最基层工作,就是专门为人料理丧葬的事务;后来逐步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儒”。
在《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但是,由于这种职业从业者的地位毕竟低微,收入也很菲薄,既无固定的财产与收入,还要看主人的眼色行事,故而日积月累,逐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也便是“儒”的原初本意“柔”;也是他们职业特征的原初性质-----术士。
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中,墨子时常讥讽儒者,称其“富人有丧,乃大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由此可以看出,虽是墨家对儒者的贬辞,但是也反映出儒者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情况。
其实,真正的儒者大都是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修为的学者。
以治丧相礼为主要事务的儒者阶层,至少在殷商时代已逐步脱离了直接劳动者,而相对独立。
但是由于他们几乎脱离了直接劳动,故久而久之就被形容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非体力劳动阶层,这种指责下,有嘲讽,也有羡慕和嫉妒。
但是,“儒”与他人相比,有传承的因素,也有的是余暇时间,于是他们利用这些余暇时间钻研业务,将殷商时期的神学文化的礼仪形式复杂化、理论化,在无意中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就是后来所说的礼乐文明。
他们也由于这种文化兴起的缘故而逐渐改变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过程。
而“儒”的职业性质也由原来只能单纯地为人们治理丧葬事务,而逐步扩大了影响范围,以至于无论是举办军国典礼、重大祭祀仪式,以至民间的各种带有文化节气的活动,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久而久之,“儒”也因这种文化的提升而逐步改变其社会地位,到了春秋时期,“儒”在孔子后来的学术中,慢慢分解为“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种不同的群体。
所谓的君子儒,就是指当时社会群体中拥有文化(通天地人“三才"、阴阳之道、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那一部分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极为特殊,虽然没有直接成为政治贵族中的当然成员,但与政治集团中的贵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他们就是相当于贵族赡养和储备的门客。
在商代,玉的制作和使用一直被王族所垄断,在我以前的文字中,我推测部分的“儒”也是由“巫”演变而来,他们可能本身就是玉器的琢磨加工制造者,正是由于“君子儒”与王族的特殊关系,所以君子儒在商朝可能有条件使用及佩戴玉。
在当时人的观念中,玉是人和神沟通的灵物,能使用及佩戴玉是先祖(巫觋)中的精英才可能拥有的至高荣耀,所以“君子儒”一旦有条件或资格佩玉,自然需要标榜示众,为了保护这份特殊的身份符号,他们肯定是无故玉不去身,儒与巫的历史渊源,决定他们对玉有着不同凡人的特别感情,玉石在此时,是最能够充分显示其独特的修养和地位,并区别于贱民及“小人儒”的标志。
到了殷周时期,更姓换代,周公重用原商代的遗民中的儒,制礼作乐。
这也是后来孔子一直推崇周公的一个主要原因,被人称之:“复礼”的缘由之一。
周代的礼乐文明迅速发展,逐步替代了商代的巫神文化,儒者的身份也由原来的殷商贵族的依附者而变为一个真正相对独立的特殊阶层。
这些“儒”是殷商文化宗教的保存者与宣教师,在商代的遗民社会中,他们仍旧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在各种特殊的场合下,能够继续保持穿着殷商的古衣冠,同时在西周民族眼里,他们又是当时社会上比较特殊的群体,具备多才多艺的技能,是贵族阶级愿意拉拢和使用的顾问人群。
经过商周六七百年的发展变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中的绝大多数人走上了和西方宗教推广不同的道路,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推广,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教师,他们推行的礼仪教义已渐渐渗入到统冶阶层的治国思想之中。
在这种环境推动下,他们的社会地位开始出现变化,向他们求学的有各国贵族的子弟,向他们问礼的,不但有各国的权臣贵胄,还有当时的齐、鲁、卫等封国的国君。
孔子以后,“儒”的概念逐步缩小到那“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的狭义的“儒”之上,以孔子为中心的一批学者,通过办学授徒,整理和研究古代典籍,关心国家大事,倡导社会热点和民生关注话题,将“儒”者这一个学派又进一步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地位。
道家和墨家都称孔子一派为“儒者”,这个评价就远高于当时社会对“儒”的地位描述。
孔子早就意识到这点,为了避免人们的误会,在他的宣讲过程中,他就是要与广义的儒者区别开来,特别告诫自己的学生:“女(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显然,从孔子开始以后,他们自认为是君子儒,所以对玉石的特殊感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君子”的说法也是经过社会的发展,最初只是专指社会上身居高位的人,后来才逐渐转化为品行道德的名称:连国王也愿意自称为国君。
由此可见,君子的称呼可能最初只是少数王侯贵族的专号,“君子儒”也可能是被这些贵族重用的门客。
到了商周时代,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精英才可以使用玉,这也是他们这个特殊群体的身份标志之一,延续已久,才有古之君子必佩玉的说法。
君子的称呼从身份地位的概念一直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应该是在孔子以前的殷商阶段就早已开始,但却在孔子时代完成理论奠基。
虽然在孔子的思想中,有时还不免将“德"与“位”两者兼用,但他思想的整个方向,就是把君子从古代专指“位”的旧词定义中解放出来,而强调其赋予“德”的新义。
“君子比德于玉”,玉石遇到了孔子,于是被赋予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这也是中国玉文化艺术经久不衰,华人世代尚藏玉的重要精神支柱。
今天,虽然德操以玉的风气被淡化,佩玉者多数以炫耀自夸,自圆其说的风气甚嚣尘上,很多玉器收藏者已说不出玉有那么多的道德内涵,但君子佩玉,作为文化传承中一种有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依然为很多人所认同。
原创不易,谢谢观赏,如果觉得文字有益,请点击最后文章推荐按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