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70年登月在路上(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人类足迹)

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贡献了上万亿美元级别的营收,美苏竞相探索月球、发射深空探测器,并且在70年代左右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开发了空间站这种允许宇航员长期驻留太空进行空间试验的设施。这个事情的确切答案或许只有等待美国再次登陆在当年阿姆斯特朗降落月球的区域,美国在月球的轨道器曾经拍摄到阿波罗15号等载人登月的遗迹,也许...

航天是未来的行业,中美俄等大国都希望在航天领域开拓新的领域,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贡献了上万亿美元级别的营收,而航天的意义不仅于此,还可以应用在农业、环保、采矿、气象监测等众多领域,因此可以开拓很广阔的市场。在民间常有人问,火箭发射一次几千万上亿,为什么不拿来补贴农民工业?原因就在于航天是一个开拓的行业,节流不如开源,航天带来的新产业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

在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不久的一二十年,美苏的航天迎来了大发展,原因在于美苏迅速进行了工业化建设,而航天是一个综合很多工业行业的综合产业,因此只有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才玩得起。如今航天产业分布的区域主要还是传统的几大工业区,东亚、北美、欧洲等地,其余的拉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航天,气象、导航等服务都需要外购,当然其精度无法和人家自用相比,在一些高端的F1赛事中,气象预报甚至可以精确到5分钟之内,若是应用在工农业,将减少很多的损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航天实力的较量,美苏竞相探索月球、发射深空探测器,并且都想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国家,可惜苏联实现了无人登陆,并且在70年代左右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可是美国却先一步实现了载人登月,原因在于苏联一直无法搞定超重型火箭,无法承担载人登月的航天任务。不过苏联却另辟蹊径,开发了空间站这种允许宇航员长期驻留太空进行空间试验的设施。1969年,美国首次实现载人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足月球,并留下了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确实人类的一大步。

如今50多年过去了,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的脚印还存在吗?这个事情的确切答案或许只有等待美国再次登陆在当年阿姆斯特朗降落月球的区域,然后实地查看。但是就月球自身的环境而言,阿姆斯特朗的脚印肯定也不是50年前的样貌了,它肯定会有所改变。只不过也许没有那么快消失。美国在月球的轨道器曾经拍摄到阿波罗15号等载人登月的遗迹,还曾拍摄到科学家们原本认为的会被阳光紫外线消融的尼龙旗子阴影,也许人类事物在月球并不那么容易损坏。

月球没有大气,但是这并不代表月球表面的物质不会活动。与地球相比,月球没有浓密的大气层和水体,因此月球表面没有风化作用,物质的运动也比较贫乏。但其实月球有一层很薄的气体层,通常被称为散逸层,是由于表面物质粒子自由热运动产生,而月球有众多的放射性物质,也会产生氡气等放射性的气体,气体的活动对月球地表有一定冲击;而月球由于缺乏大气的保温,昼夜温差十分巨大,因此一些岩石也有自然的崩裂过程,会覆盖周围的小片区域。

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太阳风暴。月球表面因为古老的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大量的粉尘颗粒物质,粉尘颗粒干燥缺乏水汽,就像地球表面一些十分干燥的泥尘、水泥一样,脚踩下去也会有相当清晰的脚印。月球表面的尘土很容易留下足迹、月球车轨迹。然而太阳风却吹拂着尘土,太阳风不像地球上的风一样,有一定的动能,可以裹挟着尘埃微粒到处飞。太阳风暴是太阳活动时喷发出的带电粒子,它们和月球地表的土壤作用,会使尘埃微粒带上相同的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下,尘埃也会在月球表面跳跃、重新降落。

在地球上,由于月球的引力锁定,加上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空间关系,一般只能看到月球的近端,然而就算是月球的远端也有14天的日光照射。月球表面的尘埃运动说不上强,但是肯定是存在的。在地球上的模拟实验中,一些极细的尘埃微粒,就算是只有光照它们也会“跳动”,更不要说在阳光带电粒子的作用之下。当年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的足迹,应该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尘埃的作用毕竟比较弱,足迹应该还留着,只是边缘或许已经不那么清晰了。

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一款月球探测器精确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无法清晰地拍摄到阿姆斯特朗的足迹。不过美国自己的探测器,和我国的嫦娥二号,也确实拍摄到了美国登月的一些遗迹,算是佐证了美国曾经的载人登月活动。如今50多年过去了,尚没有另一个国家实现载人登月,可见技术累积的艰难。但正因为艰难却不能放弃航天的发展,要不然只会落后更多,以至于未来需要航天的时候只能依赖于国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