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看云南这十个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领略多彩云南无限的美丽,云南总能给你想不到的惊喜!
彝族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族石楼相似,一样都是平顶,厚实,而且具备晒场的功能,不同的是它以泥土为料。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傣族
傣族竹楼——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一般上层主人,下层养牲畜或者作仓库;屋顶不高,两边倾斜,一般很少有窗子,但通风很好,冬暖夏凉。傣族居住的地方多在水边,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是多空隙的竹篾,就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白族
白族民居——白族崇尚白色,他们的建筑外墙都以白色为主调。白族民族以照壁与正房和两侧楼房构成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民居里的木雕、石刻、粉画更是独具特色。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有精美的雕刻、绘画作装饰。
藏族
藏族民居——云南藏族全民信教,在藏传佛教和蓝天、白云、绿草对他们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室内装饰色彩。常用的色彩有红、黄、白、黑、蓝、绿,直接采用高纯度色彩达到强烈、纯粹、明亮的视觉效果,这与藏族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密切相关。
瑶族
瑶族民居——大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用杉木条支撑屋架,屋顶盖草或杉皮,周围用小木片或者竹片围起来。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也有‘吊楼’式建筑,就是房屋的一半建在坡地上,另一半则依山势坡度的大小建筑吊楼。
佤族
茅草屋——佤族的茅草屋看上去很美,特别古朴,有着浑然天成的韵味,但屋子内部却别有一番洞天,上下的间距很高,外面看到的茅草有时只是一种装饰。茅草屋的下面也是像傣族竹楼一样有一个架高的空间,可以防洪防虫。
纳西族
纳西民居——纳西族民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重点是门楼、照壁、天井、外廊、门窗隔扇、梁柱等。纳西族民居建筑追求素朴真实、清晰明确的风格,建筑使用的木材大都保持原色,门窗雕刻,图案清晰。
景颇族
景颇民居——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景颇族建筑模式,木竹草结构,干栏式建筑。景颇族的村寨大都在半山上,背山面水而建。利用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的方向伸出去可以获得更好的防雨效果,所以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特形式。
摩梭族
木楞房——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都用木材垒盖而成。木楞房的四壁是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而成的,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面压上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因为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傈僳族
傈僳民居——傈僳族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大多数是竹木结构的小楼,屋顶上用茅草履盖,或用木片作瓦片一样铺设,房屋以上篱笆作墙壁。这种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且便于搬迁和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