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锡伯族鸳鸯琴的来历与故事(【读历史 游盘锦】 白鸟一双临水立)

苇塘风俗盘锦有东郭、羊圈子、赵圈河、辽滨、新生等5个苇场,很快成为一个鹤舞鸥翔、鱼鲜蟹肥的苇海。产生了靠苇吃苇的民俗,包括毛虾、青虾、绒螯蟹、骚夹子(天津厚蟹)、鬼头蟹等虾蟹。哥俩或爷俩用起落网(棉线织制成,干潮时下网、满潮时提网)、张网(又称囊状网)、须网(俗称老母猪网)、亮网、挂网、流网、推网等原始网具捕鱼。在河道中一个猛子能扎二...

苇塘风俗

盘锦有东郭、羊圈子、赵圈河、辽滨、新生等5个苇场,总面积8万公顷,百余万亩,绵延百里,面积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是名副其实的苇乡。然而在东郭等地,18世纪末还是一片浅海,荒无人烟。到了清嘉庆年间,大海逐渐南退,加速了沿海滩涂成陆的过程,芦苇才开始疯长起来,很快成为一个鹤舞鸥翔、鱼鲜蟹肥的苇海。从山东、直隶闯关东过来的移民也开始增多,在移民和“坐地户”(东北土著居民,包括满族、锡伯族、蒙古族)不断交融、影响中,产生了靠苇吃苇的民俗,那就是苇塘风俗。苇塘枕河襟海,塘中河沟海汊纵横,鱼蟹资源丰富。盛产鲈鱼、刀鱼、梭鱼等多种海鱼,还有黑鱼、鲶鱼、鲤鱼、鲫鱼、鳝鱼等淡水鱼,包括毛虾、青虾、绒螯蟹、骚夹子(天津厚蟹)、鬼头蟹等虾蟹。

对于老天赐给苇塘人的宝贵资源,但凡身体强健的男人都有猎捕欲。家境殷实点的就造条小船,哥俩或爷俩用起落网(棉线织制成,干潮时下网、满潮时提网)、张网(又称囊状网)、须网(俗称老母猪网)、亮网、挂网、流网、推网等原始网具捕鱼。那些家里造不起船的小伙子也不甘示弱,他们徒手捕鱼个个是能手。憋上一口气,在河道中一个猛子能扎二十多米远,水中的蒲苇、蒿草就是刀枪箭镞,他们也能火眼金睛似地扫描到鲶鱼和黑鱼。这些鱼披着黏厚的外衣,在水中很霸道,网很难挂上来,特别是十多斤重的黑鱼在水中比人还有劲,可照样能变成俘虏。鱼捕多了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也丰富了自家的餐桌。苇塘和周边的陆地上飞禽走兽较多。兽类有狼、野猪、狐狸、狍子、水貂等,鸟类有白鹭、大天鹅、鸳鸯、苍鹭、鸿雁、蛎鹬、野鸭。那时的人们还没有环保意识,所以很多人靠打猎维持生计。猎捕工具是射程三十米的洋炮(有俄国和中国造的,也有自制的),传统的是扎枪、踩夹子。他们捕鸟主要是野鸭和大雁,这些鸟个大、肉多、味正。苇塘中的野鸭蛋也多,妇女们没事就结伴拎筐去捡,回家用盐腌上能享用大半年。捕兽主要是狐狸,由于它的皮毛值钱,那时常有下屯子收兽皮的皮货贩子。芦苇还直接滋润了人们的生活。苇塘人靠苇吃苇,用芦苇编制出苇席等苇制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拿到集市上也是域内外抢手的家庭必需品和工艺品。

苇塘中的美食最有特色的要算卤虾酱。每年秋季,很多人就会捕回或买回大量晶莹剔透、膏籽丰腴的鲜活毛虾、糠虾,洗净捣烂后,加入大量的咸盐,再搅匀装缸密封,放于阴凉通风处发酵。半个多月后,虾酱就呈现出暗紫色,变成黏稠状,酱质明亮。撇出的虾油腌制黄瓜、青椒、萝卜、芹菜,吃起来鲜香酥脆。用虾酱炒黄豆、咕嘟豆腐、焖茄子,过节时用它蒸五花肉、猪头肉,都鲜而不腻,荤香爽口。因此卤虾酱那时是招待客人的上品,那时的当家女人如不会做卤虾酱还会被笑话成“不是正经过日子人家”;还有种酱是蟹酱,是用苇塘中爬得到处都是,叫“骚夹子”的小螃蟹制成的。做时放进坛子里捣烂,然后和大酱、辣椒一起进锅里咕嘟。做出的蟹酱鲜香无比,蘸着苣荬菜、婆婆丁等野菜吃,配以高粱米水饭,非常爽口下饭。苇塘人爱捕鱼更爱吃鱼,最好的做法是把黑鱼、鲇鱼、鲫鱼放在一起,倒入清亮亮的塘水,用猪油煎制后放调料炖。这样炖出的鱼香味浓郁,肉质细嫩,入口窜香、鲜而不腻,汤汁浓稠,回味悠长。再呼朋唤友,大口饮用海碗装的五六十度的高粱烧酒。席间谈天说地,唠些提气嗑,顿觉有种豪气在肠胃中升腾,常常让人不醉不休。苇塘民俗是历史经验的积累,是淳朴生活的沉淀,是人们性情喜好的彰显,作为美好的记忆将永远闪耀在时光的隧道中。

苇编习俗

清顺治十年,由于清政府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则例》,鼓励关内向东北移民。所以大批从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在本境定居后,有些就“靠水吃水,靠苇吃苇”,利用芦苇这一盘锦丰富的资源搞编织。苇编技艺经口传身授,也开始世代传承。编织前,要选择粗细均匀、色泽好的芦苇。接着用苇镩子把芦苇破成2~5条,破好的苇条要喷上水,然后放在硬而平整的地上,用石头磙子来回碾压(一般是头天晚上浸水,次日清晨碾压),使其变得皮革一般柔韧。然后按苇条的长短,分成“头苇”、“二苇”、“三苇”、“短苇”四等,织席时,各等苇条各有用途。编出的图案有人字纹、三角纹、方块纹、十字纹等。

做出的苇编制品有耐磨、易擦洗、防腐、抗折叠等特点。渐渐的,在盘锦人的眼里,生活已越来越不能缺少苇编制品了,因为它能当半个家。比如用它可以制作草帽、草鞋、鱼篓、蟹笼、蛋篓、米篓、提篮、坐垫,特别是编出的苇席可以铺炕、盖房、当门帘、当窗帘、搭棚子、苫货物、封粮囤顶。到清末,由于境内连遭洪水,导致河流上游淡水急剧下泻,滩涂土壤不断淡化,反而给芦苇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境内毗连成片的苇海终于形成了。这也为苇编大发展创造了时机,到民国初期,境内苇编已驰名东北,远销关内外。其中在田庄台、大洼、田家、驾掌寺(今东风)等地,还有不少百姓靠苇编为生。据史料载,民国时期盘山每年可编织苇席2000多万片、苇茓1200万条;苇编的经济价值,也曾让侵略者垂涎。伪满时期,侵略者就曾在田庄台雇佣10名熟练编席工,教授大洼一带的移民学习编织。仅1个月时间,在“营口安全农村”(今荣兴一带),就有300户朝鲜移民学会了编织,而且销路甚广,无剩余之忧。

苇编发展中还催生出一些文化。建国初期,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媒人给介绍对象时,往往要问女方是否会编大席,不会的常常被人笑话,因为在沿海沿河村屯,会苇编的女子就是心灵手巧、本分厚道、勤俭持家的代言。村妇们编席时还总有唠不完的嗑,比如新电影里的动人情节、下乡戏团演员的唱腔、城里姑娘的穿戴、收音机里城市中的繁华程度。村妇们还不断推陈出新,谁要是编出新图案,还成为大家争相学习、传诵的技术模范……这些欢声笑语给原本寂寞、烦躁的苇编劳动罩上了快乐的光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苇编已逐渐走出人们生活所需,会苇编的艺人已越来越少。不过,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苇编这项纯绿色工艺已向旅游业拓展,编出的精美装饰品不但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而且还走进了“建国60周年献礼剧”《金色农家》中,给盘锦人挣足了面子。

本文由盘锦旅游委整理编辑

部分素材来源丨盘锦地域文化读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