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人类的科技——尤其是基础科学——的发展不再令人瞠目结舌。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说,基础科学的发展难以预测,且费时费力。年轻一代往往更关注应用为主导的科学,这将导致人类科学发展在不久的未来遭遇巨大的困难。气候变暖、人口爆炸、能源枯竭等严峻的问题也已经摆在全人类的面前。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直言,这些问题绝非“政府一行动”就能解决,就连科学家们对它们的评估也远远不够。
科技进步速度放缓,人类面临的威胁却又接踵而来。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不用悲观,答案,仍是科学。
有科学,就有未来。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大卫·科恩伯格笑称,弗朗西斯·福山在20年前写了本大名鼎鼎的《历史的终结》,但历史绝没有终结。他甚至大胆畅想,生命体本身可以从化学角度理解,通过化学操控、改变其发展、衰老等看似不可逆的行为。
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哈里斯·李文也认为,人类的未来仍掌握在自己手中。“蟑螂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人类灭绝之后它还会继续存在。”哈里斯·李文说,“人类的生死存亡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发挥科学的力量。”
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杨培东则提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几个想法。也许是人工光合作用,也许通过太空探索,杨培东希望能创造出“无限、免费的能源储存”,同时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问题。
顶尖科学家们有无数个点子,但要将它们落到实处,仍离不开基础科学的发展、进步。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以一张爱因斯坦与玛丽·居里同框的照片为例,直言当今人类的大量发明、成就都离不开二人在基础科学领域的贡献。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则忧心忡忡地说,基础科学背后的驱动力是最为宝贵的“好奇心”,而现在的人们更希望得到反馈快的回报,“在美国,对基础科学的支持已经连续十年以上不断下降”。
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闭幕式上,科学家们一同发布了《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倡议》。《倡议》提到,必须重申对基础科学这个社会变革性源泉的关注与强调。当今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源头创新,它们深刻影响着人类共同体几乎所有方面。科学家们呼吁:人类社会应在科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并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保证其得以不断推进,“以面对人类的共同挑战”。
所幸,在这点上,中国近年来做得不错。大卫·格罗斯夸赞“中国对于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不断增长,令人欣慰”,并希望这样的趋势可以持续下去。一些诺奖得主甚至认为,对于基础科学的支持将为中国带来许多诺贝尔奖。
不过,也有科学家给中国科研事业提了个醒。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说,不能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而他所说的“房间里的大象”,正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如果想要看到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必须在法律上、理论上和行动上都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有趣的是,这些顶尖科学家们的发言都出现在“莫比乌斯论坛”上,他们面前的长桌亦与“莫比乌斯带”的形状相同。莫比乌斯是19世纪德国数学家的姓氏,莫比乌斯带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含义,这也许正暗示人类的未来无穷无尽。
而在可期的未来,科学的发展亦将给各个尺度下的人类社会带来变化与进步。对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而言,论坛带来的溢出效应将推动新片区的高质量发展。会场上,新片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陈杰表示,新片区将利用好顶尖科学家论坛与随之将要落地的WLA科学社区等平台,进一步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马里·莱恩在“莫比乌斯论坛”上引用了德国著名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墓碑上的两句话:“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会知道。(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他说,科学将塑造我们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而我们也自信——“我们必会知道”。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胡幸阳 题图来源:孟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