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其实是舶来词汇,最早由德国的一位地质学家在1877年提出,后来又将其细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以单一一种商品的名字来命名的,从这种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特色商品对欧洲的历史影响是多么深远。除了商品本身,伴随丝绸之路上商人往来之间的交流沟通,各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也因这条丝绸之路产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面食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双方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烹饪方式。欧洲人和中东人先后继承了埃及人烤制面饼的技术。只不过欧洲人通过炉火将发酵后的面饼烤制成了面包,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则用炉子将面饼烤成了大饼和馕。
与西方相比,我们的祖先因为在生产技术上的优势,比如陶器、瓷器和铁器的广泛使用,让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烹饪方式加工面食,比如在火与食物之间添加除空气之外的水作为另一种加热介质,进而诞生了包子、馒头和面条。
可千万不要小看水这种介质的存在,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将原本炽烈的火源变得温柔,进而可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加热食物,这就让厨师可以在面食上大做文章,充分发挥对美食的创造力。百味包子、花式馒头在唐宋时期便已经流行起来,馄饨、饺子和面条也分别被玩出诸多新花样。
相较于古代东方饮食文化的灿烂多彩,古代欧洲的饮食文化则要单一许多,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的限制,导致工业革命前的西方面包师傅能将面包烤得熟而不焦就很厉害了,在当时的欧洲,几家几户共用一个烤炉是常有的事情,甚至用不起烤炉的家庭也有很多。
不过外在条件虽然差强人意,却依然无法阻止面包师傅在面包材质和外形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我们现如今在甜点中习以为常的酥皮,便是中世纪的面包师傅偶然间将猪油代替水和成面团创造出来的,现如今深受人们喜爱的蛋黄酥和葡式蛋挞,便是欧洲这一技术传到中国东南沿海而诞生的美食。
欧洲人在烤面包的同时,地处干旱沙漠的中东人则开始将大饼作为自己的主食,这种简单粗暴的烹饪方式后来又经过波斯人传到东亚,再由信仰伊斯兰教的移民带到了现如今的中国新疆和青海等地,此时的大饼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成为更被人熟知的馕,这也因此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
与此同时,中东人爱吃的大饼和馕也被中国西北地区的百姓改良成了我们熟悉的烧饼,河南流行的牛肉面也经由回族人的经营和改良,成为特色美食兰州拉面和襄阳牛肉面。
美食文化在陆地上不断交流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有很多重要的文化交流,比如东方人喜欢吃的面条,便被意大利人带回欧洲制作成了著名的意大利面。
除此之外,或许是因为在懒散的意大利人眼中,在面食内部添加馅料太过复杂和没必要,于是干脆将馅料堆在面饼上面,没错,这就是现如今成为西餐代表之一的披萨饼。
除了主食,丝绸之路在调味品方面对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香料了,为了去除肉食中的膻味,中东人和欧洲人都对香料有着极大的需求,当然,对香料的痴迷者也包括爱吃羊肉的唐宋百姓。
这也是为何除了丝绸,瓷器和茶叶以外,香料是贯穿丝绸之路始终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谁又能想象现如今十分常见的胡椒、花椒等香料,在当初的价值远远高过黄金,甚至很多,后来出土的帝王墓葬陪葬品中香料都占了很大的比例。
后来对欧洲影响远远的大航海运动,其最初的动力便是来自暴利的香料贸易。除了香料以外,海上丝绸之路还将中国传统的料技术带到了欧洲,并促成了我们熟悉的调味品,也是西餐标志之一的番茄酱的诞生。
中国周朝提倡的饮食文化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的饮食中有很多酱料,说白了就是将各种肉食锤打成酱,比如鲜肉、动物内脏甚至蚂蚁卵。
这些食物放久了之后便会发酵,进而产生最早的酱油,由于肉食的成本太高,古人又用廉价的大豆替代了肉食。后来这一发酵技术被出海的沿海百姓带到了东南亚地区,并利用当地盛产的鱼类制作成了鲜味剂鱼露。
欧洲的水手除了购买瓷器,茶叶和丝绸,还将你的鱼露带上了船,并以此打发海上无聊漫长的时间,在鱼露刚登陆欧洲后不久,人们便开始了对它的改良运动,先是英国人用蘑菇替代的鱼进行发酵,后来有加入了更多有意思的食材。记录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一家饮食文化的《家庭手册》中记载,奥斯丁爵士最喜欢的鱼酱(鱼露)做法:
在当时关于这种类似鱼露的酱料制作配方很多,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往往会将其当地特产试着融入到酱料中,进而做出更加独特的风味。
比如浪漫的意大利人便用鲜红的番茄替代了海鱼进行发酵,制作成了最初的番茄酱,后来番茄酱传入美国,又被加入了大量白糖,便成了我们熟悉的番茄酱。
所以每当我在西餐厅吃意大利面食,眼前仿佛浮现了丝绸之路上不断交流融合的东西方饮食文化。
不同的地理气候培育出了差异化的风土人情,不同的风土人情又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而在不同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最幸福的莫过于热爱生活的吃货了。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