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青春版剧情,游园惊梦中写到的哪些戏曲在白新羽?
游园惊梦中没有白新羽,《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的一个曲目。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白新羽是水千丞写的小说《小白杨》中的男主角。
夏鸣星唱了什么昆曲?
夏鸣星在长临戏楼唱了昆曲名段《牡丹亭》。
这是光与夜之恋夏鸣星妙景偶拾是最近游戏刚上线的一个活动,玩家们需要在游戏中进行答题中的一道题。
李玉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李玉茹老师,曹禺的第三任妻子、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四块玉”(有名的“四块玉”为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之一、有名京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知名艺术家、富有才华的作家、京剧教育家、名旦。
李玉茹老师,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看她的艺术经历,觉得她真的是一位传奇色彩的人物。知道她很早的时候,就跟有通天教主之称的王瑶卿先生学过戏,还曾经向四大名旦学过戏。那么还知道她曾长期与号称南麒北马的两位著名的须生马连良先生和周信芳先生同台演出,还知道她也曾经跟一代花脸大家金少山先生同台演出过。相信很多的戏迷朋友都特别想知道李老师她这几十多年(当时零几年七十多年)的从艺的传奇经历。
当时她觉得大家能够还想到她、还记得她,确实她很感谢,这七十多年呢,甜酸苦辣咸,就是从艺的甘苦,或者是幸福,当得到观众赞美的时候,那种安慰、真是一言难尽。听得出来,其实李老师提到自己这几十年来的从艺经历,确实不知从哪儿说起,她就是北京人吧,对,她就是北京人,而且她是在旗的,他们家开始住西城,后来搬到南城,南城因为离天桥不远,她母亲因为也是一个贵族吧,可能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所以特别喜欢看戏,虽然家里很穷,她还是经常带李玉茹她去天桥看戏去,当时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演戏,天桥那个时候有大棚,有撂地、戏棚,撂地就是在露天地儿,露天地里搁几个板凳,你就唱一段,然后就打钱,那个棚里头进去要花点钱,所以撂地、露天的就不要钱,但是人家唱完以后,要跟看戏的人收钱,他收钱她母亲很有经验,看着人家要收钱了,她就领着她走了、可以不花钱。她跟她的母亲那个时候都是蹭戏看了,对,看蹭戏,然后等人家打过钱又开始唱了,又回来继续听戏。她就是那样听戏、学戏,在小的时候,所以她的基础还是在天桥吧,因为家里头很苦,在她十岁的时候,大概九岁多吧,中华戏曲学校招生,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会一点老生戏了,所以就报名考了戏曲学校,戏曲学校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会儿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唱戏,唱戏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吧,所以不花学费、还发校服,管吃管住、还学文化,还可以老看戏,所以就这些个条件呢,她就考进了戏曲学校,那个时候他们学校已经招第四班了,是德、和、金、玉,她是玉字班的,而且学校给她取的名就叫李玉茹,因为女同学都是草字头的,什么兰、芝、薇、蓉,因为那个时候唱戏很被人看不起,是属于下九流,他们家是满族、很怕人看不起,所以就改了姓,姓她姥姥家的姓,所以就姓了李,所以就叫李玉茹。这样一个在京剧舞台上非常闪光的名字还有着这样一段曲折的故事。
其实她也就是从这里走向京剧舞台的,还听说在这个学校学了不到一个月,她就开始登台了,那个时候上台就是跑宫女,她小的时候也就是从跑龙套跑宫女开始的,她就是从跑宫女出身吧,应该是。她觉得她跑宫女跑得怎么样,她觉得自己太有所得了,很多戏是从扮宫女当中学会的,所以好多戏她都没有学过,还有因为她小嘛,她是第四班,还挨不着她学,但就是因为她跑宫女,很多很多戏她就学会了,比方说后来演出《贵妃醉酒》,他们的那个教务主任吧,他就说《贵妃醉酒》是擅动的吗,就是说是好动的吗,她说我会,因为她跑宫女跑得太多了。后来听说他们还经常跑到这个马神庙王大爷家学戏,马神庙王大爷是谁,王大爷就是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到王大爷那里去呢,他们白天早上要练功、吊嗓、排戏,白天就演出,晚上回学校学文化,大概总是要睡觉的时候,将近十点钟吧,大概睡到十二点多钟,就有个女训育员来了,就把他们要去王大爷家的人,不是都去,就是挑一些要去的给叫醒了,叫醒了、然后就坐着学校的大汽车就到马神庙王大爷家去,在那儿是候着,候着王大爷的客人都走了,然后王大爷精神了,才给他们学生说戏。听说她毕业以后,没有选择留在北京,而是选择了应该说自己比较陌生的大上海,这是出于什么想法,毕业以后呢,他们就组织一个同学的剧团,这个剧团就以她的茹字成立一个如意社,就是很多同学聚在一起,上海来邀请他们,他们就整个如意社到了上海演出,到上海演出十分轰动,为什么要到上海去呢,就是一个是上海挣的钱比较多,因为你唱一个月的戏,你的包银可以过一年的日子,这是一。另外一个呢,就是你光在北京站住脚还不行,必须在上海、天津都站住脚,那就变成全国的知名演员。
那后来在1943年跟梅先生学戏的时候,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特殊时期,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敌伪时期,梅先生已经是蓄须明志,绝对不演出了。而且梅先生那个时候家里头就是靠梅先生卖画,另外就是卖北京的房子,(梅)葆玖他们都在、还小、还在学戏,收的徒弟并不多,她知道就是收了言慧珠还有她,梅先生平常不太爱说戏,他就跟俞振飞先生还有许源来先生切磋昆曲,所以抗日战争以后,梅先生复出的时候演的第一出戏是昆曲《游园惊梦》。所以那会儿,给她说的第一出戏是《奇双会》,说得非常仔细,李玉茹她学得非常瓷实,就是光是《哭监》的一个下场,梅先生走了很多很多遍给她看,因为这个下场,李桂芝是县令的夫人,又是新婚燕尔、又有满腹的委屈,所以她这个下场的时候,带着很沉重的心情又是很美的,是一个新妇、少妇,所以到当时她这个下场还没有真正学到手,她太谦虚了。后来第二出戏呢,梅先生给她说的是《霸王别姬》,梅先生就带她在二楼一个不大的书房,走不开,梅先生就拿了两根筷子当剑,就教她舞剑,梅先生就一点一滴地走出来给她看,梅先生也问她跟谁学过,她在学校里头金仲荪校长就给她请过老师,是魏莲芳,专门给她说了几出梅派戏,其中就有《霸王别姬》。相信这个戏她肯定会演,也会唱、而且也很熟。而且毕业以后,也跟金少山、孙毓堃先生都演过,好像心里有谱,但是她看梅先生演的没有她那么溜,没有那么花哨,而且脸上有一种强颜欢笑的样子,等梅先生走完了,让她也走一遍,她就按照她那个样子走了一遍,梅先生就说,这个时候他们演的是虞姬,这个时候不是卖派演员功夫的时候,必须要看项羽的处境,他是被困垓下,打了败仗,她是给他解忧,所以她经常地要看一看项羽,而且动作不能那么武气,所以她是慢慢慢慢地,从先生这段话,慢慢她理解了就是他们演员艺无技不精,但是你光有技,不顾了这个角色的此时此境,卖弄你的技术这也是不行,这她从先生这段话,从《霸王别姬》她理解到演员要有技术,但是不能光凭技术,而且一定要照顾到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此时此境。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表达什么?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
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有哪些适合发给女朋友的戏曲推荐?
我个人认为《穆桂英》具有动感的戏曲节奏内容。最适合推荐给女朋友,因为当今的女生大多都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穆桂英可算是女生们的偶像,穆桂英,她武艺超群,机智勇猛,在阵前认识了杨宗保,就些开起了追求爱情的故事,最后穆桂英以忠孝仁义打动了杨宗保。成亲之后成为了杨门女将的杰出人物,她挂帅带领杨家将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正与我们的白衣战士一样。姑娘们怀揣着白衣天使的理想,抗灾救援在第一线,帐篷医院英姿展,她们用妙手呵护生命,用大爱温暖人间,堪称伟人。
所以《穆桂英》是部 节奏感很强,很合适女朋友的戏曲。
沈昳丽有着怎样的昆剧艺术?
沈昳丽老师,有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昆曲演员、上昆名旦、国家一级演员、有名闺门旦演员、当时“梅花奖”新晋得主、昆曲名家。
话说当时那年是中国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海昆剧团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将为我们呈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这四部剧。而沈昳丽是上海昆剧团的青年表演艺术家,那她和这四部剧有哪些故事以及她有着怎样的昆曲之路。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作为全国唯一有实力献演这四部戏的艺术团体,上海昆剧团在2016年开启全球巡演,《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记》一气呵成,让世界聆听昆曲的曼妙,也了解到中国戏剧大师汤显祖的艺术魅力。我们知道这四部戏“临川四梦”难度是非常高的,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那上海昆剧团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初衷,要把它搬上舞台,上海昆剧团当时那年是大手笔了,因为“临川四梦”其实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代表着昆曲的一个立体的呈现,我们知道昆曲舞台上常演的是《牡丹亭》,那么《牡丹亭》其实每一个昆曲院团都会搬演,因为没有一个昆曲院团说没有《牡丹亭》,那个昆曲院团是站不住脚的。没有《牡丹亭》就没有昆剧了是吗,对,它是汤显祖的名片,它也是昆曲的名片,因为上海昆剧团有一个基础在那里,就是之前他们的计镇华老师有排演过其中的一折《邯郸梦》,说的是“黄粱一梦”,然后当时八年前,由她和黎安他们俩主演的《紫钗记》也搬上过昆曲的舞台,那是当时八年前的事情了,那么当初搬上昆曲舞台的时候,他们也是花了很大的努力和决心,全本《紫钗记》“临川四梦”的第一梦,他们也可以说是汤老先生的“试笔之作",写了50几出的全本的《紫钗记》,那么他们因为舞台演出时间有限,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完成这50几出的《紫钗记》的话,他们觉得也是不太现实,那要演好几天,所以说浓缩、精简,变成了现在当时大家即将看到、后来看到的全新的八场戏。
《紫钗记》里沈昳丽扮演霍小玉,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黎安饰演书生李益,这部戏2008年就已初具规模,此次排演、舞美和剧本都进行了适度修改,力图再现昆曲生旦戏之“载歌载舞"的特点,并呈现当代舞台视觉气息。能不能说说在《紫钗记》当中她是如何去拿捏这个角色的,那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沈昳丽她个人认为她是绝世而独立的,杜丽娘是有浪漫色彩的,她是生活在自己的梦幻中这么一个美好的梦,那《紫钗记》是现实生活,她说霍小玉这个人物更有一种现世精神在里头,她不像养尊处优的官宦小姐,她是庶出,自己觉得八年的时间也是她沈昳丽个人成长历练的一个沉淀,反观这样一个人物、反观当初的创作经历,现在更多的是回归,把当初的一些多的东西减到无法再减的程度,你认为减不掉了,那个才是留下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提纯的部分,于是乎,加法做完以后更多的是做减法,做一种精简、准确。
那么这一次剧本有些改动,改动在哪里,戏的改动主要是霍小玉的部分,也就是她的这一部分,霍小玉这个人物的定位,自己说八年以后有了全新的改观,于是乎,她有一场独角戏,叫做《怨撒金钱》,那这样一场独角戏,原先的走向是他们说把整套的曲牌唱腔都变成了北曲,昆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就是比较慷慨激昂、比较奔放型的,那么他们觉得可以把霍小玉的一腔悲愤表现出来,可是八年以后,自己发现不对,再翻原著的时候,这样一个女子她的隐忍程度、她的隐忍力绝不是宣泄的,她有一种坚强的性格、内在性格,于是乎查了原著以后,把整套曲子全部都推翻,整场戏全部推翻,把整套曲子从北曲又恢复到了最老的一套南曲,南曲其中有一支名曲叫《小桃红》,它也是昆曲所有曲牌中的名曲,那么在这样一折戏当中,表现女主角对于爱人失而不归、归而不得,因为她知道他回来了,但是他并没有回家,他是招赘到了我们说宰相家里面,被强行招赘,等于是不得见,那这样一段曲子,它更多的是一种悲怨往心里走。《牡丹亭》是观众最为熟悉的“四梦”之一,此次上昆选择了典藏版,典藏版《牡丹亭》是上昆历史上首度齐聚五班三代同堂的盛举,“昆大班”的国宝级艺术家们悉数登场,再加上“昆三班"、“昆四班"、“昆五班”的中青年昆曲艺术家以豪华阵容共同演绎经典《牡丹亭》。她已经学习了很多个版本,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她是如何把握杜丽娘这个角色的,《游园惊梦》是一个少女的懵懂的对于爱的一个憧憬,与其说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不如说她个人更认为是杜丽娘爱上了自己的爱情,因为在那一折中柳梦梅不是真实存在的,她是虚幻的,所以她说这个女孩子爱上了她自己的爱情,这个是《游园惊梦》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她自己捕捉到了以后她就在演出的时候也是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自我的幻想在里头,那么沈昳丽她个人很偏爱的是《寻梦》这一折,是杜丽娘的独角戏,也是沈昳丽她的保留和常演剧目,她也因为《牡丹亭》这个戏、因为《寻梦》就获得了很多的认可,包括奖项等等,她对它是情有独钟的。她的故事太简单了,一言以蔽之,“求梦而不得",于是,再去故地重游,这样的故事,简单的一句话,演员在舞台上要演半个多小时,很多段的唱腔,它是以情感的表述、情绪的表达,传情达意为特质、为特长的,这也是昆曲的优势。
那么演了那么多年,是不是不同的阶段演起来都不一样,她言是啊,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游园惊梦》,因为跟年龄有关、跟青春有关,等到她慢慢长大了以后、成熟了以后,她很喜欢《寻梦》,因为她觉得这是她自己个人追求,个人的追求、个人的诉求在《寻梦》里可以淋漓尽致、酣畅淋漓。再过了一阵子以后,她觉得自己真是有时候也会移情别恋,再过了一阵子以后,她突然很喜欢《离魂》,《离魂》是说杜丽娘寻梦不得以后,抑郁而亡。《离魂》有一段集贤宾,更多的是对自我在演唱、对自我在叙述,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自我的表达,那么这样一个过程,也是沈昳丽她从艺学习的一个过程,从老师的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一直到自己慢慢地体悟、能够有所感应,然后学了很多的版本,跟了很多老师学以后,学完以后,自己怎么消化。可能学一出戏,跟老师学一个礼拜、一个星期,可是自我修炼、自我消化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也许是十年,也许更长、更久远,也许是一辈子。
她曾经说过,当我们走近昆曲就打开一颗少女之心,为什么要这么说,很有意思,你直接跟他说昆曲里有一个主要的行当叫做闺门旦,她觉得都会很惊讶,后来才知道,闺房里小姐,那到底具体是什么呢,不是说杜丽娘、陈妙常,不是说这些角色,她真的是她觉得生活当中每一个人她只要有一个乐观的、热情的、积极的一个心态,那她从眼睛里就会透出来,不管你的年龄、这跟年龄无关,神情里透出来了以后,你就是有一颗少女的心,那有一颗少女的心的女子都可以称为闺门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爱得深入骨髓,并浸润于生命之中,为了爱,她可以生,也可以死,以“入魂"的态度生活,也许就是沈昳丽所谓的“少女心"的内涵。她对昆剧的美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毕竟跟昆剧打交道那么多年了,如果说具体地为我们呈现的话,昆剧的美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说到专业昆曲的话,那我们一般都会说昆曲先是它的文辞很美,它的词都是很多,我们说汤显祖400年前的古人的原词,他们现在进行复演的唱的这些词也是汤显祖的原词,所以它文辞的文学性很强,古人的词有一种天然的古韵、韵律,它不光是我们用来大白话交流的,它还是可以吟唱的,它有那个基础在那里,所以我们说歌咏、我们说吟诗,我们不说说诗,所以说这个韵律、这个词律的美,这是昆曲的基础,这是昆曲给到大家最直观的一个,那再到扮演的话,我们说先有唱,唱、然后唱念做表,到了扮演角色的话,那它有种立体的呈现了,我们说昆曲的唱腔、它的身段美,它的唱腔美,最后带给大家是什么,是一种意境的美。那种意境的美,其实不是扮演者独立完成的,所以进入剧场的每一个人你们都有这个供体验的功能,所以说整个一个剧场、剧场的好处神奇度就是不管是扮演者、还是观演者,我(他)们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方寸之间空间里面,他(我)们共同体验的是一份共同的情怀。
2015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一场穿越历史的演奏会》从“扶青计划”中脱颖而出,这场演奏是沈昳丽与比利时音乐人帕特里克合作,以同一历史时期中国昆曲与欧洲古典音乐各自发展阶段的映照与对话,呈现出音乐对历史的影响。东方和西方在一个舞台上共同呈现,还有比如说之前一个装置艺术的合作,那她搞这些艺术创作的一些初衷是些什么,她觉得她虽然是传统艺术的传承者,她同时也有叛逆精神,也是一个叛逆者,不满足于我们原先的一种传承的模式,她说是模式,传承的精神是永远在的,但是传承的模式她认为可以更打开一点,它不光只有一种扮演、一种角色的扮演,一种镜框式舞台给到大家的呈现,包括现在好多她觉得大家都有这种自觉性,在做园林版、厅堂版各种结合版,她觉得这都是好的,都是打开思路,每个人头上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她的步子跨得更大,她就说自己是叛逆者,为什么,她是觉得通过昆曲我辐射到了很多有一些跨界的讲座,比如说和茶道的讲座,比如说诗画也是,她曾经也是当时去年和她的上海博物馆的她的老师刘一闻老师做了书画和昆曲,然后书曲同道、这样的文化讲坛。也是通过书法,通过书画和昆曲的结合,拓宽很多的受众群,包括她当时前年和香港的荣念曾老师做了实验的昆曲,就褪去了所有的装扮做这样一个实验,包括唱段也不是整段地唱,她把唱段里她自己最有感应的唱词剥离开来、解构开来,植入她自己、再反馈出来,做一种实验,一直到她当时去年,国际艺术节介绍了她跟比利时的音乐制作人合作了,穿越历史的音乐会,中西方的、有比利的,有他们的钢琴和小提琴,那她这边,她是表演者,她也是演唱者,同时她觉得自己也是跟大家一样是一个演奏者,自己还有很多的功能,在这样一台八十分钟的音乐会里头她也是把昆曲的元素极尽所能地跟这个晚会、跟这个演奏会融合在一起,其实也是因为昆曲、因为《紫钗记》,她在八年前自习了古琴,于是乎,她发现她自己攒了很多的家底,到时候一点一点它会自然地出现在你面前,到你想用的时候,于是乎,它会给到你,这样的显现很神奇。在那个音乐会里也是,最后她自己演奏,弹唱了一段《阳关三叠》,作为整场音乐会演奏会的一个终结、一个结束,也是告诉大家,有一个送别的仪式,也是一个对古人的追溯,她从昆曲的元素一直追溯到古琴丶自我吟唱的一个元素,那对她来说,也是长进,它不光是一种猎奇的跨界,这一份滋养对她来说她更看重。
以上就是昆曲牡丹亭青春版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