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绍兴品质优的黄铜板加工厂 有谁了解绍兴铜雕吗

绍兴铜雕的制作常以黄铜用作镌刻材料,因此选择适合作品线条、风格的刻刀尤为重要,运刀刻制是进行铜雕制作的关键部分。平面板材雕刻则能表现白描、水墨画等风格;形成绍兴铜雕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独特艺术风格,将铜雕作品用粗细不同的砂纸搓磨。...

绍兴品质优的黄铜板加工厂,有谁了解绍兴铜雕吗?

我曾经采访了四代传承的绍兴铜雕家族,希望里面的一些采访信息能对你有用。

采访的对象是赵秀林老人,1902年,绍兴一带手工铜锡制作加工业兴盛,一间间铜镴店生意兴隆,手艺人打造的铜炉、铜锁是家家必备之物。就在这一年,赵秀林的爷爷赵六一开起了一家“阿一铜镴店”,赵氏绍兴铜雕由此而始。

绍兴铜雕镌刻的对象是铜,但铜材品种繁多,主要有生铜、青铜、白铜、紫铜、黄铜等。生铜,俗称浇制铜,其特点松而脆,常伴有砂眼,表皮质硬,难以奏刀;熟铜,亦称为紫铜,因其质韧而柔软,很少作为雕刻用材;青铜和白铜现已很少应用;锌铜合金亦称黄铜,其质地细腻而脆爽,适宜于镌刻书画笔墨的表现,绍兴铜雕的制作常以黄铜用作镌刻材料。

平面雕刻的工艺:

上稿。也称为画工,是指将图案画在器物或铜材上。上稿的主要用具是铅笔,画时要求线条流畅,图案清晰,力求符合设计原样。

选刀。刀具是从事铜雕创作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侣,因此选择适合作品线条、风格的刻刀尤为重要。常用的刻刀有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刨刀、铲刀等多种刀具。

运刀刻制。运刀刻制是进行铜雕制作的关键部分,在铜材上运刀则要雕凿兼备,作品的艺术性是通过雕刻技艺体现出来的。器物雕刻,以细线、白描作品为主,刻法以敲、刻为主;平面板材雕刻则能表现白描、水墨画等风格,刻法有敲、劈、刻、铲、雕、剁、刨、斩、锉、削等工艺。

雕刻的基本刀法很复杂,必须做到:层次分明,刀法利落,线要规矩,锦纹均匀,一丝不苟,同时运刀之法,讲究因人而异,因凿刻内容而异。铜雕艺人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构图和装饰技巧,形成绍兴铜雕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独特艺术风格。

打磨抛光。作品雕刻完工后,根据作品需要,将铜雕作品用粗细不同的砂纸搓磨,一般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同一方向打磨,直至表面光滑为止。

“这块铜板只有1.5毫米厚,刻刀的角度如果有一点没把握好,一榔头下去,铜板背后就是一个洞,整幅作品就毁了。”将作品翻转细看,尽管正面凹凸有致,背面确实别样平整。赵老说到。

了解工艺是容易的,但如要娴熟地掌握这项技能,让刻刀、锤子“乖乖听话”,那就需要时间的累积。如还要做到将历史人文与娴熟的技艺结合,那就更不容易。赵老有一个优势,他熟知绍兴的风土人情、掌故趣闻,又有较好的书法、绘画基础。

曾经赵秀林为了雕好绍兴人最熟悉的《兰亭序》,他整整做了12年“傻子”,“《兰亭序》前后38枚印章,每一枚的字体风格都大相径庭,王羲之更是书圣,金钩银画,我天天捧着《兰亭序》研究琢磨。”

年过6旬的他,谈起当下的生活,赵秀林表示:“我就把所有作品都捐出去,建一座铜雕博物馆,让绍兴铜雕薪火不绝,发扬光大。”

如果感兴趣在绍兴,大家也不妨到他的铜雕博物馆去看看。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本答案部分来源东家匠人赵秀林提供的相关资料。

你们家乡过七夕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先说说诗词与民俗中的七夕成都:

①《诗经·小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②《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③《鹊桥仙·七夕》

宋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再来说一说关于蜀绣与七夕的故事: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指出,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蜀绣与蜀锦并列,被视为蜀地名产.最初,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传,清朝中叶后逐渐形成行业,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最为著名,刺绣手工作坊多达八九十家.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清政府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劝工总局,内设刺绣科,各县劝工局也设立刺绣科.劝工总局聘请名家设计绣稿,同时钻研刺绣技法.当时一批有特色的画家的画作入绣,如刘子兼的山水、赵鹤琴的花鸟、杨建安的荷花、张致安的虫鱼等,既提高了蜀绣的艺术欣赏性,也产生了一批刺绣名家,如王草廷、罗文胜、陈文胜等.其中张洪兴等名家绣制的动物四联屏,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

他们对刺绣的原有针法进行筛选、改造,创造了一些新的针法,特别突出的要数表现色彩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它适应性强又最具特色,是区分蜀绣与其他刺绣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专家认为,晕针技法是蜀绣最具有特色的创造.近年来,蜀绣在晕针上施加辅助针,表现力更丰富了.

一些老成都至今记得,科甲巷的张老头为“五老七贤”之一的尹仲锡60大寿,刺绣“百子图”的故事.“百子图”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极致.图案上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亭台楼阁间追逐嬉戏,有的捉迷藏、打秋千、下棋……孩子的神态形象各不相同,刺绣者将每个小孩的调皮可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尹仲锡先生一见张老头的百子图,大为惊叹,决定让他训练一批徒弟,专绣百子图.全年生产不过百十来件,订货者络绎不绝.之后,科甲巷绣花铺为了使百子图使用范围扩大,将寿幛改为床单和被面,轰动蓉城,人们争相购买.“七七”事变后,科甲巷的绣花铺每况愈下,关门破产……抗战胜利后,百子图床单、被面的生产开始复兴,后又遭物价暴涨,百子图逐渐从市面上消失……这故事展示了科甲巷蜀绣精品的嬗变,也体现了民族手工艺的兴衰.

在清代,省内各地不少学子为参加科举,在科甲巷食宿.巷内绣花铺女工成列,丝线与蜀绣在阳光下五彩斐然,摩肩接踵,让举子们目迷五色.据说,绣花铺特意出卖一些男欢女爱题材的绣品,大受举子们欢迎.

宋代成都的七夕:

唐宋时,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市民热衷于过七夕节.那天,官方要在大慈寺设晚宴、观夜市.妇女要穿七孔针,铺设几案,摆放笔墨针线、酒菜瓜果,于庭院中乞巧.

宋代名臣京镗,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宋宁宗时担任左丞相,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京镗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他到任后,蜀地大治.美好的巴蜀大地和优美的巴蜀风情,十分滋润京镗,让他佳作频现.

京镗任成都知府期间,写了《好事近》《定风波》《念奴娇》《满江红》四首词,描绘成都人过七夕的风俗民情.《满江红·壬子年成都七夕》云:“雨洗新秋,遣凉意、驱除残暑.还又是、天孙河鼓,一番相遇.银汉桥成乌鹊喜,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舟楫具,将归去.尊俎胜,休匆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

其中“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写当时民俗.古人认为天仙织女能造出云彩般精巧的织锦,人间妇女若能向她乞求一点精巧技艺,一定终身受用,这就是“乞巧”.《荆楚岁时记》记载:七夕时,妇人要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黄铜)制作的针,铺陈几案,摆设筵酒、肉脯、瓜果,于庭院中乞巧.有蟢子(一种小蜘蛛)附于瓜上,则以为天地相应了.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初七晚,很多富贵之家要结彩楼于庭院,叫乞巧楼.金珠玉翠装饰,再供奉花果酒菜、笔墨针线等.妇女们祭拜织女后,要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装入盒子,次日查看,若蛛网圆正,谓之“得巧”.小户人家搭不起彩楼,往往把香案摆设在家门口.

专记成都民俗的《岁华纪丽谱》记载:七月七日,官方要“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备焉.”从田况的《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和陆游的《七月八日马上作》等诗可知,成都的七夕节要连搞三天,豪华游赏,胜过他地.

京镗任满将离开,回顾在成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写出了他对成都七夕的留恋之情.

苏轼在七夕思念成都:

大文豪苏轼对七夕非常重视,有多首咏七夕的词作.《渔家傲·七夕》:“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州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不吝赞美祝福.而另一首《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成都代指故乡,诗人在七夕想念家乡,可江汉相隔,“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这是苏轼才有的豁达.七夕的节俗:儿童嬉戏,女子朱楼彩舫乞巧.另一首送别好友的《鹊桥仙·七夕》词:“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与友人在七夕分别,自然想到牛郎织女.朋友潇洒风度,不拘泥于儿女之情.想象好友遨游天界银河,二人相逢一醉,是前世夙缘.词写送别,驰骋想象,豪气纵横.

作为成都人,尤其要了解牛郎织女传说和成都若隐若现的隐秘联系:具有深厚仙道传统的成都,与牛女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的支矶石街,命名即与织女有关.《蜀中广记·严遵传》记载:汉张骞天上遇织女、牛郎,带回织女用来支织机的石头请教西蜀成都严君平,严君平由此明白了去年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的疑虑.作为锦官城,成都的织工七夕敬巧神,买豆芽乞巧,每日三餐必有豆芽就不仅仅是仪式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长河中的七夕,试图理解感受七夕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味及其应有的复杂细腻情感,珍惜和感恩亲人、朋友.

老成都过七夕,小娃娃用豆芽乞巧:

宋代诗人田况当年游历成都时,恰逢农历七月初七,他在大慈寺阁吟诗《七月七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思遍得无?”诗中的“乞”指的是“乞巧”,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七夕”。老成都人如何过七夕?《成都风俗调查》档案记载,“七夕系属小儿节,儿童用豆芽乞巧,又用花包指甲”。7月24日,华西都市报“读特”微信公众号特邀知名主播王卉,为你讲述七夕趣事。

据清末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篇记述:“七月,初七日,土地会,夜间敬巧神,买豆芽乞巧”。这天晚上,妈妈们都要在院坝里摆上供桌,弄上些时令瓜果,然后让自己家里未出阁的女儿,对着朗朗天空上织女星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这个习俗在1934年成都市编撰的《成都风俗调查》档案中也有记载:“七夕系属小儿节,儿童用豆芽乞巧,又用花包指甲”。意思很明确地表达了这天是小娃娃们的节日,除了用豆芽乞巧,还要用采摘的花瓣把女孩的指甲妆点一番。如此看来,老成都人过“七夕节”,主要还是针对未成年的姑娘和小孩进行一番“成长教育”。

除此之外,在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里,还有这样的记述:“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备焉”,与田况诗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据对典籍和档案史料考证,宋代以前规模远超如今的大慈寺周边就形成了集市,主要是为了方便寺里的香客买些香烛等佛事用品,加之寺庙后面就是锦江水运码头,人来人往商机自然就旺。到了七月初七晚上,商家们摆出了各色丝线锦带、女红家什,白日里不便出门的妇女个个都精心梳妆打扮,来到夜市上尽情挑选购买。再加上寺庙里的僧人特地在这一天从寺院墙头挑出的灯笼,将整个夜市照得姹紫嫣红,热闹非凡,实为老成都一大民俗风景。

有哪个历史文化名人或者著名诗句可以代表你的家乡?

大家好,我是李轶贤原创诗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家乡是浙江台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历史文化名城。代表我家乡的人很多,下面我先给大家看三张代表我家乡的图片。

( 台州市天台县华顶山的杜鹃花 )

每年4月,华顶山顶的杜鹃花开了,怎一个“美”字了得!

( 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 )

国清寺,隋代名刹。

( 台州市椒江区的大陈岛 )

大陈岛,一级渔港,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对我的家乡台州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呢?

好,下面我来介绍台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了解哦。

台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 ,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诗书画三绝”、开台州教化之先河的郑虔,“初唐四杰”之一、做过临海县丞的骆宾王,隐逸诗人寒山和拾得,唐代著名诗人项斯,著名活佛道济(济公),宋代儒学大家朱熹,著名理学家徐中行、徐庭筠,著名文学家、为《资治通鉴》作序的胡三省,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元代有著名书画家柯九思,元末明初有著作169卷入《四库全书》的文史学家陶宗仪。明代有儒学大师,“台州式硬气”的代表人物方孝孺,史学家、茶陵派代表诗人谢铎,独树一帜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清代有著名“博学鸿词”齐召南等。

政治军事名人有:南宋名相谢深甫、杜范,太皇太后谢道清,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倭名将戚继光等。

我选择其中几个具体介绍一下。

1.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天台人,著名高道。

张伯端三教经藉、医卜、兵算,无不涉猎,就是说,啥都懂。被皇帝敕封为“紫阳真人”,被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

张伯端著作《悟真篇》以及依此创建的“道教南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台州老府城临海,现在还有张伯端故居、悟真坊、悟真桥、紫阳街等遗迹。

说起紫阳街,那可是大名鼎鼎啊,朋友们若到了临海,当地人必定带你去紫阳街一游哦。

( 台州临海的紫阳街 )

还要再说一句这位紫阳真人,张伯端成了小说里惩恶护善法力高超的神仙,对了,在《西游记》里,紫阳真人就设计搭救过朱紫国王后金圣娘娘,使其免遭妖怪的凌辱呢。

神了吧,人家可是真人哦。

2. 郑虔

唐朝的郑虔,工书画,工诗,名亚于王维。

“郑虔三绝”,赞誉人诗书画三者皆妙。

3.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神童骆宾王随口吟的。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老家并非在台州,但是他当过临海的县臣,(临海是台州老府城)人称“骆临海”,他自己也把这个“骆临海”当做了自己的别号呢,可见,骆宾王对台州还是很喜爱的。

临海的东湖,现在还有骆宾王的祠堂。

4. 寒山和拾得

寒山,隐居台州的天台山,是唐朝著名的诗僧。

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和佛教出世思想,蕴含人生哲理,讥讽时态,同情贫民。走的是通俗化大众化路线。《全唐诗》存诗312首。寒山的诗在唐朝时并不出名。现当代,寒山的诗传入美国,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在美国,寒山的名气比李白杜甫还要高呢。

台湾黄永武指出:“唐人中以诗来写禅理,写得最多,写得境界最精湛的,应该是寒山。”

太厉害了!

台州能出这么顶级的诗人!

寒山经常和国清寺的拾得交往,拾得也是位高僧、诗人。他们俩给人们的典型形象是:春风满面,拍掌而笑。

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民间奉为“和合二仙”。

目前,台州府正在打造“和合文化名城”。可见,寒山拾得这两位高僧对现世台州的影响是多么深厚啊!

( 寒山拾得图 )

5. 项斯

台州仙居人,晚唐著名诗人,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

他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入了一卷,共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有诗集一卷,《新唐书 . 艺文志》传于世。

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国子祭酒杨敬之对项斯非常赏识。杨赠诗给项。诗曰:

“几度见君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成语“逢人说项”,就来源于此啊。

有了杨伯乐,才有了项斯这匹千里马,从此,项斯声名鹊起,诗达长安。

6. 戴复古

南宋江湖派诗人,自号石屏。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他拜陆游为诗,专业写诗。

他行万里路,广交诗友,终于成了江湖派的代表诗人。

要说起戴复古的老家的具体地址,有点小激动哦,后人考证,说戴复古的老家在台州温岭新河!俺们镇!杠杠的诗人啊!

7. 谢铎

明朝,台州温岭大溪人。官至国子监祭酒,做过皇帝的老师。

谢祭酒在温岭的民间,有很多故事。民间传说,皇帝某一天不想上朝,就叫谢铎代替他上朝三天。谢铎上朝第一天,拿起大笔,直接勾掉了江西很多贪官污吏的名字。这就是著名的“一笔勾掉半江西”。

谢铎主张诗歌革新,诗宗杜甫,是茶陵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8. 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在整个台州郡,到处都有戚继光抗倭的足迹。戚大将军会布南瓜阵、鸳鸯阵,打得倭寇屁滚尿流的。

传说,戚继光的儿子不守军纪,戚大将军挥泪斩子!正是因为戚大将军军纪严明,才有了“戚家军”这张金字招牌。敌军一听“戚家军”,胆子都吓破了,不战自败。

戚继光撰写有两部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收录在《四库全书》里,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

戚继光还工诗文,善书法,真是能武能文,一代名将。

现在,台州老府城临海,台州温岭新河都有戚继光祠。

俺可是新河镇人哦!上文说的戴复古,新河人,现在说的戚继光,在新河抗倭。啊,俺们镇上出了两大历史人物,一文一武。我骄傲!

看,台州那么多诗人,自然写台州的诗是很多的。

我觉得,写台州的诗,最著名的当数唐朝杜甫的诗:《题郑十八著作虔》。全诗如下: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黄陂岸北结愁庭。

贾生对鹏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

著名的句子是:“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特别能概括台州的地理环境。

唐朝时,台州是个偏远的城市,到了南宋,皇帝迁都杭州,台州与杭州临近,才因此稍稍繁荣起来。

在唐朝大诗人杜甫眼里,台州就是海水岛屿,海茫茫,岛屿青。的确,除了开头说的台州椒江的大陈岛,还有台州温岭的石塘、松门两个小镇,面临的就是大海,还有台州的玉环镇(玉环岛)。所以,在给郑虔(就是上文说的“郑虔三绝”)的诗里,杜大诗人写的就是“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台州早已是个富裕的城市。至于海岛,正是朋友们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啊!台州温岭的石塘镇,三面环海,政府正着力打造石塘旅游文化,石塘,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了!

朋友们,这样的台州,你喜欢吗?欢迎来台州做客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北大一个上海交大?

不请自来了。

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寒门难出贵子。而且以后越发困难。

从这个案例,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将视角聚焦于这两位同学的家境呢?他们有有意无意的将柯桥中学给忽略了,要知道这两位同学就读学校可是省一级的重点学校。

浙江省柯桥中学( Keqiao High School of Zhejiang)是原绍兴县人民政府在建国后创办的首座公立中学。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1] 1951年10月,绍兴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柯桥小学附设一个初中班。1958年8月学校开始招收2个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正式更名为“”绍兴县柯桥中学”。2016年4月12日,更名为“浙江省柯桥中学”。[2]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占地140000余平方米,有73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272名教职工。[1]

寒门贵子,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家境不好,就如这两位同学那样子。

第二,教育资源不丰富。

而在这个案例中,其实这两位同学只是占了其中之一的条件,家境不是那么好;但是他们拥有比起其他农村孩子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柯桥中学可是浙江省的一级学校,里面的师资条件又怎么会差呢?柯桥中学坐立在绍兴,是一个地级市,拥有的教育资源也远比其他的县级乡镇的中学多得多吧。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就是从县的重点中学考出来的,我曾经仔细的看了一下我们学校所有的高考状元,最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而我有些初中同学,他们上了市的重点学校,据他们说,他们的中学能考上北大清华年年都有,数量也不少。

另外一个例子:高考前,我高中一位同学曾经到市的重点中学学了一段时间,后面高考,排了县的第二,考上了中大。他自己亲口说,如果我没有去市的那间学校学习,我是肯定考不上中大的。而且,他说他刚去的第一次考试,就被虐待体无完肤,因为那间学校里面的学生太强了。

所以,按照现在城市化的进度,大批的人才会往大城市集中,资源会及其丰富。寒门要出贵子,真的越发的难了。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这番话,我个人觉得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尽管这话听着不舒服,但是这就是现实!什么叫赢在起跑线,这就是赢在起跑线!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为什么感觉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

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小二,来两斤上好的熟牛肉,再来两坛美酒”,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更为有趣的是,一般能说出这种话的还基本都是些民间风云人物,说得高档一些,那就是所谓的大侠。此外,与这些话语共同出现的往往还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吃完饭后大侠们会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然后转身就走,店小二也是从不阻拦。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古代难道真有用银两付钱的习惯,而且一顿饭食真的贵到需要一锭银子才能买得起吗?相信这个问题屏幕前的您应该会有些好奇,所以笔者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看看古代大侠们吃饭都是什么样子。

一,明朝以前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非常大的分界线,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以明朝隆庆年间作为一个主要分界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明朝隆庆元年以前,白银是非常稀少的,而且也是非常珍贵的。如果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影响白银流通的核心原因,就应该是“违法”,说的直白些,明朝隆庆以前,直接用白银当做货币,是要被官府抓起来的。所以就算大侠们敢用,店小二们也是不敢接的。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盛唐),官员们往往因为贵金属(金银铜)不足而非常伤脑筋,因而当时的唐朝官府曾一度规定,民间禁止一切规模的贵金属交易。至于说如果要用到大额金钱来结算,那么唐朝百姓们一般都是用同样昂贵的丝绸布帛。这里多说一句,唐朝时期的黄金一般都是皇室特供,而白银则主要在达官贵人和豪强富商手中作为礼品流通。

两宋时期是古装剧大侠们扎堆出现的地方,那两宋时期的白银真的这么普遍吗?答案其实也是没有,原因如上,那就是白银根本不够用。根据《宋史》等官方史料记载,两宋年间对于白银的消耗非常之大,原因是除了必要的军备和政务开支外,还要花费大量的白银来向辽国和金国“买和平”!

比如根据《檀渊之盟》的规定,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进贡白银10万两,布绢二十万匹(后来白银追加到二十万两)。再到后面,根据《绍兴和议》的规定,南宋每年要向金国进贡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匹绢。从这儿不难看出,宋朝时期,别说民间大侠们想要用白银来玩这么奢侈的举动,就是那些高官贵人也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因为一旦被金国或辽国发现,那这个每年进贡的数量恐怕又得提高。

二,明朝以后

自隆庆开关始,明朝的海禁政策稍有松动,所以每年从海外会给明朝流入大量的真金白银。根据记载,就是崇祯年间,明朝在澳门每年也会有六千多担即数万匹丝绸出海,而这些带回来的全部都是白银。此外,日本学者小叶田淳曾考证,明朝末期的十余年里,光从日本流向明朝的白银就在七千万两以上。

就别说明朝时期还有其他非常昂贵的特产了,如白砂糖,茶叶,瓷器,铁锅等,也都是通过白银来结算的。因而,明朝时期还是有可能出现民间大侠持有白银的情况,毕竟别说他们,就是普通人手里也会有一些散碎银子。这里再说个题外话,明清时期,银锭的大小是有标准的,最大的一锭是五十两,再往下还有二十五两和十两,至于个位数的基本就没有限制了。

说完银子的流通,再说古代饭食的价格。这里以明朝举例,万历年间的书籍《宛署杂记》曾记载,一钱六分银子就可以买8斤上好的猪肉,四分银子就能买一只活蹦乱跳的肥鸡。而同样明朝的小说《金瓶梅》中还有着这样一段记载,说是西门庆的女儿女婿跟小妾共九人,吃了一桌有烧鸭烧鸡的高等酒菜,而且还吃了一天,一共也才花了一两银子。

那么白银在古代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待遇呢?这其实还要从我国的国情说起,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白银产量确实不是很高,起码在古代是这样。根据《白银帝国》记载,我国在唐朝时期,白银的年产量其实只有一万五千两,而在唐朝以前,白银的年产量甚至只有几千两,几乎都是只供给皇室成员。到了宋朝时期,白银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最高也不过八十万两,平均下来每年三十万两都是多的。到了明朝时期虽然还能再高一些,但本土所产其实每年也就是百万两上下,不会再有更多的变化。

最后,古装剧里各路大侠们,之所以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还从不阻拦,那是因为这只是在拍戏。如果要放到正史里,明朝以前的大侠们这么做,只会被抓进官府严刑拷打。而明朝以后,能有这么多钱来吃饭,那也就不会去做大侠了。

参考资料:《宋史》《宛署杂记》《中国经济通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古代货币有哪些?

最早的金属货币: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铜贝,形状似贝。

最早的铸币:是两千余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布币、形状似铲。都是金属铸币的雏形。

最轻的钱:鹅眼钱,即指钱型较小如鹅眼,流行于刘宋时期,一千钱长不到一寸,“入水不沉,随手破碎”,“10万钱不盈一掬”。可称钱币中最轻的一种。

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两千多年前秦始皇铸造的方孔圆钱,到清末废止。最早兑换黄金的货币:公元7年,西汉王莽发行的铸铜币“错刀”,每枚五百钱,二十枚兑换黄金一斤。

最早的铜元:公元1659一1661年问。郑成功铸造的银币,正面铸有“漳州银响”四字,背面有一花押,为郑成功”三字组合,1888年,清发行“光绪元宝”。正式叫银元。

最早的银本位货币:是公元1137年(宋绍兴7年)发行的纸币“银合子”,也叫“银票”、份一钱、半钱两种。最大的桐币:是太平天国特大花钱,现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内有半枚,花钱的直径为33.5厘米,厚0.8厘米,此半枚残片重21川克,全片约重4500克。”它的大小犹如一面盆,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钱。这枚大花钱质地为黄铜,遍体馏金。正面有“太平”二字

最复杂的铜币:是明崇祯钱,这种钱的文字、制作、大小、厚薄、轻重,都千变万化,单就钱背面的文字来说就有几十种之多。

最早的铁钱:1960年湖南长沙西汉墓出土33枚铁半两钱。说明铁钱的铸造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

最早的铝币:公元918年,五代时发行的“乾字重宝”,十枚兑一枚铜钱。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五铢钱,自汉武帝直到隋朝,使用达739年。

最早用机器铸成的银币:是公元1882年吉林试铸厂用机器铸造的银元“光绪元宝”。

最早的纸币:是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时期由成都的十六家官商在政府许可下印制发行的“交子”。其性质与存款收据相似,可以兑换现金,也可在币场上流通,是纸币的原始形态。最早的带色纸币,是公元1105年北宋印发的“钱形”,有花纹图案,有红、蓝、黑三种颜色。

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是公元1023年由宋朝政府发行的“交子”。

最早由银行发行的纸币:公元1897年建立中国通商银行后,翌年发行“银两券”、“银元券”、背面印有“中华帝国银行”的字样。

最大的纸币:是1375年明朝兴武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它是用桑皮纸印制的,面额“壹贯”,长34.5厘米,宽23厘米,面积超过当今壹元纸币的10倍。壹贯折合铜钱一千,折合盐银一两,折合黄金四分之一两。是我国纸币中幅面最大、价值最贵、流通时间最长的纸币。最小的纸币:民国年间,浙江省地方银行发行一种长5厘米、宽2.5厘米的纸币,面积约等于现今壹分纸币的0.35倍,是面积最小的纸币。

面额最大的纸币:民国年间,新疆有银行发行的一种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面额陆拾亿元,是我国面额最大的纸币。面额最小的纸币:民国年间,浙江省地方银行发行的“铜币券”,面额只有一枚,是我国面额最小的纸币。

最不值钱的纸币: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国民党发行“金圆券”由于发行量成数十倍递增,致使物价上涨12O万倍以上,使“金圆券”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不值钱的纸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