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黄铜硬币有什么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具体事件?
东海丝路
东海起航线最晚始自周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时,他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
南海丝路
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取代徐闻、合浦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依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自古以来,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多条航线。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的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因运送其他货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东海起航线始自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建立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于是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陆抵达朝鲜。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兵吞六国时,齐、燕、赵等国人民为逃避苦役而携带蚕种和随身养蚕技术不断泛海赴朝,更加速了丝织业在朝鲜的传播。
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通过朝鲜半岛或经由日本海环流水路,交往十分方便。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蚕业的传说。传说在公元前219~210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船员、百工、数千人东渡日本,传播养蚕技术,日本人民后尊祀徐福为“蚕神”。也有记载说,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其后,内地人士或经由朝鲜、或从山东出发,三三两两地到日本定居,交往十分密切,并促进了日本蚕业的发展。
据日本古史记载,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6年),中国的罗织物和罗织技术已传到日本。公元三世纪,中国丝织提花技术和刻版印花技术传入日本。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技术再次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在浙江台州获得青色绫,带回日本作样板,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日本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如:绞缬、腊缬、罗、绸、绫、羽等。
唐代,江浙出产的丝绸直接从海上运往日本,丝织品已开始由礼物转为正式的商品。奈良是当时日本的首都,可以说是中国丝绸之路的终点,正仓院则是贮藏官府文物的场所。今日的正仓院已成了日本保存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其中的很多丝织品即使在大陆也很难见到,诸如彩色印花锦缎、狮子唐草奏乐纹锦、莲花大纹锦、狩猎纹锦、鹿唐草纹锦、莲花纹锦等,还有不少中国工匠当时在日本制作的、兼具唐代风格与日本民族特色的丝织品。
宋代也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在宁波、泉州、广州、上海、澉浦、温州、杭州设置市舶司,多口岸向日本出口龙缎、苏杭五色缎、花宣缎、杂色绢、丹山锦、水绫丝布等。明代则是日本大量进口中国丝绸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清初(1644年),统治者担心国内人民出海与明末抗清志士勾结,于是采取海禁政策,后由于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而继续开放。此时,日本仍继续大量进口中国生丝。1633~1672年间,日本每年进口的中国丝仍在20万斤以上,这是由于日本人民服用丝绸十分普遍,而当时的日本国战乱连连、蚕业衰退,国内生产的生丝数量锐减、品质不良的缘故。此时还有山东、陕西、安徽、浙江等地的商人直接从事海上贸易活动,远航至日本等国,以中国的绸绫等换取椒、檀、铜、藤等货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国政府为了换取日本出产的铜,允许中日官方往来,进行丝绸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更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日本。
日本在大量进口中国丝绸的同时,积极引进中国的桑种、蚕种和先进技术,并于1868年前后确立了振兴蚕丝业的基本国策,积极学习欧洲的蚕丝实验科学,订立奖励专利政策,兴办科教机构,蚕丝业从此欣欣向荣。1909年,日本出口的生丝已达到8372吨,超过了中国(7480吨),位居国际首位,其后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直到1977年产丝量才重又超过了日本。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这个铜币能值多少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朋友的这枚铜元是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一百文背二年,真品,存世量巨大!具体版式为:粗花瓣百文背二年,其版式变化非常多。同时,该铜币品相为:中品品相(也就是流通过度,磨损或磕碰痕迹明显,局部无法辨认,主要图案可以看清),这对铜元的价值影响很大。
其次、说一下对铜元价值的影响因素。第一点:铜元价值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其存世量,存世量大的,价值相对就小,存世量小的,价值相对就大,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体现,钱币收藏或者说文物收藏,最看中的就是这点。第二点:铜元中将铜元的版别做了一个级别等级的分类一般将铜元等级分为十个级别,从一级至十级,一级代表大珍,存世量稀少,或为孤品,或者就只有几个存世,十级为非常普遍,存世量巨大。级别高的铜元,价值相应就高,级别低的铜元,价值相应就低。第三点:铜元也将品相进行了一个分类:原光-美品-上品-中品-下品,原光品相的价格最高,下品品相的价格最低。就拿朋友手中这个版别的铜元来说明一下,原光品相价值在1000朝上,美品品相价格在200-300左右,上品品相价格在30-50,中品品相价格在10-20,下品品相在2-5元左右。
再次、综合来看朋友的这枚铜元,四川省造,一百文,铸造量和存世量都非常巨大,品相为中品品相,可以说是单在品相上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这枚铜元,价值在5-10元左右,还不一定会有人要,这就是铜元收藏中非常看中品相的一个现象。
最后、虽然说朋友的这枚铜元,价值很低,但是铜元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价值上还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等等,因此,将该枚铜元作为研究四川的历史,以及铜元的铸造历史和工艺,都是不错的一件事情。希望我的回答对朋友有用,如有回答不太详细的地方,可关注我,一起交流!
祁连山在我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祁连山把甘肃省与青海省分开, 呈西北东南走向,圆弧形。从地形地貌上讲,祁连山以西、以南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北以东是著名的狭窄的河西走廊,平均宽度21公里左右,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所以形成狭长的河西走廊,给祁连山的雪水有关,每到夏季,祁连山的丰富积雪便开始融化,汇聚成条条河流,为河西走廊的农田灌溉,人畜饮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所以,这里开发很早,而且是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祁连山高耸入云,海拔高,相对高度明显,在古代是天然屏障,上了祁连山气温骤降,空气稀薄,平原地区的士兵一般受不了缺氧环境。
虽然现在修建了临白高速公路从北京直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市,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无法取代。这里就如关内去东三省一样,山海关的辽东走廊无可替代。西北咽喉给东北咽喉都是战略要地。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西方的硬通货是黄金?
我想古代的界定,可以有两个标准。
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迈入现代化;或19世纪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现代金融体系开始建立。
无论从哪个标准界定,古代都意味着,生产力低下,没有完备的商业和金融体系。其实是不可能诞生硬通货的。
那个时代无论东西方(东方还强一点),都满足不了硬通货的条件:币值稳定、高流通性。
在那个温饱都无法保障的时代里,只有粮食和布帛才有可能成为硬通货。只是他们的流通性差了点,一段时间内布帛承担了一部分交易的功能,但也只是作为支票(最多是不记名本票),无法作为货币使用。
所以古代无论东西方都没有硬通货,不具备条件。
这是什么字?
这是一幅写得有点夸张的行草书作品,从右到左,从上至下依次是“知行合一”四个字,不过有一些笔画和字形不是很规范。
“知行合一”,知,顾名思义就是认知、知识,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这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率先提出来的,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图中所写的四个字,虽然写的是“知行合一”四个字,不过有一些不规范,特别是“行字”,最后一竖上穿前面两横画,明显有错误。
先将正确的“知行”二字行草书分享如下:
1、知字
2、行字
欢迎留言讨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日本政府为什么对它垂涎三尺?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或钓鱼屿,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190千米的东海海域,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为什么这个面积只有约3.91平方公里,且资源极度贫乏,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小岛,会让日本政府如此垂涎,为了侵吞钓鱼岛,不惜与中国大动干戈呢?原来,中日两国从海洋地质构造来看,是“相向不共架国”。我们两个国家相向,但我们没有共享东海大陆架,东海大陆架被冲绳海槽切断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相向不共架国”大陆架的海底权益归大陆架延伸国,也就是说东海大陆架的整个海底权益应该归大陆延伸国,即中国所有,根本没日本人“什么事”。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大陆架,大陆架其实就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延伸的浅海地带拥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矿产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其中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占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1/3。另外由于浅海地带深度较浅,海底营养物质丰富,是海洋生物繁殖的最佳场所,所以在仅在渔业方面考虑,拥有大陆架也非常重要。而日本人正是看中了这一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渔业资源,才绞尽脑汁想要侵吞钓鱼岛。假如中国失去了钓鱼岛,日本就会以钓鱼岛这样一个3.91平方公里的岛屿为中心,立刻划出12海里领海,然后再划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几乎把我国浙江的外海和台湾海峡全部包括进去了。然后日本将再进一步,宣称其在东海大陆架上拥有领土。那么中日双方海底大陆架的划界依据将发生改变,中国与日本将从‘’相向不共架国”变成“相向共架国”,中日将共享大陆架,那东海大陆架将一家一半,日本早年提出的所谓“中间线”理论就能获得成立,这将对我国造成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损失。可以这么说,小小的“钓鱼岛”牵涉着我国最为核心的利益。国内某些“高能”提出一种观点,错误地认为钓鱼岛是“荒岛”没有任何价值,进而说明“钓鱼岛”无足轻重,甚至以此攻击保钓人士登岛是“误国”“害国”。我只想说一句“宣传钓鱼岛无用论的那些人”,才是真正“误国”“害国”的人。因为他们对钓鱼岛一无所知。关于钓鱼岛问题,需要大家需要警惕的是,从1971年至今四十多年时间里,日本政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钓鱼岛”国有化,首先是私人登岛,清除中国渔民遗留的一切痕迹。而后再建立灯塔等相关设施,以达到实际占领的目的。最后,国家介入,政府从私人手中完成土地收购,从法理上走完最后一步。这个以民间为先导,以个人为先导,政府再步步跟进的蚕食钓鱼岛的计划,实际上已经是日本政界的共识,根本不是日本政府被右翼绑架,所导致的。只是,日本政府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国力上升得如此之快。为了趁中国的力量还不是太强,加速侵占“钓鱼岛”,日本政府于2012年9月11日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不过令日本政府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愚蠢行为,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弹。2012年9月14日,中国展开钓鱼岛维权行动,国家海洋局8条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设包括钓鱼岛领空在内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国保卫“钓鱼岛”的决心。2014年至2016年,随着中国两艘万吨海警船海警2901船、海警3901船相继服役,中国海监正在不断加大巡航钓鱼岛力度。到了2020年,中国海警船每年巡航钓鱼岛的时间扩大到了333天,近乎于天天巡航。在2012之前,中国渔民只要靠近钓鱼岛海域,就可能被抓,日本渔民则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而在10年后,钓鱼岛依然是一个无人岛,因为在这10年时间里,没有一个日本人能够再次登岛,中国渔民可以堂而皇之的组团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鱼作业。什么叫做实力,这就叫做实力。以前,中国对这些争议海岛的态度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日本政府根本不领情。当中国的军事实力上来后,一年365天,钓鱼岛海域有333天被中国海警船巡逻,日本海警船根本连边也靠不上。抗议!抗议有用吗?日本人抗议要是有用的话,美国大兵还敢在日本本土为非作歹,老毛子还敢占着北方四岛不还!没有实力,指着美国人给你“强出头”,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