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品质优的黄铜板,一锤定音的专家鉴定藏品可信吗?
电视鉴宝节目 ,如果你有钱赞助又有兴趣,玩玩图个一时开心是可以的,你的藏品想在节目中或节目后卖出去,做个美梦吧,要让梦成真的几率几乎相当低,至于节目上的专家鉴定结果就当个参考吧,一般情况是找比较开门的藏品做节目,应该不会乱说。玩收藏别老做梦发大财,对于藏品鉴定还是多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其实是藏品中含有很多信息,掌握了这些信息,藏品自己会说话,收藏,自己喜欢就好,玩收藏图个开心。
广西有哪些未解之谜?
封中王国(上)| 为了pj地图上“封中”二字,引发考古学者们众说纷纭!
2018-03-10 世界长寿市广西贺州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震惊考古界的千年女尸和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幅锦帛地图。其中地形图上标注有封中两字,这代表了什么信息呢?贺江流域连续出土了虎钮金印、方形玉印、左夫人玉印一批汉代珍贵文物,它们与封中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幅锦帛地图,分别是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复原后的地形图上有一处极为特殊的标注“封中”,它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因为封中是地形图上南岭以南唯一有文字注记的地方。
地图上标注的封中具体位置在哪里呢?这个谜团引起了国内许多考古专家的关注。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他认为地图上的封中应是贺江流域中游。
贺江中游这一地域基本上与地形图上的标注相吻合,特别是驻军图上的上福里。其河流和山脉走向均与贺江中游(原)贺县桂岭公社的地形地貌极其吻合。他认为封中不是一个具体地名,而是指封水流域的中游。如同汉中、蜀中一样,代表着一个地域。
著名地理学家张修桂先生也认为封中是封阳、中宿两县之缩写。封阳县治所在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中宿县治所在今天清远县境内。
还有的学者认为封中是当时南越国的一个郡县名。
就在专家学者们为封中各执一词之时,上个世纪70年代地处贺江中游贺县信都片区,连续出土的文物逐渐剥开了封中的神秘面纱。
1976年6月,贺县信都片区群众无意中挖到一座古墓。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9座土坑墓。出土了陶器铜器等一批文物200多件。根据出土文物可以认定这些墓葬的时代是西汉早期。
其中一座编号为四的古墓上面虽然没有封土堆,但出土的文物却最为丰富。四号大墓出土了刻有如心字样的虎钮方形金印一枚、刻有须甲字样的方形青色玉印一枚、长中短青铜剑各一件、海马形玉龙一件、玛瑙串一串、铜镜一面还有一些陶制器皿和一些陶制猪鸡牛羊等小动物。
定名为五号墓中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刻有王行印的陶封泥和一些陶器。
四号大墓出土的文物造型用材十分高档。这些墓的主人有着怎样的身份,文物考古专家有着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四号墓主应该不是一座王级的墓葬,而只是一座等级相对较低的贵族墓葬。
另一种意见应该是一位王侯级别的人物,根据汉朝的制度,墓葬规模长。
关于出土的王行印封泥专家们也有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五号墓葬规制小,出土的王行印封泥应该是墓主的私人印章封泥,证明墓主名叫王行。
也有少数人认为墓主人不应叫王行,因为不可能自己的东西盖上自己的印章然后存在自己墓室中,封泥应是在加盖印章后邮寄出去的,因此是一位王曾经用自己的行印征召过墓主。墓主人认为封泥是王对自己的恩宠,因此去世后把它带入墓中说明封泥的主人是一位王。
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历史信息,拓宽思路,大家把思路与1964年在信都盆地发现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联系在一起,古城附近必有古墓。考古人员到古城遗址附近展开野外考古调查,竟发现了大批古墓群,经确认的封土堆多达近千座,特别是一座高大封土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如今一座有着更高大封土堆的古墓,又会给大家揭示怎样的谜底?敬请留意下周的文章
封中王国(下)▏古城重出迷雾,露出昔日王都的霸气!
上期封中王国(上)| 为了pj地图上“封中”二字,引发考古学者们众说纷纭!中介绍信都盆地发现了宏大的古城遗址和出土了高规格的金印、玉印、玛瑙等珍贵文物,说明信都盆地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今一座有着更高大的封土古墓被发现,又将会给大家揭示怎样的谜底呐?
1979年12月,村民在一座山坡上取土建房,这座山坡正是1976年蓝日勇等考古人员发现的那座古墓的封土堆,而开荒取土直接危及大墓的安全。 1980年6月,广西区博物馆再次派蓝日勇等人奔赴贺县,主持大墓的抢救发掘。
经过一个月的清理,大墓终于露出它的神秘面纱,被定名为“金中一号”大墓。该墓中幸存的文物共1241件,多为陶器并有少量玉器,其中东棺出土的“左夫人印”和两件“左”字印的陶罐,西棺出土了一把残缺的铁剑和一枚方形龟钮铜印及两件“右"字印的陶罐为我们后期的考察起了很大的作用。
铁剑和方形龟钮铜印是墓主人生前代表权力的重要信物,根据汉代礼制,考古的专家根据“左夫人印”和方形龟钮铜印等文物断定,该大墓是一座西汉早期的王侯级别墓葬,是目前广西第一座有确切文物佐证的汉代王侯级别夫妻合葬墓。
原广西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蓝日勇表示:从经验来看,这个封土堆是一个很大的墓葬,认为根据“夫人印”能确定到这个墓主人的身份规格是很高的。”
1983年6月,广州象岗山工人在施工时,挖到了南越国第二代君王赵眜的陵墓,墓中出土了“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螭虎钮“帝印”金印、“泰子”龟钮金印、“赵眜”玉印、四枚“夫人”印等文物1000余件。
其中的四枚“夫人”印分别为“右夫人玺”龟钮金印、“左夫人印”龟钮印、“泰夫人印”和“部夫人印”龟钮金铜印,南越王赵眜墓中出土的“左夫人印”龟钮玉印形制与贺州“金钟一号”大墓出土的“左夫人印”材质和规制极其相似,南越国大墓出土的海马形玉龙、铁剑等文物也与之前贺州出土的玉器和铁剑等文物惊人相似。
赵胜信印的发现:2004年12月,信都片区修建水电站,准备在一座山岭上取土,贺州市文物部门在对取土地进行的考古勘测中,又发现了另外一座汉墓。
贺州市封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顾世南:“当时,市里要进行文物考古,清理这一片地方,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文物古迹,于是就挖出了“赵胜之(信)印”这件文物。” 关于这枚方形龟钮“赵胜信印”,考古人员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其说法一为:墓葬的规制比较小,汉代早期对民间的私人印章规制没有非常严格,因此这枚印章应该是一名叫赵胜的私人印章。
说法二则是:信印是古代帝王和侯王“六印”中的其中之一,信印用于发兵或祭祀。墓葬规格虽小,但出土的铁剑属于珍贵的兵器,是权力的象征。而“赵胜信印”是方形龟钮铜印,与“金钟一号”大墓出土的龟钮铜印材料和形制相同。
贺州市封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温文杰:信都盆地所在的位置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形图》上标注的“封中”极其吻合。说明信都盆地在汉代曾是南越国的边陲重镇和贺江流域的政治中心,是一座诸侯王国的国都,南越王曾将其王室成员或功臣分封到此地为诸侯王。
原广西博物馆副馆长 研究馆员蓝日勇认为:“封中”可以当做一个封中的王国名字来理解,因为赵佗是分封为地方王,像西域王这样的。和平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南越国延续了93年之后,于汉武帝元鼎六年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并设置了封阳县,其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直到两千多年之后,人们在不经意间掀起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古城才又穿越重出迷雾,重新露出昔日王都的霸气。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形图》上标注的“封中”是封阳古城的王国名称吗?还有多少人分封到封阳古城为王?他们有着怎样的身世和传奇故事。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或许有一天,这些尘封的历史谜团将得以一一解开。
这是贵州的苗银?
未去贵州苗乡之前,从电视或网上看到的苗银觉得很土气并不怎么样好看。
去过苗寨后,看到实物并经过深入了解就彻底的改变以上的着法。
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苗民戴着的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又如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独有的民族文化。
苗银的特色即表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显示了苗族的辉煌与气势。
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等三大艺术特色是苗银美的基础,也是苗银世代相传的精华。
苗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用料的区别,因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也呈现出其很强的地域特色,其所打制银饰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区别,如云南以黄铜为主的苗银,又如贵州以白铜为主的苗银和以红铜为主的苗银等。因此购买苗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苗银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含杂质较多,因而不如纯银亮度高。
2.苗银有纯银饰品,也有素银饰品,含银量Ag999或s925的。购买时要分清楚,其价格是不一样的。
3.常规挑选苗银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辨色法,看光泽、看工艺。亮度高的看上去有银百色而不是银色,做工细的。反之做工差,无光泽就有问题。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抛掷法,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的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4.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因此,选择苗银时要了解这一点很重要,不同支系的造型是有些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