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的条痕是什么颜色,和石墨很像的矿物?
石墨与辉钼矿它们均呈二向延长的片状或粉末状形态,硬度很小在纸上能顺利地写字,污手,有滑感,薄片大一点就可以弯曲(有挠性),但此二种矿物很易区别,只要把它们的条痕用干净的瓷板或碗片、玻璃棒等摩擦几下,如为辉钼矿则条痕立即出现黄绿色,石墨则不变色。此法简便、可靠。
此外,辉钼矿还有钼的反应,其方法如下:
(1)焰色反应将矿物薄片用摄子夹住,置于吹管火焰下锻烧稍长一些时间,可出现黄绿色火焰。
(2)把矿粉和硝酸置入磁皿中加热使之溶解,然后蒸干,稍冷后、磁皿上就有蓝色出现,如在残渣上加1-2滴硫酸,蒸干后,蓝色极明显,加水蓝色即褪去。
石墨主要产于煤层或含碳质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中,而辉钼矿主要产于热液矿床(与黄铜矿、黑钨矿、锡石、白云母、石英等共生)或砂卡岩矿床(与黄铜矿、石榴子石、透辉石、方解石等共生)中,在氧化带,辉钼矿可风化成钼华。
矿物的条痕岩石有哪五大类?
第一大类:自然元素矿物。指由一种元素(单质)产出的矿物。地壳中已知自然元素矿物大约90种,占地壳总重量的0.1%。可以分为金属元素,以铂族及铜、银、金等为主;非金属元素,碳、硫等;半金属元素,砷、铋等。
第二大类:硫化物。共200~300多种,按种类仅次于硅酸盐类矿物,重量为地壳的0.25%。常富集成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是铜、铅、锌、锑等的重要来源,具有很大经济价值。主要特点是:具有金属光泽,颜色、条痕较深,硬度低、比重大、导热性能好。另一特点是,因硫化物往往与岩浆共生,所以在地表表生作用下极易氧化,除黄铁矿(硬度6~6.5)外,余皆硬度较低。此类矿物常见者有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闪锌矿、辉锑矿Sb2S3、辉钼矿MoS2、辰砂HgS。
第三大类:卤化物。种类少,约120种,仅占地壳重量的0.1%。大部分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构成盐类矿物,含色素离子少,色浅,硬度低,一般<3.5。常见矿物有石盐(NaCl)、钾盐(KCl)、萤石(CaF2)等。
第四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分布相当广泛,约180~200种之多,占地壳重量的17%。常见矿物有石英、刚玉Al2O3、磁铁矿、铝土矿Al2O3·nH2O等,是铝、铁、锰、锡、铀、铬、钛、钍等矿石的重要来源,经济价值很大。
第五大类:含氧盐矿物。矿物中的最大一类,几乎占地壳已知矿物的2/3,可进一步分为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
铜矿石含硫量多少?
铜矿石最主要的铜矿石矿物,一般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理论组成(%)Cu 34.56, Fe 30.52, S 34.92,理论化学式为CuFeS2。一般工业要求(%):硫化矿是,边界品位Cu 0.2-0.3,工业品为Cu 0.4-0.5;氧化矿石 ,边界品位Cu 0.5,工业品位Cu 0.7。物理性质:黄铜矿呈黄铜黄色,表面畅游蓝、紫褐色的斑状色。绿黑色条痕。有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3-4,性脆,相对密度4.1-4.3。
银铜矿是什么样子的?
银铜矿一般断口不平坦,钢灰到铁黑色,条痕从黑色、棕色到红色不等,不透明,半金属到金属光泽,具弱导电性,明显的脆性。分布广泛,但是一般很少聚积。见于各种成因的热液矿床和多种硫化物共生组合中。
银铜矿主要分布于中温热液矿床中,尤其在一些火山热液成因的矿床,与黄锡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共生。
10种常见矿物的主要特征?
10种常见矿物的一般特征:
(1)自然金( Au )。完好的品形少见,常为不规则粒状或树枝状集合体。颜色个条痕均为金黄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2.5~3,相对密度为15.6~18.3,强延展性。
(2)石墨( C )。完好的晶形少见,常为鳞片状、土状、块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易污手。金属光泽,不透明,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摩氏硬度1~2,相对密度2.09~2.23,有滑感。
(3)方铅矿( PbS )。晶形常呈立方体,集合体常呈致密状或粒状。颜色铅灰,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有三组完全解理沿解理面易破裂成立方体,摩氏硬度2.5,相对密度7.5。
(4)闪锌矿( ZuS )。晶形常呈四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颜色随含铁量增加由浅黄至棕黑,条痕由白色至褐色。解理完
全,障氏硬度3.5~4,相对密度3.9~4.2。
(5)黄铜矿( CuFeS :)。完好的晶形少见,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集合体。颜色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暗黄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有不完全解理,摩氏硬度3.5~4,相对密度4.1~4.3.
(6)黄铁矿( FeS :)。晶形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侵染状和结核状。颜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参差状,摩氏硬度6~6.5,相对密度5.0
(7)石英(Si0:)。晶形常呈六方柱状,集合体常呈晶簇状、粒状、致密块状。无色透明者称水晶,因含杂质出现各种不同色调。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断口贝壳状,摩氏硬度7,相对密度2.65。隐晶质的石英称为石髓。常呈钟乳状、结核状、致密块状集合体。具有多色环状条带的石髓称为玛瑙,敲击时产生火花的黑色石髓称为燧石。
(8)赤铁矿(Fez0.)。完好晶形少见,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结晶质磁铁矿为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赤
铁矿为暗红色,条痕樱红色。半晶质至土状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5,相对密度4.9~5.3,无磁性。
(9)磁铁矿( Fe ,0.)。晶形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相对密度5~5.2,具强磁性。
(10)褐铁矿( Fe ,0,. nH ,0)。为多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包括纤维矿(Fe0OH)、水纤铁矿(Fe00H. nH ,0)、针铁矿(HFe0:. nH ,0)以及一些杂质。常呈结核状、肾状、钟乳状、土状、疏松多孔状,褐至褐红色。
怎么知道一座山有没有金矿?
1、看“三山”、“四不露”,一即“座山”、“关门山”、“迎门山”、“沟前不露口”“沟后不露堵”、‘沟中不露风”和“全沟不露骨”。
“座山”为河谷上游的产金山。它以高大(不露堵”)和“马牙石”脉(石英)多为特征。经验认为,有座山存在在河谷中形成砂金金矿的可能性就越大。“关山门 ”即河谷钳形山,又称“关门嘴子”。“迎门山”为河谷转弯处河流的迎面山,又称“不露嘴”,“不露口”。这种地貌都是砂金成矿的有利标志。
在“关门山”的上方或“迎门山”前方的河谷内,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不露风”又称“不露腰”,产砂金的河各两侧山要比较高些,“风”好似刮不出去。“不露骨”指河床底板的岩石不出露,表明河谷处于堆积阶段。
2、“小沟出嘴”、“大沟有腿”、“不大不小在肚里”。小沟指长度在3km以下的小沟谷。“小沟出嘴”是讲要注意在小沟出口处寻找砂金矿。长度在lOkm 以上时为大沟。“大沟有腿”即在较大的河谷中发现了砂金矿,那么在其上游的某些支谷里也有可能找到砂金矿。反之,如支谷有砂金矿,在主谷里也可能有砂金矿存在。不大不小(中沟)长度3-10km,主要成矿在本谷内。
3、“金出阴坡”。据寒冻地区民间经验,冲积砂金矿,特别是阶地矿,多分布于河谷阴坡一侧。即东西走向的河谷,在河谷南侧谷坡的阶地上砂金矿多,而在北侧很少,对南北走向的河谷,矿金矿多分自于西侧阶地上,东侧成矿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