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黄铜带报价,黄巢起义到底有多少人?
我来说说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世代卖盐为生,赚了很多钱。为啥卖盐会赚钱,因为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吃不行。
安史乱后,藩镇割据,人民流离失所,旧有的租庸调制被破坏,朝廷收不上赋税,只好搞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是从汉武帝时候就开始的一项收税措施。唐后期食盐专卖的结果就是使得盐利在当时的国家财政结构中比例大增,地位越来越重要,唐代宗大历末,“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利成为唐后期的重要财政支柱。
利之所在,人所共趋。马克思说过,只要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那么商人个个都会争前恐后扑向绞刑架。因此唐末一帮不法之徒纷纷违禁制贩私盐,官府屡禁不绝。因为盐价愈高,则私贩愈多,禁私愈严,私贩之利愈厚,利愈厚则制贩私盐的活动愈不能禁。
黄巢家就是贩私盐的。因此黄巢自小“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就是说,黄巢从小学的就是江湖那一套道上的东西,练武茬架,能说会道,还很擅长养小弟。手下聚集了一帮亡命之徒。为啥要学这些,因为贩私盐可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既要抵抗官府捉拿,又要防备道上黑吃黑,没有武装力量吃不了这碗饭。元朝末年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就是因为卖了盐收不到钱却被黑吃黑没办法杀人造反的。
注意一个词,稍通书记。啥叫书记,就是读书记账。做生意么,不得懂点财务知识啊。就是说,黄巢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黄巢从小的志向并不是当个私盐贩子,而是想考个功名。小黄从小就有诗才,五岁时作诗一首《咏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小黄成年后雄心万丈,成了大黄,去长安城一试身手,试图考个功名回来。没想到大唐朝的考官并没有瞎了眼,就他这两把刷子,根本涂不了好墙。于是理所当然的落第了。要知道大唐一年才考十几个人,连孟浩然李白这种诗界大拿都考不上功名,你黄巢算个毛线呀。
落第后小黄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就纳闷了小黄为啥对菊花兴趣这么浓郁啊。
然后小黄啥都不干了,一心想着发展他的贩盐生意。一直从大黄发展到了老黄。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已经五十五岁了。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聚众数千人入伙,“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朝廷当然派兵剿灭,双方胜败相持,于是下令招安。蕲州刺史裴渥为王仙芝黄巢等人求官,约定罢兵。王仙芝与黄巢等人就去裴渥那里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正酣,未几,朝廷命令下来了,拜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慰抚。没黄巢什么事。这好有一比,梁山泊好汉招安了,朝廷就给了宋江一个节度使,没卢俊义吴用什么事。卢俊义吴用肯干吗。
左神策军为皇帝禁军。押衙是管领仪仗队的侍卫统领。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解释:“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
对这问题不理解是吧,不理解正常,我早就习惯了。汉光武刘秀年轻时去长安看到王莽的仪仗队,感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押衙就是执金吾。
王仙芝大喜,黄巢大恨。说好的有福同享呢?说好的给兄弟们找一条出路呢。你现在当官了,就把兄弟们忘了。老王你这么做真的好吗。黄巢就跟王仙芝说:“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说完就打了王仙芝一顿,伤首。王仙芝一看,这官不能当。众怒难犯,于是再次造反。
大家明白水浒传为啥要说梁山泊全伙受招安了吧。啥叫全伙,就是不能半伙,也不能少半伙。宋江去朝廷当官了,卢俊义依然在梁山泊闹腾,这安还不如不招。没解决问题啊。
然后和朝廷再打,王仙芝战败被抓,传首京师。王仙芝就是梁山的晁盖。
王仙芝一死,大家理所当然推黄巢坐了头把交椅,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看这名字起的多霸气。
当时黄巢军中有小儿唱谣曰:“逢儒则肉师必覆。”这句诗应该是当时当地的一位不知名的秀才为了保境安民写出来让孩子们传唱的,应该不止一句。可是就这一句最有分量,而且黄巢很重视,所以流传了下来。肉是肉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黄巢军对儒生们动粗的话,军队肯定溃败。
黄巢因此特别礼遇儒生,只要被抓住的俘虏不管谁自称自己是儒生,一律优待,给吃给喝还给钱花。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崇文馆就是图书馆,校书郎就是校订书籍的官员。下令曰:“这是一家儒者,把火灭了不要烧。”
黄巢进寇广州,跟朝廷提条件,要求招安,当个广州节度使就行,跟宋江的要求在一个层次。宰相郑畋欲许之,卢携、田令孜执意不可。就如宿太尉要招安,蔡京反对。
于是尚书省右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于琮提议:“南海(指广州地区)是对外通商口岸,商船往来频繁,要是让黄巢把广州占了,那就切断了国家的财源。”于是给了黄巢一个率府率的官。
率府率是太子禁卫军,分为十率,即左右卫率、左右怀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合称为十率。其官署称率府,长官为率府率,副官有率府副率、长史及录事参军、诸曹参军等。
但是黄巢此时的预期目标并不是给太子当个保镖,见诏大诟,急攻广州,历数朝廷过恶,昭告天下。
黄巢进长安后,为报私仇,将于琮杀害。
然后继续进剿,打来打去,黄巢明白了一个道理,军队要想有战斗力,就得有铁的纪律。于是自称“率土大将军”,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增加兵员。于是很快攻破东都洛阳,皇帝仓皇西遁,跑到长安去了。
黄巢很快追到长安,皇帝继续往四川成都跑。黄巢进京,乘黄金舆,身边护卫皆绣袍,其党乘铜舆以从。请注意是黄铜车,不是黄金甲。即位,号大齐。求衮冕(龙袍官服)不得,绘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大赦,建元金统。看样子黄巢姓黄,所以喜欢黄色的东西,什么黄金啦,菊花啦。帝号都叫金统。这名字没起好,有了黄金并不能一统天下。自称“承天应运(不是奉天承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大封百官。
老黄不愧是江湖草莽出身,倒是一点不讲究啊。
唐朝皇帝跑到成都,下诏勤王。黄巢屡战不利,只好退出京师。沙陀首领李克用部立功最大。
黄巢走后,长安城被付之一炬。当然并不是黄巢军队烧的,而是入京勤王的各藩镇部队。黄巢的军队毕竟是有纪律的,而这些乌合之众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祸乱更甚。
黄巢从京师跑出来,军纪就荡然无存了,树皮草根都吃完了,于是出现了被后世诟病千年的吃人事件。将那些快死的人放在大磨盘里,磨碎熬肉粥喝。
然后一路败退,最后被追到狼虎谷,黄巢眼看跑不出去,跟亲信说:“我本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亲信不忍,黄巢自刎,结果没死了,亲信补了一刀,跟自己脑袋一起被传首京师。
黄巢啥意思,我进了长安就不应该称帝,我应该功成身退。不称帝就是周公曹操霍光司马昭郭子仪,称帝了就是乱臣贼子,就是王莽李渊王世充。其实不是称帝不称帝的问题,而是成功没成功的问题。成则王侯败则贼,黄巢只是败了而已。
败军之将不言勇,亡国大夫不图存。败了就啥都不要说了。
当然也有传说,黄巢并没死。邵博在《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东西两都父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
就是说,黄巢兵败后,找个跟自己长得像的人杀了,让亲信带着头去邀功,自己化妆成和尚,投奔了自己的旧部,已经被招安为河南尹的张全义,这种明显找死的却收到奇效,张全义名如其人,保全了兄弟义气。把他安排在寺庙里,出家修行。
邵博还亲眼见到南禅寺墙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就是说黄巢长得不咋地,没霸气,跟曹操宋江一样。但是一双蛇眼很有特点。
啥叫蛇眼,其眼形特征为:眼睛发红似蒙一层红纱,眼睛向外鼓。生有这种眼的人奸诈阴险,心如毒蝎,六亲不认,目无尊长,常常做些出格的事。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轻视甚至忽视尊卑和道德规范。关于蛇眼,相书有诗:堪叹人心毒似蛇,睛红圆露带红纱,大奸大诈如狼虎,此眼之人子打爷。蛇目睛圆上视黄,掉头行步若仓惶,出言举措心怀狠,害物伤人不可防。
寺中还有黄巢的一首诗: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
的确牛逼。
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