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炮弹的黄铜弹 枪里面弹出的弹壳有用吗

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进行批评加教育.要给老伯具体讲清楚危害性.不能说艺高人胆大.首先要为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负责人.不能自己异想天开.对于这些我感觉咱们的普法率和对危险军用器材的知识普及还是不到位的.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第一时间接触的这样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自己捡起来首先应该报警让专业人士来处理.个人误操作可能会带...

炮弹的黄铜弹,枪里面弹出的弹壳有用吗?

弹壳是有用的,但是打仗的时候是不可能回收弹壳的。平时打靶以后一定会回收,在集中处理。

第一、战场上不回收就是浪费点钱,但回收的话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时间就是生命,我相信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捡弹壳,弹壳没了可以在造,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孰轻孰重谁都清楚。

第二、子弹壳重复利用价值不大。子弹也是一个比较要求精密的产品,弹壳经过击发抛壳以后难免会有所损伤,弹壳产生金属疲劳,重新加工还是比较麻烦的。

第三、子弹壳回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是有的,比如有的步枪装有特殊的外挂装置,弹壳飞出来以后不落地直接回收,但那些毕竟是少数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

总之一点,虽然弹壳有一定的用处,但在战时是不可能回收的。

常熟老伯单手捏着炮弹走进派出所?

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进行批评加教育.要给老伯具体讲清楚危害性.不能说艺高人胆大.首先要为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负责人.不能自己异想天开.对于这些我感觉咱们的普法率和对危险军用器材的知识普及还是不到位的 .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第一时间接触的这样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自己捡起来 首先应该报警 让专业人士来处理 .个人误操作可能会带来大灾难.个人见解.

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

题主的这个问题,可能指的旧是广西镇南关上的这门德国克虏伯120毫米要塞炮,从图片里看炮口指的方向就是境外,大炮架设在制高点上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不惜重金购置最先进的大炮布置在这里,也是震慑已经占领了越南的法国人。

那么,这门大炮的炮管为啥一发穿甲弹卡住了呢?这要从当时的火炮制造水平来说,19世纪末德国经过了艰苦的近代工业化成为了世界强国,而克虏伯家族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支持了德皇(普鲁士),赢得了武器装备的特许经营,在土地使用和资金方面都得到了德国政府的优惠支持,使得克虏伯公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制造出大量先进的火炮,同时价格要比英国的“阿莫斯特朗”炮便宜,在全球销量都不错。

但是19世纪末近代工业刚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钢铁冶金、机械加工工艺方面还很原始和落后,制造一门火炮,特别是大口径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当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电弧炉+电渣重溶炉双联生产炮管钢坯,再锻造、表面机加、镗孔、液压自紧、拉膛线、一系列热处理…等精细工艺,炮管材质只是平炉冶炼完成后铸锭,然后锻造、机械加工…等现在看来很粗略的制造方式,这就导致了炮管材质比较疏松,硬度、抗蠕变、抗冲击…等理化性能都很低,往往是发射几十发炮弹膛线就磨损严重,导致了炮丸在发射时没法与膛线咬合,发射出去之后射程和精度都严重下降…这需要更换一个炮管才能正常发射和保持射程和精度,但更换下来的炮管不舍得报废,因为加工一根炮管太费劲了,为了使用节省费用,就要对更换下来的炮管进行检查,如果只是膛线磨损那么就要将膛线磨平,再加工出来膛线继续使用,但是新加工出来的炮口口径会增大,也就是说原来是120毫米,经过重新加工后成了127毫米,这就不能发射原来120毫米口径的炮弹了,必须使用127毫米炮弹。

著名的600毫米“卡尔”臼炮,其实它有两个口径的炮管,一个是8.44倍的600毫米重弹管、另一个是11.5倍的540毫米口径的轻弹管,后者就可以重新加工成600毫米炮管。

但“卡尔”臼炮参加的大部分战役都是用直接加工的600毫米炮管,这么大的口径使用再生炮管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在炮位上爆炸了绝对是灾难性的。

但是在188×年使用再生炮管比比皆是,估计这发卡住在炮管理的炮弹直径与炮管不一样,所以没有发射出去,也就是说:当时的清军素质低下,根本搞不清是不是同口径炮弹就装填进去了…有看官会问,它没发射出去怎么没有爆炸?这是因为它是一发穿甲弹,弹丸芯补里面没有炸药而是装填的沙子进行配重,靠很厚的外壳撞击目标,而不是像“开花弹”(榴弹)那样需要引信,撞击到目标后由引爆药击发炸药,问题那个年代工业能力低,榴弹又较穿甲弹复杂的多,所以制造出来太贵了,克虏伯120毫米要塞炮这样口径的榴弹一枚至少要5两白银,清朝也制造不了进口货根本用不起,所以只能用穿甲弹。

总之,这门炮管内卡有炮弹的要塞炮里面的故事很多,既说明了当时的清朝也不是一味地不抵抗外来侵略,但腐败的制度导致了没有工业,军队里几乎都是文盲更无信仰,这样的军队就是给再好的武器也不会用,更别说抵御外虏了。

客观评论F22战斗机怎么样?

世界第二强空战战机,仅次于歼-20战斗机,算是世界上的领先战机之一。

F-22A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4S作战能力的飞机,也就是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先进战场态势感知、隐身4大指标。在这4个指标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就是隐身性了,这个特点是五代机性能压制四代机的主要依托。

图为F-22A战斗机的上视图视角和下视图视角,可见其常规布局非常规整,主翼和尾翼面积巨大,前后外缘平行,隐身特征明显。

F-22A战斗机1971年立项,代号为ATF,意思是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针对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研发一种可以大量对抗苏系四代机,比如苏-27、米格-29的新型战机。第四代战斗机什么特点?能量空战、格斗空战、中低空作战、亚跨音速作战。也就是说,第四代战斗机主要就是针对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高空高速,但是笨拙的特点,研发的一种可以在格斗中取得优势,高机动性为主要特征的战机。

要战胜第四代战斗机,五代机必须要提高作战距离,也就是要做到在足够远的距离发现四代机,在足够远的距离攻击四代机,还要让四代机无法攻击自己。那么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换装更大孔径、更大功率的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提高发现敌机的距离,然后使用隐身技术,降低敌人发现自己的距离。

图为F-22A战机的复合材料外漏图,绿色部分都是复合材料,可见其零件较少、复合材料占比极大。

作为F-22A战斗机而言,他使用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有2000多个T/R组件,可以在140公里对进入探测距离的敌机进行锁定攻击,但是由于使用了全面的隐身设计,因此一般的第四代战斗机都需要进入50公里才能对F-22A进行锁定攻击。F-22A的隐身设计包括外形隐身、隐身涂料两个办法。

图为F-22A战斗机进行大过载机动,他的机动性也很好。

外形上,F-22A使用常规布局,主翼和尾翼的外缘、内缘互相平行,使雷达波束朝着2个特定的主要方向进行反射,使用V型垂尾,和机体外侧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当,也让飞机侧面的雷达波束向着1个特有方向反射,使用菱形机头、导弹内置方式,有一个容纳6枚AIM-120导弹的弹仓,外形上完全符合隐身设计的要求,而且还对发动机进行的遮挡,F-119发动机的二维矢量折流板使用矩形设计,也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

图为歼-20战斗机,他的机动性要比F-22A更强。

同时,F-22A战斗机涂抹了新型可填充式隐身涂料,他类似于一种胶状体,可以在飞机外壳的缝隙内填充,也可以大量的涂抹,这样飞机的表面更加光滑,突出物和不规则物减少,雷达反射面积降低,而且涂料可以吸波透波,飞机的雷达反射更低。据悉,F-22A战斗机有世界上最好的隐身设计,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

F-22A战斗机挂载两具大型副油箱,就可以施展“快速猛禽”战术,可以快速部署到数千公里外的战区。

F-22A战斗机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数字化二维矢量的战斗机,这样他的机动性能更好,在超音速飞行时,也能够进行超过6G过载的机动,他的机体使用特殊复合材料制造,这样可以承受住在超音速下大过载机动时的压力,飞机不至于出现结构损伤。其次,F-22A的发动机还是他服役时,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达到了15.5吨推力级别,在90年代服役的时候,可谓无人能敌。

然而F-22A战斗机终究只是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平,电子科技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的,F-22A现在已经落后时代潮流,他的雷达T/R组件只能封装2部MMIC电子器具,但是歼-20的雷达可以封装4个MMIC,而MMIC是T/R组件收发信号的核心组件,意味着F-22A战机雷达的性能只有歼-20的一半。同时,歼-20装备了EOST/EODAS合成孔径系统,拥有“蜂窝”头盔设计,可以获得还机身360°视野,同时具备光电/红外两种探测手段,能够远程精确定位敌机。

图为歼-20战机,他才是目前最先进的制空战机。

歼-20战机还有全动垂尾设计和鸭翼设计,使得他在机动性上比F-22A强很多,虽然没有矢量发动机,但是全动垂尾部分程度弥补了这一性能,而鸭翼战机本身就具备机动力矩大、效果好的特征,飞机机头指向性很好,可以在机翼上方产生涡流,降低翼载,提高升力。最后,歼-20战斗机的导弹武器PL-15也比F-22A的AIM-120C更加先进,不但射程更远,而且不可逃逸区更大,达到了30多公里,所以歼-20在对抗F-22A时,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说,F-22A是先进的战斗机,但是现在并非是最先进的战斗机,歼-20才是最强空战战机。

如何评价二战日军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二战后期,为了挽救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的局面,日本海军投入了专门用于自杀式攻击的所谓“神风特攻队”,并叫嚣着“一机换一舰”的口号;而日本陆军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各式各样的“决战”兵器纷纷登场,昭和参谋们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用一条人命或者一门火炮换取一辆敌坦克,那么“皇国“必然会转危为安。

到1944-45年,“谢尔曼”坦克的压倒性优势令日军在“甲-弹”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因此在反坦克作战中,自杀式战术也已被常态化。典型的自杀式战术就是一名身背1~2枚反坦克地雷的日军步兵,从掩体中突然出现,钻到坦克车底同时拉响导火索;而在缅甸战役中,盟军还遭遇到了身处隐蔽良好之道路掩体中、用一枚炮弹和一把锤子武装起来的日军自爆兵(英国人称之为“现场起爆雷”)。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穷途末路下的众多疯狂之举的产物,四式反坦克刺雷(刺突爆雷,片假名:しとつばくらい)无疑是二战日本步兵反坦克器材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二次元周边题材中,四式反坦克刺雷也是日系标志性的反坦克装备。

关于这一兵器的方方面面,下面就由老白我向大家细细道来。

四式反坦克刺雷本身是一种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锥形反坦克炸弹,爆炸物被装置于底部中空的圆锥状药型罩当中,弹体外壳也是类似漏斗形状的圆锥体结构,弹体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套管套接于长达1.8米的木(竹)制手柄之上,套管边缘有一个保险销防止非作战使用状态下炸弹被意外引爆,在圆锥弹体底面上还有等距排列的3个支腿……从外观上看,它就像是由恶童用长杆挑起的一个样子滑稽的巨型陀螺玩具。

该武器的基本参数为:

弹体总重:5.3千克;空心装药质量:2.9千克;弹体长:280mm;弹体圆锥基部直径:203mm;手柄长度:1900mm(一说为1500mm左右)

战后盟军缴获的四式发坦克刺雷(刺突爆雷)

提及这种步兵反坦克武器,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谈谈空心装药技术。

空心装药技术以所谓的“门罗效应”为理论基础,顾名思义,它最初是由美国的一位名叫门罗的工程师发现的。试验结果显示,如果将弹体装药进行塑型,使其呈现为某些特定的凹状结构,即可提高爆破效能。一战期间,德国的一位兵器工程师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发展,他采用薄制金属材料包裹弹体,并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约为弹体直径的2~3倍),使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直在1938年,2名瑞士工程师完善了这种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弹药制造中,而英国人作为间战时代中众多新式军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之先驱,首先将其方案应用于其反坦克枪榴弹的设计中。于是,一个新的反坦克弹种“破甲弹”(sharped charge shells),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破甲弹的杀伤原理。本图的完整版,包括空心装药技术的介绍内容,最早附于2006年本人为国内某军事杂志撰写的专题《二战步兵反坦克武器》中,不知道大能的算法是否可以放过白某人一马 :-)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破甲弹更多的是依赖“聚能效应”所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来“切割”装甲的:当弹头接触到坦克装甲后,位于弹体底部的引信将被引爆。随后,包裹成型装药的所谓“药型罩”(采用熔点较低、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黄铜、紫铜等制成,纯铁或其它满足条件的合金也可)将在高温下熔融,并在炸药爆破的压力下形成可达10000米/秒的高速金属射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将会像“用高压水流冲击泥土”一样,在装甲上打出一个小洞,随后,残余的金属射流将与被击碎的装甲破片一起进入车内,位于其行进路径上的坦克乘员必然非死即伤,甚至还可能造成弹药殉爆等“二次杀伤”效应并完全摧毁一辆坦克。

空心装药技术在二战期间得到了非常普遍应用。作为当时新锐之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RPG,即俗称的“火箭筒”),其射弹均采用破甲战斗部;然而直到战争后期,真正投入实战的并可供步兵班组携行使用的却也只有美国的“巴祖卡”(Bazzoka)和德国的“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正式名称是Raketenpanzerbüchse 43),因为这种装备所涉及到的超小型固体火箭、电/磁击发装置和速燃发射药(尤其是后者)等技术,其门槛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而对于无后坐力炮来说,其单兵携行化达到实战要求则要等到战后的60-70年代了。

另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单兵手掷的反坦克手榴弹——应运而生。二战中苏联、德国和日本等参战国均使用过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此类武器。苏联的是RPG-43和RPG-6型,德国的是“1型反坦克手雷”(Panzerwurfmine I),日本的则是“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日语:3式対戦車手榴弾)。

反坦克手榴弹的重量是普通手榴弹的2-3倍,因此相应的其投掷距离较短(通常只有15-25米),它是一种绝对的近战武器,对于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使用它的士兵而言,面临着的也是九死一生的考验。此类武器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弹体必须垂直击中装甲才能取得最佳的破甲效果,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发挥聚能效应的威力,所以它们都配有软式的(或可折叠的)飞行稳定装置;日本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是采用较为“山寨"的麻制纤维束来实现这一技术设想的,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空心装药炸弹投掷角度的问题,德国人所采用的伞状稳定装置

3式対戦車手榴弾

综上所述,既然各种常规的单兵反坦克手段对于日本军部而言都不可行,况且在抵近距离上的步兵反坦克作战本身伤亡率又极高,所以按照昭和参谋们的逻辑,或许还不如采用人操方式将空心装药炸弹直接怼到敌坦克上,追求“一命换一车”的战术效果呢。

何况,帝国军人一定要发扬“白兵突击”之传统。抱有必死之信念和决胜之意志的帝国军人,双手紧握超过6公斤的大威力炸弹,凭借着“凌驾于物质之上的充溢之攻击精神”,如同唐吉珂德向风车发起挑战般朝着敌战车发起冲锋,所不同的是,他手中的武器真的可以摧毁那个庞然大物。拥有“大和魂”加持的“昭和男儿”, 定然会将“米英鬼畜”炸个屁滚尿流!生命如同樱花般在绚烂绽放的同时凋落,魂归九段坂的旅途不会有任何“遗憾”。有昔日“肉弹三勇士”为“榜样”,这些个“特攻”行动,定然会在此非凡之时代,掀起令当代“敌寇”为止色变的“神风”——对于被洗脑比较彻底的帝国军人而言,这显然是一幅足够 綺麗 的场景。

四式反坦克刺雷,堪称是昭和时代上半叶中的暴力美学的集中体现之一,当然所谓的暴力美学也体现这种兵器的技术细节当中。下面就试着给各位讲讲看:

首先是所谓的 双重“保险”装置:

在要使用刺突爆雷之前,士兵需要先移除安全销(肉眼可见),这样弹体外壳的漏斗状结构末端的套管与手柄间如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即可发生相对位移;

然后,当刺雷上的支腿撞击到坦克车体装甲时,如果撞击力足够大,那么手柄顶端的一个充当击针的钉型装置(从外部不可见)就会向前移动,它先是会切断一个横贯套管与手柄的保险丝(第二重“保险”),然后继续前移,当相对位移达到约50mm时,“击针”即可完全就位并击发弹体内的雷管起爆装置,进而将炸弹本体引爆。

关于弹体顶端(圆锥体基部)3个支腿的作用:

除了提供足够坚实的支撑点,让手持武器的士兵能够推动手柄、让击针充分前移从而触发引信之外,它还可以让空心装药获得理想的炸高,因为在上文中提到过,“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令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弹体各个角度的特写,凸起的环状结构应该是加强箍

弹体截面图,注意图中标出的“SAFETY PIN”和“SHEAR PIN”两个保险装置

另外,长度近两米的木制手柄,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些许心理安慰,让他以为或许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他可以就地卧倒从而侥幸生还。然而这种构造粗陋的兵器并非定向爆破器材,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射流固然绝大部分都会射向坦克装甲板,然而剩余的足以致命的冲击波和炸弹破片仍会横扫过周围十数米的半径范围。

从纸面上看,这种武器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当锥形装药以90º 撞击车体时,它可以穿透约150 mm的均质钢装甲,60º 时的穿深则有100 mm。考虑到美制“谢尔曼”坦克车体的侧面只有38mm的垂直装甲,而各型LVT履带式两栖车的装甲更薄,所以一旦这种武器发挥效果,其打击的目标几乎必然面临的是车毁人亡的后果,当然,使用武器的日军士兵也会同归于尽。

不过,这种武器要发挥作用纯粹需要依靠撞击力进行瞬时触发,如果在移除保险销后,弹体末端的金属套筒与木制手柄之间滑动不畅,或者使用者的撞击力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攻击失败。而且,由于无论是武器本身和武器的使用者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了。如此看来,实战效果恐又颇为可疑。

四式反坦克刺雷最早是在1944年代特岛战役中投入实战,在后来菲律宾群岛的其它作战和冲绳战事中也有部署使用;然而,按照美国军方在1945年3月的报告中的说法,“敌军使用此武器攻击我方坦克的尝试,无一例外均遭遇了失败”。不过老白以为,即使这种武器真的曾经取得过战果,也不会有亲历者能够幸存下来讲述这一事实。

最后补充一点。与大多数二战日军的“特攻”兵器不同的是,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传奇”甚至延续到了战后。日本驻中南半岛的占领军在投降后将大量刺雷武器遗留当地,而在后来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越盟部队获得并装备了若干此类反坦克器材。在1946年底爆发的河内战役中,一位名叫阮文成(Nguyễn văn Thiềng)的越盟营长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攻击法军坦克,但炸弹触击目标后却没有爆炸;据说后来阮营长在轻武器对射中阵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式反坦克刺雷成为了某种象征,成为了越南军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之符号,这恐怕是日本军部的战争狂人们所万万没想到的吧。

在1946年12月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手持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一名越盟敢死队员,正在河内市豆行街(Hàng-Đậu)的废墟中,等待法军坦克的到来。

在越南河内市区为纪念民族独立解放斗争而设计的雕塑作品中,四式反坦克爆雷甚至变成了一种象征物的存在,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之笼罩下,这种日式“特攻”兵器的加入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