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局拉锯战(黄铜局怎么打)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铜局拉锯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铜局怎么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1、黄铜怎么上白银 2、...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铜局拉锯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铜局怎么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黄铜怎么上白银

问题一:lol黄铜1怎么冲上白银5 先纠正下 虽然最低的阶段是叫英勇黄铜 但是排位显示的是青铜1

开始回答问骸了 很正常的 我青铜1到白银5打了一个礼拜 每次都被坑 到白银之后还是灰和青铜的抽到一起

没什么办法 要么和朋友一起开黑 至少有默契点 要么自己慢慢打 靠实力和RP 找大神带也行 我自己一个人打一个礼拜冲上去的

双排都没用 真的 我和朋友双排 下路超神 其他路全崩 我已经很尽力了 让打野多帮上去 少来下去 有条件也去中路支援下 可是蹦的太惨了 之后打团也不理想 各种没意识还不带眼还浪被抓 丢人 丢塔 丢视野 丢龙 打的很累 特别是拉锯战

这个游戏胜利的公式是这样的 胜利 34%靠实力 33%靠队友 30%靠运气 遇到极品队友胜率我也不多说了 赢了也是累 完全没有成就感 一场本来40分钟能完爆对面的楞是因为队友打了一个半小时才艰难的勉强的千钧一发的赢了 你懂的 加油吧骚年

问题二:英雄联盟里黄铜几后该白银? 黄铜1以后打5局胜3场就可以到白银5 ,一般小段3局2胜,大段5局3胜。

段位排列是5,4,3,2,1,

问题三:黄铜怎么上白银 看你打什么位置了你要是中上什么的最好找个打野一起。你要是打野多看看LPL 的比赛他们打野节奏套路都不错还有你要是能找到好基友看看抗韩中年人什么的也有不少靠谱的组合

问题四:lol明明上白银了怎么还是显示黄铜 要在赛季奖励发放之前到白银才是白银框

问题五:英雄联盟中的黄铜白银是什么? 到了三十级了以后可以参加排位赛・・・初始的十次是定级赛・定位你在哪个级别・・之后可以同过排位赛胜利获得胜点参加定级赛・・・・・废话不多说了・・・・定级了之后会有六个级别・・・・你可以理解为玩家的水平排名 一个六个级别・・由下到上 英勇黄铜 不屈白银 荣耀黄金 华贵铂金 璀璨钻石 最强王者

问题六:LOL,黄铜1怎么升上去? 胜点100,进行晋级赛,5打3胜就成功,然后变成白银5

排位赛胜利就会增加胜点,反之扣胜点,至于加多少扣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你的“隐藏分”。

如果晋级失败了,会从100胜点里扣掉一部分,仍然在青铜1,准备下一次晋级赛吧。

问题七:lol我现在是黄铜1,怎样上白银。 你可以找代练,也可以找人带你上分,也可以抱大腿局局辅助,如果辅助还一直输,其他位置玩的还没你好,你就去打这个位置,直到你打不过再去抱大腿

问题八:lol排位赛黄铜4怎么晋级到白银 胜利加胜点,输了扣胜点,打满100胜点后是三局两胜的晋级赛,赢了黄铜三,同理,到黄铜一1400胜点后是五局三胜的晋级赛,赢了就是白银。

问题九:lol黄铜上白银怎么上? 你出不了青铜,不只是每次都被坑的原因,肯定还有你的原因。先看看视频,学一学,然后找个不错的小伙伴,一起撸上去!

问题十:黄铜1升到白银大概要打多少场? 假设零点数开始打需要打四五局左右,假设输掉两句,那么应该打六局左右,晋级赛三局两胜制运气好两局连赢,一般会输一局吧,这样晋级赛三局,加上一开始的六局,好,需要打九局十局吧。

河阳大战,为何能被称为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拉锯战?

提起中国古代史中既精彩纷呈且又显著改变了历史走向的战役,你会想起哪个?是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抑或是襄阳之战、萨尔浒之战?其实,发生于唐末的魏州之战,绝对能够排得上号。 这场大战几乎集中了冷兵器时代经典战役的全部要素:大规模的兵力投入与惨烈厮杀、死守城池与拉锯战、运动战与伏击战、千里驰援、奇袭诡计、坚持与煎熬、强势与弱势的逆转,等等。可是,这样一场本该大书特书的战役,却因其所处乱世,史料不详、是非难断,以至今日几乎无人知晓。然而,这又确确实实是一仗打出了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属于它的独特印记。

01:磨刀霍霍向魏博

话说那是在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割据东北幽燕一带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自封燕王,并调集十万大军南下,打算一举荡平魏博,一统河朔三镇(卢龙、成德、魏博)。刘仁恭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起兵,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不久前刚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李克用,这让刘仁恭对自己部队的战斗力颇为自信,也使其点燃了问鼎中原的雄心; 另一方面,此时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病死,其子罗绍威才刚继位,人心不稳。因此刘仁恭便计划乘虚而入,大有趁火打劫之意。

魏博镇是老牌的河朔三镇之一,兵马素来强悍善战。刘仁恭知道魏博是难啃的硬骨头,只能在魏博军尚未缓过劲来前,凭借锐气速战速决。一旦迁延日久,自己劳师远征,肯定要吃亏。为此,刘仁恭命燕军采取恐怖政策,每攻陷一地必定屠城,妄图使魏博丧失抵抗意志,尽早投降。可没想事与愿违,魏博人不但没被吓到,反而团结一致坚壁清野,与燕军打起了消耗战。

刘仁恭见恐怖政策失效,于是决定集中兵力强攻魏博镇治所(司令部所在地)魏州(今河北大名)。如果拿下魏州,那么其余州县定是望风而降。这样一来,魏州保卫战对于罗绍威来说就成为关乎其身家性命的重中之重。但罗绍威虽然有心打这一仗,可毕竟自己年轻没经验,对能否打败老牌军阀刘仁恭心里没底。几经权衡,他决定派人杀出重围,向盘踞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救。

02:汴军入援

魏博镇位于宣武镇的北面,对于帮助宣武抵挡河东、卢龙两个强藩的兵锋具有极为重要的屏障作用。对于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朱温自然清楚。所以,接到罗绍威的求援信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命令手下头号大将葛从周率领猛将李思安、张存敬,带五万精锐汴军驰援魏州。

要知道,不久前汴军刚刚在淮南之战中大败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士卒折损不下十万,朱温最为信赖的大将庞师古也作了古。所以这次救援,朱温几乎是下尽了血本,派出了自己能动用的所有野战力量。由此可见,朱温这回也是拼了。当然,对于朱温来说,他之所以对魏州战局如此重视,可不只是为了拉罗绍威一把: 如果能打退刘仁恭,不仅可以使魏博镇死心塌地效命于宣武,还可以趁刘仁恭新败伺机夺取卢龙;如果卢龙束手,自己就可以从南、东南、东三面对老对头李克用形成战略包围。如此一石三鸟,岂容他不上心?

听闻汴军来援,刘仁恭并不惊慌,因为他早就对此做出了预案。他叫来儿子刘守文,对他说:“儿啊,你勇武异常,乃我大燕第一勇士。相信只要你出马,击败区区汴军不在话下。”刘守文听罢,顿时血脉贲张,感到自己扬名立万的时候到了,便恳请率军迎击汴军。刘仁恭大喜,于是便调拨精兵五万,命刘守文及其妹夫单可及统领,气势汹汹地扑向汴军。

03:狭路相逢智者胜

刘仁恭说刘守文是燕军第一猛将,其实是为了激励自己儿子,燕军中真正厉害的角色乃是单可及。此人擅使长枪,曾击败过素以勇猛闻名天下的李克用,人送绰号“单无敌”。葛从周不敢大意,急命同样武艺超强的李思安来会会这个硬茬。两军对垒,自报家门之后,刘守文便和李思安拨马战在一起。以前刘守文听说过李思安的名号,知道他是汴军数一数二的猛将。这番高手对决,容不得半点大意。想到这里,刘守文将手中大刀舞得飞快,刀刀直击李思安要害。李思安可能是因为鞍马劳顿不及休整,左支右绌,一杆铁槊挥得全无方寸。最后李思安实在招架不住,扭头就跑。汴军一看主将败了,也争先恐后撤离战场。刘守文见状大喜,将大刀一横,指挥燕军乘胜追击。

燕军追出十几里地,来到一条河边。此河两岸都是密林。眼看李思安过河逃脱而去,刘守文哪里肯舍,当即是加鞭猛追。然而,正当燕军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密林里突然杀出一支人马——此乃朱温的外甥袁象先率领的伏兵。袁象先指挥部下乱箭齐发,一下子射得燕军哭爹喊娘,哀叫声、咒骂声、惊恐声交织混杂,队伍乱成了一锅粥。这时,只见李思安掉头杀回,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手中铁槊抡动如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其所过之处,燕军纷纷倒地,非死即伤。

到了此时,刘守文终于明白自己中计了。怎么办?事到如今,只能拼了。于是刘守文大吼一声,挥刀与袁象先战在一起,单可及则与李思安战在一起。两军兵对兵、将对将,在河边展开了殊死搏杀。

单可及清楚,此番恶战如不豁出全力,那就是有死无生。于是他铆足了劲,酣战李思安。 其实就二人武功造诣而言,李思安和单可及真乃棋逢敌手,打上个几百回合是不成问题的。可燕军突遭伏击,军心动摇,跑路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刘守文那边战事不利,拼命招呼单可及过来拉兄弟一把。受此影响,单可及难以集中精力。而李思安则焕发了十二分的精神,把铁槊舞得虎虎生风,招招直逼单可及。两百合后,李思安突然发力,用铁槊格开单可及的长枪,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刺。单可及不及招架,被铁槊贯穿前胸后背,落马而死。单可及阵亡,刘守文战意全无,夺路而逃。此役,汴军大获全胜,五万燕军除几百人和刘守文逃出生天外,全部被消灭殆尽。

04:置之死地而后生

话说两边。刘仁恭派刘守文阻击汴军,自己则加紧了对魏州的攻势。燕军昼夜强攻不止,震天的喊杀声吓坏了罗绍威,迫使其一连派出十几波信使,催促葛从周速来魏州。 葛从周明白,眼下罗绍威就是个泄了气的皮球,自己如不亲临魏州给他加油打气,燕军就算攻不下魏州,也迟早会把罗绍威吓跑。于是,葛从周命部将举着自己的旗号,在魏州城外安营扎寨,吸引燕军注意,自己趁夜色率八百护卫骑兵悄悄潜入魏州。

第二天天刚亮,燕军就展开了攻势。葛从周命罗绍威从城内挑选精兵三千,连同自己的八百骑兵,一齐开出城外,直奔着燕军杀去。临走前,葛从周留下一句话:“关闭城门,不许放一人入城!”

三千多将士明白,此番出征退路已断,只有奋勇向前,或许还能杀出一线生机。葛从周废话不多说,挥起长枪突入燕军阵中。这一仗杀得那可真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场上到处都是滚落在地的首级及尸骸。刘仁恭没想到葛从周竟然从魏州城内杀出,但他瞬间就明白了对手的意图。事到如今,比的就是谁更玩命,杀吧!

葛从周望见刘仁恭的旗帜,便纵马挺枪杀来。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一路枪刺剑砍直取刘仁恭。 燕军众将见来者不善,纷纷围在主帅面前,酣战葛从周。他们没想到,葛从周连斗十余员燕将,气力竟无丝毫减弱。他与部将贺德伦背靠背,把兵器舞得如同龙卷风一般。燕将上来一批,或死或退,再来一批,又是或死或退。燕军动摇了,他们怀疑自己遇到的不是人,而是变形金刚。于是,燕军开始三五成群地撤出战场。最终,撤退变成了溃退。葛从周见状,命人放起号炮,魏州城内的魏博兵马倾巢而出,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席卷了燕军的残阵。刘仁恭仓皇逃命,最后只带了几十个骑兵退回卢龙。

魏州一战,卢龙十万精锐全军覆没,大将单可及阵亡。刘仁恭的称霸野心被击得粉碎,从此只能龟缩在幽州(今北京)苟延残喘。 而就在这前后,幽州以北的契丹族完成统一并形成国家雏形。此后,契丹开始不断南侵,而卢龙则无力挡其锋芒,最终使其发展成为五代宋初雄踞北方的强大帝国——辽国。而被朱温拉了一把的罗绍威,此后则全心全意拜倒在老大朱温的脚下,魏博在事实上被纳入宣武的版图。 得到魏博这支精兵,使得朱温的势力范围猛推至黄河以北两百余里,成为天下第一强藩。而且从此以后,宣武、河东两大集团的缓冲地带消失,朱温和李克用这对宿敌由此开始了连年不断的短兵相接,五代初年梁晋争锋的格局也由此形成。

什么是拉锯战?

拉锯战是指就是双方反复的争夺同一地点,夺而复失,失而复得,战线拉得特别长,对峙时间特别的长!消耗特别多,你来我往不相上下!就像拉锯一样,故称拉锯战

持久战

持久战

protracted warfare

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相对于速决战而言。有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持久战。战争中正义的一方,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通常在战略上采用持久战的方针,通过长期的作战,逐步削弱敌人,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后赢得战争的胜利。战役、战斗的持久战,通常是在特定的情况和需要下进行。历来兵家一般多忌旷日持久的战争,主张速战速决。但也有的主张以持久战疲惫、消耗对方,尔后击败之。持久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反对国内外敌人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

闪电战

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研究“信息+闪击战”可能演变的“信息化闪击战”,利于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防范新的闪击战,并在作战中寻找更多的制胜之机。

剥开闪击战侵略的外衣,剖析一下闪击战,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闪烁着跨越历史时空的启迪。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以极快的速度突袭敌军。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毛泽东,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对付闪击战的钥匙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国力、正确的战略指挥、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现代化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到达了“顶点”,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经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程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信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信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着“信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升平的危机意识。

公元前12世纪的文明世界,局面有多么的混乱呢?

希腊经济崩溃,利比亚、叙利亚和埃及内变如火如荼,外族战士火上浇油。约旦被难民所充斥,伊朗磨刀霍霍,伊拉克风云动荡……这听起来好像是说21世纪的局势,然而公元前12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同样也是如此。

按照传统的说法,一波被称作海民的入侵者摧毁了一切,赫梯帝国与迈锡尼希腊遭到终结,亚述和巴比伦的文明受到致命的重创,而埃及法老,伟大的拉美西斯三世虽然击退了这群顽敌,但埃及新王国的国势也难以重振。

然而一群不知从何而来,记载稀缺的流亡者,真有横扫整个东地中海世界,摧毁一系列古文明的威力?还是正如孔子所说“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当我们拂开尘扉还原历史的真相,会发现海民的威力被远远夸大了,而古文明们由于自己的骄奢淫逸积累的重重隐患爆发出来,才导致它们相继衰落甚至覆亡。

神秘的海民

“海民”究竟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还是很多民族的合集,至今尚不知晓。一般将据说摧毁希腊迈锡尼文明,将特洛伊征服者们的后裔取代的多利安人,也算在海民群体当中。

公元前13世纪时,也就是埃及新王国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时代,海民就已经开始骚扰国力鼎盛的埃及。看起来,他们有着非常久的活动历史。

按照拉美西斯三世记功碑的说法,赫梯帝国、古德王国、卡赫美什王国、阿尔札瓦和塞浦路斯,都被这群不知从何而来的狂暴征服者所毁灭,他们信心十足,想要征服整个世界。埃及军队无法正面对抗庞大的敌人,因此在尼罗河三角洲设下埋伏,用火箭袭击敌船,摧毁了海民的海军。随后,法老又用伏击的方式打败了海民的陆军,拯救了埃及的命运。

按照学者的看法,曾长期与以色列人作战的腓力斯丁人,正是海民的一部分。他们被埃及人打败后,定居在迦南的西海岸。而西西里人、撒丁人、色雷斯人,也都被看作海民的后裔。

学界认为,海民侵袭的过程中,将文明摧毁,土著沦为难民之后,被他们裹挟加入其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波波的浪潮冲击,将整个地中海文明激为齑粉。这个解释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却与考古发现无法吻合。

塞浦路斯的疑惑

过去学者一直相信拉美西斯三世记功碑的说法,公元前1177年海民大举进犯埃及之前,他们已经摧毁了塞浦路斯文明。

但实际上,按照学者的考古发现,公元前13世纪末,塞浦路斯岛曾经遭受到末期赫梯帝国的侵略,而整个公元前12世纪,它却没有遭到任何侵犯,维持着兴盛的状态,直到公元前1050年左右才突然由盛转衰。

如果海民的规模真的有传统说法说的那么大,作为东地中海枢纽的塞浦路斯不可能幸免于难。也许,拉美西斯三世记功碑为了夸大法老的战功而骗了我们。

赫梯丧钟因何而鸣

著名的卡迭什战役是埃及和赫梯两大古文明的巅峰,之后他们都缓缓地衰退下去。

然而,到灭亡之前,赫梯帝国的对外作战却变得异常激烈。此前帝国注重于控制叙利亚,满足于塞浦路斯岛名义上的臣服。但末期的赫梯帝国却开始重视海军,图特哈里四世(赫梯倒数第三位君主)及苏庇路里乌玛二世(赫梯末代君主)都发兵塞浦路斯,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整个公元前,塞浦路斯都是黄铜的重要产地。那么赫梯人对塞浦路斯杀鸡取卵式的侵略,是否因为赫梯内部已经陷入了致命的经济危机?

在拉美西斯二世的时代,海民被描述为赫梯人的盟友。那么拉美西斯三世记功碑上所说的海民入侵塞浦路斯,很可能实际上是赫梯帝国末期侵略塞浦路斯的作战。

赫梯帝国的都城哈图萨位于安纳托利亚腹地的山地高原上,距离大海数百英里。海上民族如何在公元前12世纪初摧毁这座城市根本无法解释。

更多专业的赫梯历史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摧毁哈图萨的是小亚细亚东部的卡什卡人,位于亚美尼亚山区当中的一个野蛮民族。他们是赫梯人的宿敌,在卡迭什战役爆发之前不久就攻击过哈图萨。

然而强大的赫梯帝国竟抵御不了区区卡什卡人的侵袭,当然有其原因。与埃及的长期拉锯战消耗了帝国的元气,而贫瘠的小亚细亚内陆的人口过度增长则使得人地矛盾严重激化。

赫梯人在东方要与亚述和埃及两大强敌对抗,但在末期它在西面的进取却越发激烈。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强邦阿黑亚瓦也被赫梯人征服,显然在灭亡之前,赫梯表现得异常穷兵黩武,但这更像是末日前的垂死挣扎。

由于经济危机、人地矛盾、饥荒频发,末期的赫梯帝国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嫁矛盾。但从考古发现来看,内乱并没有因为外战而减少,矛盾的转移显然是失败了,反而增加了帝国的边防压力。最终,哈图萨被野蛮人摧毁,但野蛮民族卡什卡人并没有征服赫梯,而是经过可怕的混乱之后,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崩散成一系列的小城邦。后来,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仍与小亚细亚中部的这些城邦赫梯人交战。

多利安人是个谎言?

在地中海的东北部,多利安人入侵希腊摧毁迈锡尼文明,很可能并非完全的事实真相。按照雅典人的说法,他们是多利安人入侵希腊的幸存者,而斯巴达、阿戈斯等伯罗奔尼撒城邦则是入侵希腊摧毁迈锡尼文明的多利安蛮族的后裔。

然而考古发现,迈锡尼城市的毁灭并没有暴力破坏的痕迹,更像是纷繁的中央集权体系无法维持之后,城市沦为废墟。

换而言之,所谓的多利安人入侵,也许是雅典人为了标榜自己是希腊正统而炮制出来的谎言,贬低斯巴达人为入侵希腊的蛮族。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扎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人才是迈锡尼文明最正统的继承者。

青铜时代晚期遍及整个地中海的平均气温下降引发了粮食减产和旱灾频发,这不利于集权政府保持他们的威权。同时国际贸易体系的衰退也不利于锡从黑海方向的输入。学者认为,在青铜时代,锡的作用不亚于当代的石油,或许迈锡尼人入侵特洛伊正是为了控制锡的贸易路线。

众所周知,当希腊文明经过衰退期再次兴起的时候,民主制已经取代了王政,野蛮民族很难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更能够证明,迈锡尼文明的崩溃原因是集权体系无法维持,而非所谓的野蛮民族入侵。

12世纪危机

大规模的农作物歉收和饥荒,频发的内乱,都是公元前12世纪许多古文明衰亡的重要原因。另外,公元前1225年到1175年的东地中海,还曾经爆发一系列的地震暴,持续了50年,直到地震带上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叙利亚沿海的古城乌加里特就是被地震所毁。

公元前13世纪中叶,赫梯人就已经像埃及求援,希望获得埃及的粮食。而埃及的粮食似乎也发生了减产。以古代的农业水平,任何文明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生存下去都不容易。

但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文明都是数百年、上千年的老大帝国了,如《红楼梦》中所说“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以古埃及为例,从十八王朝到二十王朝的交替都是和平的演替而未经过全面洗牌的战争,祭司集团越来越强大,剥削人民占有土地而逃避赋税,埃赫那吞法老试图对抗神庙和旧贵族势力的改革也以失败告终,他的儿子图坦卡蒙更是惨遭谋杀。

当然,恶劣的环境也会让群山当中的野蛮民族越发躁动。多瑙河以北而来侵袭巴尔干的蛮族,来自亚美尼亚山区的蛮族,由扎格罗斯山脉西来入侵巴比伦的埃兰人,这些势力都是真实存在的。

显然各大古文明遭受的破坏,与这些蛮族的活动有巨大的关系,如埃兰人就一度征服了加喜特巴比伦,直到被尼布甲尼撒一世驱逐。然而以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的视角,他只能看到在海上活动的海民。然而实际上海民在诸多蛮族中势力未必足以称道。

小结

公元前12世纪的危机,令许多灿烂的文化受到摧毁。在当代,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都因其全球化经济而受到推崇,考古发现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整个地中海世界竟维持着极高的联系。

然而发展到极致的文化往往也意味着骄奢淫逸,剧烈的阶级矛盾与人地矛盾令青铜时代的文明走进了死胡同,自然灾害的持续爆发无疑是将潜藏已久的矛盾全数引爆,古文明相继被自己内部的力量所摧毁,而海民不幸因为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碑文而要为这一切负责——其实想想就知道,海民至少不可能去祸害远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

青铜时代文明的终结,虽然在各地带来了一两百年或者更久的黑暗时代,但也说不上什么坏事。危机也带来了新的文明方式和技术模式,东地中海地区很快进入了铁器时代,比闭塞的东亚早了数百年,而随后产生的希腊文明也远比迈锡尼时代要璀璨。

关于黄铜局拉锯战和黄铜局怎么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