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一个茶壶,请高人指点,这个是哪个年代的?
谢谢头条邀请!题主朋友好!你展示的这把壶底款是篆书体“陈鸣远”。陈鸣远是清代康熈时期的紫砂壶制作大家,所制紫砂茶器无不精美绝伦。朋友这把壶从图片上看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壶嘴和壶身结合部都没有处理好,所用泥料也不大好。综合看这把壶应该是近时期制作的,肯定不是陈鸣远的作品。个人看法,说的不对请勿怪。
壶的构造特征?
紫砂造形要达到完美无缺,像壶盖、壶嘴、壶把、盆足等这些局部造形也不可忽视。这些附件造形如处理得当,能对造形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处理不当就会使造形显得不协调。附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补足器皿造形的功能和效用,它和整个造形的美观与使用要求都有直接密切的关系,要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推敲。要想搞好这些附件的造形,就必须先了解紫砂器皿造形传统上有哪些类型、特点。
一、壶钮:
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常见有球形钮、珠钮、桥梁钮、瓜柄形钮、树桩形钮、动物肖形钮 。(1) 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3)瓜柄形钮: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泼。 (4)动物肖形钮:源于印钮。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 (5)树桩形狃:取植物或瓜果的形态捏制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 (6)花式钮及其他:随着新的陶艺形式发展,打破传统程式,以壶边大于口取代壶钮,有盖与钮融为一体的。
二、壶嘴:
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1)壶嘴:称之为“流”,为注茗而设置。出手通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传统模式可分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 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直嘴: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流形的鸭嘴:源于奶杯造型,一般用于茶器、咖啡具的造型上。
上述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式仅指其基本形,依附于壶体又可在壶嘴上分割筋纹,亦可加饰花塑器方法与壶把相统一。 (2)壶体孔眼:明代多为独孔,清代中后期为多孔,有三孔,七孔,九孔等。七十年代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一度用球形孔,其孔要求排列整齐,与嘴对正,并依据嘴形而设置。
三、壶把(柄):
为便于握持而设置。源于古青铜器爵杯的弧形把。源于瓷执壶条形壶把的称"柄"。壶把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与壶嘴位置对称、均势。具体可分端把、横把、提梁三大类. (1)端把: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 (2)横把:源于沙锅之柄,以圆筒形壶居多. (3)提梁:从铜器及其他器形吸取而来的壶式,除提梁的大小与壶体协调外,其高度以手提时不碰到壶盖的钮为宜,有硬提梁、软提梁两种,光素器、花塑器都有,变化丰富。
四、壶盖:
紫砂壶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点,盖与壶体能一起烧制,以达到成品壶盖直紧、通转、仿尘、保温的要求和作用。主要形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与口置平的泥片称“座片”,弯起泥片为“虚片”,壶口泥片称“坨子”,壶墙的泥圈为“子口”,几个部位及转折过渡用脂泥镶街,润合贴切、浑若天成。壶盖稍大于壶口之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2)嵌盖: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3)截盖: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形式,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制成后盖与口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故技术要求较高。有截盖、克截盖、嵌截盖之分。
五、壶底:
壶底足也是构成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底足的尺度和形式处理,直接影响造型视觉的美观。壶底大致可分为一捺底、加底(足圈)、钉足三种。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的造型宜用暗接处理. (1)一捺底:紫砂茗壶烧成因无釉,故无烧成粘钵之虑,制作省工省时,用一捺底处理圆器造型赶紧利索,简练灵巧. (2)加底: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加底、脚圈应视主体造型而设置,用复子和勒子工具加工处理,亦有借鉴花盆底足处理手法,在方壶上采用挖出“犴门”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3)钉足:它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型制大小,钉脚高、矮、粗、细宜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方器则为四支钉足,从实践使用而言,钉足不宜太高
80年代铜壶介绍?
特别是沏茶汤的龙嘴大铜壶,堪称小吃中的极品美器。80年代中期,南市食品街建成以后,马福庆的儿子马振庭开了一家小吃店,名为“马记茶汤”,又叫“西域斋”,消失多年的龙嘴大铜壶重出江湖,天津作家张仲先生以此写出小说《龙嘴大铜壶》,又被拍成电视剧,一时间龙嘴大铜壶扬名天下。
秦朝黄金是铜吗?
黄金作为中国古代用于交易流通的特殊货币,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就有西汉,在当时西汉是一个多金的朝代,但是据有关史书记载到了东汉这些黄金却大量减少。
秦汉时期储备的黄金是非常多的,还传出一字值千金的故事,而后来却没有那么多黄金了,于是就有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站出来正面秦汉时期的黄金是黄铜,并不是真正的黄金。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秦汉时期的黄金其实就是真正的黄金。
因为在很多考古发现中,发现的西汉的金饼就是黄金。1999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谭家乡出土了219枚金光灿灿的金饼。每枚重量227.6克~254.4克,约相当于汉代的一斤,总重54116.1克,是迄今为止汉代金饼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
而且《汉书》中也说得很清楚了,《汉书·食货志》有言:“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黄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黄金,白金就是今天所说的白银,赤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铜。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可以佐证,该书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银,白金也”、“铜,赤金也”等词条解释。
可见,汉代人不但金、银、铜的概念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已经有了金、银、铜三个词,那些说什么汉代的黄金是黄铜的说法可以歇歇了。
黄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作为货币和馈赠的记录,至战国时广为流通,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酌金、罚金、赎罪、买爵以及大宗交易和军事支持等各个方面。
当然西汉多金是真的,据《文献通考》记载:“汉时赐臣下黄金每百斤,二百斤,少亦三十斤,虽燕王刘泽以诸侯赐田生金亦二百斤,梁孝王死,有金四十余万斤。”
当年,刘邦用四万斤黄金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失去范增之后的项羽一路败走麦城,刘邦从而一霸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万斤黄金起到了开创西汉的作用,也预示着西汉是一个多金的年代。
根据史书的记载可以发现,西汉时期的“黄金储备”数额之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属罕见,可说为历朝之最。
《魏晋南北朝史》载:“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考据的西汉时1斤折合今日248克来计算,西汉的百万斤即今日的248吨,这已经达到了今天中国黄金储量的四分之一了,绝对堪称恐怖。
到了东汉并没有建立关于黄金的任何制度,那么西汉的巨量黄金又是如何全部不见的呢?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谜题。
有人觉得汉朝文献记载中的黄金数量太大,提出一种折中的观点,说古时候炼金技术有限,黄金的纯度不高。
这显然是臆测之论,因为黄金提纯的技术其实真的不难,中国的炼金技术早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很发达了。
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可以证明这一点,汉代任何一座墓葬出土的黄金制品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这批已经达到现代中国四分之一黄金储量的巨量黄金确实消失不见了,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谜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缺少了这部分巨量的黄金,使得中国的经济甚至从秦汉时期的金本位发展到宋明时期成为银本位了。
古代的杯子有没黄铜做的?
古代的杯子没有黄铜做的,所谓黄铜是指铜锌合金。
古代由于锌这种金属很难得到,所以应用远没有铜锡合金的青铜广泛。
黄铜制品的制作可分为掌握了冶炼技术有意识的制造或者未掌握成熟的冶炼技术偶尔炼出两种,将无意识的偶得排除在外,在我国,真正有意识的制作黄铜物品的历史,应出现在明朝以后,到清代就比较多了。
如果按照目前学界的惯例,把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通称为古代史,那么,中国古代是有黄铜制品的。而西方古代的黄铜使用比较早,从约公元 1230 年起,黄铜制品在欧洲流行了约 300 年之久,因为它们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始于 1231 年的威尔普大主教的铜像,是人们所知的用黄铜制作的最早的铜像。而这时,中国上处于宋元时期
青铜元宝是什么朝代的?
铜元宝是清朝末期用的,光绪铜元宝,俗称单铜板或单铜元。
币制名。俗称单铜板或单铜元。光绪二十六年(1900) 始铸于广东,福建、江苏继之。光绪铜元宝以铜、铅、锡三种金属配制铸成,每枚重二钱, 币面有汉文“光绪元宝” 四字,中有满文“宝广” 等厂名。下环为“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背面有精致的蟠龙花纹,下环为英文 “广东一分”。后来一分改为十文,光绪三十年将币面“每百枚换一圆” 之字改为“每圆当制钱十文”。其后各省仿铸。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规定,铜币面额分为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四种,各重四分、一钱、二钱、四钱。各直省所铸称为“光绪元宝”,造币总厂所铸初亦称光绪元宝, 后改为“大清铜币”。其背面皆纹龙,其质为紫铜,各省所铸亦有用黄铜者。清廷铸造铜元的初意是为补制钱之不足,后因贪其有利可图,政府饷需均用铜币发放,遂令各省设厂仿铸,共铸造铜元七十五亿枚。由于开炉铸铜币者多至十七省,有的省竟有两三个铸局,质量既难于一致,流通量又过大,遂使物价上涨。于是户部一方面立法限制铸造,一方面采取归并铸局措施,如将山东归于直隶, 湖北归并湖南, 安徽、江南归并于江宁等,全国共并为九厂,由户部派员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