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锤式破碎机黄铜弹壳 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

影视剧中确实常见硬汉用子弹发射药在创伤除点燃疗伤的桥段,在伤口处点燃子弹发射药进行疗伤的方法是战场最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它的作用是利用高温火焰的瞬间烧蚀来达到止血和消毒的效果。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温瞬间烧蚀的方法将伤口处的血管烧焦,然而在战场上受伤时不一定有条件在24小时内得到注射破伤风针的机会,子弹发射药倒进去以后必然会...

锤式破碎机黄铜弹壳,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

影视剧中确实常见硬汉用子弹发射药在创伤除点燃疗伤的桥段,比如说《第一滴血》中兰博就曾经使用这种做法为左腹部贯穿伤进行治疗。

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烘托主角硬汉形象;第二、现实中具有实用价值。关于第一点我们就不用在篇幅里多说了,大家都懂,我们重点来讲述第二点,即它的实用价值。

在伤口处点燃子弹发射药进行疗伤的方法是战场最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它的作用是利用高温火焰的瞬间烧蚀来达到止血和消毒的效果。

在没有急救用品的情况下,如果伤口得不到及时止血,那么在大量失血以后就有生命危险了,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温瞬间烧蚀的方法将伤口处的血管烧焦,从而达到止血或者降低出血的目的。

需要特备说明的是,火烧止血只适用于一般贯穿伤,如果伤及身体各处的大血管,那火烧止血就无效了,甚至可以这么说:伤及大血管的情况下,15分钟以内不能及时进行手术的话,其它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可见创伤急救的第一要务是止血。

另外就是它的消毒作用,身体受到深度创伤时,最麻烦的事除了止血以外就是伤口发生无氧菌感染,即破伤风。我们平时如果被生锈的尖锐物或者利刃弄伤时,医生会要求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针(破伤风梭菌血清),这样一来就能确保将患破伤风的风险降至最低,即使超过了24小时,在注射破伤风针以后也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然而在战场上受伤时不一定有条件在24小时内得到注射破伤风针的机会,尤其是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或者侦察行动,这时候就要想办法将伤口处的无氧菌消灭掉,否则伤员24小时以后就会开始发烧,接着失去战斗力,严重时将会导致坏血病的发生,从而加重救治难度,可见创伤急救的第二要务是消毒。

在救治条件被严重制约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弹匣里抽出一发子弹把弹头卸掉,然后将发射药倒进伤口,用明火将其点燃,以高温瞬时烧蚀的方法将伤口处的无氧菌消灭掉。

不得不承认,火烧伤口同样会造成伤口的感染,但是相对于无氧菌感染而言,其它感染是可以在事后送到医院进行有效救治的,而无氧菌感染一旦蔓延全身引发破伤风,那么即便事后送进医院也不一定能救活啊,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那么问题就来了——伤口一定是鲜血淋淋的,子弹发射药倒进去以后必然会受潮,而且许多贯穿伤都属于隔氧或者缺氧环境,使用明火究竟能不能将倒进去的子弹发射药点燃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下图为兰博点燃倒进伤口里的子弹发射药进行疗伤,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止血和消毒,由于这位硬汉孤军深入敌营营救人质,如果不进行伤口止血和消毒,那么他将会很快因病失去战斗力,完成任务也就无从谈起了。

子弹发射药自带氧化剂,在任何一种无氧环境中都能被点燃

不论是现代子弹还是古时候的子弹,它们所使用的发射药都自带氧化剂,这也是子弹能在相对密封的枪管里被击发的原因,比如说黑火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硝石、硫磺,其中硫磺的作用是燃烧剂,它是火药释放能量的主要物质;木炭是助燃剂,黑火药被击发的本质是木炭被点燃引起硫磺的燃烧;硝石则起到为木炭和硫磺的燃烧提供氧气。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含量≥98%),化学式为KNO₃,特点被加热到334°C时即分解放出氧,所以包括黑火药在内的大多数火药或者炸药都需要硝酸钾的存在,否则一旦与空气隔绝就会失去发生燃烧或者爆炸的能力。

问题在于硝酸钾是一种遇水即溶的物质,这就意味着黑火药并不能用于火烧伤口消毒,当它被倒进伤口以后,血液会立即将硝酸钾分解,它就点不着了,因此用黑火药装填的子弹不适用于火烧伤口消毒。

现代子弹的发射药与黑火药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含氮≥12%),也称之为“无烟火药”或者“火棉”,本质上属于硝酸纤维,它是使用棉花纤维泡在浓硝酸+浓硫酸酯药水中的反应生成物,化学式为C24H36N8O38。

它的特点是温度低于80℃时质地坚硬且有韧性,当温度高于80℃时开始出现明显的软化,这一点与塑料颇为相似,当温度达到165℃时就会发生自然(有氧环境),在高温的作用下硝酸成分开始分解出氧,为燃烧提供氧气,燃烧时释放出氮气。

硝化棉是一种对水和一般稀酸溶液稳定,放在沸水中2分钟也不会发生性质改变,因此现代子弹既可以在真空环境中击发,也可以在水中击发。

而深度创伤或者贯穿伤只属于隔氧和潮湿环境,并不会对硝化棉造成性质改变,只要使用温度高于165℃的温度就能将其点燃,所以影视剧中硬汉用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治疗的桥段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子弹发射药是可以被点燃的。

▼下图为正在进行水下开枪实验的手枪,由于子弹发射药是一种自带氧化剂,同时短时间内不会受水影响的物质,所以不论是在真空环境还是水下环境里,子弹都能被正常击发,倒在伤口里点燃就更不在话下了。

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只是一种万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急救措施

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想想都觉得肉疼,毕竟做饭时被热油溅一下都会觉得疼得钻心,更何况是燃烧时能释放温度接近3000℃能量的子弹发射药呢,所以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方法只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对于“万不得已”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身受重伤且身处缺医少药的环境、第二、24小时内无法获得抗病毒血清的环境(破伤风针)、第三、拥有药品却无法使用的环境等,只要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即可理解为“万不得已”。

比如说兰博在只身一人秘密潜入俄军基地探查情报时,因行踪败露而引发战斗,最后在战斗中右腹部受到异物穿刺造成贯穿伤,这时候他就满足了“身受重伤且身处缺医少药的环境”和“24小时内无法获得抗病毒血清的环境(破伤风针)”两个条件。

兰博身处于落后的阿富汗,支持他的抗苏游击队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不一定拥有破伤风针这样的药品,他也不能确保24小时以内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破伤风针,因此它的处境已经达到“万不得已”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伤口不能得到有效的消毒处置,那么即便是把人质救出,那么在自己开始发病以后也会失去保护人质周全的能力,所以他只能选择用子弹发射药为自己的伤口消毒,这样才能将罹患破伤风的风险降至最低。

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治疗的原理与制造罐头、牛奶饮料等食品加工时所用到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基本相同。

所谓“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是指将产品在封闭的系统中加热到120 ℃以上,持续2~8秒钟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一种杀菌方法。

将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结合起来,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后,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将产品包装起来,就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总量,极大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由于杀菌持续时间很短,可最大限度的保存产品营养和风味。

子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为含氮≥12%硝化棉,它在燃烧时产生的温度接近3000℃,燃速达到了6000m/s(可以理解为爆速),一般的步枪子弹发射药装填量为1.6克(7.62×39mm中间威力弹),被点燃后瞬间就会燃烧殆尽,因此说它的消毒原理与食品加工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基本相同。

由于高温烧蚀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后期也会因为烧蚀产生的伤口碳化会造成感染,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且伤口愈合速度很慢,所以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一般情况下的急救措施是这样的:第一、谨记急救第一要务——止血,只要能为伤员成功止血,一般而言这个人就死不了,只要命保住了,其它的是都好说;第二、送医,一旦有医生接手即意味着伤员得到了有保障的救治,这时候伤员的消毒以及其它用药将会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置。

▼下图为正在使用橡胶模拟人进行战场急救训练的武警特战队卫生员,战场急救的第一要务是止血,其次是消毒,只要这两条都能做好,那么伤员的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卫生员的救护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一没有卫生员、而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成为唯一的救命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第一、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能起到止血和杀菌消毒的作用,止血是保住性命的措施,而杀菌消毒则是起到不然伤口因感染引发破伤风的作用。

第二、倒入伤口的子弹发射药是能够被点燃的,因为现代子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水份对它的性质影响很小,短时间内受潮也不会影响燃烧,而且在被点燃时自身携带的硝酸氧化剂就会为燃烧提供氧气,因此倒进伤口深处的子弹发射药也会正常燃烧。

第三、子弹发射药治疗伤口的方法只适用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为伤员止血以后送医,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救治。

结语

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时期,我军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许多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均在就医后得不到有效救治而感染致死,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破伤风感染。

不仅仅是普通战士,就连高级干部也同样如此,比如说抗战时期援华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它就是在手术期间因手指被手术刀划破而感染破伤风牺牲的。

所以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急救的的方法不只是影视剧中的硬汉专用行为,而是艰苦时期普通士兵的普遍做法,这样的做法以我军最具代表性,因为子弹对于我军而言同样珍贵,所以更多时候武军士兵是用刺刀烧红以后进行伤口烧蚀治疗的。

这些最可爱的人才应该是真正的硬汉,没有他们的付出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8块钱就能打一针国产破伤风血清的幸福生活。

▼下图为投入到战争一线的叙利亚女兵,由于该国局势持续动荡,男性兵源接近枯竭,所以女性也被投入到战场上。如此动荡不安的国家,医疗条件一定是简陋的,如果这些普通女兵负伤,那么她们就只能选择用子弹发射药烧蚀伤口进行治疗了,绝对不可能像我们这样从容地打个车去医院花8块钱打一针破伤风血清,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现在幸福生活,至少再苦再难也不用让老婆孩子穿军装上战场。

边区造的子弹和日军造的差在哪?

你们这些边区造手榴弹有时候有时候只能炸成两半!这是李云龙曾经吐槽过的经典台词,那么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边区造手榴弹真的那么不堪吗?

1937年,全年抗战爆发随着华北、山东、山西、江淮地区迅速沦陷。但白山黑水到蒙古草原,从渤海之湾到黄河两岸,从烟波江淮到港澳琼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在丛林间、山脉里、平原中乃至城市里与侵略者进行着战斗,纵使国民政府已经抛弃了他们,他们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尊严。人类史上烈度最大,跨度最广的游击战争也就此展开。

国民政府下辖的各大军工厂被占领的被占领,西迁的西迁,抗日军民手中的武器变得十分匮乏。日军又对占领区严加管理,补充物资变得极为困难,而国民政府撤退时丢弃的战争物资也在抵抗者手中迅速消耗殆尽,形势十分危急。至于敌后游击队员们没有什么像样的重武器,有些连步枪都很缺乏,很多时候只能依靠手榴弹对日军进行有效杀伤。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以德国M24系列长柄手榴弹为模版,长长的大头木柄手榴弹。

而这些手榴弹则主要分为以巩式手榴弹为代表的制式手榴弹;以及土法上马,各抗日根据地自制的“片区造”。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国内革命战争中的围剿与反围剿时期, 国民政府曾大量购入德国M24系列的长柄手榴弹。这显然引起了各级工厂的兴趣,纷纷简化仿制,生产的工厂以当时的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济南兵工厂和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为主,形成流行的巩、汉、济、晋四种手榴弹式样。

这几种手榴弹的造型区别不大,结构主要区别是弹体结构和装药,以及引信结构。不过,和原本采用烈性TNT装药和脆钢弹体的M24不同,晋、济型采用黑火药和铸造生铁弹体,而巩型采用冲压弹体和钾梯炸药。当然,对于前线的士兵们而言,这些都是无所谓的细枝末节,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

整个抗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为巩式手榴弹,于1939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它的特点主要式弹体较短,只有0.22米,是M24的三分之二,重量也只有450克,大约是M24的百分之七十,其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巩式手榴弹比M24更为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深受中国士兵的喜爱。在和它的老对手日式93式和97式手榴弹的交手中,颇占优势。

97式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形状较大,投掷非常不便。它的投掷距离和威力都不如巩式。不过巩式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威力相比M24和其他英美系列手雷都较小。它的装弹量只有50克TNT,使得爆炸力较弱。

早期八路军依靠回收废钢铁、弹壳等边角料进行熔铸来制造新的弹体,同时也回收战场上的哑弹拆解引信后重新进行组装,这些工作不仅危险而且产量低下,仅能解一时之急。

当然,那种制式手榴弹主要被应用于正面战场。深入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可能获得国民党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供给。于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建立自身的手榴弹制造和装备体系。1938年春,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区,开辟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太行山自出铜铁、煤炭,为手榴弹的制造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至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成立军工部时,已经组建了兵工厂七座,有4个步枪制造所和3个弹药厂。太行山区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

1939年左右,在旅德华人抗日联合会的帮助下,八路军便逐渐掌握了制造钢制弹体的技术。同时,在爱国科学家和归国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们成功制造出了硫酸,研制出多种烈性火药和硝基炸药。这是根据地自产兵器的重要一步。

虽然是半手工化的组装,但此时的黄崖洞等大型兵工厂,已经形成了外围钢铁厂弹体制造——兵工厂引信制造——炸药厂爆炸药制造——集中组装的生产线模式,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半流水线生产。1940年秋,八路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拉开了百团大战的帷幕。为了保证前线作战部队有充足的弹药供给,工人们一再地延长工时,谁也不愿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睡觉。连续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挑战着每个军工战士的生理极限,有的战士累得走路都打晃;有的困极了,竟在材料堆上睡着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多生产一枚手榴弹,就等于多消灭几个敌人!”他们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手榴弹月产量连续数月达到20万枚的奇迹!

大量的靠近晋察冀根据地的八路军的正规武装力量、敌后武装工作队、区小队和县大队使用这种手榴弹。他们活跃在日军后方,战斗在公路、铁路、城镇与村庄,一次又一次的予以日军重创。

这里需要纠正下电视剧《亮剑》给人带来的错误印象。实际上,黄崖洞等正规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产品质量并不比国民政府的产品逊色,仍属于制式的巩式手榴弹范畴,而不是电视剧里所说的“边区造”。

那么,“边区造”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很显然,并不是每一个军分区都能获得宝贵的物资补充。从想要维持如此广阔的战场上的弹药消耗,不是几家精工细作的军工厂就能保证的。

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所以八路军挺进山西后便马上组建了许多的“边区制造所”用于制造弹药和武器维修。手榴弹当然是重中之重,于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边区造”和“游击区造”系列手榴弹就诞生了。

这些手榴弹的生产设施大多因陋就简,有些甚至根本谈不上生产设施。一两个简易的模具搭配一个小的火药作坊,就成了一个手榴弹生产点。他们会将手中各种金属材料灌进手头的模子里,然后在冷却后取出,简单的用锉刀和砂轮处理一下变形和毛边,就会塞上各种方法兑出来的炸药和不知道从哪棵树上折下来的木柄,随后就交给游击队员们投入战斗。边区制造手榴弹日生产可达数千颗,但大部分都是爆炸后仅能裂成几片的劣质品,有些手榴弹甚至爆炸后仅在弹体上炸出一个窟窿。

这并不是制作者对于战士的生命不负责任。在日军不间断的坚壁清野和扫荡中,大多数游击兵工厂都无法坚持太久,要么转移,要么被摧毁。在这种情况下,用这些简便易得的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最多的爆炸物,是他们唯一能做的选择。

这些手榴弹的造型结构不一,从卵型到木柄,再到最早的马尾手榴弹,应有尽有,其弹体材料也是五花八门,破铜烂铁钢坯铝皮乃至陶壳都有使用。这并不取决于工艺和加工能力,而是取决于手榴弹作坊能搞到什么。铁轨、人民自发捐赠的铜镜水盆、损坏的农具和武器,陶土和黏土,有什么就用什么。至于预制破槽,也是能搞就搞,搞不了就不搞,发射药也无法纠结,黑火药制的几乎占了九成。有些地区由于制造时间长,原材料紧缺,产地容易被日军发现围剿等原因,经常就地取材制造一些石制手雷,因为它的工艺简单杀伤力也还说得过去,因此成了应急的不二之选。

简陋带来的问题自然很多,在齐会会战中,由于部队需要途经黄泛区,大量的边区造手榴弹受潮,在战斗中投掷却没有爆炸。在泰安附近的伏击战中,也有边区造手榴弹因为引信过短,刚丢出去手不到1秒半就爆炸的纪录。有些没有破片槽或者铸造材料较差,导致爆炸后破片极少的粗制滥造品也确实存在,但它们至少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至少,抵抗者们拥有了一种可以投掷并在一定程度上杀伤敌军的爆炸物,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如果连边区造都被视为垃圾,那么东北抗联那些用硫磺、木炭和铁砂铅屑塞进玻璃瓶里制造的爆炸瓶又算是什么呢?

在不断地扫荡反扫荡作战中,无数的游击区和边区兵工厂的人员和设备损失惨重。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损失和遗失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就算某一边区的兵工厂被日军夷为平地,只要日军离开当地,在其他边区的帮助下,当地的军工厂也会迅速恢复生产。他们会在几周内掩埋好死难亲人的遗体,窑洞里重建火药厂,重新做好几个手榴弹弹体模子,不到一个月,这座工厂就会重新恢复产能,继续制造这些让日军头疼得要死的边区造。

不论这些弹药是否简陋,在绵延千里的敌后抗日战场上,来自延安、太行山脉、还有其他小型兵工厂的手榴弹,成为了人民的铁拳,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来祖国大地!

黄铜棒和红铜棒有啥区别?

一、铜棒简介

铜棒是指经过挤制或拉制而成的实心铜棒材。铜棒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紫铜棒、黄铜棒、青铜棒和白铜棒等。不同的铜棒种类,会有不同的成型工艺,有着不同的特点。铜棒成型工艺包括挤压、轧制、连铸、拉伸等。

二、两者区别

1、黄铜棒

黄铜棒是用铜及锌的合金制造成的棒状物体,因色黄而得名。黄铜棒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主要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汽配件、医疗配件、电器配件以及各种机械配套用料、汽车同步器齿环等。

2、紫铜棒,又叫红铜棒

紫铜是比较纯净的一种铜,一般可近似认为是纯铜,导电性、塑性都较好,但强度、硬度较差一些。目前我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由于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所以紫铜棒主要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

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般的小伙伴瞅了这个题目,一准会说:“三八大盖那子弹!”

咋说呢?您这答案并不全对,抗战那会八路军的子弹,五花八门多了去了。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一开头的时候,八路军您别说子弹了,枪械还都是五花八门的,什么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比较先进的中正式也有。

老套筒那是多会的老物件了?清朝末年1895年,汉阳兵工厂造的老物件。

当年八路军初创的时候,还是1937年的事了,您自己个算算这中间搁了多少年?都快半个世纪了。

而且老套筒算是咱使用无烟火药造枪的第一批枪械,仿的还是德国产的第一支使用无烟火药击发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

至于汉阳造,其实说道根子上就是把老套筒那筒子去掉之后的枪,所以这两款枪使用的都是7.92毫米圆弹头。

至于中正式,使用的是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

说道这里,咱插一句嘴,这款中正式步枪,其实说道根子上,是国民党为了统一军队使用制式步枪造的一款枪。

咋说呢?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国民党虽然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但在内部还是山头林立,外边的旧军阀被消灭了,但国民党内部的新军阀还有不少。

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相互之间攻击的事也不少,这也造成了派系不同,这部队使用的枪械也不同,杂七杂八的有够乱的。

而日本人又发动九一八事变,眼瞅着就要有对外战争了,那么为了增加战斗力,这才仿造了德国毛瑟二四式步枪,弄出了中正式步枪。

这款枪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装备德械师使用的,当年预计要弄出六十个德械师,但日本侵华速度很快,没来得急完全建设出来,就装备了四个师。

其他几个调整师也就是凑活着以中正式步枪为主,汉阳造为辅的样子。

而且这中正式在初期也就造了十二万条,不多的,大多数还都在正面战场上和日本人激战中消耗掉了。

所以国民党都不多,您就更加别说八路军手头的中正式,更少!

您以为当年八路军初创的时候,武器就这三款吗?这就是一个主要的,其他什么土枪,别人不要老掉牙的枪械也不少。

别的不说,听过独橛子吗?就这玩意掰开了就能塞一发子弹,再想掰开塞一发子弹,您还得拿棍挑出那废弹壳才成,一发打完,想要上子弹,别想了,有那功夫敌人能给咱来一梭子,这就是机会就一次的土枪。

但凡历史上在中国出现的老枪老炮,保不齐您就能在八路军的部队里头能找到。

那会八路军啥都缺,老话说得好,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只要能打死敌人,这就是好东西。

您要说万国造他也不过分。

您看枪械都这样了,那就更加不用说弹药了。

接下来咱就捋一捋,打红军开始到八路军,这个弹药情况。

话说,红军最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枪械大多都是以老套筒为主,如果枪械不够了,也有拿冷兵器的。

这不后来红军壮大,根据地扩大了,蒋介石派军队进行围剿。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缴获了不少汉阳造,也算是鸟枪换炮,老套筒被逐渐的替换掉了,这汉阳造就成为了主流。

再往后,红军进入长征,这一路上缺食少穿的,一路打过来,红军的队伍少了,这好家伙也遗失了不少。

当部队到达陕北根据地之后,国民党还是没有放弃对红军的围堵,至于在眼跟前,在中国国土上蹿下跳的日本人国民党就没有放太多的注意力。

这个期间又和国民党交手几次,东北军,胡宗南,阎锡山在这个时间点上都和红军打过。

这不后来,西安事变之后,迫使蒋介石同意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红军当时就被整编成了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以及129师。

按理说整编完成之后,国民党要给八路军进行补给和补存战场消耗的。

但您也知道,蒋介石那是把共产党当做心腹之患来看待的,补给啥的,他不可扣这都不可能。

所以当时八路军领取的军饷也就够个吃喝,至于领取的补给最多的也就是军装而已,至于枪械,别想了,不会给你发一支的。

当然作为合作,你不发一点是不可能的,走个过场也得走不是?所以国民党发给的通常是弹药。

也就是说,一开始八路军弹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从国民党政府这里领取的,当然这个领取,也有间断性的变化。

您比方说,刚一开始国共合作,1937年的时候,八路军刚刚组建,国民党政府当时就拨给了七九步枪弹三十万发,七九机枪弹二十万发,驳壳弹二十万发,手榴弹一万两千枚,甚至于大方的给了六百二十枚迫击炮弹。

给发炮弹可不多见,以后这玩意金贵的和枪械一样,很少在见到了,毕竟这是刚开始合作1937年的事了。

您如果翻阅《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里面记录过1937年九月十九号,周恩来给毛主席的致电,内容就提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放五十万发步枪弹,后加二十万发的内容。

您要对照当年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领取的统计表,就知道了这后来加的二十万发是驳壳弹。

说道这里不得不说上一句,有些小伙伴会认为,一发不是二十万就是五十万,这挺多的啊!

多啥呢多!您自己个平均一下,五十万发一个师按照一万五的计算,三个师就是四万五千人,一个人也就是十一发多一点的量,所以看着数挺大的,真心不多,打场战斗基本上也就没了。

那么这个时期不仅国民政府会给八路军发子弹,就连那些个军阀也会给八路军发子弹。

您别以为这些个军阀好心,大多那是有事相求。

咱别的不说,就说阎锡山。日本人打进山西了,阎锡山有点慌了,他招架不住日本人的进攻,这就求援,国民政府的中央军腾不开手,这不就找到八路军了。

当时八路军刚刚改编完不久,接到阎锡山的请求,这就开赴到山西的战场打日本人了。

当时阎锡山为了表示一下,让八路军尽快,赶快,马上进入山西,给八路军发了七九子弹五十万发,中正式子弹五十万。

后来还给了二百挺冲锋枪,这算是大手笔了。国民党给八路军发枪,这可是有数的几回。

看起来似乎阎锡山挺大方的,其实您压根就不知道,之前八路军可是向阎锡山提出补充军械的要求。

您知道阎锡山的答复是啥吗?小钢炮,刺刀,水壶,十字镐,七九子弹恐难办到,言外之意就是没门,就是不给。

阎锡山可是有自己的军工厂,最鼎盛的时候,阎锡山兵工厂的员工就有两万多人,您别说步枪了,机枪,冲锋枪,各种小钢炮大钢炮这都能生产,各种型号的子弹只要你说就成。

阎锡山的军火生产能力,搁在当时那都是名列前茅的。咱别的不说,每当阎锡山感觉需要拉拢一下对方的时候,少不得就会送对方几挺冲锋枪,这都成标配了。

这也是为嘛日本人步步紧逼之下,阎锡山慌了神,给八路军送上二百挺冲锋枪的原因,老规矩都习惯了。

后来太原失守,阎锡山的晋绥军囤积在仓库里头的物资太多了,多的光他自己都拉不走,但他又不想把这些东西白白的便宜了日本人,又送给八路军不少。

说真格的这里边的东西,还真多,步枪机枪火炮也有,军大衣之类,居然还有防毒面具。

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阎锡山,其他的也有,您比方说新疆的盛世才,这人就有点抠门了,四挺高射机枪还成吧,子弹就只送了两万发。

不管怎么说吧,这头一年八路军受到的国民政府和第二战区发放的各类型号的子弹,也有个五百四十六万发,手榴弹七万多枚,迫击炮也有个九千多枚。

这就算是国民党这块发放的最肥的一年了。

转脸到了1938年七月份,国民党就开始挑起矛盾了,甚至于在1939年的一月份,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中就明确了“防共、限共、溶共”的政策。

所以打这里开始,国民党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发给八路军的弹药就开始减少了。

列个数据,您就知道了,在抗战进入第二年的时候,八路军得到国民党政府发放的子弹就已经变成了三百三十万发,手榴弹六万发。

您自己对比一下,都有了明显的减少,尤其是子弹。

事情到了1939年的下半年,国民党在陕甘宁根据地搞摩擦,最终导致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的子弹补给。

究其原因,您要是翻阅《叶剑英年谱》就可以得到答案。

当初陕甘宁边区是国民党搞摩擦的一个重点地区,八路军三五九旅回援陕北,而国民党借着这个事发挥,说什么不听调令啥的,最终就停发了弹药。

为了这,蒋介石还在1939年专门批示了《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呈复核发朱德部弹药情形电》,在这里头就着重强调了不要给八路军发放弹药的事。

其实这事就是国民党没事找事,后来皖南事变中,国民党那前后表现是啥样子的?最终九千多人的新四军,被国民党八万多人围攻,打了七天七夜,突围出来新四军就剩下两千多人。

这说的远了,咱接着聊。

咋说呢?停发是在1939年底,那么这一年国民党也发放了一批弹药,各种类型的弹药也就是一百八十二万发,手榴弹两万颗,炮弹给了两千五百发。

您别忘了,这里头还有卫立煌作为第一战区司令,给发放的五十五万发子弹,和二千颗迫击炮弹。

您都不知道,这是卫立煌去了延安之后,很有感慨,才拨出去的,但就这,要不是八路军提前一步运走了,这要是慢上一会,就会被国民党另一道停发的手令给截回去。

1940年的时候,左权向中央军委做过汇报,三年的抗战时间里头,各种型号的子弹,消耗了三千多万发,这里头有各种步枪弹,手枪弹以及机枪弹,手榴弹消耗了三十多万枚。

您看这消耗,就光国民党发的那点,压根就不够的。

所以当时八路军的枪弹还有其他的来源。

那么剩下的一种来源就是依靠缴获。

咱就拿129师做个例子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话说战场缴获,这就比较费事了,毕竟战场您还要有一个消耗,而且想要缴获,您必须得把敌人完全消灭了,这才能趁着打扫战场的功夫得到缴获。

而八路军129师,枪四年的战场消耗和缴获比中,只有第二年,战场消耗比缴获小,达到了1:4.

其他三年战场消耗和缴获差距都是巨大的,最大的一年是抗战第三年居然达到了8:1.

在这种消耗下,战场上的缴获压根就抵消不了消耗。

小编给您列个数据,抗战第六年,也就是1942年五月份到1943年四月底,129师缴获了二十七万发子弹,炮弹二百九十五枚,这里头还有地雷化学弹,这些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那么这一年的消耗有多少呢?各种子弹大概有五十八万多发子弹,炮弹消耗了六百一十枚,相对忽略不计的地雷就消耗了一千五百六十六颗。

这一年还算好的了,缴获和消耗的占比接近了1:2.

咋说呢?129师这数据算是好的了,其他部队的消耗和缴获比差距更加大。

总的来说,抗战一开始的时候,消耗和缴获的占比还成,越往后这种消耗和缴获的占比差距就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抗战爆发之后,日本人的主力搁到了正面战场,留在后方的兵力就是一部分,这个时间点上,八路军虽然装备差点,但依靠伏击战,袭击战,可以对日本人的部队进行成建制的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是消灭,在他们还来不及把弹药消耗就打死了他们。

所以这个占比就会好点,顺道咱还开辟出不少的抗日根据地,比较出名的有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等等。

那么1940年之后,日本人在正面战场上打成僵局,这重点就开始转移到了后方,各种针对八路军的法子就来了。

大家伙看到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等等,到处的修碉堡,这就限制了八路军大规模用兵的可能。

最大规模也就压缩到了营级单位进行作战,所以这种消耗和缴获占比就会变大。

这就得依靠另一种手段了,那就是咱场所的边区造。

边区造子弹很困难,一般都是通过修复子弹壳,重新装填火药来实行生产子弹的,俗称复装弹。

那会八路军的复装弹还主要依靠手工来制作的,后来在1940年以后,有了设备这才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家伙都知道,八路军的战士想要领取子弹,就得用子弹壳换,听着很好,一个子弹壳换一发子弹。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有问题的,您比方夜战和战斗紧急的情况下,回收弹壳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场战斗下来,能收集一半消耗的子弹壳就不错了。

而收集上来的子弹壳,并不是全部可以用来复装子弹的,大约只有24%可以用来复装。

后来在1942年的时候晋察冀精炼黄铜的技术突破,无烟火药也能够稳定生产了,咱自己造子弹这才上了正路。

到了1944年的时候,根据资料显示,晋察冀军区每个月能造一万九千发七九子弹,一万一千发六五子弹。

而复装弹,七九弹有一万发,六五弹有三万发,捷克机枪用的子弹一万发。

其实这些方法依然不够战场使用的,八路军还进行了收集弹药弹药的工作。

您比方说收缴一些民间弹药,还有散兵游勇,甚至是土匪武装的弹药。

再有就是用钱去购买,当然还有一些爱国人士赠送的弹药。

用钱就购买弹药,很不划算,有的地方步枪弹一元一发,有的地方过分到了十元一发的地步,而中央下拨的款项,预计是几毛一发,这差距那是相当悬殊的。

总之那会那是想法子弄子弹。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实心黄铜重不重?

重。

重量计算公式: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

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3.14*半径*半径*高。

铜含量56%~68%的黄铜,其熔点为934~967度。黄铜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等。含锌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如含锌量为18%-20%会呈红黄色,而含锌量为20%-30%就会呈棕黄色。另外黄铜敲起来声音独特,因此东方的锣、钹、铃、号等乐器,还有西方的铜管乐器都是用黄铜制作的。

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用什么发射药?

八路军使用的子弹,都是什么火药的?

想要了解八路军子弹火药,必须搞清楚火药本身有哪些。

通常来说,子弹里面的火药分两种,一种是底火,一般在子弹屁股后面专门的底火室里面,分量很少,但是脾气很大,只要受到冲击就会爆发。第二种是发射药。这是子弹动能的主要来源,放在子弹后半部,在底火点燃后,发射药快速爆燃,把子弹推出枪管,形成杀伤。

通常来说,底火使用的都是叠氮化铅,而发射药,则有可能使用黑火药或者硝化棉火药。

黑火药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宋朝就大规模使用了。可是硝化棉为代表的无烟火药,则是军火商人、科学家诺贝尔的发明创造和推广。

八路军的军工部门,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才攻克了无烟火药难题,所以,我们的八路军自己生产的子弹,主要是黑火药为发射药的子弹。

很明显,黑火药作为发射药,会造成子弹动能不足,杀伤力有限问题。同时,黑火药的残渣也会造成视线困难、堵塞枪管等问题。但是,困难的战争年代,我们不得不使用黑火药作为主要发射药。

可是,即便是黑火药为发射药的子弹,我们也不能放开使用。

数据显示,我国1937年之后的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总共消耗了3000万发子弹,而国民党军队则消耗了17.1亿发。3000多万发的子弹,八路军自己生产的黑火药子弹有多少呢?

军工部所直辖的兵工厂,是八路军最大的武器自产基地。据其年度总结报告,1940年全年,军工部共生产步枪3360支,另有手榴弹7.4万余枚,子弹12万余颗,燃烧弹200个,地雷95个。1941年,因为日军的扫荡,生产能力骤降,全年只生产步枪1736支,另有炮800门,子弹41万颗,炸弹6万枚,刺刀1.2万把,炮弹4万发,地雷2358颗。1943年,全年共生产步枪400支,掷弹筒350支,屈枪1432支,掷弹筒弹4883个,迫击炮弹4253个,子弹68万余颗,手榴弹4万余颗。

军工部直属的兵工厂,能够为八路军提供每年40万左右的子弹,虽然这些子弹中,黑火药为发射药,性能很差,但是依旧不足使用。

所幸,八路军并非只有一个兵工厂,各部队、各根据地也大都设有兵工厂,如120师在1942年有7个兵工厂,太行区有兵工厂4个,晋察冀边区有兵工厂12个。一直以来,八路军新四军所有的军火产量并不清晰,也没有相关资料可查。不过,可以想象,八路军的子弹,应该无法满足八年抗战中的3000多万发使用。

另外,晋察冀边区截止1942年2月,共生产步枪1056支,手枪186支,手榴弹308157颗,步枪弹594997颗。

如果每个主力部队能生产100万发子弹,总共加起来,八路军新四军所有的子弹产量加起来,有可能在1000万发左右。

剩下的缺口从哪里弥补?我想缴获应该是主要的。

有统计称,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八年间,八路军共缴获步骑手枪20.7万余支,炮955门,机枪1106挺,炮弹1.68万发,步枪手枪弹369.77万余颗。如果各大一级军区都有如此能力,2000万子弹的缺口,是可以弥补的。

如果以上推测为真,那意味着,八路军使用的子弹中,自主生产的黑火药子弹占少部分,而缴获的无烟火药子弹,则占大部分。不同时期,结果有所不同,总的状态大概就是这样。

在没有枪没有炮的艰苦岁月,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应该被永远铭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