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超级刚性黄铜加工 装修时偷工减料最严重的地方都有哪里

同一颜色的涂料最好一次涂刷完毕。如果墙面上有两种颜色的涂料相对接时,施工时一定要在第一种颜色的边沿处贴上胶带,这是因为地面找平出现问题而产生的。新房基底处理一般只需用粗砂纸打磨即可,很容易出现瓷砖空鼓、对缝不齐等问题。...

超级刚性黄铜加工,装修时偷工减料最严重的地方都有哪里?

装修是一门大学问。可是大多装修业主都是门外汉,并不懂得如何去辨别和识破装修中的偷工减料,下面众易居装修网就来给大家说说最常见的几种偷工减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段一:墙面刷漆少于两遍

现象:对于内墙装修来说,一般乳胶漆需要涂两遍以上才算合格,如果工人在施工时不认真或敷衍了事,常会出现色差。

提醒:乳胶漆在使用之前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清水,调配好的乳胶漆要一次用完,同一颜色的涂料最好一次涂刷完毕。

手段二:接缝修饰敷衍了事

现象:两种不同颜色涂料对接的地方,也是装修工敷衍了事的所在,很容易出现乳胶漆与其他涂料互相混杂,接缝处出现各种问题。

提醒:如果墙面上有两种颜色的涂料相对接时,施工时一定要在第一种颜色的边沿处贴上胶带,再涂刷另一种颜色的涂料。

手段三:房间走线不留底图

现象:在装修中,几乎所有电线都是埋在墙壁内的。如果工人有意偷工减料,就会使用带接头的电线或将几股电线穿在同一根PVC管内,一旦发生问题,更换也比较难。

提醒:电线安装完毕后要通电检验。一定要让装修人员留下一张管线图。特别应标明管线的接头位置,这样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马上查找线路位置。

手段四:木地板铺设不平

现象:在一些有偷工减料嫌疑的工程中,常常会发现家里木地板边缝翘起的现象,这是因为地面找平出现问题而产生的。

提醒:在地面找平之前,要先做好地面的基底处理,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地面找平。用专用的水平尺确定整个地面的平整度,然后再做下一步装修。

手段五:基底处理粗枝大叶

现象:新房基底处理一般只需用粗砂纸打磨即可,而旧房子则要把原漆面铲除。一些工人偷工减料,轻则造成墙面不平整,重则乳胶漆变色、瓷砖粘贴不牢。

提醒:在墙地砖的铺装施工中,要注意瓷砖不能直接铺,而是要将基底面处理干净后方能铺设。

手段六:墙、地砖铺贴不平整

现象:如果装修工偷工减料,很容易出现瓷砖空鼓、对缝不齐等问题,而且时间一长,瓷砖很容易出现开裂、破碎等现象。

提醒:墙地砖铺贴应平整牢固、无污垢和浆痕,表面色泽基本一致,接缝均匀、瓷砖无裂纹、掉角和缺棱。

手段七:偷懒致下水管道不畅

现象:为了省事,施工队可能将含有水泥、沙子的混凝土碎块直接倒入下水道,造成下水管道不畅。

提醒:在水路施工完毕后,应将所有的水盆、面盆和浴缸注满水,看看下水是否通畅,管路是否有渗漏的问题。

手段八:不按要求接线

现象:使用大功率电器时出现故障,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电工在安装插座、开关和灯具时,不按施工要求接线造成的。

提醒:在所有开关、插座安装完毕后,一定要试用,看看这些电器的开关是否有发热现象。

手段九:暗埋管线无计划

现象:现在的家庭装修一般都选择暗埋管线,少数工人在开槽时野蛮施工,不仅会破坏建筑承重结构,还有可能损坏附近的其他管线。

提醒:在施工之前,要和施工队长再次确认一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针对不同的墙体结构,开槽的要求也不一样。

手段十:物体小面处理不注意

现象:所谓“小面”,是消费者不太留意的地方。例如:房门的上沿、窗台的下面等地方,有些工人在这里就会偷工减料,甚至不做任何处理。

提醒:检查工程质量时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如果觉得帮助到您,就关注头条作者【众易居装修网】(微信公众号:zhongyiju360),让我们一起分享装修经验哈~

铝材的密度是多少?

铝材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其密度通常介于2.2-2.8克/立方厘米之间,相对于其他常见金属如钢铁而言,它的密度要低得多。这也是它成为许多工业、建筑和航天领域的首选材料之一的原因之一。铝材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其纯度、晶粒大小、加工工艺等。一般来说,高纯度的铝材密度更低,而较粗糙的铝材则密度较高。对于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工程师可以选择不同密度的铝材,以获得最佳的性能表现。总的来说,铝材的低密度使得它具有优异的特性,例如高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现代工程和科技的核心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机械、电子等领域。

液化气灶减压阀什么金属?

减压阀是黄铜做成的。因为黄铜的硬度要比紫铜的硬度大强度高,刚性好,不易变形渗漏。

气密性好,同时它们两个都是有色金属里面不会产生火花的金属,用在易燃易爆炸的可燃气体的密封件上是最好的选择金属,而且黄铜的机械加工又好处理,硬度不是太高,所以成为了管件,密封罐罐的不二选择。

bpsp是什么材质?

bopp是重要的软包装材料 。

用十分广泛 ,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 它的生产是将高分子聚丙烯的熔体首先通过狭长机头制成片材或厚膜 , 然后在专用的拉伸机内 , 在一定的温度和设定的速度下 , 同时或分步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的拉伸 , 并经过适当的冷却或热处理或特殊的加工制成的薄膜BOPP膜无色、无嗅、无味、无毒 , 并具有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刚性、强韧性和良好的透明性

为什么民国却连150毫米的炮也无法制造出来呢?

真相就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耗费几百万白银、潜心研究20多年的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已经达世界先进大厂之列,但此时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江南局的产品一夕之间全部变成废品。

这件大事叫做“合金钢革命”,枪炮制造,钢材的材质是最核心的东西,19世纪90年代之前,世界普遍采用碳素钢制造枪炮,清政府也跟上了时代,并达到先进水平,但这是暂时的。

江南制造总局先进的炼钢水平

1890年秋,清政府决定在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炼钢厂,并引进全套德国西门子设备,其中引进的炼钢炉就是西门子公司的15吨“马丁”平炉,还聘请外国顾问指导操作。

这座新式钢铁厂完全采用西式方案,甚至对于质量管控有严苛的标准,当时采用最严格的的英国海军部验收标准作为炼钢厂的质量验收标准。

但有了这些还不够,炼钢技术涉及武器制造,因此都是各国的机密,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所以全靠自己摸索。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的技术人员、工人们,就是在这种技术被封锁的环境下,只能自己摸索、反复试验。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炼钢炉,是很危险的,那么高的温度、安全措施不像现在,很多试验必须有人抵近观察,取材等等,可以说十分艰辛。

这期间,甚至有四五十个工人人因此赔上性命,其余还有被轧伤、断指等等不计其数的伤害,在经历无数的艰苦摸索后,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终于炼出质量稳定的合格碳素钢。

有了合格的钢材,江南制造总局在巅峰时期,已经可以制造出与西方列强不相上下的巨炮,当时名震一时的英国“无畏舰巨炮”这种12英寸305mm口径舰载火炮,江南制造总局已经可以成功自行制造,而且质量、威力完全不输于西方火炮。

从189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20多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战,江南制造总局不仅成为当时可以比肩克虏伯之类的西方炼钢大厂,而且制造75mm之类的山炮,那都不是事儿,305mm的重型火炮,也不在话下。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西方发生了“合金钢革命”,让清政府耗费巨资,无数人奋斗凝结的钢铁技术结晶,一夕之间就变成了废品。

合金钢革命

当时1890年成立炼钢厂时,欧洲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新一代炼钢技术的探索,我们在追赶西方碳素钢技术的时候,西方已经在探索更厉害的“合金钢”技术了。

所谓合金钢,我来解释一下,原来的碳素钢,里面的主要元素是碳和铁,合金钢就是钢里除铁、碳外,加入其他的合金元素,这样可以让钢材性能更强大。

在合适的工艺加工后,制造出来的钢材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合金钢对武器制造有何影响呢?主要体现在武器的威力、射程、可靠性等方面。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门75mm的火炮,采用合金钢的,射程可以达到18公里,而碳素钢制造的只能打出7-8公里。

而且合金钢制造的火炮威力更强,远远高于碳素钢制造的火炮。

因为,想要火炮射程远、射速更快,发射药量就要增加,那对炮膛和炮管的要求就更高了,发射药量增加,发射时产生的膛压、高温那是相当高的,原有的碳素钢根本承受不了。

同时,火炮的威力变大后,发射产生的后坐力也非常高,碳素钢制造的炮身,也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后坐力。

如果在战场上,一支军队拿着合金钢制造的75mm野战炮和另一支拿着碳素钢制造的75mm野战炮,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合金钢火炮可以打出18公里射程,他可以在距离你更远的地方用炮弹轰你,而你手里的碳素钢火炮只能打8公里,根本打不到人家。

而且合金钢火炮的炮弹威力更大,一炸就是一大片,碳素钢制造的火炮在这个时候完全被碾压,跟破铜烂铁没啥区别。

欧洲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合金钢在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各国列强都在这次战争中实战化了大量的合金钢火炮。

由此,世界火炮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中国这个时候恰好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灭亡,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民国时期革新炼钢技术的努力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执掌政权后,也不是不知道合金钢的重要性,也尝试去建设新一代炼钢厂,但实在是实力不允许。

因为要炼出合金钢,不能采用旧式的“平炉”炼钢法,而是要采用新式的“电炉”炼钢,但这种新设备和新式炼钢厂的造价十分昂贵。

清朝灭亡后,北洋军阀只控制了北方地区,并未掌控全国,经济实力相比清朝,那根本没法比,根本拿不出钱去投资昂贵的炼钢厂。

但是办法还是有的,这时候有人想出了官商合营的办法炼钢,但既然引入了社会资本,那就要以盈利为目标。

官商合营的炼钢厂无论在质量还是价格都赶不上西方产品,加上北洋军阀内部官僚贪污腐败,吃了很多西方钢铁厂的回扣,导致自主炼钢厂根本活不下去。

后面越搞越差,不仅连钢铁要进口国外,就连制造武器的各种配件都跑去进口,更过分的是,连步枪的木质枪托都要去进口!

这都是因为北洋内部实在是腐败无能,列强给回扣啊,这些人为了谋取利益,连木质枪托都去买。

国民政府时期

蒋介石完成对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后,以当时国民政府的财力,都拿不出钱来建设一座新式钢铁厂。

1932年,国民政府曾经积极筹建过浦口钢铁厂,但是当投资金额核算出来后,整个国民党全体都沉默了,因为投资总额初步计算都要8000万银元。

8000万银元是什么概念呢?它是国民政府当年总预算的10%,一座钢铁厂就能花掉一个国家一年总预算的10%,实在不可思议,可见当时虽然完成统一,但经济一落千丈,财力实在有限啊。

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在中德合作中,德国给了蒋介石很多帮助,当时有人想到拿矿产和农产品跟德国人换设备。

这个计划从1937年开始签约,预计1939年完成,钢铁厂建在湖南湘潭,但是炼钢设备的制造到运输到中国,是需要时间的。

结果这时候抗战爆发,日本人封锁了中国海岸线,海运进不来,好不容易从缅甸、越南这些地方从陆路运送了一些,但后面英法各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关闭滇缅公路,设备也运不进来了。

由此,民国时期自行制造火炮的路彻底封死。但是抗战期间,还是通过美国、德国等抢购到一些小型的“电炉”,虽然规模小,产量低,但还是在抗战中一定程度确保了武器的供应。

因为一战结束后,不仅火炮要用合金钢,就连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都要用合金钢,而国民政府最终搞到手的这些小型设备也只能确保一些轻型武器的制造,根本无法兼顾到火炮。

总结

为什么清朝能造重型火炮,民国连野战炮都造不出?原有有以下几点。

1.火炮的根本是钢材,清末迎头赶上西方水平时,西方人已经布局新一代炼钢技术,恰好这时候清朝灭亡,全国进入军阀割据局面。

清政府当年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去发展工业,但军阀割据状态下,军阀的财力仅仅只掌握几个省的财力,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建设新一代炼钢厂。

2.国民政府时期,也是军阀混战居多,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不高,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建设价格高昂的新式炼钢厂。

3.如果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是完全统一的,不是军阀割据的状态,那么集全国财力,是有可能建成新式炼钢厂的,但这种统一的局面一直到1949年才完成。

好的音箱为什么要这么贵?

好音箱贵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好音箱的成本本身就很高,这里还仅是指材料成本。随便举个例,一只常用的6.5寸单元,看起来都似乎差别不大。市面上普通的大约200元,差的甚至有几十元的,而好音箱所用的单元,常常要2000元以上。高音单元就更是如此了,普通的可能就100来元,便宜的二三十,贵的要二三千。外观看起来差不多的单元,价格差别十倍也没什么稀奇。单元上的差价必然要体现在最终售价中,而且要等比放大,因为除了单元外,好音箱在其它的成本方面也是要增加的。比如自己NS17所用的实木振膜的单元,从原厂批量拿货的价格就已经比一些中端进口的价格贵了。原因也很简单,它所用的振膜是手工制作的,耗时长、良品率低,工艺复杂,用的又是超大的磁缸,做出来的指标高。6.5寸的低频下潜可以达到40Hz,承受功率大而且失真小。这就必然成本高昂。同样的,它的高音单元采用的是特殊的磁路,专门加工的特殊形状钕磁体,能让丝膜高音上延到40000Hz,成本就会远远比普通磁路的单元贵,但从外观看和其它丝膜单元区别很小。

再说箱体,好的箱体也很贵,尤其是做工好,表面处理复杂的就更贵。像自己的NS15所用的箱体,是找的一家专门做出口货的厂家生产的,表面采用1mm的PE钢琴烤漆处理。一对箱体952元,还是100对起订。这个价格快比上同样5寸的一些低端音箱的售价了。它的内部元件也死贵,分频器用的Bennic的XPP级分频电容,比市面上普通的同类电容贵10倍以上。低频分频电容采用的Bennic的B03级,这个只能在原厂订,市面无售。比它次一级的要17元左右一只,而如果用普通的无极性分频电容,2元左右而已吧。

除了材料外,正规的音箱测试也是相当费钱的。音箱测试要求用消音室,它的投资高昂,以致于很多很有名的品牌商都投不起。一套消音室和配套的测试系统投资要上百万,这还不算房间本身的成本。

音箱是个很容易做响,但非常难以做好的产品。好音箱的设计周期长、调试复杂,设计更改是家常便饭。自己一对音箱设计研发的周期可以长达一年半,而一些好音箱甚至可能更长(当然,这里仅指自己),其中光样箱常常需要五六次打样,单元也是每版都需要调整。单元开发成本也不低,每次更改都需要专门制作、试验。这些统统是成本,而且真算起来非常高昂。自己产品基本上都没怎么算,因为自己有其它产品在售,单元厂合作者是自己老朋友,另一个合作伙伴平时也是有自己的工作的(他是在川航上班修飞机的)。但对专门的音箱厂,这些成本都必须考虑进去。

除此外,音箱在推出前,必须要备货,资金占用十分惊人。还是以自己为例,每一个产品推出,都需要准备很多资金备货。单元生产一次至少100对,箱体也差不多,其它铭牌、面板啥的甚至要更多。而现在hifi市场竞争剧烈,各种低劣货冲击,销量并不大,资金回笼速度非常慢,因此资金占用的成本也相当惊人。如果口碑稍微差一点,那完全有可能根本收不回来。

另外,音箱推出后,你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就能卖。你得做推广,你得找代理。推广这个费用可以说是个无底洞,但如果你不投一定的资金,那你再好再便宜,别人也根本不知道,销量就是0。当然,如果你自己有一定的推广能力,费用可以省不少。但自己吹自己,很容易让人生厌。所以必须要适度!靠打嘴炮碰瓷营销,短期见效快,但树敌,长期肯定是要玩完的。所以一般也就是一些挣快钱,挣一波就跑的品牌(如果算的话)才会这样玩。而正常的依靠展会、评测、广告和口碑的营销,见效慢,投入大。代理就更不用说了,常常是厂家只能拿到小头,代理要足够的利润,否则别人开个店,请员工的费用哪里来呢?

很多人以为音箱是个暴利的行业(某些无良的媒体更是如此吹),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要随便设计,一版过。单元用一些普通的中低端货,分频器用普通元件、公板,拼在一起不测试就推出来。当然便宜,但那跟好根本不相干。

前段时间又有几家做hifi的音响品牌又被卖了,都是亏损讲不来,还是相当有名气的才有人买,没名气的根本没人要。hifi音响这个行当,资本基本上绕着走。如果这个行业暴利的话,那些品牌就不可能出售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