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袁大头泛黄铜色 这是民国三年的黄铜钱币吗

3、故宫龙椅为何一般人不敢坐?为什么故宫中的龙椅一般人都不能坐?而这整个县城曾经仿制打造过龙椅以及龙椅后的屏风,龙椅的价值故宫中的龙椅采用的是紫檀木制框架,德国的将军瓦德西就坐上了龙椅。曾经想过要坐上龙椅试试”...

袁大头泛黄铜色,这是民国三年的黄铜钱币吗?

黄铜币沒错,但民国三年都是以白银为主的银币,袁大头现假币很多,有黄铜.铜渡银.铁镀银等……

白铜袁大头是真的还是假的?

袁大头是银质的,没听说过有白铜质的,两种质地不一样,银质较软,白铜硬度高。

民国三年(1914)民政府财政部公布国币条,整顿和统一银元的铸造,根据条例对银元的成色,重量有规定,径39mm,重26.8一27克,成色89一91,根据规定,天津,南京,广东,湖北,甘肃等造币厂纷纷开始铸造,铸有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四种年号,后来由于管理不善有的造币厂铸造的银元含银量只达到78一87,银元有磨损重量不低于26.5克。

袁大头没有白铜质的,只见过黄铜镀银假币,有误见谅,提供九年,十年袁大头银币图片供参考,谢谢。

故宫龙椅为何一般人不敢坐?

龙椅,这个象征地位座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驾驭”的,这也造成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为什么故宫中的龙椅一般人都不能坐?

故宫,我曾经去过,但是太和殿并不允许人进入,所以只能在门口望着,但是屋内漆黑的灯光让我看不清龙椅的真实面貌,所以对待龙椅,也始终在心中充满好奇。

而就在半个月前,有幸去到一个专门做家具的县城,而这整个县城曾经仿制打造过龙椅以及龙椅后的屏风,在这里我了解到一些龙椅的知识。

龙椅的价值

故宫中的龙椅采用的是紫檀木制框架,其内部的嵌的桦木板心,而这其中的材质都是当年在全国各地百里挑一的木材,可以说选材绝对的精良。

好的木材就需要配好的木匠,当时在全国进行木匠的筛选,全是国内当时最好的木匠,而中国的木匠可以说鬼斧神工,全世界都是非常著名的,只有这样的才能配得上皇帝。

而龙椅被称之为“第一把交椅”,好比当年魏征问李世民:您知道您为什么是皇帝吗?

李世民回答了好几个答案,魏征也没有满意,最后魏征告诉李世民:因为这把龙椅,只有坐在龙椅之上,才是真正的皇帝。

而魏征的话就足以证明龙椅的地位,它与玉玺有着相同的权力地位。

坐龙椅的讲究

说到坐龙椅,我当时就听家具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龙椅和屏风上总计有80条龙,而中国人讲究的是九九归一,而九九是81条龙才对,而真实的事情是这样的,座椅和屏风上缺少的那条龙,就是坐上去的那个人,而坐上龙椅的那个人就是最后一条龙,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真龙天子”。

这时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龙天子”,而“真龙天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坐上龙椅的人都要为民着想、为天下社稷着想,如果违反这两条,那结果可想而知。

野史记载:八国联军进北京城之后,德国的将军瓦德西就坐上了龙椅,据说当天他看到龙椅之后,想要尝试一下,于是便坐在了龙椅之上,但是刚刚坐下的瓦德西,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于是抓紧从龙椅上起来,而从这之后他就开始生病,一直到四年之后离世,而瓦德西在野史中就是被“龙椅克死”之人。

再有袁世凯称帝之后,曾经想过要坐上龙椅试试,但是迷信的袁世凯最终不敢坐上龙椅,而是自己定制了一把“龙椅”,做了一场“皇帝梦”,但是他也仅仅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被迫退位,最终在退位不久之后,便离世了。

迷信的传闻

说到龙椅,很多人都不去买仿制的龙椅,因为在很多人心中,龙椅不是一般人能够“镇”得住的。

溥仪应该是最后一个坐上龙椅的皇帝,他连说话都不利索的年纪就当上了皇帝,并且三年之后,溥仪也就被拉下皇位。

在张勋复辟的时候,溥仪短暂的回到皇位之上,但是仅仅12天就失败了,溥仪再次被赶下皇位,而之后的溥仪四处飘零,甚至为日本人曾经效过力,成为了伪满国的皇帝,但是这次溥仪没有要求坐上龙椅。

日本失败之后,溥仪当过一年的苏联战俘,再到中国的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直到1959年才被政府特赦,后来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还给他安排了工作,而溥仪曾经回过故宫,但是他这次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的。

当故宫的工作人员知道来者是末代皇帝溥仪之后,更是破格允许溥仪在龙椅上坐一坐,而溥仪却连忙摆手,说到:“这个龙椅不好坐啊。”

这句话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不仅反映出溥仪苦难的一生,更反应出溥仪以“普通人”的身份,龙椅已经不能再坐了。

不管你迷不迷信,龙椅这个物品在中国人眼中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因为“真龙天子”才具备驾驭它的能力。

现在故宫中的是经过修复才得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现在的龙椅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宝级文物,再想真正坐上龙椅真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即便你不迷信坐上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它可能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呢?

这种乾隆通宝值多少钱?

本人德馨斋主,从事古玩行业多年,以敝人浅薄的收藏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乾隆钱局复杂繁琐,价值参差不齐。

具体钱局满汉文对照见图:

钱币细分为雕母,母钱,样钱,普通钱币。

雕母:就是钱局工匠按照朝廷规定的形式,用精铜手工雕刻而成的模本,又称“祖钱”雕母做出以后,经过朝廷的审定和批准,下一步就可以翻铸母钱。

雕母的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全身经过细致修整,无铸造痕迹且铜色金黄。从细部看还留有手工雕刻的痕迹,雕母的特殊价值在于数量特别稀少。

(图片来自国内一线拍卖行,请参阅)

母钱:用雕母所翻铸出的钱叫做母钱,翻铸好的大批母钱经过工匠打磨加工后就可以再次翻铸普通流通钱了。

样钱:俗称“大样”一般均用雕母直接铸造,也叫官造原版,所以样钱的直径比常用钱大,文字清晰、深峻,大部分“样钱”是高质量的,也有个别特殊情况。样钱只是笼统的称谓,往往一枚样钱可以有多种说法和用途,质量特别好的还可以作母钱用。

样钱虽然比一般普通钱币较少,但是发行量还是比较大,样钱是由雕母直接铸造,普通钱币是由母钱直接铸造,也很好分辨。1,直径明显大于同版钱币;2,字体相对于同版普通钱币来讲更为遒劲有力;3,铜质相比更为精良。

普通币由于钱局、品相不同,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了解更多古玩收藏资讯,请关注!

民国时期的双旗币有多大价值?

你好,谢谢邀请。你的这枚民国双旗币二十文是河南省铸造的,从图片上看,你的这枚河南双旗二十文是红铜质的,锈为贴骨锈,磨损自然,是一枚毫无疑问的真品。就是磨损比较严重,影响市场价值。

河南省双旗铜币是河南军阀为抵制四川省的大铜元而铸造的,1930年前后河南造币厂掌握在军阀手里,河南当局假意改河南铜元局之名为机器制造局,铸造了面值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百文面值的铜元,重量和面值于四川铜元一样,使得四川铜元逐渐退出河南省。

由于河南省军阀大量赶铸铜元,和四川铜元争利,致使省内铜元泛滥成灾,官铸币和私铸币充斥市场,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民怨沸腾。后河南省又设计了五百文面值的双旗币,由于面值太大,市场抵制声音强烈,未能发行,只有数枚试铸币存世。

河南双旗铜币铸造量极大,刻模粗糙,铜质粗劣,二十文以上的大面值铜币更是如此,这些劣质大面值的铜币搜刮了河南省人民的财富,军阀的贪婪由此可见一斑,给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些大面额铜币让民脂民膏变成了武器支持军阀混战,致使河南民生凋敝,这也是造成1942 年大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河南双旗铜币保有量较大,市场价并不高,河南双旗二十文分当制钱二十文和当二十铜元两种,当二十铜元版别不多,稀少版别也只有双旗都是条纹的一种,其他的一面党徽一面直条的都不贵,你的就是普通版当二十铜元。&河南双旗中华民国当二十铜元,小吊缨,较多品种,市场价上品20元。上图品相为近美品,市场价60元。&河南双旗中华民国当二十铜元,大吊缨,较多品种,市场价上品30元。上图品相为近美品,市场价60元。&河南双旗中华民国当二十铜元,阳菊花异版,甚少品种,市场价上品200元。上图品相为近美品,市场价600元。&&河南双旗中华民国当二十铜元,双直条旗,稀有品种,市场价上品3000元。上图品相为美品,市场价10000元。

古钱币上面的字一般都是由谁书写?

早期先秦铸币上的文字,通常是由铸钱的工匠随手“刻写”在钱范上,由于工匠文化程度的差异,春秋晚期至战国钱币上的文字,很少有完全一样的,有的规范一些,有的豪放粗犷,有的纤细秀美,而错字,缺笔,文字颠倒等现象也常见,这在秦国半两钱上尤为突出。比较而言,齐、赵、晋、楚等国的钱币文字规整一些。

减重粗放秦半两

战国渔阳、安阳、齐贝布币

战国齐镒六化、镒四化、镒化钱

战国魏梁一釿布币

中国书法进入成熟期后,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秦代的李斯,他创立的小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的《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其碑文据传就出自李斯之手。秦统一六国后,铸行的比先秦半两钱文字秀美的秦半两,我认为很有可能也是李斯书写的,只是目前还没发现史书的佐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书同文”后,鉴于设计发行货币是一个政权十分重视的大事,所以钱文一定是由当时的书法名家所书写。

秦标准半两钱,小篆体或为李斯所书

史书明确记载最早为钱币书写开元通宝钱文的是唐代欧阳询。他是初唐大书法家,擅八分书,其书出自秦篆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在古钱小小方寸中安排文字,非欧莫属。这段史料见于《旧唐书·食货志》。

唐鎏金开元通宝,欧阳询书

唐银质开元通宝,欧阳询书

两宋是文艺范儿时代,从皇帝到民间,涌现了无数艺术家。

宋太宗赵炅首开为钱币书写钱文的先河,世称御书钱,第一枚御书钱是“淳化元宝”,以真、行、草三体书写。后来他又以真、行、草三体书写了“至道元宝”钱。据说,当时持三枚不同书体的同一种钱购物,会得到商家优惠。

宋草书至道元宝,赵炅书

宋草书元丰通宝,司马光书

宋草书元祐通宝 苏轼书

宋神宗元丰元年铸行“元丰通宝”,其中隶书体钱文沉着、苍劲豪放,在钱币史上有“东坡元丰”之称,相传是苏轼笔迹。

宋哲宗元祐年间铸行“元祐通宝”,为司马光、苏轼笔迹,文字潇洒奔放、不拘一格,有超世脱俗之感。

北宋末宋徽宗赵佶为“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亲书钱文,徽宗自创瘦金体,史称“铁画银钩”,丰富了中国书法的书写样式,对后世影响极大。“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由于瘦金体遒劲漂亮,铸造精美,直到今天仍然深得钱币爱好者的青睐。徽宗为钱币书写瘦金体甚至影响到了其后的金代,金代的“大定通宝”钱就是借鉴了徽宗的瘦金体风格。

宋大观通宝,赵佶书

宋崇宁通宝, 赵佶书

金大定通宝 钱文仿瘦金体

北宋还有一位名人为钱币书写钱文,他就是臭名昭著的花石纲的始作俑者、权相蔡京,蔡京其人虽然人品不好,但却有名的书法家,崇宁重宝当十大钱的隶书钱文就出自他的手笔,

这四个字写得沉着内敛,神完气足。看来人品和艺术修养真是两回事。

宋隶书崇宁通宝 蔡京书

金代的“泰和重宝”篆书大钱,铜质精良,制作规整,“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体,尤为华美。“筋”即今天所称的筷子,玉筋篆是形容这种笔画粗细相等,遒劲有力如同玉制的筷子。这枚大钱的书写者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史称“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泰和四年,书“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之上,是为“金泰和”。

金篆书泰和重宝 党怀英书

清戴书咸丰通宝小平铁钱

清戴书咸丰通宝小平铁母

元明两代钱币的书法乏善可陈,清代倒是有一枚钱,钱文活泼生动,潇洒放逸,这就是咸丰戴书小平铁钱,之所以叫戴书,是传说它的书写者是一个叫戴熙的人。戴熙,字醇士,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本人也是古钱收藏家,著有《古泉丛话》一书。1860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他投池自尽,为清廷尽忠了。戴书咸丰钱除小平铁钱外,还有当五当十几种,都很少见。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都是他当政时发生的大事,在这些大事面前,他优柔寡断,束手无策,迷于酒色,荒废朝政,误国殃民。但说他是“四无”皇帝也有点冤枉了他,在币制方面咸丰倒是很有作为,清代钱币的版别多,到他在位时达到了顶峰,咸丰钱各种版别不下千种,是中外钱币史上的奇葩,虽然如此,戴书咸丰以秀美的书法鹤立鸡群,为眼花缭乱的咸丰钱家族增加了些许亮色。

2016年12月31日(插图钱币为作者收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