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大全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大全,紫苏梗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紫苏的功效一是解表散寒,可用于风寒感、风寒气滞胸脘满闷恶心。以下了解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大全。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1
紫苏梗是一种常用中药,民间多用紫苏梗煮水来煮鸡蛋,孕妇食用后可以安胎气。那紫苏梗还有什么其他功效呢?
1、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
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2、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3、关于止血和抗凝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人血分……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血。”附方中有一方用紫苏煎服治疗诸失血病;有二方用紫苏外敷治疗局部损伤出血。药理研究已证实紫苏有止血作用和抗凝血作用。这种双重性作用会影响临床使用,因此,紫苏内服一般都不用于治疗血分疾病。在中医伤科的外敷复方中,可能是用紫苏的。
4、其他
苏梗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恶心、呕吐;紫苏能引起光敏感,可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炎症,古代有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的验方中.可能与其消炎作用有关。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2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理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紫苏梗主治
现代药理研究,紫苏梗具有解热,抗菌等作用。 临床上选方可用于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水肿等。
紫苏梗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类成分,如紫苏醛、紫苏醇、薄荷丁香油酚等,还含有精氨酸、矢车菊苣等。
紫苏梗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5~8g,水煎服。
紫苏梗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3
紫苏梗,顾名思义,就是植物紫苏的干燥根茎部分,别看紫苏梗只是像木头一样的东西,它的.作用可不小,既可以用来煮汤的时候增加香味,提升汤的营养,也可以用来做成药材,治疗多种疾病,最主要是用于安胎,预防流产,因此非常适合孕妇食用。
1、理气宽中
紫苏梗有理气宽中的作用,《本草崇原》提到: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可以用于治疗胸膈痞闷。
2、止痛
紫苏梗辛、温,归脾经,有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有很好的作用。
3、安胎
紫苏梗辛、温,归肺、脾经,有安胎的功效(《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对于治疗胎动不安有很好的作用。
4、预防流产
紫苏梗注射液腹腔注射,使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剂量相关性增加,作用与孕酮相似,其治疗先兆流产反安胎的机制也与孕酮相同。紫苏也能使小鼠子宫内膜增厚,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
5、其他作用
野紫苏梗中的成分中还能够体外抑制裂环加敏活性。
6、食用方法
两包板栗炖在鸡肉里,最后再放上紫苏梗,紫苏梗提鲜增香水平一流,连板栗里都满是紫苏的鲜香味。
主料:
板栗250g,鸡肉500g,紫苏20g
辅料:
油适量,盐适量,糖适量,味极鲜适量,花雕酒适量
葱15g,红萝卜1根,柱侯酱适量,姜15g
做法:
1、准备食材。
2、红萝卜切滚刀块,紫苏切粗丝,葱切段,姜切大厚片。
3、鸡肉切大块,加入适量的柱侯酱,味极鲜,糖,盐腌制。
4、烧热锅,放油,把鸡肉放入煎至金黄。
5、放入姜葱,沿锅边蘸洒花雕酒增香去腥气。
6、接着放入板栗一起翻炒。
7、加入适量的开水,放入红萝卜块。当锅内煮滚后,加入适量的盐,糖,味极鲜调下味,注意用量,切不可放过量了。
8、烧制15分钟左右后,红萝卜与板栗已经完全成熟时,开大火收汁,汁收的差不多时,放入紫苏梗。
翻炒均匀之后就大功告成了,可以把它们转入砂锅中,烧滚后上桌,这样吃起来热乎乎地很是过瘾哦。
中草药: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
(《本草蒙筌》)
【异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采集】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药材】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产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选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名家论述】①《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胀满。"
②《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提醒您:紫苏梗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而且不要小瞧紫苏梗只是像木头一样的东西,其实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用法也非常多,以下分享紫苏梗的功效作用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1
1、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
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2、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3、关于止血和抗凝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人血分……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血。”附方中有一方用紫苏煎服治疗诸失血病;有二方用紫苏外敷治疗局部损伤出血。药理研究已证实紫苏有止血作用和抗凝血作用。这种双重性作用会影响临床使用,因此,紫苏内服一般都不用于治疗血分疾病。在中医伤科的外敷复方中,可能是用紫苏的。
4、其他
苏梗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恶心、呕吐;紫苏能引起光敏感,可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炎症,古代有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的验方中.可能与其消炎作用有关。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2
苏子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苏子别名:名荏、紫苏、苏、白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
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2、用法用量
2.1、药用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2.2、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2.3、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苏子的副作用
《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白苏子的`配伍应用
1、配陈皮
化痰疏风,白苏子味辛,入肺经,功善下气消痰。陈皮味辛,能燥湿化痰。二者配伍,其辛散之力,化痰之力增强。辛散入肺,故可疏风化痰。对于咳嗽痰多,又感风邪之症,用之有效。
2、配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白苏子、杏仁均有下气止咳喘、润肠燥之功,而杏仁又有疏散肺经风寒痰湿之能,故二者相合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对予外邪侵袭,痰浊内蕴,以致肺气失降,而为痰多咳喘之证及肠燥便秘之证,用之最效。
紫苏梗的功效作用3
1、理气宽中
紫苏梗有理气宽中的作用,《本草崇原》提到: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可以用于治疗胸膈痞闷。
2、止痛
紫苏梗辛、温,归脾经,有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有很好的作用。
3、安胎
紫苏梗辛、温,归肺、脾经,有安胎的功效(《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对于治疗胎动不安有很好的作用。
4、预防流产
紫苏梗注射液腹腔注射,使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剂量相关性增加,作用与孕酮相似,其治疗先兆流产反安胎的机制也与孕酮相同。紫苏也能使小鼠子宫内膜增厚,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
5、其他作用
野紫苏梗中的成分中还能够体外抑制裂环加敏活性。
6、食用方法
两包板栗炖在鸡肉里,最后再放上紫苏梗,紫苏梗提鲜增香水平一流,连板栗里都满是紫苏的鲜香味。
主料:
板栗250g,鸡肉500g,紫苏20g
辅料:
油适量,盐适量,糖适量,味极鲜适量,花雕酒适量
葱15g,红萝卜1根,柱侯酱适量,姜15g
做法:
1、准备食材。
2、红萝卜切滚刀块,紫苏切粗丝,葱切段,姜切大厚片。
3、鸡肉切大块,加入适量的柱侯酱,味极鲜,糖,盐腌制。
4、烧热锅,放油,把鸡肉放入煎至金黄。
5、放入姜葱,沿锅边蘸洒花雕酒增香去腥气。
6、接着放入板栗一起翻炒。
7、加入适量的开水,放入红萝卜块。当锅内煮滚后,加入适量的盐,糖,味极鲜调下味,注意用量,切不可放过量了。
8、烧制15分钟左右后,红萝卜与板栗已经完全成熟时,开大火收汁,汁收的差不多时,放入紫苏梗。
翻炒均匀之后就大功告成了,可以把它们转入砂锅中,烧滚后上桌,这样吃起来热乎乎地很是过瘾哦。
苏梗有什么功效呢 苏梗相关介绍
1、苏梗味辛,药性温,具有理气宽中、安胎、止痛、和血的功效作用。 苏梗可入脾、胃、肺经,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痞满,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水肿脚气,咯血吐衄,胎动不安等。
2、苏梗全称紫苏梗,又称紫苏茎、紫苏枝茎、苏茎、紫苏杆、紫苏草等,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野紫苏的茎,主要含有紫苏酮、紫苏烯、白苏烯酮、异白苏烯酮、亚麻酸乙酯、亚麻酸等成分,有研究显示,有孕激素样作用,还具有兴奋胃肠、降血糖等作用。
苏梗别名
苏梗别名紫苏茎、紫苏杆。苏梗是一种中药材,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稀及少量a-蒎烯等,在江苏、四川等地将白苏梗与紫苏梗同等使用,通称为苏梗。
苏梗别名
紫苏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紫苏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紫苏可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紫苏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