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脑梗后造影是做什么检查

在某三甲医院门诊做了CTA和住院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基本相似,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究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单纯球囊扩张、冠脉旁路即搭桥手术、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好更合适。...

脑梗后造影是做什么检查,如何判断血管壁是否存在斑块?

感谢邀请。

血管就如同我们的水管一样,四通八达,而随着使用时间(年龄)的增加和一些疾病的影响,我们的血管会逐渐老化、出现斑块,常见是动脉斑块,如颈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等部位的斑块,动脉斑块会对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发相应的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等)。我们要重视动脉斑块的诊治,其中早期诊断对于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很重要。常见的诊断动脉斑块的方法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大类,非侵入性的检查有动脉彩超(如颈动脉彩超、心血管彩超、下肢动脉彩超、肾动脉彩超等)、磁共振/CT血管成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动脉由于斑块、狭窄等病变。同样,侵入性彩超根据动脉部位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颈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下肢动脉造影等,可以直接反应动脉内壁情况。其他常见的还有CT血管造影(如脑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CT造影等)。 我们要重视动脉斑块的诊疗,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饮食宜清淡,以低脂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饮食,要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同时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见的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动脉斑块,切勿偏听偏信,正规诊疗对于病情的控制很重要。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什么方法能检查出脑梗塞?

做CT能检查出脑梗塞。头颅ct扫描脑梗塞发生12~24小时以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实验室检查应寻找及确定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高粘滞状态等。全脑血管造影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脑部血管情况可作此项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可明确心脏功能,对脑栓塞有助于病因确定。

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脑梗后视力模糊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坚持按时用药,也可以配合针灸按摩治疗,通常要到专业的脑内科来检查血管造影,结合头部ct或者层面的检查进行判断,必要时还要进行眼科方面的检查,以便进行药物干预的治疗方式。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上月正好有个84岁老年患者来咨询,因为近二月来走路快时出现胸闷,在某三甲医院门诊做了CTA和住院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基本相似,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三支均有中重度狹窄,造影后医生没有给他是植入支架而是建议他做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因年龄大担心心脏手术的危险性,向我咨询他的情况究竟应该怎么办?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究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单纯球囊扩张、冠脉旁路即搭桥手术、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好更合适。具体治疗措施还是应该结合患者病情的程度并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和思考并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必须根据你的年龄、身体是否有多种心血管以外的慢性疾病、心肺功能的好坏、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管受损的程度、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病程的长短和控制者效果如何、你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等诸多因素才能做出比较有利于你的决定。因为只是一个三支病变伴劳累性心绞痛的患者,而非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期或度过危险期的患者。

一.冠状动脉旁路术或俗称搭桥手术

该患者是一名84岁的老年男性,糖尿病史30余年,长期以来血糖控制得不好可能‬是‬导致‬目前‬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入院时空腹血糖1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9mmol/L,尿酸518mmol/L。BMP244(轻度增高),心超提示左心室肥厚伴主动脉鈣化和轻度返流,左室射血分数55%(小于40%考虑心力衰竭)。患者还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只是血压控制稍欠佳。血肌酐148mmol/L(该院正常值78-104)尿素氮11.8mmol/L(正常值小于6mmol/L)故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三支病病、劳累性心绞痛,;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衰二级(较轻)、轻度肾功能衰竭。

本想收入住院后行血管造影后植入支架,血管造影时发现三支冠脉远端血流Timi均为在lll级(l-lll级,越低越差)。左冠主干弥漫性病变(前CTA报狭窄30%),左m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病变,最大狭窄80%,左回旋支远端狭窄90%,钝缘支近端狭窄85%,右冠近段弥漫性病变严重处狭窄80%。

许多做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生尽管有三支病变但还是尽量考虑植入支架因为已有大量的国内外先例。当然也知道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支架植入术的风险比较大,预后难以评估,但该院医生考虑到三支冠状动脉均存在弥漫性病变,即使成功地植入几枚支架其他病变血管任然随时有再次发心梗的可能,于是该医院的医生考虑后还是建议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综合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我还是建议他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仅管他的冠心病巳产生劳紧型心绞痛,但心、肾功能仅有轻度衰退,以前也没有发生脑血栓形成产生脑梗塞病史,因为目前身体一般情况还可以接受搭桥手术。

但关键问题是解决了心脏的问题后,肾脏和其他动脉血管包括脑动脉、肾动脉、其他大动脉风险依然存在。术后可能会用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止斑块增大和破裂而再次发生血管事件,退‬一步‬说‬即使‬原来的冠状‬动脉再‬发生血‬栓‬闭塞性事件‬因为‬有‬桥‬血管‬供‬血‬不会‬再‬发生心肌‬梗塞。‬但长期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仍然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等靶器官损害。因此血糖、血压必须控制好,防止再次发生心脏以外其他部位的血管和器官的损害。

84岁老人最终在心脏外科住院顺利完成搭桥手术后三天就出院,一般情况良好,听了我的建议目前重点放在控制血糖。

对于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左前降支近端的双支血管病变,尽管目前欧美指南都推荐首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心脏搭桥术)。

近十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心内科做介入手术的医生当然希望支架植入的适应症能够更扩大,因此部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显示,冠脉介入(支架植入)治疗与心脏搭桥术效果相似,于是这类患者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甚至有超过心脏搭桥术的应用趋势。但当患者和家属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应如何治疗仍应有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患者到了手术枱上就由不得你了!

“近来《胸外科年鉴》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美国“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对于所有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心脏搭桥术仍应是血运重建的最佳策略。

该研究利用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数据库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心血管数据注册登记(NCDR)数据,纳入2010~201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接受心脏搭桥术或冠脉介入治疗的6163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倾向匹配评分后,两组各纳入844例患者。

分析结果显示,心脏搭桥术组的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冠脉介入治疗组(7.2% vs 11.5%),再住院(28.1% vs 38.4%)和再次血运重建(1.0% vs 6.7%)的发生率也都明显降低。

冠脉介入治疗组的1年死亡、再住院风险较心脏搭桥术组分别增加64%、42%,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增加3倍。治疗三支冠脉病变,搭桥术明显优于支架。”

以上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支架植入手术

通常三支病变的临床治疗指南上首选的手术方式为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备选方案是进行心脏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但后者的手术风险明显高于搭桥手术。

心脏主要供血来源于心脏三支冠状动脉,当三支冠状动脉都出现狭窄或闭塞后,称为三支病变,易导致猝死。

支架植入手术一般比较安全,但三支均有弥漫性病变和较严重的狭窄,支架植入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它直接在心脏和大血管里面进行操作,一旦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除了常规的穿刺感染、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麻醉意外、药物过敏反应以外,还有一些专属和特有的并发症或者风险,比如血管的并发症、心脏的冠脉夹层、冠脉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操作风险。

当然也有些医生为了证明自己能处理三支病变的实力,或其他因素为了放置支架而选择病变较重的一、二支血管植入数枚支架,对病变稍轻的血管不予处理来减轻手术的风险,其实这种姑息治疗对以后发生心梗的风险很大。

三.单纯球囊扩张术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其实是确定冠脉狭窄后最早使用的减轻狭窄的技术,能够有效扩张冠状动脉为支架植入前必须的步骤。目前有些地区开展单纯冠状动脉球囊包括药物塗层球囊扩张术减轻狭窄替代支架植入,来缓解心绞痛或者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生命。

但是球囊扩张后,冠脉的局部弹性回缩、球囊对冠脉内膜的破坏、局部内膜修复过程中的血栓形成等因素会导致球囊扩张部位出现再狭窄,而且发生率高达30%-50。对于多支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和远端较细的冠脉狹窄患者不适用。

四.药物保守治疗

对于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若本人害怕搭桥手术、或身体基础情况如心肺功能等不容许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或对多支支架植入手术的风险和费用负担不起(多枚支架植入费用必然高于搭桥手术)并不等于就是等死。这类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选择。

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斑块的核心脂质)降至1.8mmol/L,1-2年内联合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斑块增长破裂引发心肌梗塞或其他重要脏器发生血栓事件,只要斑块能够稳定,不要因为过于冲动失控的不良情绪触发交感风暴使血液中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发动脉血管痉挛触发不稳定斑块破裂则不易发生血栓和梗塞事件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而致死。

药物保守治疗在一级和二级预防血栓形成梗塞事件而多活十几、廿年以上的患者绝非少数。

2022.12.2

发现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是距离体表较近的一个大动脉,检测起来较方便,可以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系统整体状态的一个“窗口”。发现斑块之后,需要怎么治疗,是不是需要服药,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血管斑块的成因

颈动脉有一个“Y”型的分叉,此处距主动脉较近,受血流冲击的压力也较大,所以是斑块易发生的部位。据统计,超过50岁的人群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可以在颈动脉检出斑块。

造成血管斑块主要的原因是血管内膜受损,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可以损伤血管内膜。还有年龄的因素,人体随着衰老,血管内膜和全身的器官都会出现退行性病变以及老化。还有易于激动的人,平时压力较大及休息不好的人,血中肾素水平较高,会使动脉长期处于收缩高压状态,也是造成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没有“三高”可以不必服药

很多人检测出来的颈动脉斑块为扁平状,颈动脉内膜没有增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三高”,也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直系亲属中也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可不必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因为此类人的动脉斑块是由于年龄原因产生的退行性改变,生长很缓慢,斑块发生破裂危险性很小,只需要每年定期复查颈动脉彩超即可。

三、高危人群应该服药预防

但是有“三高症状”,或是长期吸烟、酗酒,平时脾气较暴躁,压力较大,或是家族里有直系亲属患了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高危人群,就要小心提防,应该服药进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服用的药物一种为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发作的概率。另一种药为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可以对抗血管内膜中的炎性分子、抗氧化,产生稳定血管内膜以及逆转斑块的作用。“三高”患者还要针对“三高”的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四、血管发生斑块后要注意的事

无论是否有“三高”,在发现血管有了斑块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善。主动的戒烟、限酒,别等到疾病发生了,躺在病床上再去戒烟。还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激烈的情绪可以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管痉挛和收缩。血管中的斑块在血管发生剧烈收缩时容易破裂,从而发生脑梗或心梗等严重疾病。

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每天适量的运动。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都可以加速斑块的生长,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控制“三高”,也可以延缓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综上所述,颈动脉发现斑块之后,生活方式的调理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如果有“三高”、吸烟、遗传等危险因素的人才需要服药治疗。服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服用保健品、补药、营养品等作用不确切的药品。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药剂师。

有人说65岁以后就不能做造影了?

65岁以后不能做造影,那65岁以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那65岁以后严重的心绞痛怎么办?

说65岁以后不能造影,纯属无稽之谈,不管多大年龄,要不要做造影是根据病情决定的,能不能做造影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的,造影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做造影理论上的风险就会增加,但从来没有一条建议说超过多大年龄就不能造影,一个月前,我们还抢救一92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不做造影,患者当时就有生命危险。我们平时在医院,别说65岁以上,很多70岁80岁的人都需要造影,都造影了。

是否造影是疾病本身决定的,而不是年龄,哪些情况需要造影呢?

一般这些情况需要心脏造影检查:1、急性心肌梗死, 2、明确的心绞痛,尤其是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 3、突发左束支阻滞, 4、不明确原因的心功能不全, 5、突发室性心律失常不能明确原因, 6、猝死生还,7、支架术后心绞痛再发。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可以,那就得造影,而不是说大于65岁就不能造影。

哪些情况不能造影呢?

患者确实属于上述情况,需要造影,但如果合并以下情况,还是要慎重,或不能造影,比如说对造影剂过敏的人;比如说出血的患者,或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比如说肾功能比较差暂时没有透析的患者;比如严重贫血或整个身体状态都不好的患者;比如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说患者因为其他疾病不能耐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这些情况,即使没有到65岁也不能造影,所以要不要造影不是年龄说了算,而是疾病说了算。能不能造影不是年龄说了算,是身体整体状态决定的。

毕竟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是有一定风险的,比如出血、血肿、肾衰、导丝断裂,导管断裂,导管导丝打结等等并发症,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痉挛、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穿孔、各种心律失常,各种栓塞等等。

所以,心脏造影有必要再做,没必要别做!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