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昭和参谋什么梗

有些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天皇是军部的傀儡?舆论要求严惩裕仁天皇”而格鲁的比喻更是说明天皇在日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二战期间日本的决策机制、裕仁本身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以及重大决策过程中裕仁起到的作用来看。曾经有一段时间参谋总长缺席联席会议,天皇和枢密院议长会前就拿到了文件,大臣们以及参谋总长在天皇面前按次序宣布文件。二、天皇在日本...

昭和参谋什么梗,有些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天皇是军部的傀儡?

1932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约瑟夫·C·格鲁一直担任美国驻日大使。日本投降后,有舆论要求严惩日本天皇,格鲁回应说,“日本天皇就像蜂巢里的蜂王,只有不了解日本的人,才主张将天皇干掉”。

舆论要求严惩裕仁天皇,本身就说明裕仁有着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而格鲁的比喻更是说明天皇在日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认为裕仁是军部傀儡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为什么裕仁不是军部傀儡?我们可以从二战期间日本的决策机制、裕仁本身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以及重大决策过程中裕仁起到的作用来看。

一、以天皇为核心的集体决策制度

1889年,日本实行宪政改革,改革的参照对象是欧洲(主要是德国)。宪法规定国会有参众两院构成,其中众议院有300个席位,议员由选举产生。参议院有500个席位,议员是宫廷贵族、政府官员以及军官。

理论上,天皇拥有绝对权力。政府大臣由天皇任命,不对国会负责,大臣也不来自政党。更重要的是,参谋本部直接向天皇上奏,既不通过国会,也不通过政府。国会只有立法权和批准或者否决政府预算的权力。更何况,那些国会议员中还有大量的贵族。

九一八之后,军部的影响极大的增强了,内阁成员跟政党没有一点关系。七七事变后,日本为了协调军民关系,创立了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和御前会议。

联席会议每隔几天召开一次,参加者有首相、外相、陆相、海相以及陆海军参谋总长,如果有需要才会邀请相关大臣参加。曾经有一段时间参谋总长缺席联席会议,但大臣们很快就发现这样根本没法协调。

经过联席会议的讨论,奉行集体一致的原则下,形成重要决策,制成文件。这个决策文件需要经过御前会议批准。参加御前会议的人其实和联席会议一样,但多了枢密院议长,另外天皇必须在场。

天皇和枢密院议长会前就拿到了文件,事先看过。在御前会议上,大臣们以及参谋总长在天皇面前按次序宣布文件。天皇一般是不发言的,而是由枢密院议长代替提问。一旦天皇准奏了,决议就具备了合法性,几乎没有人可以再修改。

我们从这个决策机制可以看出来,日本天皇拥有极大的权力,不仅拥有人事任免权,还是最后拍板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傀儡,只不过这个决策机制强调集体一致的原则。

二、天皇在日本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美国驻日大使将格鲁比喻成蜂王,说明了天皇在日本地位的崇高以及重要性。试想一下,蜂巢之中,蜂王起到最核心的作用。没有蜂王,这个蜂群也就不存在了。

二战结束前,天皇在日本一直被当做神。天皇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天皇在历史上长期没有实权,但从明治天皇开始,一切就变了。

天皇不仅是神,还拥有了世俗权力,1889年宪法第一条就作出明确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当时宪政改革实质上就是基于皇权进行的分割。只不过明治天皇能够执政是得到了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维新派的支持,明治或多或少会受这些人的掣肘,权力没有理论上那么大。

明治死后,他的儿子大正天皇身体很弱,被视为废柴,没有精力去掌权。

但1926年,裕仁登基后,情况就不同了。九一八事变中,裕仁就直接对关东军司令下达过命令,还亲自对有功人员进行表彰。

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中,裕仁的地位显露得淋漓尽致。无论是被镇压的所谓皇道派,还是后来得势的所谓统制派,打出来的旗号都是拥护天皇。这两派的核心区别也只是皇道派更加激进,要求立即对外扩张。而统制派没那么激进,相对冷静一点,但对外扩张的需求是一致的。而裕仁当然也不会脑子发热的去支持皇道派。皇道派是要求恢复天皇的绝对权力,而统制派不过仅仅是反对皇道派的主张而已,统制派最后依然靠天皇的权威才镇压了叛乱。

也就是说,二二六兵变之后,军部的影响固然更大,但更说明裕仁对军部的掌控力更强了,最典型的就是人事任命权,他不喜欢的人就能直接逼对方辞职。

他还可以直接对大臣进行任命,比如阿部信行大将出任首相时,裕仁就直接要求由梅津美治郎或者畑俊六出任陆军大臣。

最后日本的投降,也是由裕仁亲自发表讲话,日军才放下武器,也足以证明裕仁对日本军队掌控力。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傀儡呢?

三、裕仁最终同意了对美国开战

前面我们说过,当时日本的决策机制是联席会议讨论决议,然后提交御前会议由天皇批准。天皇如果不准奏,那么决议就不会生效。一旦天皇批准,决议就必须执行。

决定对美开战以及偷袭珍珠港的计划都是由裕仁最终决定。当时日本在和美国谈判,美国对日本进行外交施压。但另一方面,日本也在积极备战,因为联席会议讨论后决议,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唯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日本的战争准备,从战略到战术,裕仁都了如指掌。1941年11月5日,御前会议召开,裕仁同意了东条英机提出的对美开战的决定。

11月30日,裕仁的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进宫,想说服裕仁放弃对美开战。但当天下午,裕仁召海军将领询问备战情况,海相岛田繁太郎表示有胜算。而永野修身上奏,舰队已经向珍珠港进发。

12月1日的御前会议上,裕仁在开战奏章上盖了大印。陆军大将杉山元说“陛下在宣读声明的时候频频点头,没有表现出紧张不安。他看上去情绪饱满,我们全都充满了敬畏”。

杉山元的这段话充分证明了裕仁是支持开战的,他很清楚战争的结果。如果裕仁是傀儡,他只需要负责盖章签字即可,军官们也不太会有什么敬畏。

日本败局已定时,上层对于是否投降争论不休,最终还是由裕仁进行了裁决。事实上,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和裕仁的引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二战时期日本天皇裕仁是傀儡的说法多么可笑。只不过,战后,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没有清算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日本皇室成员的战争罪行,而裕仁的叔叔朝香宫鸠彦王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二战时期日本的陆海军之间有何冲突?

各个国家的不同军种之间为了预算和话语权,乃至于为了争夺一块土地都曾经引起不快乃至于不和。军种不和这本来很平常,但轮到二战中的日本陆军和海军那就不和得有点过分了,闹出了太多的故事。

美国海军和陆军互相也瞧不起,但人家的斗争可没像日本人一样打算弄个你死我活。

最明显直接的例子,日本陆军造航母和潜水艇,海军造坦克这种烂事估计大家在网上可能多少见到过。

日本陆海军素来不和,可不仅仅是抢夺起源的问题,而是根深蒂固的军种偏见,日本海军瞧不起陆军作战时候的愣头青做派跟平时的一副土包子像儿,日本陆军则瞧不起日本海军的各种伪善和厚颜无耻的吹牛。

除了建造支援护航的陆军航母和进行隐蔽运输的陆军潜艇之外,日本陆军还搞过二战时代的两栖攻击舰!

神州丸是日本陆军根据侵华战争中登陆作战的迟缓和种种不便的痛点,找设计师专门设计建造的一艘大型两栖舰艇。这船上设有专门的马栏甲板用于运送军马,在艇库里和前甲板还可以装载总计25艘大型发动机艇(日军简称大发艇,是日本式的步兵登陆艇),这些大发艇可以通过尾部滑道或者起重机入水,然后向敌军海岸发起冲击。

除了大发艇和部队、军马的运输,神州丸甚至还有4艘小型装甲炮艇作为掩护登陆的机动兵力,而如果马栏甲板不装车辆和军马,还可以搭载飞机!

行,这条二战时代的两栖攻击舰全长156米,满载排水量8600吨,在当时的世界还算是相当先进的两栖舰艇了,就只是这船跟日本海军陆战队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是陆军的“特殊船”。而且很有趣的是,这船第一次参加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爪哇登陆战时就被日本海军给击沉了(捂脸)。

当时因为美军和澳大利亚军巡洋舰拼死出击来堵截日本的登陆行动,为包括神州丸在内的数十艘运输船护航的日本海军与美澳军激烈交火并且发射了他们的法宝——93式氧气鱼雷,这种鱼雷航迹隐蔽而且射程极远,如果以低速的33节航行可达40公里。这些超远射程的大威力鱼雷确实消灭了美澳军的巡洋舰,但没有命中的鱼雷继续前进正好有一发打中了神州丸,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两栖攻击舰就这样歪着坐沉在爪哇西部的浅海里。率领日军第16军来征服荷属东印度的司令官今村均也从神州丸上落了水,最后还算走运湿淋淋地给人捞上岸去。

上面这事儿,可能不少朋友已经看过已故的海军史学作者章骞先生的遗作《日本陆军的特殊船神州丸》,神州丸的身世在那里可以看到更为详细的介绍。

关于日本陆海军的争斗,那么下面给大伙讲个更有意思的事儿。

这是传染病学历史上著名的药用植物金鸡纳树,它首次发现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在几十种金鸡纳树当中,有一部分品种的树皮里含有一种叫金鸡纳霜的生物碱,是专治恶性传染病疟疾的特效药。在平定三藩之后清军从南方返回北京,部分官兵已经携带了疟原虫并处于潜伏期,京师的蚊子叮咬了这些人之后又飞进紫禁城叮了康熙皇帝,没过几天康熙就开始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疟疾爆发。在遍请名医无效之后,他最终是靠西方传教士献上的金鸡纳树树皮磨成的粉末熬了过来。

后来药学家们发现了金鸡纳树皮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了疟疾特效药——奎宁(别名金鸡纳霜),这东西直到1970年之前还是几乎唯一的疟疾治疗手段,但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终于以完全不同的药理和几乎为零的抗药性横扫了副作用明显的奎宁。

在1940年,全世界金鸡纳霜的产量的96%来自于当时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还有1.5%是引种到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的金鸡纳树产出的。到1942年5月,日本占领了东南亚几乎全境,全球97.5%的金鸡纳霜产量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本来美军在30年代末预感到了战争的危险,事先向奎宁的主要加工中心荷兰订购了300万磅奎宁,但是小胡子的德军横扫了西欧,这些药品全部落到了德军手里,足足让德军吃了3年才消耗地差不多。于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开打后发现自己手里的奎宁库存竟然只有20万人份,这对于要在南太平洋的热带雨林中跟日本打上好几年的美国和澳大利亚来说绝对是个噩耗。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作战的美军,平均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就几乎100%感染了疟原虫,其中70%因为症状严重而被送往后方。

换到日军这边可就爽的多了,按说掌握了全球97.5%的金鸡纳霜产量的日本人根本不必担心疟疾问题。但二战中日本海军的部队就曾经爆发了大规模的疟疾流行,超过1000人患病并造成了近百人的死亡,从这事儿来看日本人的脑瓜简直是给驴踢了,手握这么多药还能大规模爆发?

其实不奇怪,因为发病的是海军啊,这支海军部队驻扎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当时因为给岛上运输药品和其他物资的运输船半道被美国潜艇击沉了,才造成了疟疾的大规模流行。

不过仔细看日本资料的记载,苏拉威西岛上当时还驻扎了日本陆军5000多人啊,这些陆军仅有不到100人患病,而因疟疾死亡的只有两三个人!为啥同一个岛上驻扎的陆海军遇到疟疾差别这么大?

陆军手里是有药的,当海军部队被疟疾传染的时候军医去找陆军的同行借药,没想到日本陆军那些大爷们竟然说,这药是皇国陆军的财产,没有经过长官同意是不能随便给人的。而他们的长官遇到海军来求药就顾左右而言他,总之是没有同意,岛上的日本海军基地队司令火了,一封电报直接告到海军军令部,海军军令部又拿着电报怒气冲冲的来找陆军参谋本部,这才从上往下施加压力给与解决。日军的陆海军之间真是亲善有爱啊,从这事儿看简直跟敌人差不多了。

张作霖更改出发时间?

1928年6月4日清晨5:23,当张作霖的专列开到老道口桥沿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铁轨就扭成了麻花。张作霖坐的那节车厢被掀出了三四丈远,当场有17个人被炸死,前来迎接张作霖的吴俊升头部被铁钉贯穿,当场身亡。

后来的河本大作回忆说,爆炸的黑烟飘到了200英尺的上空,估计就连张作霖的骨头也被炸飞上了天。然而张作霖当时并没有马上去世,喉咙上的伤口马上被人用毛巾堵了起来,并在第一时间送回了大帅府,经医治无效后才断了气。

因为事发地点在南满铁路和京奉路的交叉路口,日本人是逃不掉责任的。为了转移视线和掩人耳目,日本人抓捕了三个经过此处的农民,把他们屈打成招,说他们是南方的革命党专门来刺杀张作霖的,还在地上留下了一些纸张,上边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然而仅过了半天,就有一个农民跑到当地警察局报案,他们一行四人在附近走路,结果三人被抓,只有他一个人逃脱,至此真相大白。

张作霖的死让东北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年轻无能的张学良没有能力掌控东北形势,直接导致日本田中内阁垮台,军部势力进一步抬头,日本侵华的步伐开始不断加快。

张作霖的崛起和日本人的扶持是密不可分的,双方都在相互利用。日本国内对于张作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因此在日本人扶持张作霖的同时,早就有人刺杀过张作霖。

1916年,当张作霖坐上奉天督军的时候,就遭到了日本人川岛浪速的刺杀。先是张作霖乘坐的马车被刺客扔了炸弹,仅有几名卫兵被炸死。张作霖马上骑上马匹开始逃走,又碰到了一颗刺客向他扔手榴弹。张作霖迅速避过,倒霉催的刺客却被手榴弹炸死了。经过对刺客的检验,发现他们都是长期穿木屐导致脚部变形,一看就是日本人。

张作霖坐上东北王之后,就迅速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打造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队。在这时,日本人希望张作霖能够给他们以适当的回报,而张作霖却想摆脱日本人的控制。

当北伐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张作霖宣布奉军退回东北。田中内阁逼迫张作霖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修建满蒙五路,以此为条件掩护奉军退入东北,张作霖无奈只好签了一个意向性的文件。如果这五条铁路修成,日本人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到东北的任何地方,这将标志着东北被日本人完全控制。

当然这些秘密的协议,除了张作霖和日本政府的重要人物知道外,其他人是不知情的。日本关东军早就想趁机对张作霖下手了,他们的方案是趁奉军大部分都在关内,由日本关东军封锁山海关,迅速占领东三省,同时对开始向关外撤退的奉军进行缴械。但日本的田中内阁一直在在考虑要不要采取这个措施,几天的功夫奉军就撤回奉天了四五万,机会就这样丧失了。

接下来日本关东军计划在北京刺杀张作霖,但考虑到北京有多国的外交使馆,张作霖又是北洋政府的最高首脑,最终确定了由河本大作来制定在东北的刺杀计划。

河本大作原计划在巨流河大桥进行爆破,但这个地段东北军防守严密,最终改在了皇姑屯。皇姑屯是一座铁路桥,上边是南满铁路,下边是京奉线。南满铁路的两边是由日本人来驻守的,在这一片行动不会引起中国人的太多主意。

河本大作就运来了120公斤的烈性炸药,全部用麻袋装起来,伪装成装泥沙的袋子。在桥梁的前后左右都绑上了炸药。因为关东军司令部下了必杀令,河本大作还有第二套方案,就是在附近埋伏了一支刺杀队,如果当时张作霖没有死,就由刺杀队冲上去乱刀砍死。

日本关东军搞这么大动作,在当时混乱的政治军事情况下,奉军是不可能没有察觉的,只是张作霖太大意了。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就发现这一带动向异常,日本铁路守备军封锁了这一段,严禁行人通行。他随后向张作霖发来密电,要求张作霖改变交通方式。

随即张作霖计划采用坐汽车的方式回到奉天,但路途太远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并且中间一段路还需要骑马。如果有人在这一段伏击,危险依然不小。所以张作霖才决定仍然坐专车走铁路回奉天,他认为齐恩铭是小题大做。

但张作霖还是做了几手准备,本来宣布6月1号坐车回奉天,但当天只派了自己的五夫人和家中的一些从人前去压路。随后又改成了6月2号,在6月2号当天又推迟了一天。张作霖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然而他的所有行踪都在当天被河本大作的内线报告给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当天张作霖的专车上有两个日本人,一个是张作霖的顾问町野,他在天津下车等张宗昌的部队,这个倒也正常。另外一个日本人是驻锦州的领事,原计划是要送张作霖回奉天的,但却在锦州匆匆下车。身边的警卫建议张作霖更换一节车厢,以防不测,但同样没有引起张作霖的警惕。

就这样张作霖一步步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几小时后被河本大作的炸药送上了天。在张作霖的身边并没有被河本大作收买的日本人,但有被河本大作收买的中国人,他们对张作霖的行踪了如指掌,并都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了河本大作,所以河本大作才认为自己的计划是万无一失的,对张作霖来说也是必杀令。

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

如果谈及日本战国时代的战役规模,其实也不必读日本战国史,看完以下大河剧,应该对纷繁的日本战国史会有一个理性的认知。

天下布武

1981年NHK大河剧《女太阁记》(47-48集)

1983年《德川家康》(36-40集)

1987年《独眼龙政宗》(34-37集)

1989年《春日局》(10-12集)

2000年《葵德川三代》(1-11集)

2006年《功名十字路》 (41-44集)

2009年《天地人》(35-38集)

2011年《江·公主们的战国》(33-35集)

2014年《军师官兵卫》(46-50集)

2016年《真田丸》(32-37集)

1981年《关原合战》(加藤刚、森繁久弥主演)

2017年《关原》(冈田准一、役所广司主演)

真田的那个妻

对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关注,本人也是起源于几部黑泽明的经典电影,例如《乱》、《傀儡之城》、《影子武士》等,而后居然学起了日语,但局限于问候语。

序言:比较日本战国与中国同时代的战役才有可比性,本人从日本战国十大战役开始,从中罗列出最大两场战役,再与丰臣秀吉侵朝的文禄之战中选择两个战役比较,再选取明朝两个战役比较,而后给大家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同一时代下,日本的战役规模真的不能同日而语吗?答案是否定的,请往下看。

下面结合个人观点,聊一下日本战国,那么从安土桃山时代开始。

战国争雄天与地

战国时代:日本在进入战国时代前,先后经历了早期文明、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以及幕府执政的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幕府执政的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就是日本的“战国时代”。日本“战国时代”这一称谓,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战国起止时间:日本室町幕府时代,曾发生了著名的“应仁之乱”,是1467年~1477年,发生于日本的封建领主间的内乱,在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幕府管领的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守护大名(日本古时封建制度的领主称为大名)之间发生争斗。

应仁之乱开启了日本战国时代。战乱后,幕府将军、守护大名和庄园领主贵族的力量更加衰弱,日本历史进入新兴的战国大名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

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日本最终统一,进入江户幕府时代。

说到日本战役的规模大小,那必须知道战国时代的几个经典战役

战国纷争遍地枭雄

日本著名战役一览: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开端:

l 川中岛合战(五次)---龙(上杉谦信)与虎(武田信玄)的决斗;

l 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奇袭今川义元,霸业开始;

l 姊川合战---织田灭朝仓浅井,奠定霸业;

l 三方原之战---武田信玄击败德川家康,信玄归途病死;

l 长筱之战---织田德川联军大败武田家,武田家由此衰落;

l 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反叛信长,霸王殒命;

l 山崎合战---羽柴秀吉攻灭明智光秀,获得霸业继承人资格;

l 贱岳合战---羽柴秀吉攻灭柴田胜家,完全掌控原织田家霸权;

l 小牧山长久手合战---羽柴秀吉击败德川家康,奠定霸业小田原笼城战 ---关东大名北条氏灭,德川家康转封关东;

l 文禄、庆长之役---历时七年,明军胜日军,秀吉攻占大陆妄想破灭,挂了;

l 关原合战---东军(德川势)击败西军(石田势),日本历史由此逆转,德川家康开始掌控日本大局,战国时代走向终结;

l 大阪冬、夏之战---德川彻底击败丰臣氏残余势力,德川幕府二百余年太平开始。战国时代完全结束。

以上战役最大的两场既是:

石原三成德川家康

关原合战 德川 104,000 丰臣 84,000 关原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双方都指责对方为丰臣的不忠之臣。此战,德川家康巧妙利用西军人心不齐的弱点,拉拢敌方将领,迅速取得了胜利,奠定了德川氏统治的基础。

真田信村的大阪冬之战

大坂冬之阵 德川 194,000 丰臣 96,000 德川军队在率领二十万大军包围大坂城时,丰臣军队只有十万人,德川军队已经占据了优势。大坂之战是江户幕府击败了丰臣家的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幕府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丰臣时代终结

时代的交集:

1592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派遣16万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

日本与明朝军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平壤之战。 这是明万历二十一年 ( 1593 )明朝在朝鲜平壤围歼日军的一场攻坚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关白丰臣秀吉假道伐明遭拒后,发兵16万人进攻朝鲜短时间内朝军被打得大肆溃败,日军顺利侵占平壤。小西行长领兵3万据守平壤城。明廷应朝鲜国王李昖请求,命李如松为提督,起先率兵5000人援朝不克,复增兵至4万援朝平倭。次年一月初六,中、朝联军数万围攻平壤。小西行长不敌败退平壤城。一月初八,明军正式攻城,日军经过一天的激战被迫撤离。此次战役,明军仅仅斩获日军的首级就达到一千六百四十七,总损失超过万人以上。而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受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平壤大捷

蔚山之战 12月,援朝明军与日军大战于蔚山。日军遭受惨败后,明军乘胜追击,接连获胜。于二十三日又攻打蔚山,是为第一次蔚山城之战。明军以茅国器率领的南兵作为先锋,展开凌厉的攻势,并迅速突破了蔚山倭城,把日军将领加藤清正率领的军队围困在岛山城。然而杨镐徇私,将马上突入岛山城的南军部队换成辽东军去攻城,结果失败,丧失最佳战机。此时日本大批援军到来,天又下大雨,明军火器无法使用,解了加藤清正部队之危难,这时候明军的经略杨镐又指挥失误,仓促撤军,明军遭受了极惨重的损失。日军方面参谋本部编《日本战史-朝鲜役》中204页记载加藤清正守城所用兵力一万三千,206页记载战后所余一万人,减员在三千。推算死者应当超过千人。 后期明军增加到10万人 先后有碧蹄馆之战,露梁海战,日本兵败退走。

大明悲怆的蔚山之战

值得一提:大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明军班师回朝,神宗皇帝陛下升座午门,接受都督邢玠等献上的日本俘虏六十一人,都“付所司正法”,砍下来的敌人的头颅传送天下。同日,神宗皇帝接受百官朝贺,祭告郊庙,把献祭祖先的果酒都分赐给了内阁官员们。次月,颁平倭诏诏告天下。

日本战国结束的1615年正是中国的明朝:是中国的农历乙卯年,为明朝的万历四十三年。当年的大明,是年的11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把满族原有的黄、白、红、黑四族中的黑旗改成蓝旗,并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期,共八旗,后金的八旗制度正式建立,从而拉开了与明朝逐鹿中原的大幕。

明朝同时期的战役规模以捕鱼儿海大捷,萨尔浒之战为例

元帝国之崩溃

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大捷,蓝玉帅军15万,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危机四伏的大明江山

萨尔浒之战双方力量为:明朝27万人,努尔哈赤6万余人。从人数对比上努尔哈赤处于劣势。 萨尔浒之战,关系到后金是否能生存下去,明朝是否能在辽东统治下去的关键一仗。明朝为了发动这场战争,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结果四路出师,三路败绩,死伤无数。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政权更巩固,而且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明军遭此惨败,完全陷入被动,辽东形势陷入危局。从此,后金由防御转入进攻,明军则由进攻转为防御 。

以上综述,日本战国时期的战役规模大家自有比较,日本战国时期,几次改变日本格局的大一统战役,规模还是可观的,并不是坊间流传的村斗。

遥远的战国

造成日本战国时期,战役都是小打小闹的说法,来源的理由还是有些根据的,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1、 比如丰臣秀吉统一时,有大名66名,德川家康统一时,分封有200多个大名。一个大名所拥有的土地从37万平方公里来分,每个大名实际只是个县长,县长多了就容易闹事;

2、 日本地域狭长,大规模战役不适合展开。粟裕也不好打,跑都没处跑;

3、 幕府时代不能集权,诞生了《武家诸法度》,《参勤交代》等控制大名的法子,有效地控制了窝里斗,叫你做莫斯就做莫斯,不听自裁,为了防止你有时间搞事,叫你参勤,半年都在外面,老娘还在江户作人质,凄惨兮兮。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表述和应用,闻及改之。

艾斯奥特曼中文版配音表?

王洪生老师,在昭和奥特曼中除了担任杰克至爱迪的旁白工作外,还配过了许多角色。主角包括杰克中的伊吹队长、艾斯里的山中、雷欧里段队长(大部分)以及爱迪的大山队长(到最后换成另外一位演员了)。而在杰克里他还配过乡秀树的大舅子坂田、动不动就威胁要解散MAT队的岸田长官(第5、6话)和佐竹参谋(第20话)、第23话天文台的一位研究员以及第38话再次以诸星团身份登场的赛文。

其实昭和的配音除了王洪生外,程玉珠的也非常不错,大家熟悉的乡秀树和东光太郎都是他配的音。此外初代中村松队长、艾斯中龙五郎队长的声音也是他的,个人感觉很符合角色的定位。当然其他配音演员如给杰克中加藤队长配音的那位(他也包办了杰克中大部分的宇宙人配音)也很有特色

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一个能打的将军,也是日本难得见过世面的将军,如果他在的话,应该不会同意后来的一些送死的操作,比如神风敢死队,拿种那头怼军舰的操作。但是他死不死跟日本输不输关系不大,就像一个1米4 的人跟2米的壮汉打架,那1米4的人功夫再高,也是打不过2米高的壮汉。日本的败局在1941年12月7日轰炸珍珠港那天就定了,但是吧,山本五十六没死的话,日本输得可能不那么惨。

(1)山本五十六是谁?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军神级别的人物,这哥们在日本、乃至于国际上都是一号了不起的人物,大家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了。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的海军大学校,这间学校出来基本就是日本的人上人了,大家看看日本片《啊!海军》就知道了,日本海军过的日子简直是神仙日子,就连日本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砖头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后来日本送山本五十六到美国的知名大学哈佛大学去抓学习,一学就是四年,后来干脆让这哥们去当日本驻美武官,所以他对美国的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所以他后来一直不想跟美国人打,因为他知道实在打不过,不过他说了也不算就是了。这哥们回到日本老家之后就得到了不断的提拔,当过第一航空队的司令、海军航空本部的部长和海军次官,基本上是日本的高层,但他离最高层还有点小远。到最后他最让人熟知的岗位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2)山本五十六有什么特点?

山本五十六这个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个是有远见,第二个是会打仗。先说第一个有远见,最主要还是因为日本跟美国比起来实在太差了,山本五十六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被美国的富裕震惊到了,第一点就是美国的砂糖居然不要配给,底特律的烟囱跟日本的树一样多。所以日本高层一个个要“消灭米英鬼畜”的时候都没有看经济学,而山本五十六却可以看到,所以他比一般日本高层更具有视野。

再说第二个会打仗,他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经典操作是轰炸珍珠港,这个操作起码是海军战争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堪称第一次航母舰载机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典范。打得美军一时人心惶惶,毕竟那时候的美国佬横习惯了,只有他打别人,没有别人敢打他的。

所以山本五十六是个人才嘛?毫无疑问是的,甚至在美国那边也算人才,不过吧,这哥们没有左右战局的实力,就像有梅西的球队也不是每场比赛都赢,甚至不乏被大规模血洗的时候。

(3)日本一开始就败局已定

美国佬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咬他的军火商。大家要知道一点,日本发动侵华的前期离不开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主要是卖了一堆货给日本,陶行知从美国走的就对他的美国朋友一顿吐槽。不过日本独占整个中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后来美国人也翻脸了,要开始制裁日本,简单的说不打算卖货给日本了,日本人这下难受了,就决定继续来一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这是二战前日本的经典操作。

当美国正式入场的时候,一切战术都是虚无的,因为美国的生产能力充分碾压了日本的生产能力,日本打沉的美国船远远没有美国新船生产的速度快,而日本的船沉了就很难再补充。经过半年,日本初期的优势就没了。过了一年,日本就开始难受了。过了2年,日本就开始准备本土玉碎了。这一场太平洋战争,双方实力实在差太多,根本不是一个山本五十六能够拯救回来的。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