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三和三减一什么梗,有哪些你收藏了很久的宝藏短句?
我收藏过的这些短句,我很喜欢。
(1)让我们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让暴风再来的更猛一些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最近朋友圈里出现2017对比2019是什么梗?
2017-2019究竟是啥梗?我个人觉得对于不同年龄段,此刻处境不同的人来说感受是截然不一样。
像我这样的八零后,已经步入中年,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的中间力量,…2017-2019两年时间,对许多九零,零零后小年轻的来说看似七百多天,对一大部分人来说看起来似乎时间挺长,但对我来说,感觉也就眨眼之间。我只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定格在这个年纪。这是孩子逐渐变大,不用我自己一天一天一个人带有了自己独立空间而言的。当孩子刚刚出生带到两周岁,一个人带孩子,做饭,洗衣,生病也硬撑着,没有一个人帮忙搭把手的时候,那时候是一天一天数着日子过的。那时候感觉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尽头。曾经天真的以为孩子会坐就好了,后来以为孩子会走就'解放了',后来发现自己只是天真的活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以为罢了,孩子会走以后1-2岁的时候更累,生怕磕磕碰碰,一刻都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就是我们生命中甜蜜的'负担',当孩子上幼儿园了,觉得越来越可爱了,真不希望孩子长大,忽然感觉孩子长大,我们也就变老,他们不需要我们了。这种想法未免太幼稚,我们无法拒绝孩子长大,钟表在一刻一刻不停的往前走,我们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
对于多数幸福的小孩子来说,盼望着快快长大,两年再时间上或许没啥感觉,科目多了,学习任务重了。但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盼望父母回家的梦,期望回家,有的过年见上一面,年后又走了,又盼望着,盼望了,对父母日思夜想,忍受离别的相思之苦。
对于大部分像花儿一样的青年来说,时间是美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除了读书考试的时候有压力,其余那都不是事 只不过是毛毛雨了…有的会想:要是不用考试那就更好了。对于叛逆的青年来说,或许冲动是魔鬼,一个冲动的绝对会改变这一生…
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逐渐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自己必须埋头苦干,加班加点二儿勤奋工作,创业那都不是事。希望赚更多的钱,让父母安度晚年,万一生病可以住最好的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让自己有充足的经济实力能很好的安度晚年。但有一部分还在为买房,为住在哪,为留在大城市漂泊还是回家乡工作,为明天孩子的学费,父母的医药费发愁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年,逐渐认识到社会的现实,不在像年轻时候不顾一切的'追梦'更加追求稳定的人多一些了…
多数老年人,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加强锻炼,早起早睡,注意饮食,注意养生,到处走走,结伴旅游,了。为了多活几年,此生不留遗憾,希望自己更加有规律的生活,把身体养的棒棒哒。但有一部分老人依然站都在工作一线,有的不给子女留负担,有的确实是没教育好,子女不孝,只能自己奔波劳累,有的做勤劳的清洁工,有的捡废品,卖点东西,做点儿小本买卖,有的看大门,做保安…
我们都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我们都要趁着年轻的全力以赴的努力,为了明天能过的轻松幸福一些,共勉。
中国流行乐坛上一些粗俗低劣歌曲禁而不绝?
最近关于这类问题出现的比较多,李荣浩的“网络歌曲观”,乐队综艺中的“鄙视链现象”等等,在这里题主再次提出这样的质疑,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有渴望美好的意愿,这必须要认同和赞美,但终归还是有些年少轻狂,入了些误区,也透出了些不自觉的优越感。
首先,必须承认国内流行乐坛近来没有太多惊艳之作,远远不如之前百花竞放的壮观;
中国流行乐坛早期从“南张北谭”到“四大天王”,从“涛声依旧”到“时间都去哪儿了”,从罗大佑李宗盛到周杰伦陈奕迅,好像从某个时间点开始,一切繁华好像就此戛然而止,音乐综艺层出不穷,经典歌曲却再难出现,虽不至于像题主说的那样几乎绝迹,但零星的亮点依然破不开这颓败的阴霾,这是现状,也是事实,无法辩解。
但是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从很久之前毛爷爷就做过批示,我们应当坚定的相信,光明终将到来,更不用说一切都在慢慢复苏慢慢生长,邓紫棋一曲《泡沫》横空出世,华晨宇毛不易双双亮剑,一切都已在路上,未来可期。
其次,韩寒曾经在一场辩战中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来讽刺各种圈子文化,听起来很解气,但细细想,略显偏颇。
就像题主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粗俗低劣的歌曲为何禁而不绝?题主是对粗俗低劣的歌曲有多么深恶痛绝,非要赶尽杀绝,难不成生活中真的做到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概率都是没有的,只是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多数没有达到期望的那么高,就算周杰伦的新歌也是“骂声一片”,发出的抱怨也多数是一片附和赞同,便多少有了些优越感,这无可厚非,但终归不是正途。
王菲在春晚唱响《传奇》之前李健的歌属于小众群体的歌,多在一部分人中流传,但王菲把这首歌带到了春晚的舞台上,大众知道的人多了,才开始觉得这个人的音乐不错。赵雷的《成都》突然火了起来,火到大街小巷都要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才想起曾经很久之前就有人说“赵雷不火,天理难容”。那这样的人有多少呢,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有很多,很多很多。
他们不是不好,只是不火,但是在那个属于音乐的圈子里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人还是可以存活下来的,哪怕只是用音乐的形式,所以每份高雅都要用心去筛选,用努力去赚取的,别太妄想让人喂到嘴边。
最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好,高雅也好,粗俗也罢,阳春白雪如何,下里巴人又如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你眼中世界的样子就是在尘世间你的模样。
有没有第一眼就爱上的可爱又温柔的短句?
1、人生多失意,失意莫失心。
2、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3、立于皓月之边,不弱星光之势。
4、我频繁记录着,因为生活值得。
5、出现在别人的生活里要像一份礼物。
6、不许哭不许哭,不许流那些小珍珠。
7、你好可爱,不是可爱,是值得被爱。
8、生活点滴温柔可爱,都值得我前进。
9、但愿我是黑暗,我就可扑在光的怀里。
10、人间本不该令我这么欣喜的,但是你来了。
11、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星辰闪烁,云朵温柔。
12、你被安稳地爱着呢,应该有做任何事的勇气。
13、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做贺礼。
14、错过落日的余晖,请记得还有满天的星辰。
15、要星光要月亮,要世界投降,更要你在身旁。
16、奔向你的时候,途经的一切事物都觉得很可爱。
17、你漫不经心地走过,却留下了无数个春天给我。
18、你身上有好闻的烟火味,我也因此喜欢上了人间。
19、时光的书,在风里翻转,里面是我写给你的祝福。
20、只要我能拥抱全世界,那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
21、书里说,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无论在破阁楼还是城堡里。
22、像是百花撞了春风,见万物时,万物是杯弓,见你时,你是惊鸿。
23、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而你干干净净,可以悬在我的心上,做太阳和月亮。
24、我在连绵的草木中,找到了青山,我在暮色中,染了一身烟波蓝,我对你说了一句,喜欢。
25、如果你在等待一个人,希望你在长久的等待后,能够换来惊喜和感动,还有足够的安稳。
26、晚风会吹来很多好消息,明天醒来就知道了 。
27、我喜欢你,为什么是繁体字,因为不是简单的喜欢 。
28、改天是那天,下次是哪次,以后是多久,去经历,去后悔。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我们都在奔赴不同的人生 。
29、喜欢的东西,多看一眼还是喜欢 。
30、第一次看到宇宙,是和你四目相对的时候 。
31、我尽量不在无助或悲伤的时候想你,以免显得我的怀念不够诚意 。
32、无论长成什么坚硬的模样,心里最爱的还是温柔的故事 。
33、我寻了半生的春天,你一笑便是了。
34、原来真的有一个人,笑起来光辉盖过日月星辰 。
35、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地方,我一定会带着你喜欢的花再去见你 。
36、其实啊,你的他一点也不好看。
眸子里没有千山万水,掠不尽春暖花开,
只有眉眼间一寸清秀害人相思,
但南风不与他的衣角缠绵,他也不会是那一方绝色。
他是混在人群里最平庸的男孩子。
可她依旧会是你心上的朱砂痣,窗前清明。
是你藏了几百年几百年的酒,
是你重峦叠嶂间那一点最艳的红,
是爱人 。
这披麻是啥讲究?
(原创)丧葬文化由来已经非常久远了,披麻戴孝就是丧彝文化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封建陋习,而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一种。直至目前,不仅在农村,即使在城市也是一样讲究,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上古时候,因为经济水平和科技落后,虽有丝绸,那是富人穿的。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大都是用麻织成的布。所以披麻带孝是普通老百姓常穿的衣服,丧服当然是麻衣方便。久而久之,“披麻”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披麻戴孝的出处众说纷纭。有说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是一种猜想罢了。
有说出自古时候,有一个母亲,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不孝顺,并且互相远离母亲。母亲到了晚年,将两个儿子叫到面前对他们说:“我死后你们不必安葬,用一床席子裹着尸体,抛向乱岗坟中就行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天天看着,那门前大树上有一对喜鹊和一对猫头鹰”就算是尽孝了。
两个儿子一听,喜出望外。想到母亲逝世后,不用花费银子了,天天望着门前那棵大树上两对鸟儿。
眼看着那两对鸟儿,从下蛋、孵蛋到幼鸟长大。小喜鹊长大后,将母亲留在窝里,每天从外面寻食让母亲享受三天,然后再离开。这就是“反哺之恩”的来历。那小猫头鹰长大后不仅不喂食母亲,反而将其食之。
兄弟两被喜鹊报答母亲的孝举深受感动,从此精心地侍候母亲。待母亲逝世后,一个穿着与喜鹊羽毛一样的白色衣服,一个穿着黑色的衣服送葬,表示白色学习喜鹊,黑色是以猫头鹰为戒。从此白色和黑色衣服便成了孝服。
孺家文化在中国古人中是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由于文化人的带头,民间便流行起来。
比较靠谱的是传说是孺家的始祖孔子先生,周游列国传授他的孺家学说。有一天,家里传来消息说他母亲已经病故。孔子急坏了,也不讲究,急忙随手抓了一件麻衣披在身上,并戴上白帽,立马赶回家安葬母亲。所有的宾客见孔子这身打扮,认为这么有学问的人的穿戴一定有道理,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从此披麻戴孝流传下来,便成了后人丧葬的礼服。
随着人类的发展,在我们家乡有穿白衣服,头上裹着一条白帕为丧葬礼服的;有腰上缠着一条白帕,头上裹着一条白帕送葬的。到目前,也有手臂上戴着象当年红卫兵一样的袖笼,只是袖笼的黑颜色代替了丧葬礼服。
至于丧葬的讲究,那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
在我们家乡,老人去逝后,自有专门的所谓支客士根据当地的时俗,安排各项治丧活动。亲人首先是儿女都要穿孝服迎接宾客,并行跪拜礼。这个跪拜礼是不分辈分大小,都要行的。当地有句俗话叫做“孝子头,值狗球”,也就是孝子看到狗都该磕头的意思。
接着就是亲朋好友参灵。参灵前,后人以长子为首,全家按长幼、辈分依次从左到右一字排开,向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左邻在舍行跪拜礼,以示对前来悼念者的感谢。直到悼念结束。
披麻戴孝的主要讲究是从儿女开始至孙辈及以后辈分,家中无论大小都得穿丧服。丧服至少要穿戴三天才能脱去。这就是家乡当地的讲究。
传统的丧事礼仪并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习俗,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且是对逝者无尽缅怀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是文明的,它不同于风建迷信活动,又不污染环境,是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7什么意思?
正常情况下有两种意思:
一,如果一个学生看到这个数字,那么在他的反应里,是100-7等于多少?因为这种书写模式和数学题里的减法计算形式是相同的
二,如果一个成年人看到这个数字,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工作的人员,在他的第一反应里,就是认为这是一个标注数据的形式,比如产品的标号或者序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