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林徽因的窗户是什么梗(杨徽因代表作)

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2、一生很短经不起等待(林徽因语录。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9.红叶里的信念——林徽因10.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

杨徽因代表作?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一生很短经不起等待(林徽因语录?

寄语: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人生虽然不会圆圆满满,但会幸福满满,幸福不是穿上不合脚的水晶鞋,而是一双适合你的鞋。

1.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林徽因

2. 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3.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4. 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

5. 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

6. 有些缘分只 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 纠缠不清。

7.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8. 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

9. 红叶里的信念——林徽因

10.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11. 拣最想做——想做到顾不得旁的牺牲——的事做,未做时心中发生纠纷时免不了的,做后最用不着后悔。

12.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林徽因

13. 埋下一些美好的种子,只为心安;许下一些美好的愿望,等待继续。

14. 打算在人世间行走,就不要奢求那许多。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篇记忆都是曾经。

15. 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寻找所谓的归宿,其实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乡,都只是暂将身寄,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

16. 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17. 生孩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生出死亡来?

18. 人老了脉脉烟雨愁吟或牢骚多折损诗的活泼。——林徽因《珠丝和梅花》

19. 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20. 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21.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22. 如果心头在旋转着熟识的芳菲,模糊如同小径越过无数篱笆,纷纭的花叶枝条,草看弄得人昏迷,今日的脚步,再不甘重踏上前时的泥沙。

23.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林徽因 《情愿》

24. 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林徽因《窗子以外》

25. 有时候我想问一个陌生人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

26.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27.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8.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早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29.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 ——林徽因

30. 最美的事莫过于童年生活,如田间的蚂蚱,如山间小溪,如奔腾的野马,闹腾,欢悦,自由自在。如一杯淡淡清水,观之清透,饮之和畅。没有鼓角喧嚣的童年岁月,也没有惨痛穷困的不幸遭遇。

31. 午后的阳光仍然斜照,庭院阒然,离离疏影,房里窗棂和梅花依然伴和成为图案,两根蛛丝在冬天还可以算为奇迹,你望着它看,真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

32. 你是温,你是暖,你是人间六月天。

33.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34. 人的心底,有两方区域:一方善良区域,遇到真性情,自动会打开;一方戒备区域,遇到假恶丑,即刻拉警报。所谓因果,不过是场互动。

35. 记忆的梗上,谁没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

36. 爱的,不爱的,一直都在告别中。告别中,不越界,知进退,也许才有徘徊后的万里晴空。

37.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林徽因

38. 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地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伤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犟的忠于生的,即使人生如你低下所说:就凭那精窄的两道,就算是轨,驼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堕! ——林徽因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39. 你可以有喝醉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让伤心事方休,否则,你只会是别人的谈资和笑柄。

40.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41. 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

42.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43. 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44.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小院里湿润的青苔在雨中纯净生长。这个季节,许多人都在打听有关莲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黄昏浮动的神秘幽香。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

45. 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 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46.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林徽因《情愿》

47. 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48.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飘过, 拂在端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 留恋。

49.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50.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从张爱玲和林徽因看女性|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

请允许我先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说的,是一位大美女。这位美女的名字,可能不少人未必听说过,但之所以要说一说这位美女,是因为她似乎为我们解释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女生的美貌和智慧,能不能够并存?

1914年11月9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一个小女孩出生了。

这个小女孩是一名标准的“富二代”——父亲是犹太银行家,母亲是一名钢琴家。女孩被取名叫海德维希·爱娃·玛丽亚·基斯勒后来她给自己取的艺名:海蒂·拉玛。

拉玛无疑是按照“女儿富养”的模式开启的人生之路:上了瑞典的女子学校,各科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7岁就会跳芭蕾舞和弹钢琴……

在拉玛后来的自传中,她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美的女人,我父亲很爱她,所以我的生活不仅宽裕,而且还时刻沐浴在爱中。

那时候我觉得,一个女人长得漂亮,就会有男人爱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拉玛应该是慢慢成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名媛,嫁给一个上流社会的名流,然后以贵妇人的身份,相夫教子,优雅老去……

但拉玛说:我不要!那她想做什么呢?她想表演,想做一个演员。

1931年,17岁的拉玛放弃了自己就读的通信专业,跟随当时奥地利著名的戏剧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去德国柏林学习表演。

就在当年,她就迎来了自己第一部大银幕作品《街上的钱》。17岁的拉玛,确实有成为女演员的条件。

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一直是拉玛的梦想,为此,她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

1932年,拉玛主演的《神魂颠倒》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映。

这部电影讲的是拉玛扮演的女主角在嫁给一个长者之后,无法忍受婚姻的乏味,随后逃离婚姻,和一个年轻人坠入爱河的故事。这是部黑白电影,没有什么对白,基本都是音乐背景。

但这部电影问世后,整个欧洲都轰动了。为什么?因为拉玛在里面全裸出镜——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有女演员全裸出镜。

不仅如此,拉玛还第一次在电影中完整表现了女性的性高潮(仅限脸部)。

18岁的拉玛就此被写入了世界电影史——第一位在电影中全裸出镜的女演员。

但这部电影在当时保守的欧洲,遭受的抵制是可以想象的:很多国家都宣布禁播这部电影,连教皇都斥责这是一起“丑闻”。

拉玛后来回忆:“《神魂颠倒》的首映我记得很清楚,当看到自己女儿的光屁股在银幕上抖动时,父母坐在那里目瞪口呆。”

而拉玛面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斥责,只用了一句话做回应:“如果运用想象力,你可以看见任何女演员的裸体。”

《神魂颠倒》这部电影在很多国家被禁播,所以并未给拉玛带来想象中的名气,但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丈夫。

1933年,也就是这部电影上映后的第二年,一个叫弗里茨·曼德尔的男子开始疯狂地追求拉玛。

这个曼德尔不是普通人,是奥地利的第三大军火商,是个有名的富翁。

拉玛的父母非常支持这桩婚事,因为他们本来就害怕女儿因为主演了那部电影而成为一个没有人敢要的女人。总之,拉玛与曼德尔在认识3个月之后就结婚了。

然而,就像自己拍的那部《神魂颠倒》一样,拉玛结婚后就开始后悔了。

曼德尔占有欲非常强,处处监视拉玛的行动,甚至不允许她上街。而且,曼德尔开始四处收购当年的《神魂颠倒》电影拷贝并销毁,因为他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妻子的裸体。

如果这些都还能容忍的话,拉玛对丈夫有一点绝不能容忍——结交纳粹。

而曼德尔却偏偏喜欢带拉玛出席与纳粹高官的聚会,不仅仅因为拉玛能满足曼德尔的虚荣心,更因为她的美貌,能给曼德尔带来更多的军火订单。

1937年,结婚4年的拉玛忍无可忍,在一次陪丈夫出席酒宴时,在盥洗室迷晕了随身的侍女,然后翻窗户跳了出去,连夜搭上了前往巴黎的火车。你看,这就是拉玛。

1938年,逃离婚姻的拉玛辗转来到了美国好莱坞。

拥有惊人美丽的拉玛,在伦敦时就被米高梅的巨头路易·梅耶一眼相中,随即米高梅就与她签订了一份长达7年的合约。拉玛也正是在那时候取艺名海蒂·拉玛,正式开始了演员生涯。

在接下来的岁月,拉玛出演了一系列电影,那段历史,图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在这一系列电影中,拉玛被米高梅称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并让她与好几位影帝搭档出演,其中包括克拉克·盖博。

但实事求是地说,拉玛虽然出演了大量的影片,甚至因为扮演《海角游魂》,打破了好莱坞金发女星一统江湖的格局(她是黑发)。

但人们始终聚焦的是拉玛的美貌,对于她的演技,关注不多。

哪怕一部电影只要贴出她作为主演的海报就一定会大卖,这种情况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在试角《卡萨布兰卡》和《乱世佳人》等经典电影失败后,拉玛自己也开始灰心丧气,留下了一句著名的牢骚:

“任何女孩都能够变得迷人,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站在那儿并且看起来很蠢。”

作为电影演员的海蒂·拉玛的故事,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但如果她的故事只是一个演员的故事,估计不会入选“馒头说”。接下来,下半场开始了。

还记得拉玛小时候哪门功课最好吗?是数学。还记得拉玛当初放弃的是哪个专业吗?是通信专业。还记得拉玛第一任丈夫是做什么的吗?是军火商。还记得她一直和丈夫做什么吗?和纳粹谈生意。

好,现在,请演员海蒂·拉玛谢幕,请发明家海蒂·拉玛出场。

拉玛的丈夫曼德尔,当时一直在和纳粹讨论无线电信号遥控鱼雷和无线通信干扰技术。

虽然当时的无线通信技术属于军事机密,但曼德尔与纳粹武器专家谈论相关技术时,妻子拉玛是被允许在旁边听的,甚至被允许记录。

拉玛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关注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随着拉玛离开丈夫,逃离纳粹,她也把关于这份技术的记录和心得带到了美国。

但当时拉玛还没有往这件事上多想,只是醉心于她的演艺事业。

1939年的一天,拉玛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人体腺体内分泌的文章,作者叫乔治·安太尔(George Anteil)。

拉玛很快约见了乔治·安太尔——因为当时的拉玛,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身材比例变得更完美一些。但安太尔见到拉玛后却直言相告:自己其实是一名钢琴家,为好莱坞的电影配乐,研究腺体什么的只是业余爱好。

这倒也没妨碍拉玛和安太尔成为好朋友,两人天南地北,无所不聊。

聊了之后,拉玛才发现,这个安太尔真的是兴趣广泛——他写腺体分泌对犯罪的影响,写爱情专栏,甚至对无线电通信技术也颇有研究。然后,两个人又聊到了纳粹德国的海军,当时横行大洋的U型潜艇。

“二战”期间,各个国家都会用无线电信号引导鱼雷命中目标,但有一个问题:敌方也可以通过干扰无线电信号,让鱼雷偏离攻击目标。

因为早期的无线电通信,是同时在一个单独的频道上传输,只要对方探测到这个频道,就可以有效地干扰信号。

拉玛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她的设想,简单来说就是变一个频道为多个频道,在鱼雷发射端,一批信号按随机的信道序列通过多个渠道发射出去,接收端则按相同的顺序将离散的信号组合起来。

这样一来,对于不知信道序列的接收方来说,接收到的信号就是噪声。

但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安太尔说,可以借鉴钢琴的原理。

安太尔对拉玛说,自动钢琴都是通过编好码的打孔纸来控制演奏的,每一个孔只控制一个音,组合起来才是一首曲子。

拉玛随即得到启发:鱼雷的无线电控制是否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开拓多个频率而不是单个频率,每一段频率只控制一个信息,被破坏了也可以进行整体修正,进而达到避免被干扰的目的?

1940年初,拉玛和安太尔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了一个飞机导航系统。

安太尔设计了一对纸卷,分别安置在飞机和鱼雷里面,来指定变化频率的顺序。1941年,拉玛和安太尔正式把这项技术定名为“跳频技术”,并申请专利。

1942年8月11日,专利正式通过——专利批号:2,292,387,专利拥有人:海蒂·拉玛和乔治·安太尔。

拉玛得知申请专利成功之后,就在与安太尔商量无偿向美国政府捐出这个专利,希望美国用于打击纳粹德国。但是,拉玛并没有如愿。

美国政府其实相当重视拉玛这个发明。

为此,在1942年8月,美国海军与国家发明委员会以及联邦调查局专门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研究拉玛与安太尔这项发明是否能投入军用。

拉玛亲自担任演说。当她向大家解释这个发明原理其实和自动钢琴的原理差不多时,很多在场的军官都笑了出来。

随即,拉玛发现了问题:

第一,在场的很多人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军方认为,鱼雷和钢琴实在扯不上关系,一个女演员怎么可能比武器专家更专业呢?第二,在场的很多人对她这个人本身更感兴趣,包括她的身材、她的容貌、她的打扮。第三,联邦调查局非常怀疑她的身份——既然她的前夫一直与纳粹做生意,那完全有可能她自己也是纳粹派来的“卧底”,在玩弄美国军方。

最终,美国军方决定:不会将“跳频技术”投入军用,而是将这个专利封存起来,成为一个秘密。

当时,军方还给了拉玛一个“善意”的提醒:你有那么漂亮的脸蛋,应该帮助政府去推销“战争债券”,用于筹集与法西斯战斗的军费。

他们认为,这才是一个漂亮的女演员应该干的嘛!

拉玛说,那就听你们的吧!然后她就真的去推销“战争债券”了。

当时,拉玛提出了“拍卖海蒂·拉玛的吻”,希望能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680个吻来抵抗纳粹。

结果,一次巡回演出下来,拉玛募集了250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的3.5亿美元。

然后,拉玛就继续拍电影,甚至当导演去了。而那份专利,也就被美国军方尘封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给了当时的霍夫曼无线电公司一份专利,让他们生产声呐浮标和伴随飞机的无线电。

在这份专利上,发明者的名字被抹去了。那就是拉玛和安太尔的那份专利。

霍夫曼无线电公司在这份专利的基础上,完成了“跳频技术”装置的开发,美国后来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用来封锁古巴海岸的庞大海军船只,就是用这项技术来实现保密通信的。

后来美军在越战中开始使用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也是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

1985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美国圣迭戈成立,他们的核心技术,就是CDMA无线数字通信系统。

这家公司,就是现在业界赫赫有名、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公司之一,高通公司。尽管高通公司的这项CDMA技术是独立研发的,但这个理论的来源,是拉玛和安太尔。

高通的联合创始人安东尼奥也曾评价拉玛:“她有一个非常惊人的专利,人们通常都想不到电影明星有什么头脑,但她确实有。”

而通信业著名工程师戴夫·莫克(Dave Mock)出版的传记《高通方程式》中也写道:“只要你使用过移动电话,你就有必要了解并感谢她。

要知道,这位性感女明星为全球无线通信技术所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及。”(CDMA、3G、4G技术的基础都是跳频技术)

1997年,83岁的海蒂·拉玛被授予美国“电子前沿基金会”的先锋奖,这是她第一次在表演事业之外获得奖项。

2000年,86岁的拉玛在家中床上安然逝世。而在她的身后,荣誉还在不断叠加:

2014年,海蒂·拉玛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成为历史上唯一入选的女演员。

在“发明家名人堂”里和她同列的名字:爱迪生、特斯拉、莱特兄弟、摩斯……2015年11月9日,谷歌搜索的首页专门上了一个1分16秒的动画视频,纪念海蒂·拉玛诞辰101周年。

同年,海蒂·拉玛年轻时的照片又一次登上了杂志的封面,但不是电影杂志或娱乐八卦杂志,而是《美国发明与技术遗产》杂志。

这一切,正如拉玛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电影往往限于某一地区和时代,而技术是永恒的。”

说实事求是地说,海蒂·拉玛凭借一个为鱼雷设计的专利——尽管其原理是很多现今技术的源头——在今天被称为“手机之母”甚至“Wi-Fi之母”等,是有些过誉的。

但无论如何,她在这方面做出的探索和贡献,值得被人铭记至今。

在拉玛所处的那个年代,好莱坞其实有很多漂亮的“花瓶”女演员,但时至今日,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甚至还能登上杂志封面的,恐怕也只有拉玛了。

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的智慧——确切地说,其实是她那种保持好奇心,愿意探索研究新事物的精神。

拉玛自己曾抱怨:女孩子只要变得蠢蠢的,就会很迷人。其实她自己也知道,那只是一句抱怨罢了。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男生来说,那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女生,才是真正充满魅力,能让他们为之动心的女生吧。

这固然是个看脸的时代,但能被永远记住的,肯定不仅仅是容颜。

你觉得女子的美貌与智慧,能不能并存呢?欢迎留下你的足迹。

关注我【青枫历史亭】 ,我把历史故事与你诉说。

美女的哪里最美呢?

从外表来说,美女的五官不一定要有多精致,但组合在一起一定要非常协调。身材也不一定要前凸后翘,稍微有点肉也很好。

#有奖征文#有没有一部电影作品你觉得被低估了?

于我个人而言,王小帅导演的作品《地久天长》,曾打动过无数人却仍旧被市场低估。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在国内还未上映前就已经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名声大噪,影片入围了代表电影节最高荣誉的金熊奖,男女主王景春、咏梅则包揽了影帝、影后。而当他们带着这份殊荣载誉而归时,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却遭遇了冷板凳。

顶着“文艺片扛鼎之作”的名号,排片率却低的可怜,最终票房也没有突破五千万大关,甚至影片尚在热映,很多大院线都基本查无此片。

《地久天长》在国内不受众,没有大范围引起现代社会观影群体的共情感,可在国外它的境遇又是天壤之别。抛开奖项的光环不谈,单就作品本身而言,其实它真的算是一部“沧海遗珠”。

个人命运在大时代背景碾压下留下的伤痛与不安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催泪片,王小帅用三个小时去讲述一个压抑沉闷的故事。影片中,刘耀军(王景春饰)和王丽云(咏梅饰)曾经是筒子楼里一对幸福的夫妻,儿子刘星乖巧听话,患难与共的好友李海燕和沈英明与自己住的仅有一墙之隔,三五知己,常常可以叙旧谈心,日子过的简单却又充实。可不幸接踵而来,丽云再次怀孕,身为计生主任的海燕为了工作和业绩迫使她堕胎,手术中出现了大出血的意外,丽云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因为“积极”响应了计划生育的号召,丽云被厂里评为先进员工,紧接着却因工厂改革而被迫下岗。儿子刘星在水库意外溺水身亡,海燕的儿子沈浩却是始作俑者,出于对沈浩的保护以及无法再忍受旧居触景伤情的痛苦,耀军和丽云在一个深夜里逃离了那个地方。耀军和丽云带着伤痛流浪在异地他乡,海燕和儿子沈浩时刻生活在愧疚和不安里。悲剧的起源虽然是人为,可是耀军夫妇的命运更多的却是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无力挣扎,无处控诉。

这确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可是导演从未想过刻意去煽情,很多悲伤的镜头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做过多的渲染。在影片中,导演更想要展现的是“大悲大喜”这一瞬间之后的事情,真正纠葛一生的是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关于失独家庭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着慢慢变老。

对于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失独”永远都是不敢提及的字眼。而对于中青年时代的刘耀军和王丽云而言,不能生育则直接为他们的人生宣判了死刑。在失去独子后,耀军和丽云收养了一个孩子,他们为他取名叫星星(王源饰)。他们一起生活在海边一个贫穷的渔村里,在这里没人认识他们,他们也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仿佛与世隔绝。可是,真正的伤痛从未过去。耀军和丽云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形之中却总透露着麻木、妥协、甚至没有生机的状态。星星叛逆,在一次争吵后离家出走。耀军和丽云在大雨中找了很久,仿佛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都在离他们而去。星星走后,耀军夫妇的生活更加的趋于平淡。他们总是沉默着,欲言又止却又最终相顾无言。正如丽云所说,余下的人生只是静静地等着变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刘耀军在中年的一次出轨,与沈浩的姑姑茉莉。茉莉因为愧疚和对旧时情愫的难以忘却,冲动之下和耀军有了一个孩子。这次出轨事件给丽云带去了不小的冲击,她想通过自杀去成全耀军和茉莉。丽云最终得救,耀军在痛苦中劝茉莉打掉孩子,茉莉微笑着没说话,在耀军的目光中乘车离开了渔村。这次出轨很难去判定谁对谁错,只是在苦难中似乎很多事情都变了味。耀军渴望孩子,丽云为爱成全,茉莉则破天荒的没有被口诛笔伐。而我认为这一段恰恰是比较真实的,也是王小帅留白于观众的人性的反思。影片用三分之二的时间着重刻画耀军夫妇失独后的生活状态,在故事的闪回和不断地倒叙、插叙中,我们对这对夫妇的命运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同时却又在期盼着时光能善待他们一些。

“中国式善良”的妥协与自我救赎我的身体里长了一棵树,它越长越大,快要把我撑破了。孩子,说出来就好了。

影片最后,因为病入膏肓的海燕临死前的一个请求,两家人又聚在了一起。老友之间互相问及情况,耀军和丽云感叹着:“都挺好。”似乎这些年里,他们真是从“都挺好”中走过来的。海燕死后,沈浩在耀军和丽云的面前坦白了多年前的真相,刘星是被他推进水库的。耀军和丽云平静地听他讲完,然后轻声告诉他:“说出来,就好了。”其实早在多年前,他们就已经知道真相。

沈浩心中的大树终于停止了生长,可是丽云和耀军心里的那棵树呢?在刘星的坟前,我明白这棵树也已经停止了生长。时隔三十年,耀军和丽云终于与过去达成了和解。只是在这份释然背后,是“中国式善良”自我牺牲式的包容和情感压抑。告别过去,在伤痛中前行,是王小帅的诉求,只是我们希望的是耀军夫妇的未来是有盼头的。

最终,导演还是发了善心,星星带着女友回到渔村,他在电话里告诉耀军夫妇以后不会再走了。老两口站在纱帘背后,争相听着电话里的声音,久违的生活气终于回来了。

最后,关于王景春和咏梅

在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太了解王景春和咏梅。对于这一代的老戏骨,事实上很多年轻观众对他们的认知都是少之又少。通过《地久天长》这部影片,我才发现原来真正的演技是刻在骨子里,他们有几场戏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片段一:耀军送茉莉离开渔村,有个长镜头是茉莉一步三回头地朝耀军挥手告别。镜头转到耀军,他半伸着手,眼里噙着泪,无言地做着告别。这份沉痛无法言喻,他告别的岂止是茉莉和她腹中的孩子,他告别的更是下半生唯一的希望。片段二:耀军和茉莉时隔多年后在海燕家视频聊天。众人谈到茉莉的孩子,耀军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化,希望却又害怕视频里见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可当茉莉混血的儿子出现时,耀军的脸上是转瞬而过的失望。而咏梅的表演则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影片全程她都很安静,看不出太多表情的变化。可是那一颗潸然滚落的泪珠,却在无声地控诉着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在回乡探望海燕时,飞机遇到强对流空气颤动了几下。耀军紧握着丽云的手,丽云笑着说:“真可笑啊,我们居然还怕死。”简单的一句话,丽云笑得云淡风轻,苍凉感却扑面而来。王景春和咏梅都是属于情感细腻的演员,他们对于角色最大的尊重是全身心的沉浸其中。王景春为了演出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整整瘦了三十斤。而咏梅,几乎全程素颜出演,而在影片拍完后,她甚至不敢再去看,因为走出这个角色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样的一部影片,三个小时的时长真的不算长。其实看下来,大背景时代的变迁着墨很少,几乎都是一笔带过。影片着重刻画的最终还是人,以刘耀军和王丽云这一“失独”家庭的个例,在社会变迁浓缩的一生里所经历的跌宕起伏。

该片的豆瓣评分只有7.9,尴尬地处于优秀与普通的分水岭上。喜欢它的观众觉得它深沉而伟大,不喜欢的则各有各的理由。

(图片来源于豆瓣)

而不管是时长还是影片先抑后扬的沉闷基调亦或是如网友说的种种不足都是它赶客的原因之一。但做为一个观众,当你愿意花上三个小时认真地看完这部影片后,对主角的遭遇哪怕产生一丝的理解和共情感,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选择逃离、选择隐忍、最终选择释然,因为我们都是这个尘世中最最平凡的普通人。

林徽因的一句话?

01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

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红尘陌上,独自行走,

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

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02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

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

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

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03

我们应当相信,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

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

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

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

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

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

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04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

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

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

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

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05

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

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

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06

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07

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

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

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

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

08

流年似水,太过匆匆,

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

就被写成了昨天;

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

09

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

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

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

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

10

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

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

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

既然我们都是过客,

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

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

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1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

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

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

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

让岁月的青苔覆盖,

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

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

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

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

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得模糊不清。

12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

世事山河都会变迁,

其实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去追寻什么永远。

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

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

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

纵算经历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

13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

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

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14

我们都知道,

姹紫嫣红的春光固然赏心悦目,

却也抵不过四季流转,

该开幕时总会开幕,

该散场终要散场。

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栽种一株菩提,

四季常青。

15

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

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

又或许是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

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

或许,人生需要留白,

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

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

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

都要从容地走下去,

不辜负一世韶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