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唐僧是何时知道自己是如来坐下二弟子的?
谢谢。
上古时期,鸿蒙开天辟地时,天有洪荒五毒之虫。依次为六翅天蝉,嗜血黑蚁蚊,九尾地蝎,九头虫,多目金蜈蚣。
其中以六翅天蝉最为凶恶,常常以吃生灵为快。六翅天蝉由于它外壳坚硬,刀枪不入,没有敌手才横行天下肆无忌惮。
鸿钧老祖在西昆山传道的时候,天地各路神灵及一切众生都前往昆山接受教诲。这时西天鸿缘圣人教主接引道人也前来听法,路上遇到了六翅天蝉。接引道人即如来,六翅天蝉即金蝉子。
接引道人掐指一算,知道此物于己缘分深厚。便收其为徒,坐次列为第二,调教训化,赐名金蝉子。
金蝉子因受如来厚爱,慢慢的就干大了,如来讲经说法他时去时不去,去了也是不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大庭广众之下还打起呼噜来,让如来佛祖颜面扫地,一气之下贬下红尘,转世为唐僧。
西天取经计划是如来一手策划的,玉帝胁从辅助。目的是为了教化天下苍生,对天室皇朝绝对的服从。
唐僧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如来的二弟子呢?
西游记》第100回:如来曰:“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八戒也时不时的吹嘘自己是天蓬元帅,师傅是西天如来坐下的金蝉子。
老鼠精第一次见到唐僧时,一眼就认出他是金蝉子。是因为在西天的时候,金蝉子没少照顾老鼠精,听经的时候故意丢掉米粒给她,读经书时尽量节省灯油给她。
当悟空要打死老鼠精时,老唐横加阻拦。原来她们有婚外情,难怪老鼠精对悟空说你师父是金蝉子转世。
综合来看唐僧知道此事,大约在收了八戒以后。老猪的嘴没有把门的,啥事都瞎嚷嚷。
唐僧遇阻通天河故事概括?
主要内容:唐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 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
妖怪得到唐僧,大喜。欲与鱼女成婚,用唐僧作为婚宴。 悟空、八戒几番营救师父,皆未能胜过妖怪,只得求助南海观音。观音手挽鱼篮,收了鱼精。 唐僧师徒上路,过河时,老鼋自愿前来驮送,并请唐僧向如来询问自己何时方能转为人身,唐僧允诺。
扩展资料:
这段故事也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辩证把握,主要人物并非完美无缺,次要人物亦可举足轻重。孙悟空是作者笔下的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英雄,但作者并没有让他神通无边,无所不能; 八戒、沙僧虽然神通不及悟空,仅是悟空斗妖的帮手,但作者也写他们在一定场合可以起到孙悟空起不到的作用,从配角转化为主角。
八戒、沙僧是“惯水之人”,因为一个曾是掌管天河八万水师的天蓬元帅,一个则是流沙河内妖怪出身。因此,在这场水战中,作者令人可信地让八戒、沙僧充当了主角,悟空则退居配角地位。入通天河是由沙僧开辟水路,八戒驮载悟空。
上门作战并引怪出水的重任也落在二人身上,悟空则只能候在岸上伺机下手,一旦妖怪钻进水里,也就鞭长莫及了。正因为孙悟空也有弱点,遂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是在哪一条河中被一只老乌龟托过河的?
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是通天河遇老鼍,经书被打湿,这是唐僧的最后一难
四人在往雷音寺去的途中,经过了通天河,一只老龟将师徒四人驮过了河,老龟提出想让四人帮个忙,问问佛祖,自己还有多少阳寿,四人到达雷音寺取经后,兴奋之余忘了向佛祖询问了,回来时仍要过通天河,仍然是老龟驮着他们,当老龟向四人索要答案时,得知四人忘了问了,愤怒地将四人掀入河中,狼狈的师徒四人好容易爬上了岸,发现经书湿了,便在大石上晾晒,谁知经书干了之后,一些书页粘在了大石上,四人手忙脚乱收经书间将粘在大石上的书页撕破了,导致经书没能完整的被带回大唐.
这师徒四人本以为取到经书就应该经历了全部磨难,没想到,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在这里,你看,他们就不明白,取到经书和取回经书之间的差别.
西游记81难是一个关于失信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
唐僧师徒在灵山取到真经,被八大金刚返东土大唐。如来与观音菩萨检视取经所必须的八十一难时,发现少了一难,于是派揭谛追上八大金刚,将唐僧师徒从空中扔下,以圆九九之数。
唐僧师徒正好落在通天河旁边,莫名其妙,不知所措。这时,通天河老鼋来见,相谈甚欢,顺便驮他们过河。都快过河了,老鼋突然想起托唐僧去西天,帮忙问如来自己寿元的事。唐僧不会撒谎,半天说不出话,老鼋一气之下,沉入水中,害得唐僧师徒们及经书落水。好在师徒们都有法力,保得唐僧无事,只是经书被浸湿了。这一难,说明: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既是唐僧合数,也是信用问题。
青牛精为何一口咬定唐僧偷了衣服,如来为什么害怕青牛精嚷上灵山?
青牛精来历非凡,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来佛祖还得叫它一声大师兄。所以,如来佛祖对它十分忌惮,害怕青牛精上灵山揭短。那么,这头“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的兕大王究竟是什么来头,一口咬定唐僧偷了衣服是什么意思,它为何又是佛祖的大师兄呢?
《西游记》中的“老子化胡为佛”是一种宇宙论这头青牛精原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因为看牛的道童偷吃了金丹昏昏睡去而私自下界,拿着老君的金刚琢阻止唐僧西行,教训如来佛祖。
第六回书中,这头青牛精就已经出现,是老君教训观世音菩萨的一个道具或者是手段。当时,孙悟空与天兵交战,观音菩萨前来多事,保举了灌江口二郎神来捉拿妖猴。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本是道家小圣,观世音菩萨乃佛门中人,却以道家神仙出头,大有藐视天庭的意思。
小圣战大圣,一点便宜也没占着,观音便要显佛门手段了。观音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不屑一顾,反问观音:“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
观音答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毫不客气地说,你那个磁瓶子不经碰,打得准便好,打不准时,金箍棒一碰就碎了。观世音很不服气,反问老君:“你有什么兵器?”
老君十分得意地说:“有有有”,随即拿出了金刚琢,夸道:“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果然,老君出手,孙悟空束手就擒。
“大闹天宫”其实是佛祖为了佛法东渐,试图以“心魔”孙悟空打开通天大道而搞的闹剧。老君显示本事,其实是教训观世音,别在道家面前逞能,你佛门还是我老君的徒弟呢。老君收服的是佛祖的“心魔”,其实也是以金刚琢“化胡为佛”,孙悟空不就是“猢狲”吗?当年,老子过函关依仗的是两件宝贝,一个是教训观音的金刚琢,另一件就是青牛,也就是下界化作青牛精的青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青牛精还是佛门的大师兄呢。
“老子化胡为佛”,意思是老子怀揣金刚琢,骑青牛过函关来到胡地,以道教教化胡人,胡人便创立了佛教。这件事在历史上引发了多次佛道大辩论,佛门根本就不承认有这样的事。尽管历史上的多次辩论均以佛家大胜、道家多次哑口无言而告终,但是,《西游记》中却从道家开辟混沌,先有道才有佛的哲学高度,阐述了“老子化胡为佛”是道在佛先,没有“道”就没有“佛”。
《西游记》第一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大段引述北宋哲学家邵雍的《皇极经世书》,道家开辟混沌,经历了无数劫,直到寅会“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之时,才出现了佛界的四大部洲。
书中说,道家开辟混沌,以“元”为单位计算天地之数,每一元共十二万六百岁。一元之中以十二地支划分为“会”,没一会该一万八百岁。天地开辟大道生,正是“子会”,佛界出现是“寅会”,以书中的算法,此时已经过去三万二千四百岁了。
到了寅会,佛祖才“修持心性”,在灵山(花果山)孕育仙胞,孕育佛界灵根。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没有道家的源流,就没有灵山的“心性”。所以,“老子化胡为佛”在《西游记》中已经上升为哲学问题,是一种超越佛道两界的宇宙论。
立足于这样的基点,《西游记》中的佛就是道的门生后人了。老子骑青牛过函关,完成了这样 一件大事,即便抬高佛陀,说他是老子的弟子,青牛岂不就是佛祖的大师兄吗?
青牛精为何一口咬定唐僧偷衣服却说唐僧师徒过了通天河,孙悟空前去化斋,把唐僧、八戒、沙僧圈在了圈子里。猴子去了很久没有回来,唐僧心中焦躁,依了猪八戒出了圈子继续赶路。师徒三人来到了“公侯之宅,相辅之家”。
这个大庄园中没有人迹,猪八戒到处踅摸,在串楼旁见到了三件纳锦的背心(没有孙悟空的,老君给佛祖留面子呢)。呆子拿了三件背心,给唐僧、沙僧个人一件,自己一件,正好避寒。唐僧不愿意穿偷来的衣服,八戒、沙僧心怀侥幸一齐穿上了纳锦的背心。没想到,二人刚刚穿上背心就被背剪手贴心捆了。唐僧顿足埋怨两个徒弟,要去解开,却哪里解得开?师徒三人急得大呼小叫,便惊动了金兜洞的青牛精。
原来,这座楼是青牛精点化的,那三件纳锦背心一定也是这个妖精点化的,类似于“捆仙绳”之类的仙界宝物。猪八戒、沙僧被捆住,妖精便轻而易举地将唐僧师徒三人活捉。到了金兜洞,青牛精开口便喝问:“你是那方和尚?怎么这般胆大,白日里偷盗我的衣服?”
青牛精所说的衣服,就是猪八戒偷的那三件纳锦背心。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青牛,那么,这三件能如捆仙绳那样捆住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的背心,恐怕也是老子的宝贝:愰金绳。这件宝贝曾经在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手中,老君这两个看火炉的童子让孙悟空很是头疼。
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老君下界收回青牛时,书中却是这样写的:“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愰金绳就是老君身上的勒袍带,这个带子明明在老君身上,如何被青牛精化作了“衣服”呢?
书中的这一笔,其实暗点了青牛不是无故私自下界,而是奉了老君之命,前往教训或者劝诫佛祖的。青牛精先以愰金绳捆了猪八戒、沙和尚,然后又交还了这件宝贝,在青牛精大闹金兜山期间,他与主人老君恐怕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那么,纳锦背心明明是青牛精以愰金绳所幻化,巴不得唐僧等人穿上,为何还诬赖唐僧“偷衣服”呢?“偷衣服”,其实还是说的“老子化胡为佛”,衣服何尝不是“衣钵”之意?这其中的寓意是,佛界本是道家弟子,当继承道家衣钵,如何去“偷”呢?披着道家的外衣搞佛法东渐,只能是作茧自缚,再次被教化。
佛陀本是道家弟子,却要强行东渐佛法,老子作为佛道两界之祖,并没有刻意阻止佛法东渐,都是自家门人,为何不能佛道合一呢?但是,如来佛祖却心魔大动,以征服的手段东渐佛法,太上老君就不能容忍了。老君先后派出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青牛下界,带着看家宝贝警示佛祖,佛道相融,应当以“道”为衣钵,不可数典忘祖。
沙僧在流沙河大战猪八戒时,曾经讲述了佛祖得道的经历: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佛祖当年为学道而闯荡天涯,寻找师父,经历无数磨难,这才遇见了“真人”。真人,就是得道的道家神仙,暗指的就是太上老君。因为遇见了“真人”,所以,才“金光亮”。“金光”,指的就是佛祖,也就是《西游记》引用《宋史·徽宗本纪》中的“大觉金仙”,大觉金仙就是菩提老祖,菩提老祖就是佛祖。沙僧说的,还是“老子化胡为佛”。同时,也是佛祖继续修持心性,这个“心”就是心猿孙悟空,孙悟空的学道过程同样是先道后佛,沙僧的自述诗总结了佛由道化的历史。
但是,佛门却不承认这样的历史渊源,《西游记》中说,不承认是没用的,大千世界一切皆源自于“道”,没有“道”哪里来的“佛”?所以,青牛精代言老子,一口咬定唐僧偷了衣服。再讲通俗一点,青牛精的意思是说,佛本来就是继承道的衣钵,那就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吧,别搞得跟做贼似的。
如来佛祖为何不敢当面点破青牛精的来历孙悟空遇到青牛精,被它的金刚琢制服得毫无办法,请便了天庭诸神,都惨败在这件宝贝面前。无奈,孙猴子只得去搬请如来佛祖。
佛祖早就知道了这件事,因而,让比丘尊者、八大金刚防备孙悟空嚷上灵山。孙悟空放泼耍刁,比丘尊者这才放行,把孙悟空带到了佛祖驾前。见了猴头,如来还假装问道:“悟空,前闻得观音尊者解脱汝身,皈依释教,保唐僧来此求经,你怎么独自到此?有何事故?”
孙悟空如实禀报了与青牛精的战斗,特别提到了那只金刚圈,请求佛祖出面降服妖魔。书中暗中交代:“如来听说,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但是,佛祖却不敢亲自前往,只命十八尊罗汉带着金刚砂前往金兜洞助孙悟空一臂之力。临行之时,留下降龙、伏虎两尊罗汉,暗中交代,如果不能取胜,便告诉孙悟空,这个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骑。
如来佛祖为何不敢当面揭穿青牛精的来历呢?佛祖给出的理由是:“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佛祖说这话,暴露了他害怕青牛精的心事,假如当着孙悟空的面揭穿青牛精的来历,孙悟空就会去金兜洞说破。佛祖深知,青牛精是老君有意放到下界来警告自己的,说破其中的真相,青牛精定会找如来的麻烦。因而,他故意留下两尊罗汉,暗示“主人公”,让孙悟空直接去找太上老君。
老子见孙悟空到来,必定知道这是如来知道害怕了、屈服了,便又特别讲了一番金刚琢的厉害:“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于是,带着孙猴子收服了青牛精。
“胡”是金刚琢所化,这样一件重要法器,老君如何能让青牛偷去呢?与愰金绳一样,金刚琢也是老君授权,前往“化胡”的。但老君不能废止佛法东渐,让如来清醒清醒便达到目的。故而,佛祖深知,只有不揭穿其中真相,青牛精就不会嚷上灵山。
老君派青牛下界留有余地,没有把芭蕉扇让青牛精带下界,否则,青牛精就无法制服。不管如来是否当面揭穿青牛精的来历,这只曾经随老子出函关化胡为佛的得道青牛,迟早会来到灵山,效仿老君教训如来,西天取经恐怕就玩不下去了。
《西游记》的故事讲的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佛道相争是主题。太上老君以相争的手段,化解佛祖的心魔,使之自我改造,以达到佛道相融的境界,完成佛法东渐。老君让佛祖知道,佛法虽然广大,但也是因“金刚琢”化出,佛道同源,别一路上打打杀杀的,再厉害也干不过“化胡为佛”的金刚琢。
《西游记》以历史上两次西天取经故事为主线,背景却是在明朝。世德堂本以邵雍五言绝句《清夜吟》,把一百回书划分为二十卷,通篇写的是明朝思想启蒙时期的文化交融。青牛精这段故事中的金刚琢、金刚砂、金兜洞等等“金”,与书中所有的“金”,都是明朝的符码,明朝建立于戊申年,属金,正是猴年。
吴承恩认为,任何文化的交融都必须立足与本土文明,否则将水土不服。从哲学的高度讲,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搞笑版悟空和唐僧一起去某电视台去相亲会怎么样?
在您的题目框架之内,奉上5则原创笑话,并有创作方法。与网友同乐,也欢迎指点。
★第一步:分析题面,提炼主元素:
搞笑版悟空唐僧一起电视相亲。这里包含三个主元素:
1、人物:悟空唐僧。2、场合:电视台演播厅。3、事件:相亲。
★第二步:根据主元素发散思维,延展新元素。
1、悟空→多毛猴子,精明,金箍棒,72变,喜欢水果尤其桃子,打妖怪、各种美女精,《大话西游》,紫霞仙子……(还有很多,其余略)
2、唐僧→皇弟,光头和尚,憨呆,帅,白龙马,禅杖、金钵、会念紧箍咒、懂佛经、懂梵文、肉可助人长生不老……(其余略)
3、电视台演播厅→舞台,音乐,灯光……
4、电视相亲→《非诚勿扰》,乐嘉(光头),24位女嘉宾,……
★第三步,发展戏剧性冲突,包袱,梗。将事物本来特性反转,最能引起戏剧冲突,制造喜剧效果。
1、将老实仁义善良不近女色的唐僧变成老奸巨猾假仁假义的好色之徒如何?将猴精的孙大圣变成一个呆头呆脑被人利用的傻猴子如何?利用猴子爱吃水果,尤其爱吃桃子的特性,于是,有了☞
笑话第一则:
唐僧、悟空师徒一同参加《非诚勿扰》。二人上台,唐僧悄悄对徒弟说:“悟空,为师的钵忘在后台了,你脚步快,帮为师取来”。悟空一边走一边想:这呆和尚,一个要饭的家伙相亲还要拿着,哪个美女肯嫁你? 好半天,悟空从后台走出,发现全场只剩乐嘉一人,遂问到:“美女们都去哪了?”,“被你师父娶回家了。我喊你半天你也没有动静,我以为你弃权了。你到底干嘛去了?”,“TMD ,不知是谁,在后台放了一筐桃子”。
2、同样的人物反转设定,组合懂梵文、会紧箍咒的元素,于是有了☞
·笑话第二则:
唐僧、悟空师徒一同参加《非诚勿扰》。二人上台,唐僧悄悄对徒弟说:“悟空,为师的钵忘在后台了,你脚步快,帮为师取来”。暗想:这呆和尚,一个要饭的家伙相亲还要拿着,哪个美女肯嫁你?步入后台。
这时唐僧:“各位女嘉宾好,下面我用梵文为大家献上一段祝福”……唐僧念起了紧箍咒……
3、同样的人物设定,组合非诚勿扰的“诚”与“橙”字谐音、悟空爱吃水果的元素,于是,有了☞
·笑话第三则:
唐僧、悟空师徒一同参加《非诚勿扰》。二人上台,主持人开场白,唐僧悄悄把悟空叫到一边,“悟空,你知道节目为何叫非诚勿扰吗?”,“不知啊,师父”,唐僧道:“现场的女嘉宾只有一位是真相亲的,其余的都是托儿,所以你记住,一定要选手里拿橙子的那个,没有橙子的都是托儿,是不会牵手成功的,所以叫非橙勿扰。为师尘念已消,悟空你还年轻,找一个好归宿,为师也就心安了”。
悟空眼含热泪,“谢谢师父,徒儿记下了”,
过了一会儿,唐僧趁悟空不注意,从怀里掏出一个橙子,塞到了全场最丑的那个姑娘手里。
4、换一个人物反转,就乐嘉吧。平时伶牙俐齿反应机敏,今天让他倒个霉吧。挖掘一下前文的元素,原来乐嘉和唐僧一样是光头,有文章可做。于是☞
·笑话第四则:
唐僧、悟空师徒一同参加《非诚勿扰》。唐僧悄悄把悟空叫到一边,“悟空,你我佛门中人,这次相亲为师本不想来,可是不能得罪媒介,你我万不可真的破了色戒啊!”。悟空道:“放心吧师父,一切有俺老孙,师父上台只需摘了帽子即可”。
师父自我介绍完毕,悟空使个分身术,到后台拔了电源。顿时一片黑暗。24位女嘉宾心中暗想,“不妨事,反正就俩嘉宾,唐僧是光头,上台就扑亮的那个,多毛的猴子我可不要”。
选意中人开始,悟空再施法术,移形换位、定身法……。
……
洞房里,24个姑娘按着乐嘉一顿狂扁,一边打一边喊,“让你剃光头!让你剃光头!”
5、再换个人物进行反转,让善良美貌的女嘉宾变成心狠手辣。于是,有了☞
·笑话第五则:
唐僧、悟空师徒一同参加《非诚勿扰》。24位女嘉宾,23位选了眉清目秀、座驾宝马的御弟唐三藏,只有一位女子选了齐天大圣。
后来呢?后来,牵手悟空的女子和大圣一起,夺了宝马,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从此,大圣改名至尊宝,女子人称紫霞仙子。
一日紫霞叹息,“唉!红颜薄命,苦了那23个守寡的女子!”
悟空道:“不妨事不妨事,待我去趟高老庄,把二师弟找来”。
五则原创笑话已奉上。
原创不易,你的点赞关注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