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资深史学爱好者才明白的梗?
历史这个东西非常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看得清楚的。就拿把历史当成一件事来说,一件事他有不同的角度,他可以长远的角度进行观看,也可以从一般角度进行观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进行观看,那么得出来的结论就会截然不同,所以那些历史学家的大佬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一、不管别人怎么看。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别人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能够看出一些自己才能够看得懂的东西,处于领先地位。只要自己有所得失,那才是最好的事情,不是别人的懂我们不懂,而是我们懂的别人也太懂。也许现在我们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每一位人的心声,那些大佬们我们也看不懂。
二、有些梗是看不懂的。
比如说有些学者会说他的看法,就是比如说你看秦始皇,道理是一个暴君还是第一位皇帝,然后这个问题一出来,但很多人就有自己的看法,然后一些学者就开始玩起了梗,是暴君,不太可以的秦始皇只是他的方式有问题,我们只能够这样理解才是最正确的。
三、历史很长读的人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毕竟每个人对历史的了解的程度深浅是有所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读过同一段历史,对同一段历史都有比较深刻的一点,但是那些见识比较深的人我们觉得还是可以给他支持一下。但是像那些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保持多种方式进行思考,然后左右均衡,这样才是一个的解决最好方式。
其实历史学者们大佬们其实是有自己的一套技术与自己的一套经验,我们看不出来的问题他们肯定看得出来,我们看不懂的,他们可能有那一套专业术语,确实我们经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谁啊
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希罗多德
??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
??公元前四百多年,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一座新的坟墓面向着大海。
经过的人,都会在坟前默默地站立致敬。
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
??“这座坟墓里埋葬着吕克瑟司的儿子希罗多德的骸骨。
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是在多里亚人的国度里长大的,可是为了逃避无法忍受的流言蜚语,他使图里奥伊变成了自己的故乡。”
??这位客死异乡的人,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一书的作者希罗多德,他因《历史》一书得到了人们无比的崇敬。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约在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诞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
那是古希腊人早年向海外开拓时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
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个拥有豪富的奴隶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诗人。
希罗多德从小学习勤奋,酷爱史诗。
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
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
斗争遭到镇压,他的叔父被杀,他被放逐。
后来,篡位统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乡。
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达埃及最南端,向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向西抵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
为了维持生活,他还长途行商贩卖物品。
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他还喜爱听当地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
当时的雅典,经历了希(腊)波(斯)战争,政治经济都获得了高度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文化更是称雄于希腊世界。
希罗多德感到异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 *** 和政治文化活动,并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次他写的诗还得了奖。
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不久前结束的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腊波斯战争中打败奴隶制大国波斯的侵略,十分钦佩,他不停地向有关的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
在伯里克里和友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希罗多德决心写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湾沿岸,建立了图里翁城邦,希罗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了那里,成了这个城邦的公民。
他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写作《历史》。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
??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
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
前半部分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人占领塞斯托斯城为止。
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
《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府档案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
《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记叙分析有可取之处。
关于希波战争,他谴责波斯远征希腊,说波斯“不应当再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应当再奴役那些丝毫没有招惹它的人们。”认为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军队成份太复杂,外加外线作战的困难。
雅典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它实行民主政治,每个人都“尽心竭力”为自由而战。
??希罗多德推崇希腊,称颂雅典,向往奴隶主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一概否定。
他反对的只不过是波斯人入侵希腊的不义之举,反对它的群主制度。
因此有时他甚至把波斯描绘成英雄的国度,并对它的文化作了选择和歌颂。
??《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罗多德比较重视古代东方的文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
《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
??《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
希罗多德采用了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有迷人的魅力。
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鲜明,形像生动。
如第一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斯相见的对话,鼠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方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是,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
??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古代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以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修昔底德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
那极有限的一点材料,主要来自他自己的著作中偶尔提及自己的地方。
此外,还有来自晚后的希腊罗马作家的零星记载。
修昔底德出身于雅典的一个富裕而显贵的家族。
他的父亲奥洛鲁斯,与马拉松战役的主要指挥者米太雅德的后辈以及色雷斯的王族都有亲戚关系。
他和公元前5世纪中期活跃于雅典政治和社会舞台上的一些头面人物,如客蒙、伯里克利以及另一位修昔底德(麦里西亚斯之子)等,大概都多多少少沾亲带故。
修昔底德自己提到,他在色雷斯沿海拥有金矿开采权,在当地居民中有很大影响(Ⅳ.105)。
至于他是如何取得这些金矿的,我们无从知晓。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为他后来写出名垂千古的史学名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他的出生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说法。
根据修昔底德自己的记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之初,他已经开始撰写这部历史著作了(Ⅰ.1);当时他正当明达之年,能够懂得事物发展的意义了(Ⅴ.26)。
显然,这时他已是壮年。
修氏于公元前424年担任将军职务,这是一个可靠的年代。
按照雅典法律规定,担任此职务者必须年满30岁。
根据这一点来推算,他至迟应出生在公元前455年或此前不久。
有的学者估计,他可能出生在公元前471~前455年之间;有的学者推算,他大概出生在公元前460~前455年之间。
他在青少年时代和雅典的许多贵族子弟一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公元5世纪的马赛林努斯提及一个故事,说修昔底德在童年时代,随父亲一起聆听希罗多德朗诵其历史著作时,曾感动得流涕。
希罗多德看到这个情况,对他的父亲说:“奥洛鲁斯,你的儿子深受求知欲的感动。”这个故事的细节未尽可信,但从中可以想见希罗多德对修昔底德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后者对前者的著作颇为熟悉,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从公元前431年战争爆发起,到公元前424年他任将军止这7年间,修昔底德大概一直居住在雅典。
他自己说,这时他已经开始搜集有关材料,以撰写这场战争的历史(Ⅰ.1)。
他明确指出,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肆虐之时,他自己也染上此病(Ⅱ.48),而当时这种病在希腊其他地方似乎很少流行。
他又说到,他的著作中所援引的演说词,有些是他亲自听到的(Ⅰ.22),尤其是伯里克利的演说,他一定是多次听到过的。
这也只有住在雅典才有可能。
其间,他也有可能住在色雷斯经营他的金矿。
公元前424年,他当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Ⅳ.104)。
此前,他可能参加过一些战役,否则不会陡然取得这样高的地位的。
这年冬天,斯巴达名将伯拉西达统率远征军,在色雷斯人的协助下,向雅典人在色雷斯地区的战略重镇安菲波里斯发动进攻。
此时修昔底德正驻扎在塔索斯。
安菲波里斯守将攸克利斯向他求援,他迅即率7艘战舰驰援。
然而,当他赶到时,守将已降,安菲波里斯已落入敌手(Ⅳ.106)。
显然,安菲波里斯的失陷,责任不在修昔底德。
可是,在雅典,有人诬陷修氏,说他有通敌之嫌,雅典民众因此议决把他放逐。
在此后蒙冤受辱的20年里,他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希腊世界,特别是在那些敌对国家广泛游历,收集到多方面的史料(Ⅴ.26)。
其间他一定经常前往伯罗奔尼撒各地以及西西里进行实地考察,尤其注意考察那些发生过重大战役的地方。
雅典和阿尔哥斯、曼丁尼亚以及爱利斯所签订条约的内容(Ⅴ.47),可能就是他亲自从奥林匹亚的石柱上抄录下来的铭文,因为他的著作中记载与考古发掘出来的铭文内容基本相同。
关于曼丁尼亚战役的史料(Ⅴ.69~74),则完全是从伯罗奔尼撒方面得来的。
他肯定去过西西里,否则在描述西西里的战事时,他对于西西里的地形不会如此熟悉;关于雅典人在西西里惨败的情况,他是从雅典的俘虏口中得来的。
修昔底德在流亡20年后重返雅典(Ⅴ.26),并且知道公元前404年雅典和比雷埃夫斯的长城被拆毁一事(Ⅰ.93)。
他对公元前396年以后的事情全未提及,但提到死于公元前399年马其顿国王的改革(Ⅱ.100),因此,大约在公元前400到前396年之间,他未能按计划完成其著作而猝然死去。
修昔底德的这部著作是世界历史文库中的一部杰作。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整个结构合理、紧凑,文字简洁、流畅、生动,富有哲理和感染力,显示了作者出色的史才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全书被后世学者分为8卷,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史事,各卷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
第一卷开头有一个序言,阐明作者的写作动机、方法,接着勾勒了战前希腊历史的轮廓,追溯了雅典人与拉栖代梦人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二、三、四卷至第五卷第24节,记载战争的前10年(所谓“阿奇达姆斯战争”),即自战争爆发至“尼基阿斯和约”的签订;第五卷第25~116节叙述“尼基阿斯和约”的签订至西西里远征,即所谓“和平”时期的史事;第六、七两卷叙述西西里远征始末;第八卷叙述战争最后阶段,即狄凯里亚战争和伊奥尼亚战争。
按修昔底德自己的计划,他的历史著作将一直写到公元前404年雅典长城被拆毁和比雷埃夫斯港被占领为止。
但是他的著作只写到公元前411年冬天,就突然中断了,最后一句话也是不完整的(《Ⅷ.109》,说明他的著作尚未完成。
修昔底德生活的时代,是他的祖国雅典盛极而衰的时代。
波斯战争以后,尤其是公元前5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雅典利用其强大的海上势力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把原提洛同盟诸邦逐步降至附属国的地位,雅典与原同盟者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形成古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海上霸国——雅典帝国。
从此,雅典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已由阿提卡半岛的蕞尔小邦一跃成为地跨欧亚、囊括爱琴海的泱泱大国,焕然一新的雅典城成了东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海陆交通和文化中心,成了“希腊的学校”。
雅典人对包括奴隶在内的原提洛同盟诸邦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是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兵源充足的最根本的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成人的修昔底德,作为统治阶级上层的一员,作为雅典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对此自然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思想文化领域,希腊朴素的唯物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人本主义思潮的流行,如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希波克拉特斯的医学成就,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希罗多德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演说术、诡辩术开始盛行,悲剧、喜剧频频上演……这一切,都不能不给修昔底德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治学方法以深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为人才荟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达到了希腊古典史学的顶峰。
色诺芬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44—354),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军事家和政论家。
关于色诺芬的生平,我们除了根据他本人著作中的叙述,主要依靠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些作家的记载。
由于资料不足,许多涉及具体年代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其中有关他的政治活动,也有关他的著作的写作时间。
而对于他出生的年代,现在学术界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如果我们暂时撇开年代学问题不谈。
那末,对于色诺芬一生的主要经历我们是清楚的。
色诺芬出身于雅典的贵族家庭,父亲名叫格吕洛斯。
他受过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军事和骑术,曾经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有材料说,他参加过公元前424年雅典与邻国的一次战役,据此推算,这时他至少已有20岁。
在雅典,18—20岁的青年要在国内的守备部队服役两年,年满20岁才能出国作战。
公元前420年,在泛雅典娜节期间,他曾和苏格拉底一起到著名富豪卡里阿斯家作客。
色诺芬在政治上倾向于贵族派,反对雅典民主制,赞赏斯巴达的贵族政体。
公元前401年波斯发生内讧,国王阿塔薛西斯的弟弟小居鲁士在小亚细亚起兵,企图夺取王位。
斯巴达人支持小居鲁士,为他提供了大批希腊雇佣军。
色诺芬经友人介绍,参加了这支军队。
他在自己写的《远征记》一书中详细叙述了这次征战的经过。
小居鲁士率领希腊雇佣军在内的军队横穿小亚细亚,到达巴比伦城附近的库纳克萨。
居鲁士本人在这里阵亡。
失去雇主的希腊雇佣军在他们选举的首领的领导下向希腊撤退。
退却过程中,由于先前的几位首领被波斯人诱杀,色诺芬便当选为这支军队的主要首领之一。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克服了缺乏给养和敌军袭击的重重困难,终于在公元前400年底把几千名雇佣兵带回欧洲。
在这支希腊军队沿黑海南岸行军的过程中,色诺芬两度乘军队长期等待渡船的机会,提出就地建立新城安居下来的主张,均遭否决。
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希腊雇佣兵希望回家。
当色诺芬及其率领军队在拜占庭逗留期间,当地斯巴达驻军的首脑曾企图逮捕他,把他交给波斯人的小亚细亚总督。
鉴于这种情况,在公元前400年冬天,色诺芬投靠了色雷斯国王塞于特斯,并帮助他进行内战。
按照两人之间的协议,如果斯巴达人继续追捕色诺芬,塞于特斯将保护他。
此外,塞于特斯应当划出一块地方交色诺芬治理。
但是当塞于特斯借色诺芬之助战胜了敌手之后,他却食言。
这时,色诺芬打算回雅典,因希腊雇佣兵固请,他又率领他们到小亚细亚去为斯巴达人效力。
这时,斯巴达人正在和波斯人打仗。
斯巴达人没有及时向雇佣兵支付薪金,色诺芬便靠抢劫富户为生。
公元前396年,斯巴达国王阿格西拉于斯奉命到小亚细亚领导斯巴达军队和波斯人作战。
色诺芬很快就成了他的朋友,可能是指挥一支雇佣军为其服役,也可能是担任他的幕僚。
总之,与阿格西拉于斯之间的友谊,对于色诺芬的政治生涯影响巨大。
在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95—38s年)期间,色诺芬和斯巴达人一起参加了反对雅典的战役。
为此,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决议,将色诺芬流放。
相反,斯巴达人却因他的忠诚而对他加以奖赏。
因色诺芬的功绩,斯巴达赏赐给他一块位于奥林匹亚附近的斯基洛斯的地产。
从此色诺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他在斯基洛斯的具体生活情况缺乏可靠的材料。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这一时期是色诺芬生活最平静的时期,也是他写作最多的时期。
《居鲁士的教育》、《远征记》等,可能都是在这个时写的。
在斯基洛斯,除了斯巴达人给他的一份地产,色诺芬自己还购得一块地。
关于这块地的由来,值得说两句。
希腊雇佣兵在黑海南岸某处曾分发出卖俘虏所得的钱款,他们将应分款项总数的十分之一提出,交当时的几位首领保管,并由他们负责奉献给阿波罗和阿尔特米斯两位神。
色诺芬作为首领之一,也得到一份。
色诺芬将这笔款子的一半送到德尔斐,存放在那里的雅典圣库中,奉献给阿波罗。
另外一半,他存放在以弗所的阿尔特米斯庙的住持手中。
在他定居斯基洛斯之后,他又取回这笔款,买了—块地,名为奉献给女神阿尔特米斯,实际全部收入由他支配。
只是每年他将这块地上收获物的十分之一拿出来祭神。
在斯基洛斯,色诺芬过的是大奴隶主的生活,有很多奴隶专替他耕作。
斯巴达人有时专门送一些战俘奴隶给他,供他使用。
从他的著作《家政论》来看,他有经营大地产的实际经验。
这些经验也许就是在这里得到的。
他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与斯巴达的权贵保持密切的联系。
公元前37l年,斯巴达和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斯巴达战败。
斯基洛斯重新归入其原有主人埃利斯的版图。
色诺芬失掉家产后前往科林斯居住,直到老死。
在色诺芬定居科林斯期间,希腊的政局又发生了变化。
雅典和斯巴达联合起来对付称雄一时的底比斯。
色诺芬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反底比斯的战争,其中一人阵亡。
于是,雅典公民大会场过决议,废除了以前关于放逐色诺芬的决定。
在这之后,色诺芬虽然有时短期回雅典看一看,但是主要住在科林斯从事著述。
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希腊历史》、《论骑兵司令的职责》、《论骑术》、《阿格西拉于斯》、《论雅典的收入》等,都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
色诺芬生活在政局剧烈变化的时代,有丰富的多方面的生活经历,博学多才,是古希腊著名的多产作家。
他的作品,文字简练,词汇丰富,提供了有关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大量材料,是研究古希腊历史的人必读的著作。
使色诺芬负有盛名的著作,首推《远征记》这部书,现在分为7章。
据说是匿名出版的。
学者们推测,这部著作是色诺芬根据自己在行军过程中作的记录整理而成的。
由于写的是亲身经历,广泛涉及希腊雇佣兵生活的各个方面,记录了沿途的地理景物和见闻,所以历来为史学家所重视。
书中对色诺芬本人在征战中的作用虽然有所夸大,但总的说来,大体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远征记》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是学习古希腊文的人必读的书。
《希腊历史》也分为7章,叙述公元前411年至362年的事件。
色诺芬希望这本书成为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史》的助续篇。
实际上,就文体与见解而论,它都与修昔底德的著作不同。
书中的叙述,明显地具有亲斯巴达的倾向。
色诺芬着意描写了三十僭主 *** 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克利提阿斯和特拉麦涅斯以及恢复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历史。
他同情特拉麦涅斯,不惜笔墨地刻画了一心要把特拉麦涅斯置于死地的克利提阿斯的卑鄙和不择手段。
他通过夸大阿格西拉于斯的作用,以及采取有意回避某些事情的手法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色诺芬有一组涉及苏格拉底的著作,其中包括《回忆录》、《苏格拉底的辩护》、《宴会篇》和《家政论》。
在这些作品中,既有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生平事迹的记述,也有很多是他借题发挥,阐述自己的哲学和政治观点的地方。
关于怎样培养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人才以及他们应该具备什么品质等问题,他发表了一系列见解。
《居鲁士的教育》是一部抒发政见的历史小说。
色诺芬用描写波斯帝国的开国君主居鲁士所受的良好教育,来说明政治家的训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部历史小说中,他使居鲁士成为自己理想的国王的体现者,把自己赞赏的斯巴达的教育方法搬到了波斯。
书中提供了关于军事方面的许多实际知识,例如,武器的种类,兵力的布置,进攻和退却的策略,等等。
书中也不乏对一系列人物的生动刻画。
《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一文,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极力加以美化,对斯巴达的教育制度备加推崇。
他认为斯巴达的立法制度是最好的,而其基础是能够在公民身上培养一系列他认为值得赞美的品质——克制、勇敢、善于服从和指挥,等等。
色诺芬在《论雅典的收入》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具体事实,论证改善雅典财政状况的办法。
他建议由国家出钱购买一批奴隶,用以从事银矿的采掘。
在《阿格西拉于斯》一文中,色诺芬对他的亡友备加称赞,显然言过其实。
他赞扬阿格西拉于斯具有种种优秀品德:虔敬神明,忠诚待友,对祖国无限忠诚,对下属宽厚仁慈,作战时身先士卒,生活质朴勤谨。
《论骑兵司令的职责》、《论骑术》、《论借猎犬之助进行狩猎》等篇,表明色诺芬在关于驯马、组织骑兵和打猎方面有广博的实际知识。
从上面所列色诺芬著作的简略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
但是他缺乏深刻的思想。
对于色诺芬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古今学者没有一致的意见。
由于他政治观点有所偏颇,所爱者着意渲染,所恶者避而不谈,我们对于他提供的材料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
波里比阿
波里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4—122),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大史学家。
他原为“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代表者,在希腊各邦中有一定的影响。而当他在盛年之际,地中海世界的政治风云起了突变:罗马最后用武力宾服各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希腊各邦丧失了政治独立,被并入罗马帝国。波里比阿适逢其时,而且其中有些事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于是,他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远见卓识,把这段历史时期内那些苍黄翻覆的大事记载了下来。波里比阿可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中,他的著作最合乎科学方法的要求。
波里比阿出身于希腊中部麦加洛波里斯城的贵族之家,其父吕科尔塔斯在“阿哈伊亚同盟”中居重要地位,是希腊人中反罗马派的领导者之一。波里比阿在青年时代就以学识广博、才兼文武为世人所重,曾被任命为大使和行政长官。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167)期间,他被推举为希腊联军方面的骑兵指挥官,领兵抵御罗马的侵略。但在公元前168年的毕德纳之战中,希腊联军溃败,希腊各邦危在旦夕。罗马 *** 勒令希腊各邦送一千名公民到罗马去做“人质”,其中之一就是波里比阿。公元前166年,波里比阿被罗马得胜的将领埃米利乌斯·保鲁斯带来罗马。
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的国势如日中天。而在文化上,当时罗马正盛行着“希腊热”。罗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征服了希腊,而希腊则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在那样的情况下,波里比阿迅即以其学术上的素养受到罗马统治集团的宠信。他受聘为保鲁斯的幼子、后来成了罗马大将的斯奇比奥·埃米利安努斯(亦称“小斯奇比奥”)的家庭教师,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斯奇比奥家族的庇护,他不同于一般的“人质”,竟有点象是客卿。他寄寓在罗马十六、七年,其间曾漫游各地,到处寻访古迹,进行实地调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并得以出入罗马的国家档案库,看到许多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公元前150年,波里比阿回到故乡,但以后还是经常往来于希腊、罗马两地。第三次布匿战争期间,他曾经陪同小斯奇比奥前往北非。当公元前146年罗马军队最后攻陷并彻底摧毁迦太基城时,他是亲身在场的。
波里比阿所生活的时代是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时代。在那些兵戈扰攘的岁月里,罗马的征骑四出,逐一征服了迦太基、西班牙、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北非等地,把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湖,造成大一统的局面。面对着这些惊心动魄的事实,波里比阿乃立志著一部《通史》。他自己说道:“罗马以一个小小的城邦, 几乎征服了整个的文明地区,并将之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而这种征服事业,是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内完成的。罗马何以能够如此?它是用一种什么方法致胜的?这些功业是在一种什么政体之下完成的?对于这样的事迹,一个人焉能无动于衷,嘿然无述!”他这部《通史》,是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的。
波里比阿所著之《通史》,始自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止于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的结束和罗马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其所包括的年代范围约为七十余年。此书共分四十卷,现在只有头五卷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他各卷均有残缺,仅剩下长短不一的片断。不过从这些留存下来的部分里,仍可窥见全书的梗概:头两卷是引言,简单追叙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史事;接着便洋洋洒洒,描述罗马和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的殊死斗争,并详论罗马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罗马之所以能够转败为胜,终于打败迦太基的原因;然后叙述第三次布匿战争和迦太基的毁灭,以及罗马在地中海东部所进行的那些战争,希腊各邦的被征服;而最后殿以罗马帝国的建立。波里比阿是有全局在胸,抱着一个明显的目的来写这部书的。此书主题鲜明,首尾一贯,条理清楚,把罗马武力扩张的经过和罗马帝国的建立作了详尽的、综合性的叙述。
波里比阿基本上是写当代史,即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建立大帝国的历史。他是他那个时代的见证人,因而他的记载具有不可移易的价值。后来研究罗马史的人,都不得不从他所提供的事实材料出发。
更重要的是,波里比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那在古代史学家中是很突出的。他在西方史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典范,后来很少有人能够超过。波里比阿比罗马历史家李维早了约一个半世纪,然而他在某些方面却远不是李维所能企及的
波里比阿的著作,有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1)视野广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波里比阿所记载的不仅是罗马的历史,而是他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他的著作中,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都占到其所应有的比重。波里比阿说道:“我所叙述的历史,始自第140‘奥林匹亚德’。……从这时候起,各国的历史开始成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意大利、利比亚、希腊以及亚洲,各地所发生的史事都是互相影响的。而所有那些史事的发展倾向,最后是要归于一统……”波里比阿认为单写个别的史事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把个别的史事放在世界通史中来衡量,才能正确地予以评价。
(2)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波里比阿继承并发展了修昔的底斯的观点,坚持历史记载必须真实,必须诚信无欺。他写道:“‘真实’之于历史,正如双目之于人身。如果挖去某人的双目,这个人就终身残废了;同样,如果从历史中挖去了‘真实’,那末所剩下来的岂不都是些无稽之谈。”
波里比阿指出:“历史学家不应以奇闻轶事来取悦读者,而仅仅如实地记事载言,不论其如何平淡无奇。史学之目的,与戏剧恰恰相反。戏剧家系以最动人的文句,打动观众于一时;历史家则以真实的事迹和真实的言词取信于人,使严肃的学者得益于永久。”
波里比阿认为:历史学家必须抛弃一切个人的成见和党同伐异的情绪,使自己成为一个公正无私的大法官,从大量的事实证据中求得正确的结论。他特别提到“史德”的重要,说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切不可凭主观的好恶来歪典事实。波里比阿很注重实地调查,他为了弄清楚事实真相,曾经不辞辛苦地到西班牙、高卢、利比亚等地进行访同。为了描述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大将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意大利半岛的经过,他便循着当年汉尼拔进军的路线,亲自走了一遍。
(3)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波里比阿也引用别人的著作,但他在引用之前都经过反复的研究,决不轻信。波里比阿强调历史学家应当独立思考,切不可倚门傍户,随人俯仰。例如,法比乌斯·皮克托尔总算是罗马有名的历史学家,然而波里比阿却告诫人们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轻信皮克托尔所说的一切。波里比阿律己甚严,他写道:“我请求我的读者们注意,不管是和我同时代的人或将来的人,如果在我的著作中发现有任何故意歪曲事实真相或记载失实之处,那末,你们就无情地批驳我罢!……”
(4)注重历史的因果关系:波里比阿认为,研究历史的目的,就在鉴往知来,通古今之变,所以必须揭示史事的因果关系。他写道:“单单叙述一件事,当然也有趣,但却没有教育意义;如果能补充说明其前因后果,那末,研究历史就会有收获了。 因为,拿历史上的事实来比照我们当前的情况,我们便可以得到一种方法和根据,用以推测未来……”
(5)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波里比阿早就提出这样的主张:历史乃经世致用之学,非徒好古敏求、寻章摘句者也。历史之所以可贵,就在它有垂训作用。波里比阿把历史当做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他认为历史学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它不仅可以使人们心智广博,而且可以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因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先例,使人们知所遵循。他写道:“从研究历史中所得到的真知灼见,对实际生活说来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因为历史,而且只有历史,能使我们不涉及实际利害而训练我们的判断力,遇事能采取正确的方针……”他进一步指出:“就政治生活而言,最好的教育和训练就是要研习历史。取鉴于前人的覆辙,是教人如何英勇豪迈地面对难关、战胜命运的不二法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波里比阿谆谆告诫道:历史学家秉笔作史,必须公正无私,把事实真相记载下来,用以垂训后世。然而,求真的精神与垂训的目的,这二者之间是否还有牴牾?波里比阿断然指出:历史学家的诚信和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只有他所写的是信史实录,才可以垂训后世,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存心歪曲事实,伪造历史,则其人的品质已大成问题,不能取信于人,还谈得上什么垂训后世呢!
以上所说,仅系荦荦大者。凭着这些优点,波里比阿是不朽的。
此外,波里比阿还是一位军事学家。他写过一部《兵法》,惟此书早已散佚,没有能象他的历史著作那样流传下来。
波里比阿与我国大历史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45—86年)同为公元前二世纪的人。不过波里比阿比司马迁年长五十余岁,当波里比阿以靠近八十岁的高龄逝世时,司马迁只有二十多岁。当时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辉映,各自产生了自己的伟大历史学家。尽管中国与希腊、罗马万里睽隔,当时还没有直接交通,但这两位大历史家的史学观点却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这也是史学史上值得称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