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紫苏子跟苏梗有什么区别(紫苏和苏梗有什么区别)

紫苏叶.紫苏杆.紫苏子各有何功效?紫苏叶性味和功用辛.温。止痛安胎小小紫苏,紫苏是解表药里的一味药,由于紫苏发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较缓和,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需要与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药一同使用。...

紫苏叶.紫苏杆.紫苏子各有何功效?

紫苏叶 性味和功用 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O克。 紫苏子 本品为回回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功用: 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紫苏杆 本种为回回苏的干燥茎,商品呈方柱形,角钝圆,长短不一,直径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边均有直沟和直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和叶痕。体轻,质硬。以茎粗壮,紫棕色者为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小小紫苏,通身是宝!紫苏有什么功效?

紫苏是解表药里的一味药,药食同源,随处可以买到,更被称为浑身上下都是宝。那么,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具体都有些什么功效呢?

紫苏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常用于治风寒,如风寒犯肺证表现为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称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治宜疏风宣肺,散寒邪,由于紫苏发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较缓和,因此,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需要与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药一同使用。

紫苏发汗解表的同时,还能行气和胃,因此胃肠型感冒的人尤其适合使用含有紫苏的方子,紫苏还可以治疗妊娠呕吐,胃脘不适吐得厉害的时候,就可以给孕妇将紫苏叶做成热菜吃。

《金匮要略》中记载“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后来人们也发现解食鱼、鳖中毒,可用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所以下回吃螃蟹的时候,可以用紫苏与螃蟹同蒸,或在食蟹后煮紫苏水喝;吃刺身的时候,不妨用紫苏叶裹着一起吃。

《神农本草经》载紫苏叶“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吃完东西后再吃紫苏叶,还有清新口气的功效呢。

苏叶、苏梗、苏子功效大同小异却各有侧重,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

1.苏叶

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等功效,它突出的作用在于解表之功。外感风寒邪气,引起了发热、怕冷、头痛、咳嗽等外感表证时,就需要辛温解表。而紫苏能行能散,温能散寒,因此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非常合适。如果是不小心吹了点风或者淋了雨,煮上一杯苏叶水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2.苏梗

苏梗整体功效与苏叶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其行气宽中的作用较苏叶更强。苏梗可入脾经,如果出现了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腹胀腹满等症状,就可以使用紫苏梗来行气理气,宽中醒脾。同时,如果是气滞引起的孕妇恶心呕吐、胎动不安,也可以使用苏梗来缓解。

3.苏子

苏子比起苏叶和苏梗,功效略显不同。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主要用于痰涎壅肺所引起的咳喘不止、痰多咯吐不爽等表现,是一味常用的止咳药。同时苏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因此还能润肠通便,对于轻度便秘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中药的使用,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如果想要精准用药,就必须把握具体用药中的每一个细节,关于紫苏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紫苏叶和紫苏梗的功效有何区别?分别是什么功效?

紫苏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功效。而苏叶善于行气而利表寒,苏梗强于顺气而利胸膈,亦有安胎之效。

苏子和紫苏子一样吗

紫苏和苏子之间没有区别,二者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紫苏属于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日本以及朝鲜等地,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均广泛种植,其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土壤、粘土上均能生长。

紫苏通常是用于香料和药材这两方面,其茎叶以及子实为主要的入药部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紫苏的种子可供提取油分,榨出的油为苏子油,可供食用,因其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工业上也有一定的用途。适当的食用紫苏以及相关制品,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健康,补充营养。

苏子简介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

紫苏子简介

紫苏子,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

《本草精荟》:行气宽中:紫苏叶、苏梗、苏子

一、功效应用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功效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其特点善治风寒外感,止呕解毒。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等证的治疗。

苏梗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其特点尤善理气宽中。常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胎动不安,腹胁胀痛等证的治疗。

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功效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其特点尤善宽利大肠而降气平喘,实治老年痰喘便秘之要药。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草备要》:“紫苏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发汗解肌,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肠,解鱼蟹毒。梗下气稍缓,虚者宜之。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治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

二、配伍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治一般风寒感冒,可用苏叶配伍藿香、葱白、生姜,煮水温服,或盖被,取微汗,常一剂而愈。若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即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即香苏散。

2.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之效。偏寒者,常配伍藿香;偏热者,常配伍黄连;偏气滞痰结者,常配伍半夏、厚朴等药。

若治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配伍陈皮、砂仁等药,以加强止呕、安胎之效。

以上诸证,也可应用苏梗,功效相似。

李时珍言:“同陈皮、砂仁,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和血散血;同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同莱菔子、杏仁,消痰定喘;同木瓜、厚朴,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

3.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紫苏叶可解鱼蟹之毒,可单用或配伍生姜、白芷煎服。

4.用于咽中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之证。苏叶与苏梗皆能理气利咽,常配伍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等,即半夏厚朴汤。

黄元御言:“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咽中瘀结之证。发泻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5.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功。常配伍白芥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

所谓“三子”,即三味种子中药,也有儿子之寓意。其中苏子祛痰止咳平喘;白芥子祛肺窍之痰,且利气宽胸止痛;莱菔子祛痰止咳。三药相须配伍,相得益彰,共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功,尤善治疗顽痰、老痰、寒痰之实证。这类病症,又以老年患者居多,故有“养亲”之寓意。本方名称,既能体现出方剂功效特点,又内含孝道,诚医道之最佳体现。

若治痰涎壅盛,喘咳上气,胸膈满闷,常配伍厚朴、陈皮、半夏等,即苏子降气汤。

6.用于肠燥便秘。苏子能下气宽肠,有润肠通便之功。治老年体虚,或肠燥便秘,常配伍火麻仁、瓜蒌仁、杏仁等润肠通便之药。

古人们还常把紫苏子或白苏子做成苏子粥食用,也有很好的降气润肠作用,实为良法。

三、用法用量

苏叶与苏梗用法相似,常入煎剂应用,一般用量十余克。不宜久煎。

苏子即入煎剂,也适合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宜捣碎入药。炒用可弱其通利之性,更适合补虚。

四、应用注意

紫苏叶、苏梗皆性温,故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苏子性主疏泄,有滑肠之性,故肺虚咳喘,脾虚便溏者禁服。

《本草通玄》:“苏叶久服泄人真气。”

《本经逢原》:“苏子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汪昂言:“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

——中医实战笔记:21.2.4二稿#中医实战笔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