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传统文化讲坛(传统文化讲坛背景音乐)

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讲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讲坛背景音乐进行解释,1、传统文化讲座是传销么2、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是什么?总之和中国4、有关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5、百家讲坛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6、传统文化道德讲坛的老师都有哪位传统文化讲座是传销么近日,齐声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国学热已经从殿堂普及到了传销分子,一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讲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讲坛背景音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传统文化讲座是传销么

近日,广西破获了某特大传销组织,涉案人数高达7300余人,而在警察侦破之前,竟无一人报案。他们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参与者爱国,甚至每天早上开早课,齐声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国学热已经从殿堂普及到了传销分子,可见已经热过头了。近年来,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课堂到幼儿读经,从电视讲坛到签名售书,所谓的“国学”现象在我国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一些诸如《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也成为传销者们的“洗脑”新利器。为什么传销的喜欢国学呢?为什么中国的老板也喜欢国学呢?今天壹读君就来扒一拔“国学”的事。【备受推崇的《弟子规》是本什么书?】国学热兴起,最热的书除了于丹老师的著作之外,莫过于《弟子规》。有党校教授专门写了《大家都学弟子规》,各级干部都组织学习;许多企业老板爱读,也推荐给员工读;各种国学少年班,它也是必读经典。现在,传销组织也在推崇它。到底《弟子规》是本什么书,这么有魅力呢?《弟子规》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其作者李毓秀是一名山西的私塾老师,一辈子没考上举人,就是个秀才。他还写过不少关于“国学”的著作,比如《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这些书由于水平相当凑合,基本上没怎么传世。不过李老师在写儿童读本上还是有一套的。因为当时清朝的幼儿教育读本,语言大多艰涩难懂,于是李老师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精神,在借鉴前人所著蒙书的基础上,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编撰出了这本《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此书因为语言较为活泼简洁,也备受当时老师和学生们的青睐,成为私塾和义学的童蒙德育课本,设于《小学》、《孝经》、《论语》等蒙书之先学习。如梁家园的《习字馆义学条规》中规定:“初学幼童,读《弟子规》后,即读《小学》、《孝经》,再读《四书》。《四书》概读朱注,以为将来上进地步。”也就是说,这就是一本清代的“幼童行为规范”,给没上小学的孩子看的。由于作者本身水平相当有限,加上所处时代是专制集权最为鼎盛、精神压迫最为空前的时代,《弟子规》里有很多对儒家经典的曲解。比如“号泣随,挞无怨”,只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顺从,与健康人格相逆,更无独立意识可言。而儒家真正的经典《论语》里,孔子说的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事,孩子要和颜悦色地劝说,即便劝不了,也得恭恭敬敬,不要抱怨。孔子从来没有说,挨爸妈打就是活该。【“上下尊卑”适合传销洗脑】人们通常把传销术称做“洗脑”。对“一夜致富”的神话,从一无所知再到深信不疑,甚至不到最后绝不死心,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这个得从传销组织的整体架构上来看。传销组织实质上是一个层次分明、等级森严、行为有序的群体组织。而有权威也就会有顺从者。社会心理学认为,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而在传销组织中,对于权威的尊重会演变成必须“听话”。同样,在单位、企业之中,中国的领导和企业家也特别喜欢“听话”的下属。这就《弟子规》让他们特别喜欢的地方。表面上读《弟子规》是为了学会感恩,实际上是为了灌输“听话”。正因为如此,《弟子规》中被传播最广的,就是那几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总而言之,就是上面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要积极,不然就是不懂得尊卑上下。而对中国的家长来说,这种教育“听话小孩”的“国学”,正好迎合了他们的传统观念。于是近年来,诸如国学夏令营、国学速成班之类的讲座等遍地开花。国学越来越被国人当做了一种精神信仰,成为了企业主提升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乃至家长管教小孩的法宝。大家统一穿上唐装,跟着“国学大师”,读读《弟子规》、《三字经》,就成了国学修行,洗涤心灵。据媒体报道,在全国很多幼儿园专门开设国学班,根据课程设置不同,学费从600元至2000元不等。至于这些“国学大师”的成色,壹读君只好说“呵呵”了。那几位经四处招摇,讲授“国学应用”、“国学管理”的“大师”,壹读君就不一一点名了,不服来辩。【是“国学”,还是“鸡汤”?】其实,要揭开“国学热”的画皮,最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学。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晚清民初,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为了跟西学对抗,维护传统的学者于是祭出了“国学”概念。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内容博大庞杂。而今天读过《弟子规》、《三字经》这些给小孩看的读物,就胆敢妄称国学,实在让先贤笑(lei)掉(liu)大(man)牙(mian)。钱穆曾经推荐七本国学经典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是什么?

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演讲比赛,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百家讲坛,主要是正能量,写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民风民俗之类的,总之和中国

很小的时候,我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鄂温克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了解了更多有关鄂温克族的文化,并且深深地被它吸引。

我国境内的鄂温克族共分为三支:一支是在讷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的“索伦”鄂温克族,人数最多;一支是在草原上从事游牧的“通古斯”鄂温克族;另一支是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从事狩猎和饲养驯鹿的“雅库特”使鹿鄂温克族。2003年8月10日,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整体搬迁至根河市郊区三车间。

三个部落虽然同为鄂温克族,但由于历史变迁及战乱等原因,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状态。做为人数最少的“雅库特”使鹿鄂温克人的后代,我对这一支鄂温克人有很多了解。“雅库特”使鹿鄂温克人主要有四大姓:布利拖天、索罗共、固德林、给力克。常听老人们说:“我们是从俄罗斯过来的。”有关资料证实,“埃文基人少数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称鄂温克族。”

1998年,我第一次拿起照相机,拍摄鄂温克猎民的生活。开始并不知道其中的价值,后来渐渐意识到,鄂温克族是一个非常小的民族,它最终会不会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我感到忧伤和恐惧,每一次到山上的猎民点,都会发现又少了一些东西。比如撮罗子(一种原始房屋,鄂温克人称“仙人柱”,圆椎形,用20至30根落叶松木搭建而成,直径25尺,上盖以桦皮、帆布)、桦树皮船(以树皮、木料为龙骨架,外包桦皮,长约5至6米,可乘四五个人)、滑雪板(以松木为原料,长约四尺五寸,宽约七寸五分,前端呈弯状,后端呈坡形)、摇篮……更可怕的是鄂温克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在渐渐消失。孩子不再会说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中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猎人也分辨不出猎物的脚印、不会用猎刀、不会做桦树皮船;妇女不会熟皮子、打咧巴(一种由俄罗斯传入的面食)。

这时,我读懂了柳芭姨(“雅库特”鄂温克族第一位画家,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曾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于2002年去世)那短暂而矛盾的一生。她虽然离开了她所深爱的民族,但鄂温克人永远不会忘记她,她创制的“皮画”为鄂温克“皮毛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鄂温克著名作家乌热尔图曾赞美敖鲁古雅:“我爱这里的一切,我生在这片土地上,长在这片森林中,游猎在这里的山峦中,我常把自己想象成婴儿,把森林、山脉、大地比拟成母亲。而今,也只有这伟大的母亲才能抚慰我那被荒草埋没的心灵。”他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除“皮毛文化”外,鄂温克族还有几百年历史的“森林文化”、“狩猎文化”、“萨满文化”、“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等。

提起“狩猎文化”,不禁使我想起很多老猎人讲的狩猎故事。听老人说,早先,有一位鄂温克猎人带着妻子去打猎,在那个本是丰收的季节却什么也没打到。之后,鄂温克人就规定女人不允许打猎。这个故事颇具悲剧色彩。

“驯鹿文化”也有很多有趣的事,过去鄂温克人转场都要用驯鹿搬东西,转场的场面十分壮观。驯鹿背上满载着鄂温克人美好的生活,鹿铃声响彻整个大兴安岭。而现在,车辆代替了驯鹿,马路代替了山路,现代文明悄然走进了鄂温克人的原始生活。

鄂温克人给驯鹿起名字都有一定意义,比如舅舅达瓦家的两头驯鹿因参加了“那达慕大会”,而起名字为“那达慕”和“大会”;巴拉杰依姥姥家今年有了一只头上带有月亮形状的小鹿崽,于是起名为“包青天”;玛丽娜·索姥姥家的一头驯鹿的上一代是俄罗斯驯鹿,所以起名“外来户”。它的幼仔“猫头鹰”在夏天的搬迁中不幸夭折,让我们着实难过了一阵子。在救助小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鄂温克人真实而刚强的一面,也体悟到鄂温克人对驯鹿特殊的情感。

最初的鄂温克人并不饲养驯鹿,传说有8个猎人在山里抓住6头野生鹿崽带回家,搭上栅栏,慢慢养了起来,并用它们做交通工具。到秋天交配期,猎人牵着这些驯养的家鹿到森林里,家鹿一叫,野生鹿群就来了,渐渐地鄂温克人开始饲养驯鹿。驯鹿俗称四不像(鹿角、牛蹄、马耳、驴身),性情温顺,寿命大约在20年左右,一头驯鹿体重在120斤至140斤之间。驯鹿喜欢吃蘑菇、藓苔、盐、青草、灌木。驯鹿的肉、毛皮、奶、血都是十分宝贵的东西。

“森林文化”孕育着鄂温克人的聪明和才智。猎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大森林中健步如飞,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对于大兴安岭中的一山一水、一木一草,他们都了若指掌。正如一位青年猎民所描述的:“落叶松在为我敬礼,鸟儿在为我指路,一排樟子松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雪山也在为我敞开胸怀。”“自然是音乐的殿堂,倾听绿色之音,森林不时发出暧昧朦胧的语言,绿色的针叶指着蓝天、白云。”

“萨满文化”是以图腾崇拜为中心的一种原始文化,这在萨满服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神衣上装饰有日、月、星、雷、飞鸟、熊、狼、野猪等图案。牛拉萨满是“雅库特”鄂温克族最后一个萨满。她于几年前离开了她一生保佑的民族和土地。过去鄂温克人有什么办不到的事,都要找萨满神来帮助。萨满的挑选十分严格,一般由本民族有才能有灵气的人担当,因此萨满有很高声誉。我原来的鄂温克名字也叫牛拉,牛拉萨满死后,玛丽妞·索姥姥说:“你先不要叫牛拉了,就叫牛日卡吧。”这个新名字,我十分喜欢。但又想,什么时候我配叫牛拉呢?

“桦树皮文化”是与鄂温克族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的“桦树皮文化”有3000年的历史,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桦树皮文化”。而鄂温克族的“桦树皮文化”是其中最辉煌的。最为典型的就是“撮罗子”。最初的“撮罗子”就是用整块的桦树皮煮熟后缝合而成,这是原始时期鄂温克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的奇迹。

如果你走进一位猎民家中,随处可见做工精美的桦树皮工艺品,如碗、盒(神像盒、针线盒、帽盒、烟盒)、盆、摇篮、挎包等大大小小的桦树皮制品。上面有驯鹿、兽角、蝴蝶等动物纹样和花草、树叶等植物纹样。形状多呈三角形、圆形、菱形、半圆形、锯齿形、“十”字形等。在众多纹样中,最受鄂温克人喜爱的就是驯鹿纹样。

“雅库特”鄂温克人近300年来,经历过三次大迁徙。第一次是从贝加尔湖迁至额尔古纳河流域;第二次是1965年9月从奇迁乡搬至根河市敖鲁古雅乡;2003年8月10日,我们又从生活了近38年的敖鲁古雅乡迁至根河市郊区三车间。对于这次大迁移,猎民们充满了矛盾。他们将告别幽静的山林,面对喧嚣的世界。他们的猎枪不再是生活的工具,可能成为一种摆设。他们的驯鹿渐渐地会像其它地区的牛羊一样,面对更多的人群。

鄂温克人是大兴安岭真正的主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养育着他们的土地上,他们爱这片土地,同时保护着这片土地的平静。然而,无数事实证明,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鄂温克人应该让自己的民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走出家乡之后,我接触了各民族的人,他们与我一样爱自己的民族、家乡、亲人,我向他们讲述我的民族的故事。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同样拥有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我们的民族不会忘记曾经帮助关心过我们发展的朋友。

有关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

百家讲坛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

为什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因为她正一点一点流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根本不同, 是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根本不同。我看过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些大城市,家庭作业用电脑加打印机来完成的学生已逾两成,那么我们的书法,我们的国学,我们的国粹谁来继承,难不成你让外国留学生来继承,那些老外对国学的兴趣竟然比我们自己要大,你不觉得是种悲剧?如果有一天,你连筷子也不会用,那你还真是Diao啊。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出现过那么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做出过那么多现在都叫人不敢想的伟大壮举,靠的是什么?权术?阴谋?三十六计?夜观星象,放火于基层?审时度势,策划于密室?是刘邦的用人智慧,是刘邵的用人智慧? 是马基雅维里的帝王手段, 是李世民的帝王手腕?我想靠的是这个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廉耻,靠的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格,文化。这其中儒家思想,起着重大的作用。儒家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豪杰。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在个人利益面前,接受过儒家教育和没有接受过儒家教育的人的反应是不同的,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两种(简单的分),一种是有信仰的,一种是没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就算富贵也被有信仰的人所轻视。(这不是清高)。北京大学有个教授日前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语出惊人“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我不知道他和章子怡什么关系或者是不是她的粉丝,他如果真心为中国文化出路担心,不如改行演戏算了(按照他的逻辑), 别在那误人子弟?也算是成全了中国文化,功德无量。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北大的教授,你实在不应该喝这么多酒。

我看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假设把掌权的政治势力分五类,集权专政, 外戚或女主,宦官, 仕人集团, 武将或军阀。有趣的是,但凡政治清明, 国家兴盛, 太平治世的朝代都是仕人集团在掌权,而仕人集团是以上五种势力中接受儒家影响最深远的一股政治力量,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必须接受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科举考试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举盛世唐朝来说,贞观之治,是仕人集团活跃在政治舞台,开元之治也是,就开元一朝来说, 后期由于李隆基任用李林甫不用张九龄险些亡国,与开元前期形成鲜明对比,可见仕人集团在中国古代是体现正气的政治力量。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统一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统一的思想是使一个民族不会被其它列强所统治。这一点孔子有着经典论述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兵,足食,民信是立国之本,民信是根本中的根本。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里点评了两位皇帝,秦皇汉武。里面的汉武帝采讷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比较典型的事情是,江阴八十一日。儒家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清军入关以后,由多尔衮颁布实施了几个错误政策,其中最严重的一项错误政策是:剃发令。 现在大家都知道满族人有个传统,就是把头发四溜圈剃光,只中间长头发,垂下一个大辫子,他们那管这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这种文化传统是努尔哈赤那会定下的,和汉族的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想抵触。因此剃发令一颁布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发抗。

传统文化道德讲坛的老师都有哪位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他们特别注重“立场”的修养意义,认为“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论语·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论语里仁》)。“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上)。明代的学者王阳明,总结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对曾参“内省”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每个人应经常在闲暇之时,把自己的好利好货等私欲认真的清查出来,按照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加批判,将之消灭干净。“如去盗贼,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务必使其扫除净尽”;“又如猫之捕鼠,一眼盯着,斩钉截铁,务必将其消灭净尽,廓然大公,方始为快”(《传习录·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礼记·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于传统文化讲坛和传统文化讲坛背景音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