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德育传统文化(德育传统文化教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德育传统文化,以及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对应的知识点,1、德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传统文化和和德育结合,3、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智慧德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德育传统文化,以及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德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中华文化中体现“德”字的是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魂中华文化中好的,体现德的就是传统美德。比如说,我们的“孝”就是中华文化。

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

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非国学经典,应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剔除。

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开传统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员每日诵读和领悟《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学一句,做一句”,潜移默化学会为人。中国司法部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司法厅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

传统文化和和德育结合,能够采用什么方式?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新鲜活力。新时期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强大德育力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来熏陶学生,感化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美、德育美。

将传统文化纳入学科教育

从目前的教育态势来看,教师讲课往往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考试来说过于困难,教育目标过于单一。特别是与道德规范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等文学、语文教学、政治教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创新,要有效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古典教育。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改变枯燥的知识点灌输。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深刻挖掘文学教育的德育资源,使学生不再枯燥被动地学习文学文化。

积极营造校园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后文化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情感,净化心灵,净化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重大节日、重要事件、人物进行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或郊游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遗产。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今天,媒体网络的发展已经不容忽视。利用好网络平台,一定会加强传统文化传播,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数字图书馆。例如,通过编码,可以登录阅读界面,选择阅读种类。也可以利用大学开放平台、微信平台、类QQ群等传播优秀的文化成果,或者推送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智慧

“德,为人之本;才,创业之根。”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一所学校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陶冶,非但不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反而会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道德与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做到德育为首,智育为先,“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

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

修身养德的根本目的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的理解或接受。名利之心的存在会伤害道德的积累。

在中国人心目中, “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楷模。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往往以君子自诩,却从不以圣人自居。可见圣人的道德境界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圣人也就只是人们心目中的崇拜偶像。然而,圣人的道德境界,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荀子对于人的成圣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认为,圣人不仅是崇拜的偶像,普通人也能经过坚持不懈的实践,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成为一个圣人。

由此可见,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只求诸己,不求诸人。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吕氏春秋·必己》)以敬爱他人为例,对他人的尊敬或爱护,只问这种敬与爱是否出自真心,是否做得彻底,而不必计较对方是否理解或接受你的敬与爱。所以,修身养德的根本目的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的理解或接受。

正因为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所以,名利之心的存在无疑会伤害道德的积累。清代学者唐甄有这样一段分析: “盖名者,虚而无实,美而可慕,能凿心而灭其德,犹钻核而绝其种。心之种绝,则德绝;德绝,则道绝;道绝,则治绝。人人为学,而世无真学;人人言治,而天下愈乱。”(《潜书·去名》)名利思想,有者多无者少。唐甄将 “名”之于道德的危害,比作钻核绝种,确实振聋发聩。倘若人人都是为了 “名”而治学,世间哪里还会有真正的学问?道德修养,又从何谈起?唐甄把名利思想与道德修养作为一对矛盾加以分析,匠心独具,值得我们借鉴。

由此联想到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他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之人从不认为自己有德,所以他拥有真正的德; “下德”之人总认为自己从不离开德,所以他不能拥有真正的'德。道德修养虽然是一种自我行为,却也不能自我欣赏,更不能自我陶醉。

谦虚是一种美德

人际间的谦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错误,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越是德高望重,越要谦和待人。

谦虚是道德修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3000多年前的 《周易》古经中,就专列有一个 《谦》卦。该卦的下卦为象征 “山”的艮,上卦为象征 “地”的坤。山本来是高出地表之物,现在反而处在地之下,卦象体现了谦虚的精神。该卦通过 “谦谦”、“鸣谦”、 “劳谦”、 “?谦”等四个概念,阐述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何保持谦虚这一品性。

谦虚品性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初出茅庐,缺乏经验,即便有书本知识,实际能力也不一定够。只有用谦虚的态度约束自己,才能赢得他人支持,获得锻炼机会。

有名望便得意忘形,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病。 “鸣谦”,有了名望仍保持谦虚品性,也就显得难能可贵。因为前期的 “厚积”,涉世之后事业顺利,并且有了一点儿名声,此时仍能保持谦虚待人、甘居人后不争先等美德,就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帮助,既有同行、同事的关爱,更有上司的培养和提携,发展前景一定很美好。

居功自傲,也是人的一种通病。“劳谦”,意即有功劳而不自满,值得骄傲而不骄傲,一如既往,依然保持谦逊的态度。这种君子风范,勉强一时,或许不难;能够保持始终,则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够做到。

“?谦”,意思就是准确把握谦虚的分寸。这是一个身居高位者所需考虑的问题。对上的谦逊方式、谦虚内容,与对下的谦逊方式、谦虚态度,不可能一视同仁。其间的差异,有大有小,细微处的分寸把握,是一门复杂的技巧,也是一种智慧。

当今社会,尤其是当地球日益“变小”、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复杂的情况下,处理邦国关系尤其是大国与小国关系时的态度与方式,尤需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下理念。春秋末期的老子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分析:“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大国对小国谦下,可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可取得大国的信任。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主动权在大国,所以老子的结论是: “大者宜为下”,大国尤须注意谦下。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汉代人戴圣说:“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人际间的谦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错误:不夸大自己的业绩,知错即改。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要真心诚意地彰显别人的善行,由衷地赞美别人的功绩。这样做,虽然把成绩和方便让给了别人,却能赢得更多敬重。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圣人知盛满之难持,每居德而谦冲:虽聪明睿智,而志愈下;富贵广大,而心愈降;勋盖天下,而情愈抑;不以德厚而矜物,不以身尊而骄民。”这一番话,简直就是 《谦》卦的翻版。刘勰还有一段话,则与老子的大国以下小国的话相似: “谦则荣而愈高,损则显而弥贵。高必以下为基,贵则以贱为本。在贵而忘贵,故能以贵下民;处高而遗高,故能以高就卑。”这一番谦虚之论,虽然富有哲理,但也有功利主义之嫌。

操守是一种自我约束

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头脑清醒。即便是在生死关头,也不能做出背离道义的事情。

操守涉及人的志行品德,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只有笃信,才能好学,笃信是好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守死,才能善其道,守死是善道的必要条件。笃信而不好学,是因为笃信未必正;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死亦枉然。笃信好学是基础,守死善道是结果。怎样践行守死善道?孔子举了三个例子:其一,不可去 “危邦”谋事,当发现所居之邦政纲紊乱时,应该尽早离去。其二,天下有道,可以入仕途;天下无道,就应当隐居起来。其三,在社会秩序良好的情况下,因谋生乏术而处于贫困卑贱的状态,应该感到羞耻;在社会秩序紊乱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操守而与无道的社会同流合污,即便获得了富贵,也应感到羞耻。

善养 “浩然之气”的孟子,关于操守的坚持,气势更足。他有一句千古名言, 2000多年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的操守如何,往往面临三种考验:一是如何面对富贵。古人有一句话: “饱暖思淫欲”,一个人钱多了,社会地位高了,便容易贪图享受,甚至腐化堕落。因此,富与贵是检验人的操守是否坚定的一面镜子。二是如何面对贫贱。俗话说: “人穷志短”。一个人为了急于摆脱贫困,往往以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处世原则为代价。因此,能否 “安贫乐道”、面对贫困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也是人生中的一种考验。三是如何面对权威。在权力威势面前,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为权势所屈服,不让权势扭曲自己的人格。

荀子虽然在性善性恶上与孟子持相反意见,但是在道德操守方面的看法,与孟子的观点一致: “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奸也。”一个人有了地位时,不可以骄狂;受到上级信任和重用时,更要注意谦和待人;当握有权力时,不要专横跋扈;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头脑清醒;即便是在生死关头,也不能做出背离道义的事情。总之,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很重视操守教育。他说: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在有些情况下,人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有些情况下,人应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些行为,是坚持道德操守的具体展示。

隐退中的道德情怀

隐退现象古已有之,而且关于隐退的道德思考也早已形成。其中,既含有操守问题,也含有谦让等问题。

隐退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儒家说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隐退者一般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二是功成身退,如春秋时期辅助勾践复兴越国的范蠡,如秦末辅助刘邦谋取天下的张良。三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新的领袖人物横空出世时,居于高位者主动让贤退隐,如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

《周易》中有 《?》卦,专门讲隐退,可见不仅隐退现象古已有之,而且关于隐退的道德思考也早已形成。其中,既含有操守问题,也含有谦让等问题,比较系统地表达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持有的道德品性。

按第一、第二爻辞所表达的?,属于第一种原因造成的隐退,即政见不一致,又处于弱势状态,便选择了隐退。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叫做小人势盛、君子势弱,为了避免遭受伤害,自动退出政界。当然,按有种所谓 “大隐隐于朝”的说法,最大的隐退是身在庙堂而不发表己见,耐心等待复兴的时机。

“?尾,厉,勿用有攸往。”应该隐退时不可犹豫不决;当已经错过了隐退的最佳时机时,面对危情,宜以静观变,不可作积极的对抗,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无论小隐于野,还是大隐于朝,“勿用”不是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在心里坚守自己的正确理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第三、第四爻辞表达的?,属于第二种原因之下的隐退,即功成名就之后的急流勇退。当一个人建立了功劳、有了很高的地位之后,不居功自傲已属难得,居然连人人羡慕的高官、盛誉都不屑一顾,飘然而去,其思想境界自然要比谦虚更高一层。人们将这一举动称为“急流勇退”,其勇决之气概,古往今来确实寥寥无几。

“系?”,是指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往往在隐退之际或隐退之后,还有些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时时为某些利益驱动而操心。这种隐退是极其危险的。

“好?”,是指摈除一切好处,在恰当之时以恰当方式隐退。这是一个位极人臣的高位之人超然不顾所得的隐退,这种隐退在后来的历史上也并不多见。汉初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一谋士: “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在辅助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刘邦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 “不敢当三万户”,与萧何等20多位大功臣一致。这与当时许多功臣 “日夜争功而不决”的情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张良表示,自己以三寸之舌成为帝王之师,封万户侯,已经心满意足,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第五、第六爻辞表达的?,属于第三种原因之下的退隐。这是在君临天下状态下的退隐,是一种主动让贤、或年长者主动让位于年轻人的高尚行为。

“嘉?”,值得赞美的隐退。君王隐退被视为是一种美好的事情,原因有两个:一是君王是一个为社稷为百姓着想的负责任的统治者,二是君王发现了比自己能力强的接班人。尧帝得悉舜的贤德,为了进一步考察,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 《史记》载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前20年是将舜推在第一线工作,自己退居二线,处于半隐退状态;后8年,则 “令舜摄天子之政”,自己完全处于隐退状态。而当禹完成了治水任务之后, “舜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也就是说,舜让禹主持工作之后,自己隐退的时间长达17年之久。正因为尧、舜的及时让贤、以恰当的方式隐退,才会被后人尊奉为 “圣王”。

“肥?”,宽裕自得的隐退,似乎较嘉?更有余裕,更有一种洒脱感。这是久处君位,老而思休的隐退。人到暮年,精力衰退,思维迟钝,这是自然规律。臣子年老,多有主动告退,也经常有朝廷颁布70岁一律退休的规定。但是从未规定过皇帝的退休年龄,一般都是终身制。这种最高领导者终身制的传统,甚至延续到了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皇帝到了晚年、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主动退位,让儿子或孙子继位。所以,像清代的乾隆皇帝晚年主动退位的举动,不仅得到了时人和后世的好评,也使皇权的平稳交接有了保证。

隐退,不能一概而论;隐退,更不是消极的行为。以 《?》卦为中心,对中国的隐逸文化,需要重新解读。

;

德育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