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湖北传统文化有哪些,以及湖北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湖北独特的民俗文化我有些?
1、黄梅挑花地理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这种工艺不同于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它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其产品最初为头巾、衣边、门帘、帐沿、床围等,是民间妇女用来外出打扮和装饰居室的。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精挑细作,工艺日臻完善。
2、汉剧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3、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4、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
5、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是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其中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丝弦包括二胡、京胡、四弦等,唢呐包括高音唢呐和中音唢呐,另有大号等乐器。常用曲目有《山歌调》、《六字流板》、《正宫流板》、《春来》、《万年欢》等。
湖北有哪些特色的非遗文化?
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湖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湖北有哪些传统手工艺技能或者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大概的了解湖北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1.民间文学。湖北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项目有董永传说、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炎帝神农传说、伍家沟民间故事、黄鹤楼传说、黑暗传等。
2.传统音乐。湖北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有武当山宫观道乐、枝江民间吹打乐、宜昌丝竹、兴山民歌、薅草锣鼓、老河口丝弦、马山民歌、唢呐艺术、锣鼓艺术等。
3.传统舞蹈。湖北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有土家族撒叶儿嗬、肉连响、高龙、土家族摆手舞、郧阳凤凰灯、麻城花挑、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等。
4.传统戏剧。流传湖北的传统戏剧有汉剧、京剧、楚剧、花鼓戏、黄梅戏、皮影戏、提琴戏、傩戏、采茶戏、汉调二簧等。
5.曲艺。湖北有代表性的曲艺项目有湖北大鼓、汉川善书、湖北评书、湖北小曲、南曲、恩施扬琴、鼓盆歌、三棒鼓等。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湖北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武当武术和岳家拳等。
7.传统美术。湖北的代表性项目有汉绣、雕花剪纸、大冶石雕、天门糖塑、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武汉木雕船模、老河口木版年画等。
8.传统技艺。湖北的代表性项目有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铅锡刻镂技艺、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蕲春管窑手工制陶技艺、凤筝制作技艺等。
9.传统医药。湖北传统医药的代表性项目有武当山道教医药、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等。
10.民俗。湖北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有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武当山庙会、随州神农祭典、汉阳归元庙会、当阳关陵庙会、嫘祖信俗等。
湖北有哪些民俗风情
1、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2、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
3、湖北崇阳人在嫁女儿的时候,都会把家具打造成一个古老的样式,而且在给客人泡茶的时候会带有花椒盐巴,给客人吃的菜都是大块的肉,大块的鱼,这些体现了崇阳人的热情好客。
4、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后正式命名为天沔花鼓。20世纪80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
5、跳三鼓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湖北的习俗有哪些?
1、湖北黄石
黄石结婚风俗中还在具体的婚房布置中有基本的要求,就是不管是楼房,还是农村家里的房子,都一样要在床品搭配与窗帘,床具,被子等方面,选择大红的全面装饰搭配,从而讨个非常好的彩头。
当然现代的床与被子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男方家里一定要准备一套男红女绿的普通真丝被子,这是基本的结婚准备,要放在床上叠好,而新娘坐福的时候,床的中间就要有一个坐福用的垫子,这是婚房布置的一个重点。
2、恩施:杀年猪、打糍粑
恩施地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民族文化如一朵奇葩一般,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恩施地区过年大概都在腊月二十之后就开始做准备,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杀猪,而且杀猪的时候也会请邻居到家里吃疱汤,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期待的时候。
除了杀年猪,就是打糍粑。刚出锅的糯米非常好吃,用印盒把糍粑放入里面,然后用力的按按,就成了一个圆又圆的而且还有很多漂亮花纹的糍粑。恩施人家每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印盒,花纹也各有不同,还有福禄寿喜等字样。
3、武汉:除夕“咵天”到凌晨
除夕,武汉人要贴对联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要祭祖,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边咵,一直到转钟,才算完成了守岁。零点一到,就放鞭炮,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伢儿们。
正月初一天一亮,鞭一放,就可以半开大门出门(封门钱纸留一头在门上)。出外拜年了。
拜年在武汉也有讲究,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初四拜亲友;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店复业接财神(蛮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归元寺烧头炷香,祈求新年财源滚滚)。初六把初一累积起来的垃圾倒掉,这叫“送穷”。
4、黄冈:小年祭祀祖先 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洗澡
在黄冈,除夕早上贴对子,晚上守岁,到晚上十二点,人们会放烟花庆祝。自半夜时分至天光时分几乎都有烟花冲天,响声此起彼伏!
至于过年日程安排,黄冈地区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在自己村里拜年,初二拜外公拜舅舅。初一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将家里垃圾往外扫,更不能动土。而且还要吃大年三十留的菜以表示年年有余。
5、黄石:年饭要用“三全” 团年饭的鱼不能吃
黄石的春节,基本是从除夕开始的。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
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关于湖北传统文化有哪些和湖北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