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广东优秀传统文化(广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

岭南木偶表演艺术是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木偶制作技巧、木偶的操纵技艺,木偶制作在清末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依附地方戏曲表演所制作的生旦净末丑木偶极具岭南人物的面部特征及行当特色,历史上民间木偶艺人都是自演自唱,音乐唱腔多采用山歌曲调、广东的粤剧曲牌、粤曲小调、汉剧等。著名传统木偶剧目《芙蓉仙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张羽煮海》...

今天给各位分享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广州传统文化的文化起源

     广州传统文化有:广东木偶戏,粤剧,南音主要三种构成。以下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起源:

广东木偶戏

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剧目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深得各国艺术界的赞赏。

岭南木偶表演艺术是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木偶制作技巧、木偶的操纵技艺,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和舞美设计,演绎岭南传统民间传说及各地的民间传说。木偶制作在清末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依附地方戏曲表演所制作的生旦净末丑木偶极具岭南人物的面部特征及行当特色,成为最具岭南地方特色艺术珍品。传统的岭南杖头木偶戏,各个行当的表演都具戏曲程式化的特征,操纵艺人用自身的动作和身段与木偶角色相一致,表演坐立、踱步、关目等小动作细致入微、形神具备;武打功架老练,拳打刀劈都迅猛逼真、刚劲有力。历史上民间木偶艺人都是自演自唱,音乐唱腔多采用山歌曲调、广东的粤剧曲牌、粤曲小调、汉剧等。著名传统木偶剧目《芙蓉仙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张羽煮海》被公认为“三件宝”。八音班—锣鼓柜 粤曲产生、衍变和发展的150年,大体上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为“八音班时期”。八音班演唱粤曲始于道光初叶。当时的粤剧未能满足广大农村观众要求,便出现了以粤曲清唱为主,人数不多的八音班。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据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除为民间的喜庆、迎神等活动演唱外,还常到农村或小城镇演出,有些较小型和业余性质的八音班,将乐器放置在一个如花轿模样的大柜里,演奏时抬着柜“游行”,只奏不唱,人称锣鼓柜。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叹五更》等最为流行,迄今传唱不衰。解放后则产生了《沙田夜活》等优秀作品。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及至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后,一些粤剧艺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倡建的同盟会的活动。社会上有人组织志士班,通过推行粤剧改良的活动,借以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之后受到粤剧改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需以变革求新的精神与方兴未艾的电影进行竞争,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3]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粤剧源自南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5]  。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出现,粤剧是揉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19世纪40年代中,粤剧已从开埠后的香港,传到东南亚的星马(新加坡、马来西亚)了。以后,星马的粤剧也颇兴盛,故新加坡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粤剧到了外国,西人称之为Cantonese Opera[6]  。[7]  粤剧的名称[8]  ,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

明代,南戏——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常入粤演出。受外来的薰陶,粤人亦习演戏,继而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清道光时,杨掌生先生认为:“广东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尽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与外江班的区别,主要非是指声腔的迥异,而主要是指该班是由本地人组成。狭义来说,它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广义来说,也可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演出团体。

究竟粤人(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活动是何时开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粤剧古今谈》一文中认为:最早见于明朝归有光编写的《庄渠遗书》,其中记录了明代正德十六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告,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语。郭秉箴先生认为这是广东有戏剧演出活动的最早记载,认为通过谕民文示可以反证,说明在明正德年间便有本地人参加演剧,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广东就有演剧活动。这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发现,可是,在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内发现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个反证。即在正德年间再上溯两个皇帝的成化年间,便有佛山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该族谱有如下的记载:“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三月三扮饰,好事者,大众赁人衣服,借人首饰,或雨致湿,或造成损破,用价赔偿,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是写于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粤剧古今谈》一文内误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确应为一五二一年)应提早四十年。况且,从该族谱所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之言来分析,可以说,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参加戏剧演出活动 。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

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广东本土文化有哪些

广州话、凉茶、烧鹅、牛杂、饮早茶、北京路、莲香楼、陶陶居、古老西关大屋……

世界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广东人.

还有这个是粘来的,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加分哈!

“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并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南溪村“滚地金龙”演出时由二人进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表演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伸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整个过程模仿龙的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精彩动作;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 伴奏,大唢呐按不同的情节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调。“滚地金龙”曾多次参加省及国家级比赛,获得荣誉。

钱鼓舞,俗称踏钱鼓,有钱鼓“迎春”之说。流传于汕尾市,由闽南传入,距今750年历史。

钱鼓舞有“双人舞”、“四人舞”、“群舞”,载歌载舞,有人物、情节,动作优美、音乐典雅。唱腔衬词用“啰哩嗹”,是一种古老的梵曲。舞蹈动作有二套:一套属钱鼓的舞蹈动作,如击鼓、摇鼓、打鼓、抖鼓、抛鼓、接鼓等;另一套属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如骑马、勒马、望楼、磨镜、照镜、穿针、引线、绣花、相会等。两套动作糅合一起,天衣无缝。可以说,钱鼓舞是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向戏曲艺术过渡的绝妙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价值。

陆丰皮影戏是南宋末年由闽南移民带到海陆丰地区,潮俗民间亦称为“皮猴戏”。中国皮影有北路、南路之分,陆丰皮影戏是南路影戏仅存的一支、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

陆丰皮影是以兽皮(通常为牛皮)雕镂成影人,借灯光显影于屏幕来表演故事,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是集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皮影的绘画、雕刻精致、色彩鲜艳。表演剧目大多是白字戏,唱白字曲调,唱腔丰富,地方特色浓厚;表演细腻生动、形象逼真、传统古朴。

陆丰皮影戏作为海陆丰百姓镇鬼、驱邪、敬神、谢土等的民间信仰形式,在民间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海外许多华人对这一古老剧种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加强华人之间的沟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海陆丰地区的许多文化习俗,可溯源于中原,寻根于浙、闽,有些发源于中原、浙、闽等地的古老民俗事象,在南方很多地方不易找到,而在海陆丰地区却盛行不衰。海陆丰地区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滚地金龙五个项目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民俗风情,常成为专家学者探讨文化积淀的宝贵资源。

民间戏曲是海陆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明代以来,海陆丰保存着4个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剧种: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正音)唱念,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稀有的剧种。明初流入粤东,后扎根海陆丰。

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有唱腔,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也称昆腔)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武戏(即提纲戏)没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渲染气氛。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婆、丑等十二行当。脸谱有毛面、水龟目、鹰咀、虎目等200多种图案。有“四大喜戏”《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缘》;“四大苦戏”《荆钗记》《葵花记》《琵琶记》《白兔记》和“四大弓马戏”《义忠烈》《千里驹》《铁弓缘》《马陵道》,统称十二真本戏。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派宏大,尤其擅演“三国”连台本戏。

西秦戏系明代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又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本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西秦戏剧种(属乱弹系统)。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杂调。正线为本腔,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管弦乐)、“武畔(打击乐)。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打。西秦戏与台湾北管戏(又称乱弹)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白字戏,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海丰白字戏,潮人为区别潮州白字(潮剧)而称之为“南下白子”。分生、旦、丑、净、公、婆、贴7个行当,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一般在上半夜演正字(讲官话),至下半夜才唱白字(讲方言),俗称“半夜反”。唱腔委婉深情,表演温柔细腻。

白字戏共有剧目10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200多个,多为传奇故事。全连戏(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有固定的脸谱、服饰、道具、曲牌等。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曲衬词多用“啊衣嗳”。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特点。

在海陆丰地区,长期以来,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除原有的国营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遍布各处,蔚为大观,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几个稀有剧种本都来自外省,流行过许多地方,但最后都根植于斯,活跃于斯,充分说明海陆丰这个地区,善于兼容外来文化,同时也善于把外来文化融会创造为本土文化。

作为研究戏曲源流的“活化石”,海陆丰的几个稀有剧种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盛赞之辞不绝于耳。独具特色的西秦、白字、正字等三个古老剧种,被称为是我国艺苑中三朵仍然喷发着浓香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戏曲瑰宝的组成部分。

海陆丰地区流传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大体有神话、传说、故事、说唱、笑话、谚语、谜语、歇后语及民歌等。民歌分为北部的客家山歌、西部的尖米歌、东南部的渔歌和平原地区的福佬歌。

海陆丰地区民间音乐以管弦乐的“八音”、曲班、吹班最为常见有名,均可以说是从戏曲艺术中衍生出来的,与戏曲艺术一道,营造了极为浓厚的音乐氛围。“八音”以弦索为主,一般有八样乐器,设有馆址,称“八音馆”或“八音班”。所奏弦诗,与白字戏同。

民间舞蹈有狮子舞、钱鼓舞、英歌舞、红色妇女舞等,有不少经典之作,成为表演、参赛的保留节目。狮舞包括独角的麒麟和无角的“师姨”,以及客家地区的木头狮,统称“舞虎狮”。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陆丰大安镇的“滚地金龙”和海丰公平的舞象。“滚地金龙”近年多次在表演中夺魁。钱鼓舞上世纪五十年代师承于汕尾镇一位叫李火奕的老人,从小镇跳到县城、省城、北京,赢得了声誉。李火奕因保留、传授钱鼓舞有功,被省文史馆聘为馆员,享受终身制薪金待遇。英歌舞以陆丰甲子镇最为有名,取材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108人画眉擦脸,双手执短棍,边舞边敲,互相呼应,配合默契,节奏强烈,十分壮观,最适宜在广场或游行时演出。

广东的过年风俗有哪些?

广东的过年风俗有逛花街、洗邋遢等,至今仍长盛不衰,也有的习俗如年廿三祭灶神,年初二拜财神等,曾是岭南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远去。

春节习俗的介绍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

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广东有什么特色文化?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茂名文化(如年例),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四大块。及茂名一带的年例是广东地区一个最独特的传统节日,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吴川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善堂是中国民间慈善的典范;广东粤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誉满全国,放眼现实便可知,潮粤菜为现今中国最大的菜系!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

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2年,广东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60.41亿元(不含基建部分),占全国文化产业总产出的13.58%,居全国首位。8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在全国引人瞩目。全省现有文化事业机构2,427个(不含电影事业,下同),文化队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场等骨干网络;形成以国家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广东文化新格局。

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已建或在建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中,广东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水下考古基地设在广东。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但人均博物馆,图书馆数量依靠低。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系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实际上它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有哪些传统文化?

·春节习俗之祭灶、扫尘、吃灶糖 ·传统春节必备老三样:春联、窗花、门神 ·广东的生产民俗--打标 ·广东的生产民俗--灭虫 ·广东的生产民俗--浸种仪式 ·广东的生产民俗--排瑶的开耕节 ·广东的生产民俗--东莞的开耕礼 ·广东的生产民俗--同行一条街 ·广东的生产民俗--潮州竹木行

我国岭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我国岭南的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内容:

1、粤菜

是岭南文化圈的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的总称,为中国四大菜系中颇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吃在广东既体现了广东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又体现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粤菜是广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

2、粤剧

广东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有“南国红豆”、岭南文化瑰宝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粤剧名列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广西渔鼓

地方曲种。流行于桂林、柳州一带。据说从湖南传入桂林衍变而成。因语调特点和演唱风格不同,可分为桂林渔鼓、宜州渔鼓、全州渔鼓等支派。演唱者手抱渔鼓,执简板边打边唱。传统曲目有《隋唐传》、《天宝图》、《万花楼》等。多用一人主唱众人伴唱形式。唱腔有南路、北路之分。南路唱腔柔和婉转,北路唱腔高亢明朗。伴奏乐器有渔鼓、简板、碟子等。

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广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