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南沙传统文化(南沙传统文化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沙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沙传统文化有哪些进行解释,1、广东南海传统节日风俗知多少2、广东南沙有什么好玩的3、广州的特色有?广东南海传统节日风俗知多少南沙天后宫的天后诞天后林默,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中秋...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沙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沙传统文化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广东南海传统节日风俗知多少

南沙天后宫的天后诞

天后林默,(公元960年一987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接前身。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每年三月廿三的天后诞,都有成千上万沿海游客前来拜祭。

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森的伶仃洋。1.5公顷的广场上,矗立首美丽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这里草木葱茏,繁花吐艳,还有杨柳依依的池塘,高耸的南岭塔,雅致的小山亭。暖日晴烟,凉风习习。树上的鸟儿自由歌唱,花间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

景区内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与东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当年雅片战争,硝烟滚滚,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可歌可泣悲壮的一页。现今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逐渐在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的好地方。

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

中秋节古时也叫月夕、月节。广州的中秋节,旧时也有称:“月光诞”。

八月十五,人们一早起来,用月饼、水果祭祖拜神,晚上全家围桌而聚吃团圆饭。晚饭过后,便举行“拜月光”仪式。在天台或门口竖起竹竿,挂上彩灯和灯笼,摆上月饼、柚子、芋头、菱角、香蕉等,对月而祭。祭月时要焚香燃烛,烧“月光衣”。拜完月光后吃粥、吃田螺,合称田(石)螺粥,一家老少在一起畅叙至深夜。儿童们手持各式灯笼沿街走动。

广州人度中秋,最有特色的便是月饼了。广州的中秋月饼,以色香味形驰誉中外,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广州于20年代流行一种“月饼会”社会组织。即一些中下等的饼家、茶楼,为了资金周转,串连周边居民按月交纳若干钱,从中秋节后开始,供足十二个月,到下一个中秋节前,即可从该饼家、茶楼取得一份月饼。参加“月饼会”的人,多是一些受薪阶层或一般开小店的居民,都是一般劳苦大众。他们按月交纳份金,零存整取,明年中秋节日,能得到一份可观的月饼,又享有正价八折左右的优惠,对饼家、消费者都有好处,故当时的广州“月饼会”吸引了不少市民。抗战期间,因社会混乱,“月饼会”从此中断。

春节舞龙显呈祥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插上桃花带来桃花运

春节插桃花乃广东人的传统习俗,商家寓意“花开富贵”,家庭祝愿“如意吉祥”,青年人祈望“行桃花运”(能找到有情人),是传统家庭春节插花的首选。广东的桃花产区主要分布在石马、芳村、南海、从化、番禺、顺德、中山、东莞等地,全省种植的“绯桃”共有200多万株,花蕾的饱满度不错。但近期北方冷空气接连南下,令桃花生长受到抑制,如果中、下旬不及时回暖,则有不少桃花偏迟萌放,应节的桃花价格就会上扬,估计优质大型桃花每枝一至数千元,中型的为80~150元,小型的约30元左右。

冬令吃狗肉

推荐食法:狗肉煲、红烧、白切等。

寒冬至、狗肉香。狗肉味道醇厚,香气浓郁,是我国许多民族钟爱的美食,一些地方还将其称为“香肉”。寒冬吃它当然是有理由的,除了味美,它还是一种补性很强的营养食品。狗肉所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十分丰富。寒冬腊月吃狗肉对腰痛、脚冷、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能达到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之目的。

狗肉的食法很多,有红烧、清炖、油爆、卤制等。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广东潮州的“狗肉全席”,全部十余道菜无论煎炒烹炸,均以狗肉为主料,香味扑鼻,引人垂涎。

到哪里吃狗肉?韩国人是爱吃狗肉的,笑味轩等韩国料理店就有狗肉营养拼盘和火锅形式的营养狗肉汤;如果你是个食家的话,贵州餐馆一定不会放过,比如黄果树贵州餐馆就有花江狗肉火锅,甚为诱人哩。再往远点的地方,到太和的荔明珠去,那是一个专做烧鸡、烧鹅与烧狗的食肆,据说他们有自己的养狗场,所吃的狗肉均为现场宰杀,可以放心食用。

中秋佳节吃田螺品花酒

吃田螺 中秋食用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悬志》有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吃呢?有人说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饮桂花酒 每逢中搂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阖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享受。

校别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民间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民居习俗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 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 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 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节俗婚嫁

在节俗上,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其地方特色。在广州,有除夕花市。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 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发展到 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 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 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品格。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男家,而长住娘家。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梳,终生不嫁。这种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变异,又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建国后,这两种婚俗已渐而绝迹了。

婚礼日

民间谓之“日子”。现在的婚礼日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或春节前后。玉林民间传统规例:嫁女家上午办送嫁酒,娶女家下午迎亲宴。新娘出嫁前一两天便须“开面”,即用棉线夹去脸毛;上“轿”前梳妆打扮,须在嫁衣上缀以针线,挂上柏枝,取其种其吉利含意。迎亲队伍由新郎、“礼生”(傧相)及其他多人组成,通常配以八音乐队。在交通不太便利的乡村,一般以单车为“轿”;在城镇,则多用小型汽车。新娘必有送嫁人,通常由新娘之“舅”(兄弟)、妹或朋友充当。娶亲队伍在行进途中,新娘之间则须互换手帕,以示喜不相撞。到了男家,在进行“进门”、“拜堂”、“铺床”等仪式时习惯上兴“配四句”,即边进行仪式边有一人唱祝福诗。喜宴间兴“捧新人茶”,即由新郎新娘为每一宾客逐个敬茶。“闹洞房”在玉林地方是比较文雅的,全在乎大家高兴逗东而已。 婚礼后的第二天,新郎家习惯上还要“请生亲”,即把女方家所有亲戚全请来,摆上酒席,借以大家见面相识。婚后第三日,是新娘的“回门”日。是日新郎新娘带上礼物双双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

广东南沙有什么好玩的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淼的伶仃洋。 1.5 公顷的广场上,矗立着美丽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这里草木葱茏,繁花吐艳,还有杨柳依依的池塘,高耸的南岭塔,雅致的小山亭。暧日晴烟,凉风习习。树上的鸟儿自由歌唱,花间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

景区内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与东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当年鸦片战争,硝洇滚滚,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可歌可泣悲壮的一页。现今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的好地方。

湿地公园

鼎言推荐星级 ★★☆☆☆

广州万顷沙湿地的资源很丰富,而且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块很重要的湿地,现在已建成广东省首家湿地公园。

公园离广州闹市区只有五六十公里,却是个“一川稻田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虾跳,万顷碧波流”的“世外桃源”。富饶美丽的万顷沙,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融入了大自然的韵律,心旷神恰。水网纵横交错,一块块碧绿方正的田园镶嵌在防护林带之间。万亩稻田、万亩蕉园、万亩葵花、万亩莲荷、万亩鱼塘、万亩果林,气势磅礴地构成了万顷沙南国水乡的田园风光。过了“百万葵园”,便转入“海景走廊”,就是“广州湿地公园”。各种草本、灌木、乔木植物,构成了一片绿洲,有浓绿、淡绿、黄绿、深绿、新绿。右边是浩瀚的大海,江海连天,千帆竞揖。

湿地公园的核心区,是一个3000亩的植物园,这里刚引进了30多种植物在盐碱地上种植,有东南亚的无瓣海桑,生长得特别嫩绿壮实,枝叶飘摇,种植不到两年时间已有五六米高;来自华北盐碱地上的怪柳开着粉红色米粒状的小花,地上也萌发出许多浓绿色的小苗;芦苇在不断地扩张地盘,一幅芦苇荡的美景正在孕育;有“海底森林”之称的木榄,正在海滩上布网;还有大叶紫薇、水蒲桃、水黄皮等树种都生长良好。公园正处在生态环境培育的初步阶段,开始把荒沙滩变成绿洲。

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鉴定,湿地公园已发现的鸟类有22种,主要有黑翅长脚靓苍鹭、斑嘴鸭、白骨顶、燕鸥、花脸鸭、黑脸琵鹭、白琵鹭、鸽称鹭鸯等,是一个“鸟儿天堂”。深居朝鲜半岛“三八线”的黑脸琵鹭,全球目前仅存774只,比大熊猫还珍贵。黑脸琵鹭过去大多数在台湾省台南市的曾文溪口越冬,近年来已越来越少。由于珠江口的湿地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它们每年中秋时节,顺着北方的气流,带着刚刚长大的孩子经过数千公里长途跋涉,一路风尘,飞到这里来,开始一年中长达6个月的越冬生活。

为了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当地政府和森林公安分局以及围垦公司的工作人员日夜巡逻,宣传禁猎的法令。广州湿地公园位于新垦的十九涌,面积1.7万亩。为了不惊扰鸟儿,他们规定从十五涌开始,就不准燃放鞭炮,以保持么园的安静。

万顷沙是由珠江流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条支流出治口的泥沙天然淤积与人工围垦而成。这里每年有5000万吨泥沙丁泄。由于河水流速骤然减慢,加上南海潮流的顶托,以及咸淡水混和产生的化学凝聚作用,大量泥沙便在出海口滞留下来,积聚成海涂。近年来勘测的资料表明,这一带水面不到5米的海涂约有30多万亩,其中离水面不到2米的海涂就有20万亩。这些海涂,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100至200米,淤高5至10厘米。从十八世纪初这里出现沙洲起,经过人们一代接一代围垦,因而形成了大片湿地。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规定,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公约》是全球性政府间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水禽及其栖息地的一个重要公约。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责无旁贷地要认真执行该公约的各项规定,履行缔约国的义务。保护好广州这块湿地不仅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更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

黄阁麦家祠

鼎言推荐星级 ★★☆☆☆

在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发现这里竟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型宗祠建筑群———麦氏宗祠,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一流,在广州地区四大名祠中,仅次于陈家祠和沙湾留耕堂,位居第三。当地政府和村委表示,不久他们将投入资金,在宗祠对面修建广场,并对祠堂进行修复重建,以保护这一难得的岭南文化遗产,届时,它将可与市内陈家祠的建筑规模相媲美。

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

麦氏宗祠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从附近的市南路拐入不到一里路,穿过两个栽满荷花,不时有鱼儿跃起的池塘便到了,南沙未开发之前,由于道路不便,广州市内少有人知。麦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实属罕见。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瑞辉麦公祠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年),但继宗麦公祠建筑年代不详。

据文物人员考究,该祠堂群建筑是黄阁镇麦氏家族开村先祖麦必达及其后人的公祠。必达公为麦氏始祖铁杖公第十六代传人,他原籍广东南雄,官至广西提督,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因珠玑巷“胡妃事件”与兄必荣、必秀、弟必端、必雄同携家眷南徙至黄阁定居。因考虑日后子孙发展,其他兄弟移居东莞、南海、广州芳村、新会台山,而麦必达独居黄阁,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又分别来到黄阁镇大井村、东里村和莲溪村,繁衍后代,并开发慢慢形成了黄阁镇如今的雏形。记者了解到,目前大井村、东里村也有麦氏祠堂,但唯有莲溪村祠堂最为壮观、建筑成群,保留较为完好。

而在莲溪村目前仍保留的宗祠中,又以麦氏大宗祠保存最为完整。它与市区内陈家祠岭南建筑风格非常相似,墙面以青砖砌成,顶梁和横梁都为木结构,并融有石柱,天面均为琉璃瓦,屋脊形式为龙舟脊,其上为鳌鱼,有灰塑,吉祥鸟兽坐镇,两边为“茶桶耳”形建构。

宗祠的建筑风格为三进式,头门进去,就是中堂和后堂,但两室之间有宽阔的走廊,原来每到堂内还有台阶和石栏,如今已经被破坏。

梁木来自缅甸数百年不腐朽

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厘米~60厘米左右。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木料叫着坤甸木,当时黄阁镇周边就是大海,这些木材都是从缅甸运过来,木质坚硬结实,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过,保存至今没有腐朽。

由于当地村委以前经济拮据,宗祠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作为村委办公地点,原有建筑结构未做大的改动。据该村麦书记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制定了麦氏宗祠的复原设计及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将宗祠内村委会搬出,并建一个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广场,保留祠堂两边的莲池,同时将投入资金重新修建继宗麦公祠,恢复原有麦氏宗祠的原貌。

上下横档岛及炮台

鼎言推荐星级 ★★☆☆☆

上横档岛及炮台

位于南沙珠江水道中的上横档岛,其东岸有东莞虎门的镇远、靖远、威远炮台,西岸有巩固炮台,扼守珠江水道咽喉,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攻击火力强,是虎门要塞防守的主要阵地。岛上炮台有横档台、东台、永安台、西台、阅兵场和横贯东西的交通壕。上横档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建前山月台。鸦片战争前夕,东侧江面设置木排铁链,横贯两岸,可开可合,成为要塞截舰的“金锁铜关”。

此外,岛上还有25万平方米的天然沙滩浴场、热带海边长廊、渔村式竹笠亭、海鲜阁、西双版纳草棚、木屋、草原式蒙古包、练马场等。

下横档岛及炮台

位于上横档岛下流约600米的下横档岛,面积小于上横档岛。岛上的炮台是道咸年间始建,现存8台。但其位于珠江口前哨,是上横档岛的前卫,扼守珠江水道要道。

第一次鸦片战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驻靖远台指挥作战,副将陈连升率领沙角台、副将达里保率领上横档台、千总黎志安率领大角台官兵与英侵略军顽强抗击。由于琦善拒不发兵,寡不敌众,全体官兵数百名壮烈牺牲。炮台遗址以后又经历多次战争及人为的破坏。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万葵园

鼎言推荐星级 ★★☆☆☆

一、葵园概况

百万葵园主题公园,位于广州南沙万顷沙镇,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种植一百万株向日葵,它将为广州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大大增光添彩,成为目前全国第一家、全部采用进口种子(以日本为主)的观赏性向日葵乐园。

欢乐区 当你步入欢乐区时,会使你在一片欢乐声中,看到的是葵花的林,葵花的海,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金灿灿的耀眼眩目的金色世界。这时,你会浮想连翩-----会为祖国五千多年金色瑰丽的历史而自豪,会为面前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社会而雀跃,会为一定会有一个金色的未来而信心倍增。

这时,你可以面对葵花海高歌,可以在葵花林起舞,可以高举摄像机把最新最美的画面摄入你的镜头,可写生,可吟咏,嗑着香脆的葵瓜子,迎着微风送来的阵阵葵花香,边嘻嘻嚷嚷,边细语喁喁,徜徉于百万葵花之间,该是多么惬意,多么欢乐,多么幸福啊!

松鼠乐园 百万葵园是全国第一家,它新颖而独特。它不同于植物园,可它还是林木扶疏,芳草萋萋;它不同于动物园,可它也配以松鼠乐园, 享有1000只以上的松鼠,游客也可以买包饲料,通过自已摇控模型车把松鼠吃的饲料运到生活区,让众多的松鼠跑过来抢吃,整个设计是一种乐趣性的,一改传统动物园铁笼的做法。还有鸭子戏水池 游客可以通过自已精选的鸭子进行比赛,得冠军的归属自已。还有蚂蚁王国、白鸽广场、锦鲤长廊等等,等等。

二、四季景色

百万葵园旅游四季皆宜,园内一年四季繁花似锦,如若游人特地为观赏葵花、薰衣草而来,则最佳季节在五月到十月之间.

百万葵园内的葵花经过科学控制,在四月中下旬一同开花,形成百万葵花海,场面非常壮观。而且花期安排错落有序,每天保持有20万株葵花盛放,令游客无论何时到来,都会感受到葵海的壮观。

另薰衣草已在广州百万葵园成功种植。除了观赏性的葵花园、薰衣草以外,百万葵园还增加了许多供小孩子参与的节目,拥有1000只可爱小松鼠组成的松鼠乐园是孩子们目光关注的焦点,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能让你的宝贝欣喜不已。此外还有鱼儿等着上钩,小鸭子怡然自得地饭后散步,甚至可爱的小猪也是葵园中的一景,这些活泼可爱的动物都能给久居都市的小朋友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大虎岛

鼎言推荐星级 ★★☆☆☆

大虎岛在黄阁镇范围内,大虎岛山体由红色砂岩组成,形如伏虎,面积1.2 平方公里。大虎岛周围水域是狮子洋咸淡水鱼类产卵场的主要江段,水面6.4平方公里,共7.6平方公里,即1.14万亩。需特别保护的为大虎岛东西两侧各长4公里、水深10-15及10-30 米的咸淡水鱼类产卵鱼群藏栖之所,渔民称为大虎凼的水域。

广州的特色有?

传统文化

璀璨“岭南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饮茶”文化

“饮茶粤海未能忘。”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喝茶了吗)。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无花不成年。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再穷的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束。每年市政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广东人少看中央台,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舶来品中有欧洲的薰衣草、泰国的富贵掌、荷兰的郁金香、北欧的玫瑰、南美的五代同堂、比利时的杜鹃等等;国产品种有江西的金边瑞香、吉林的君子兰、洛阳的牡丹、章州的水仙等等。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广州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仅此而已。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而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高档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

广州传统特色建筑:

商业“骑楼”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

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本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西关古老大屋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 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团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

广州习俗有哪些?

1、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阁麒麟舞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属于广东省文化遗产之一。广州南沙区黄阁镇的麒麟传说和麒麟舞始于明代,发源于黄圃横档村。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传说中麒麟的样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成的。近年来,黄阁镇高度重视传统艺术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把麒麟文化作为该镇的品牌文化来打造,组织力量把一度中断的麒麟舞挖掘整理重光。

2、鳌鱼舞

鳌鱼舞,流行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传统舞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鳌鱼舞是广州番禺沙涌村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舞蹈,它起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解放前,每逢舞鳌鱼出会,在外打工的都回乡参加活动。出会巡游在晚上,由大文锣、罗伞、头牌、大丹旗开路,跟着就是鳌鱼了。

还有各式鱼灯,丰富多彩的“色队”,如“担头色”包括卖鱼、卖猪肉、卖鸡肉榄、卖云吞等等。解放前,引鳌的魁星扮相很丑,之后引鳌用靓仔状元。以前鳌鱼只有一雌一雄两条对舞,之后可以十条共舞。

既可作有故事内容的舞台演出,又可作广场及游行式表演。鳌鱼舞即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3、醒狮

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广泛流传于南方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舞狮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义。其中舞醒狮是在广东和广西两省,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都很有名气的一种舞狮派系。舞醒狮要具备很高的级数要求和条件。

4、飘色

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比如这些船板上的小人就是由4到7岁的孩童扮演,他们经过专门的训练,再加上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材支架固定支撑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

在不同地区有飘色、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5、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明末清初由粤东西秦戏清唱表演班传入,并融合了粤剧唱腔和广东音乐衍化而来,故民间又有“唱西秦”、“听西秦”之称。

它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遍布佛山市全境。根据制作材料的性能及发音原理,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锣鼓柜又称八音柜。

2014年11月,“八音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州南沙天后宫好玩吗?

2017-04-16广州南沙发布

【这是广州南沙的官方微信—南沙发布】

在今日头条、腾讯天天快报亦可搜索关

今天上午,由来自珠三角多个地方的千名台商拜祭团来到南沙天后宫向天上圣母妈祖“暖寿”,并以台湾传统仪式朝拜祭祀,体现两岸四地妈祖文化精髓传承。

巡游队伍绵延数百米,场面壮观盛大

上午九点半,来自珠三角的千名台商信众组成传统朝拜祭祀团,从南沙天后宫正门出发,一直沿路到达天后宫像正前方,巡游队伍绵延数百米,非常壮观盛大。

巡游队伍一路前行,前有醒狮团做开路先锋,宫旗、锣鼓紧随其后,伴随着热烈的锣鼓声和礼炮声,这支由广东狮、太子阵、舞龙、官将首(增、损将军)、神轿、小法团等组成的朝拜祭祀阵队带来了众多台湾特色的传统巡游项目,令人目不暇接。同时,每位信众在巡游过程中都虔诚奉香,同谒妈祖。

今天的妈祖巡游也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来自番禺的李小姐表示,今天恰逢周末休息日,自己一早便携亲友驱车前来南沙天后宫参与盛会,为妈祖贺寿,希望一睹圣像尊容。巡游朝拜祭祀仪式后,东方龙醒狮团还上演了精彩的舞狮表演。

明日举行盛大开幕式

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南沙一年一度的大型传统文化旅游盛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妈祖耀千年•福佑新南沙”,前后将为期4天。

明天,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将迎来盛大开幕式,来自潮汕地区的三百多名年轻演员将着华服表演大型歌舞《妈祖颂》,同时,南沙妈祖文化学会还将再现大型妈祖祭祀仪式。

本届妈祖文化节期间,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既有展示南沙自贸区两周年发展的文化展览,又有非遗文化荟萃秀,齐集南沙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莫家拳、香云纱服饰秀、鳌鱼舞等现场表演。其中,4月19日为今年“妈祖正诞日”,南沙天后宫广场将有正诞妈祖传统祭祀活动和水乡文化荟萃表演。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你能错过吗?

欲了解更多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盛况,请一直关注我们的播报,别走开哦!

交通指引

1.乘坐南沙自贸区快线从天河公交场总站直达南沙蕉门公交总站,再转乘公交南沙5路到南沙湾总站下。

2.地铁4号线到蕉门站,再转乘南沙3路/南沙5路到南沙湾总站下;或乘坐南沙4路到南沙天后宫站下。

3.地铁4号线到金洲站,再转乘南沙5路/南沙18路/南沙19路到南沙湾总站下;或乘坐南沙4路到南沙天后宫站下。

南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南沙天后宫、百万葵园、南沙湿地公园、蒲州花园、大脚山炮台、横档岛、十九涌。

1、南沙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这一带的建筑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周末花上一天时间去天后宫拜拜妈祖,上塔楼眺望远景,在沙滩上玩玩水,或者租一辆自行车骑行,玩累了还可以去海鲜街吃海鲜,吃饱了可以在附近的亲水公园散散步。

旅游路线 :坐地铁4号线,坐到蕉门站再转4路公交车直达。门票10元。

2、 百万葵园

百万葵园 是位于南沙的一个 花草种植 园,园内有向日葵基地、神秘玫瑰园、薰衣草基地、欢乐区、松鼠乐园。春天百花竞艳,去 百万葵园 看挑花杜鹃,夏天去看薰衣草花海,初秋时节,去 百万葵园 放眼望去,葵花田里金灿灿的葵花。而且里面有很多卡通动漫的人物雕塑,非常适合亲子游,欧式风格的建筑和荷兰风车等景色也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

旅游路线 :广州地铁四号线——蕉门站 转23路(直达巴士)—— 百万葵园 (新垦15涌)

3、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 人工湿地 游览区地处出海口珠江西岸。经过20多年的围垦和经营中,保持了农耕水养的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得到妥善保护。放养鱼虾蟹, 种植莲藕 、香蕉、甘蔗,碧水蓝天,满目青翠。园内有单车可租来供游客快速到达赏区。也可以坐船,走路看。推荐坐船,由于单车等只能在园区的边上绕一圈,所以只有坐船才能更好的领略三大区的风光。普通门票为50元。游船班次:10:00;11:00;14:00;15:00;16:00 游船票需要提前两天预订。

旅游路线 :广州--地铁四号线蕉门地铁站--转南沙23路(节假日旅游专线)--南沙湿地游览区

4、蒲州花园

蒲洲花园是霍英东先生构思的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花园,表现生态园林的造园意境,体现多元文化艺术风格,游客在花园内可以观赏世界名花奇卉、品尝异国名茶啤酒等),尔后游览水乡一条街—姑苏园。

5、大角山炮台

大角山炮台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出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搏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

6、横档岛

横档岛位于珠江口虎门水道主航道两侧,岛分上下两横,上横档岛在北,下横档岛在南,两岛相距约650米,与东西对岸距离分别为1300米和1700米左右,因上拦珠江洪水,下拦南海海潮,故称上下横档岛。它扼守珠江出水口咽喉,在航运和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7、十九涌

十九涌,出海就是伶仃洋,海边没有海滩,只有石堤坝,一涌到十九涌是以前知青年代填海筑堤岸建成,现属于广州南沙开发区的南沙港区,是广州的候鸟自然保护区、果菜生产基地及海鲜批发市场,盛产木瓜、杨桃、香蕉、甘蔗、莲藕等

十九涌位于广州南沙区万顷沙,是广州最南端,再出去就是海了。名付其实十九涌就是第十九条河涌,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茫茫的大海尽现眼前,这里没有惊涛骇浪,辽阔的海面却是水天一色,来到这里可以尽情地品尝海鲜的鲜美。新垦十九涌传统渔货市场,又被称为海味街,游客可自由在市场内挑选称心海味及特产。

关于南沙传统文化和南沙传统文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