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 原神 正文

如何查看原神内链接

彻底改变以往完全靠监控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持续监视和分析的情况,而是通过嵌入在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或者显示终端中的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对所监控的画面进行不间断分析和预警。从而导致许多风力发电机组出现不同形式的故障。...

本文目录

如何查看原神内链接,三维可视化前景如何?

当然会有,智能分析系统支持24*7小时连续监控,所以无论何时发生入侵事件都可以迅速地、适当地、有效地做出反应,彻底改变以往完全靠监控人员对监控画面进行持续监视和分析的情况,而是通过嵌入在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或者显示终端中的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对所监控的画面进行不间断分析和预警。

以风能发电为例,风力发电机组高额的运行维护成本影响了风场的经济效益。风力发电机组多安装在高山、荒野、海滩和海岛等风口处,常年经受无规律的变向变负荷的风力作用以及强阵风的冲击和酷暑严寒极端温差的影响,从而导致许多风力发电机组出现不同形式的故障。hightopo 给出了智能视频监测大型风力发电的解决方案。

依托于大数据技术以及对大型风力发电机整体数据挖掘分析,形成了风机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在可视化界面中能够看到,风机对环境的监控、现场风速、风向的实时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并且提供详细统计参数,例如年发电量、总功率、负荷率等数据,能灵活的满足用户的个人定制化需求,从而实现管理者对风电场的智能管控。

对电厂来讲,针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监控,毫无疑问是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的必要手段。这里将整个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工艺直观的展现出来,对接监测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转换为可运行的程序。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全面监控来确保电厂安全生产。

及时监测风电机组的健康状况,智能诊断风机故障并提出预警。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将有效的降低风机故障发生和维修成本。成为最勤劳且具有针对性的“维修工人”。对设备整体数据可视化处理,构建风场、风机的数字生态系统。

围绕管理者所需,提供总发电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关键运行参数。使管理者全方位掌握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根据实时情况及时调整发电动作,最大程度上提升机组发电量、降低故障率,实现投资回报收益最大化。

在新基建的浪潮中,风力发电厂通过检测系统的数字化、可视化的技术完成了自我智能的改造。电智慧运营为管理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改变了传统电厂的运行思维。同时有效的组建了智慧新能源网,将独立的能源设备连接到各个领域,用最少的人力掌控最多的资源。

更多监测系统可视化案例 www.hightopo.com

图扑软件(Hightopo)是由厦门图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基于 HTML5 标准技术的 Web 前端 2D 和 3D 图形界面开发框架。

非常适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界面呈现,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拓扑和设备管理,以及电力、燃气等工业自动化 (HMI/SCADA) 领域。Hightopo 提供了一套独特的 WebGL 层抽象,将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设计模型延伸应用到了 3D 图形领域。

使用 Hightopo 可更关注于业务逻辑功能,不必将精力投入复杂 3D 渲染和数学等非业务核心的技术细节。

医学是不是超难学?

医学分好多专业的,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学些基础,科目多,知识点分散,死记硬背很容易就忘,要反复的看,反复推敲,理解,本科5年,研究生3年,规范化培训再3年,估计过几年还得专科培训再2年,13年,时间确实有点长,工作之后还要考各种证,弄各种学分,各种考核,真的要考虑一些现实问题,自己要不要养家,结婚,生娃,要考虑好多学医之外的东西,学医真有兴趣的话,一旦开始,请坚持!附一张以前拍过的照片,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不过穿上白大褂也挺帅哒!

颈功脉斑块临床上有哪些表现?

感谢邀请!

颈动脉斑块一般是没有什么临床表现的。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是缓慢形成的,起病隐匿,血管壁的病变本身也没有感觉(神经),不容易被察觉。颈动脉斑块多是在体检或临床超声检查时发现的。

只有当颈动脉斑块破溃,斑块内容物或胆固醇结晶脱落,阻塞到脑血管,发生了脑的缺血坏死;或者颈动脉斑块严重,造成了颈动脉的狭窄、闭塞,或是双侧病变,或一侧血管病变严重,另一侧血流也暂时受阻,影响到了脑供血,才会出现相应的脑缺血、脑损伤、甚至脑梗死表现。

所以,以往颈动脉病变很难早期察觉,不少病人一经发现已经是严重狭窄,现在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技术普及了,颈动脉病变早期发现的就多起来了。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颈动脉病变是反映内脏血管病变的一个窗口。颈动脉斑块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全身血管病变情况的参考,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于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检查颈动脉是否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这样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颈动脉斑块,就意味着有了血管这一靶器官损害,是判断病情的一个标准;对于冠状动脉,研究发现,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颈动脉斑块的情况,也可以为我们判断冠脉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颈动脉斑块本身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它引起的脑缺血、脑损伤是有表现的。所以,对于有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对于有脑缺血损伤、梗死的患者,要想到颈动脉病变的可能,要注意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春期的男孩子不愿意学习?

这个问题,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从内在改变孩子的外在,最终作用到他的行为上。

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四个关键词:青春期、不愿意学习、静不下心以及脾气暴躁。

提到青春期,我们总会想到与青春期密切相连的一些词汇,例如逆反、暴躁、冲动、厌学等等,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这样?这背后的成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他们天性就逆反、暴躁、冲动、厌学吗?

还是说,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改变的契机而已?

在谈到解决方法之前,家长们必须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一、一个孩子成大成人,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身份认同、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们首先来回想一下,孩子最听话、最乖巧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你也许会想到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也许是读小学的时候,但不管是什么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都在孩子三四岁一直到青春期之前。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一切都怀抱好奇心,愿意帮助家长做任何事情;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了错,家长在说教的时候,讲道理的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听得非常认真,不会反驳,更不会左耳进,右耳出。

可以说,这是幼儿阶段的黄金期,也是培养孩子习惯、品质以及性格最好的时期。

这个阶段一旦错过,家长很快就会发现,以前孩子不会干抢着干,现在孩子会干,但反而不愿意干了。孩子不会缠着家长问为什么,更不愿意再听家长啰嗦的说教,普遍会莫名地烦躁,产生厌学,喜欢那些不太守规矩的人或者事物。

之所以孩子会产生这么大的偏差,那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慢慢觉醒,身份认同在慢慢觉醒。

过去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当父母在说教的时候,其实是在建立孩子对于世界认识的第一层认知,在这之前,孩子没有对世界的认知,也没有自我意识这个概念,自然不会感到厌烦和暴躁。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态逐渐成熟,会慢慢产生自我意识。这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

在这个阶段,孩子产生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个体性,与父母并不是一体的。那么他就会产生厌烦,尤其是对于规矩的束缚,会令他感到烦躁,他内心的潜意识渴望,会让他产生一种冲破权威与拘束的冲动。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厌学、静不下心、容易暴躁。

什么是权威感呢?那就是父母所认同的,我统统不认同,父母认为是对的,我反而认为是错的,这就是所谓的逃离权威的冲动。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二、正确认识到孩子的青春期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孩子都有青春期,但有的孩子青春期非常明显,甚至更为严重,这里的不同点在于,父母对于孩子童年时期的教育所起到的差异性。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青春期可能他想叛逆,但是碍于父母的权威和潜意识,他只是想想而已。但有的孩子把这个想法诉诸行动,不学习、容易暴躁发脾气,与父母对着干等等。

我们要意识到,青春期是客观存在的,但青春期的轻重程度,的确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没有青春期特征,有的孩子青春期特征反而非常严重。

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地意识到青春期的存在。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打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不学习打骂、孩子乱发脾气也打骂,这显然是于事无补的,打骂不助于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多引导、多沟通,与孩子站在同一阵线,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我听过很多家长说,自己是爱孩子的,正因为自己爱孩子,才会骂孩子,才会打孩子。甚至有的家长还会用“打之深,爱之切”这样的话来为自己背书。

但如果打与骂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人的话,从目前的社会人口结构分布来看,并没有。实际上,90后和00后中,有许多许多的巨婴,长大的婴儿。

从这一点来看,打骂在过去是流行的,从这代人长大后的表现来看,打骂的效果也并没有尽如人意。

因此,打骂无法解决问题。

有比打骂更好的方式吗?答案是有的。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一味地打骂,只会让孩子的叛逆心更重。

怎么做呢?首先,你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这一转变,是本能的,是思维上的。

举个例子,今天孩子拿着成绩单回家,忐忑地告诉你,这次考试只打了56分。如果你与孩子是真正站在同一阵线的,你就应该会说:“天哪,我真为你感到惋惜,考了56分,你一定很难过吧,下次要怎么做才能加油考个好的分数呢?”

但大部分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他们通常都是像个家长一样的派头,“什么?你才考了56分?!我辛辛苦苦赚钱供你念书,结果你就拿56分来回报我?你这书是咋读的呢?”

大部分的家长这样说了之后,心里肯定是很爽的,自己拿孩子出了一口气,大大的耍了一波家长的派头。但这种说教有益吗?除了骂了一顿孩子,让自己爽了一把,并没有任何用。

家长要做的,是应该真正关心孩子所关心的,而不是关心家长所关心的。你这不是无条件的爱,你这是渴望索取回报的爱。你供孩子读书,你让孩子考一个好的成绩,你还敢说你爱孩子?你这明明就是自私。

家长需要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帮助孩子。

如何引导与孩子沟通呢?

我想,聪明的家长应该不会把“你要好好念书”这样的话语当作是有利的说教或者沟通吧。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改变对方通常都需要时间。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身份认同,不再是几岁的时候,你说什么,他们都会听得很认真,并且不会反驳(忘记又是另一回事)。

青春期的孩子,在听家长的“说教”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在判别,家长今天说的这番话到底是有营养的干货,还是没营养的废话。

因此,我们需要先建立一段时间的认同感。也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地替孩子着想,而不是站在父母的立场看待问题。

在这之后,我们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去慢慢改变孩子。如何引导呢?这就需要家长先创建一个沟通的环境,或者条件。

一个具备沟通的场景应该满足这样几个条件:

相对安静闭塞孩子心情稳定,没有大喜大悲你保证能够做到客观事实,不带任何情绪尽量不要夹杂任何情绪化的词汇

如果这四个条件都满足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着找孩子沟通引导了。

我的建议是,直接开门见山,说明这场沟通的目的,与孩子谈一谈。

在这个沟通引导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原则值得家长千万注意:

最好不要上来就说学习不好未来怎么办之类的废话从个人经验出发,夹杂一些故事性,让孩子慢慢接受一定要有个过程,千万不要一与孩子谈话就陷入一种居高临下的自大可以用询问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找寻答案

正确的步骤,家长可以这样做:

谈话之前,尽量只有你们两个人,不要给孩子压力可以大门见山说明来意,语气一定要温和,不要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要情绪化,要讲孩子的错误事实,不要以“每次你都这样”开头

接下来是引导环节:

可以先尝试着告诉孩子,青春期的特点,以及自己当年是多么多么无理取闹,甚至是比孩子更为厉害继续谈论自己的事情,引起孩子的兴趣,最后说到孩子自己身上勾起孩子的思考点,例如不愿意学习的话,未来你的打算是什么?如果你没有打算的话,那要不要听听父母过来人的建议呢?针对孩子近期的行为提问:你最近有两三次表现得挺暴躁的,你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作为你的父母,我们感到非常焦虑,想要帮助你避免这个问题如果下次你将要发脾气的话,你可以把你的感受说出来,我们一起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实操,我相信能够很大程度去改善青春期孩子的一些显著特征。

最重要的一点,依然还是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以及支持。

end.

哈尔滨医科大学所属的医科大一?

三所医院都是三甲医院,医大一院、二院都是综合医院,三院是肿瘤医院。

医大一院可以说是哈市最好的医院了,心脑血管、神经科方面很厉害,科室多,医疗条件都很好,地处哈市南岗中心邮政街 西大直街,距秋林松雷远大很近,连接道外哈东方向。

医大二院也是综合类医院,仅次于一院,或和一院差不多,在全国某些服务指标甚至好于一院,位置在南岗区学府路,离哈西方向很近,呼吸科、心脑血管也很厉害。

医大三院,是肿瘤医院,主攻肿瘤方面,在哈市如果有病去一院二院,一定全能治好,但是他们人多,费用高,方法主要是手术,个人建议,根据病情选择相关专业的医院也不错,治疗方法一般会以调理为主,对身体会好些。

重度抑郁症有多痛苦?

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和常人并无两样,却承受着不可言说、不被理解的痛苦。有些人主动寻求就医,有些人一直不愿面对,有人能够恢复,有人抗争多年,仍然未能完全摆脱……看到题主说自己虽然只有18岁,却已经和抑郁症相伴3年了,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每天都浑浑噩噩。

2017年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残联副主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的调查数据(有效样本3万多人,调查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发现我国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59%。

那么重度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很多抑郁的人表示,一种最主要的感受是觉得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

“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么感觉也没有”。甚至时间久了后,他们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生活对他们而言好似梦游,他们足够清醒到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他们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这不代表抑郁症患者不会快乐。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他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短暂的快乐会消失,他们会重新低落。也有人误以为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他们觉得心情很好时,他们反而会困惑,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是假装的。

有时,抑郁的人们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会很容易。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早晨出门前,检查我的钱包、我的钥匙、还有我脸上的笑容是否装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郁会引起自杀的念头。部分抑郁症患者,在与抑郁情绪相伴一段时间以后,都会产生自杀的渴望。刚开始时,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吓到他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自杀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抑郁,特别是重度抑郁,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在reddit上的一个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真实故事:痛苦和拯救

KY曾经和几位被确诊过抑郁症、并服用过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聊了聊,在这里选出其中一位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大家了解重度抑郁是怎样的情况,也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治疗经历,给予题主鼓励和帮助。

“药物是中国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

@xxx,抑郁症,服药7年

我大概14岁开始出现问题,喜欢用刀片割破自己的手,割得鲜血淋淋;很难入睡,情绪总是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会哭,想自杀还写过几次遗书。

大学我到了一个大城市,但每年夏天我都会有一次厉害的发作,现在来看是周期性抑郁症。大二大三那会儿,我有一次发作特别厉害。每天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很难移动。我下午两点钟起来,会首先蹲在地上,想着我要伸手开电视,但是身体动不了,我会就那么在地上蹲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

比较幸运的是,那时候我已经通过学校的一些心理普查,认识了一位心理系的老师。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上课了,跟老师说了说自己的情况。老师给我回了一句话,你去xxx医院吃药吧。

xxx医院是当地最好的精神科医院,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精神病院这个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和我有关系的地方,被诊断为了重度抑郁,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之后7年的时间,我都持续服用着药物。

吃精神科药物的感觉一开始是玄幻的,因为我是一个副作用反应很明显的体质,在服用一种安眠药的期间,我就出现了服药后半小时失忆和视觉幻觉的副作用。我看见房间里有彩色光带在飘,还有各种其他场景。

吃药之后,我并没有觉得一下子开心起来,但想死的念头也不太有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比如必要的作业,或者出门买点东西,总之就是恢复了生活的基本自理。但我开始一天打一百多个哈欠,流眼泪,浑身像手机震动一样发抖,脑子也总是浑浑噩噩的。因为太难受,我有一段时间停止了吃药,病症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对药物发生改观,是在我去了西方一个国家之后,西方的医生用了一段时间陪我寻找最适合我的药物。当我第一次找到一个合适我的药物时,那种感受真是美妙极了,真是在服药一个多月后,就回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感受里。我不再觉得无名的紧张,不再低落,学习效率很高,也能和朋友有说有笑。

从那以后,我明白,精神科服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每个人究竟最适合哪种药和哪种剂量并不明确,只能花时间积极观察和调整,需要医生的持续帮助。而就算找到了一时适合自己的药物,也可能因为发生耐受而失去好的效果,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调药过程。由于我的体质关系,在7年里我吃了十几种药物,但一直维持在很低的剂量上。

我的人生,因为恰当的管理和治疗,并没有因为重度抑郁症受到太多不可逆转的影响,但这个过程,真的是异常艰辛。我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人,获得了及时且正确的治疗资源。即便如此,我除了和健康的人一样,要花费努力完成任务、达成成就以外,至少有另外同等的努力,花在了自我管理、自我克服、以及对病症的忍受上。

那些绝望的时刻时不时会卷土重来,只是因为对他们已经足够熟悉,我已经逐渐能够预知他们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会把自己的工作安排放宽松一些,有更多时间来休息和应对,争取让它们持续的时间更短、影响我的程度更低。这些年过去了,我已经再也不期待它们会永远、彻底地离我而去,那是一种不现实的预期,只要能和它们和平共处,就是我的胜利了。

关于药物,我仍然觉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药物是中国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它对于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没有经过那7年药物的辅助——像一根拐杖,我可能早就休学、退学,等等产生更多的负面经历。但药物不是神奇药水,它本身也需要病人付出努力去调节,去忍受。而当你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时,你可能就有机会跟药物说再见。

但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吃药了。

以上。故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不堪痛苦的时刻,有的已经好转,有的还是和题主一样在挣扎,但是他们都在努力摆脱抑郁症这条黑狗。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给题主一些新的思路,无论重度抑郁有多可怕,最佳方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祝好。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Reddit.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com

Rosenström,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Behavior, 36(5), 337-344.

Wichers,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40(03), 359-365.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