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的原理是什么?
和太阳一样,都是核聚变。聚变就是原子满足一定条件,比如高温高压,碰撞融合生成更重的原子同时释放出很多能量。
常见的是氢聚变成氦。氢的同位素有氕氘氚三种,氕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氘氚原子核分别是一个、两个中子带个质子。太阳聚变是氕,也就是普通的氢。太阳的质量是33万个地球的质量,太阳内部的高温高压可以让普通的氢,也就是氕发生聚变。聚变释放出来极大的能量,让这么大质量的太阳保持这个形状不坍缩。
而我们目前只能让氢的同位素氘氚聚变,因为这俩聚变需要的条件比单纯的普通氢聚变要求少一些。毕竟我们没办法营造太阳上的高温高压环境。
所以人工核聚变,就是要营造高温高压的环境,让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引发原子核聚合。难点也集中在怎样创造并且保持这个高温高压环境以及怎样约束这个环境。高温环境用类似变压器的原理获得,约束有两种,惯性约束核聚变和磁约束核聚变。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就是超导体线圈的磁约束核聚变。
因为要发电嘛,总不能炸开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闻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EAST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这其实还是在实验营造聚变的环境。可控核聚变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不可控的核聚变早就有了,氢弹就是。用普通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去挤压氢同位素,然后轰的一下聚变开始就是氢弹了。
人造太阳的卫星有多少颗?
800多颗
人造卫星以达到800多颗。美国拥有的卫星数量位列榜首,有413颗,超过其他国家的卫星总和 。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
人造太阳有什么技术难关?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NBI)近日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EAST装置辅助加热系统是国家“十二五”大科学工程,2010年7月正式立项,它是使EAST具有运行高参数等离子体的能力,从而
据新华社合肥4月19日电(记者蔡敏)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NBI)近日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超过1亿摄氏度的“人造太阳”正在加速,宇宙太阳会永存吗?
宇宙中的每个恒星都是一个太阳,没有人造太阳,宇宙中也不缺太阳。
人造太阳是哪种领域?
人造太阳是属于核能应用领域。
人造太阳一般是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建造约需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
ITER装置是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由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七个国家一起合作研究。